第810章 朕會慎重考慮人選

字數:4428   加入書籤

A+A-


    翌日,在太極殿上。

    女帝身披龍袍,頭戴帝冠,威嚴地坐在龍椅上。

    她剛剛得知蘇哲兩次大敗吐蕃的捷報,以及與羌人結盟的消息,心中無比喜悅。

    這些勝利不僅鞏固了大魏的邊疆安全,也增強了國家的聲望。

    女帝環視群臣,聲音中帶著愉悅和讚許。

    “蘇哲此次立下赫赫戰功,不僅大敗吐蕃,還與羌人結盟,為國家帶來了和平與繁榮。”

    “朕意已決,定要好好獎賞蘇哲,以示朝廷的賞識和鼓勵。”

    宋公等大臣紛紛站出來,表示讚同女帝的決定。

    “陛下英明,輔國公的功績確實值得重賞。”

    “他的勝利為大魏帶來了榮耀,也為百姓帶來了安寧。”

    “臣等也認為應當給予輔國公豐厚的獎賞。”

    長公主和梁王站在群臣之中,看到女帝和眾臣對蘇哲的讚賞,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他們雖然表麵保持著平靜,但內心卻是波濤洶湧。

    長公主心中暗自思忖:“蘇哲這小子居然又立功了,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他的勢力越來越強,對我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我必須想辦法削弱他的影響力,不能讓他繼續在朝中得勢。”

    梁王則是心中憤怒,他對蘇哲的恨意更深:“可惡的蘇哲,不僅兩次逃脫了我的刺殺,還立下如此大功。”

    “現在狗皇帝和群臣如此讚賞他,讓我如何能忍?我必須盡快回到朔方,重新集結力量,不能讓蘇哲繼續風光下去。”

    盡管長公主和梁王心中不悅,但他們並未在太極殿上表現出來。

    他們知道,任何輕率的舉動都可能引起女帝的懷疑,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他們決定暫時按捺心中的不滿,等待時機,再對蘇哲采取行動。

    太極殿上,朝臣們紛紛表達著對蘇哲功績的讚賞,女帝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突然,長公主主動站了出來,她的這一舉動讓女帝感到有些意外。

    長公主的聲音清晰而堅定:“陛下,輔國公此次為國建功,確實值得重賞。”

    “作為長公主,我也認為應當給予他相應的榮譽和獎賞,以示朝廷對他功績的認可。”

    女帝微微頷首,對長公主的表態表示認可。

    “長公主所言甚是,蘇哲將軍的功績應當得到充分的獎賞。”

    梁王在一旁觀察著這一切,他猶豫了一下,心中快速權衡著利弊。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表態,可能會引起女帝的懷疑,甚至讓其他朝臣對他產生不必要的猜疑。

    於是,梁王也緊跟著站出來,語氣誠懇地說:“陛下,輔國公此次立下汗馬功勞,對國家的貢獻有目共睹。”

    “我梁王也認為應當給予他豐厚的獎賞,以激勵我大魏的將士們為國效力。”

    女帝對梁王的表態感到滿意。

    “梁王和長公主能有此等胸懷,實為國家之福。蘇哲的獎賞,朕自會慎重考慮,定會給他一個公正的回報。”

    長公主和梁王的表態雖然讓女帝感到意外,但也讓她看到了朝中團結一致的局麵。

    但長公主和梁王心中的真實想法隻有他們自己清楚。

    他們這樣做,一方麵是為了避免引起皇帝的懷疑,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在朝中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長公主心中暗自盤算:“蘇哲雖然立了大功,但我也不能讓他獨占鼇頭。我必須在朝中保持自己的影響力,不能讓蘇哲的崛起影響到我的地位。”

    梁王則是心中另有打算:“雖然我恨不得蘇哲立刻消失,但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必須保持冷靜。”

    “等我回到朔方,再慢慢計劃如何對付他。現在,我需要在狗皇帝麵前表現出忠誠和大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太極殿上,原本沉浸在對蘇哲功績的討論中,氣氛突然因為戶部尚書的一番話而變得凝重。

    戶部尚書站了出來,麵帶憂色地向女帝匯報了川蜀地區的嚴峻情況。

    “啟稟陛下,如今川蜀那邊天災四起,洪水、旱災交替,導致莊稼無收,民眾生活困苦。”

    “更有不少地區出現了疫情,流民四起,情況十分嚴峻。”

    戶部尚書的聲音中透露出急迫和憂慮。

    女帝的眉頭緊鎖,她深知百姓的疾苦對國家穩定的重要性,立刻回應道:“戶部尚書所言甚是,川蜀災情,朕已略知一二,但未料及情況如此嚴重。”

    “諸位愛卿,對此有何良策?”

    隨著戶部尚書的發言,諸多大臣也紛紛站出來,訴說川蜀那邊的糟糕情況。

    有的大臣描述了流民的慘狀,有的則提到了疫情的蔓延,每一個匯報都讓朝堂上的氣氛更加沉重。

    “陛下,川蜀地區災情嚴重,許多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若不及時救災,恐怕會引發更大的社會動蕩。”一位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另一位大臣也緊接著說:“是啊,陛下,我們必須立刻采取措施,派遣官員前往災區,組織救災工作,同時開放官倉,賑濟災民,以解燃眉之急。”

    女帝沉思片刻,然後果斷下令。

    “傳朕旨意,立刻從國庫調撥銀兩,用於川蜀地區的救災工作。”

    “同時,著令當地官員妥善安置流民,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

    “此外,派遣禦醫前往災區,控製疫情,防止病情蔓延。”

    “陛下,微臣以為,救災之事非同小可,必須有一位德高望重且具備足夠手段的重臣親自前往,方能穩定民心,有效組織救災。”戶部郎中的聲音堅定,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此事的深思熟慮。

    其他大臣一聽,也覺得這個提議非常有道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郎中所言極是,川蜀災情嚴重,非一般官員所能應對。確實需要一位重臣親自督陣,以確保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一位大臣附和道。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說道:“不錯,重臣的威望和能力對於穩定災區局勢至關重要。他們能夠調動更多資源,協調各方力量,確保救災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女帝聽著大臣們的意見,心中也在權衡合適的人選。

    她知道,這個決定對於救災的成功至關重要。

    “諸位愛卿言之有理,朕會慎重考慮人選。這位重臣不僅要有崇高的身份地位,更要有為民請命的胸懷和足夠的能力來應對各種複雜局麵。”

    女帝沉聲說道,她的目光在朝堂上掃過,似乎在考慮著每一位大臣。

    長公主和梁王也在這個提議中看到了機會,他們心中暗自思忖,這不僅是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也是一個擴大自己影響力的機會。

    但他們也清楚,這樣的任務同樣充滿了風險和挑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