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兩麵夾擊

字數:4879   加入書籤

A+A-


    !蕭青黛逃回遼國上京臨潢府,麵見遼國皇帝耶律延禧,訴說陳兵的所作所為,強烈要求皇上派重兵趁其還未做大時消滅掉。

    耶律延禧聽說蕭青黛丟了大定府,頓時大驚失色,急招文臣武將進宮商討對策。

    現在遼國麵臨著金人在東北方邊境虎視眈眈。

    南邊則是宋遼邊境的壓力,不敢稍有放鬆。

    兩邊都不能往回抽調兵力,僅憑三個大城的駐軍,恐怕很難剿滅大定府的宋人。

    大定府失守,消息已經傳了出去,金人開始頻頻發動襲擊,讓遼國守軍十分緊張。

    宋國那邊雖然沒有動靜,但是誰敢忽視?

    遼國皇帝焦頭爛額,一眾大臣也是束手無策。

    隻有蕭青黛,極力要求帶兵前去收回大定府。

    耶律延禧很是欣賞這個上將軍,又加上蕭青黛是已故蕭太後的子孫輩,隻申斥了幾句。

    對於她要求至少五萬人馬,目前根本無法滿足她的要求。

    正當遼國朝廷在拉扯觀望時,陳兵已經讓李文國帶兵收複了大定府周邊的數個縣城,地盤進一步擴大,勢力直逼遼陽府。

    遼國上京臨潢府的兩大屏障,一個是儀坤州,一個是龍化州。

    兩個州目前各駐軍一萬左右,麵對陳兵的兩萬大軍,顯然不太夠看。

    被逼無奈,耶律延禧還是得先顧頭,隻得下旨,讓析津府邊軍調派兩萬人馬,掉頭進逼大定府。

    大宋這邊本是由小種相公轄製的邊軍,自議和失敗後,朝廷派了童貫做元帥,領兵十萬,前往邊境加強防禦。

    當童貫收到陳兵在遼國搞得風生水起,竟然占了大定府時,心裏很是羨慕嫉妒恨。

    按說當遼國調兵回援時,宋國邊軍必須將軍隊往前壓,就算不開戰,也得給對方一個壓力,讓他們不敢擅動才是。

    可童貫卻按兵不動,冷眼觀望。

    他心裏嫉妒陳兵,陳兵打出這樣的戰績讓他在一眾官軍中有些黯然。

    所有軍官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童貫的做法實在讓人不齒。

    陳兵更是大怒,聽說遼國從析津府邊境調回了兩萬人馬,而身為邊軍統帥的童貫卻按兵不動。

    “他麽的死太監,竟敢拿國事開玩笑,趙哥怎麽會讓他這麽個沒卵子的貨出來領軍呢?”

    聽著陳兵的怒罵,李花羽和阿三憋不住地想笑。

    “怎麽自己人還不如人家金人,都知道提兵前壓,就算不打,也得讓對方動彈不得啊。”

    其他眾將領則感到了壓力,形勢嚴峻才讓陳兵發火。

    從來沒見過主帥這樣罵過人。

    “草他的,等老子回去再說,看他姓童的敢不敢出現在老子麵前。”

    罵人歸罵人,兩萬邊軍很快就會趕過來,而儀坤州也會集結兵力,配合遼國邊軍,對大定府進行前後夾擊,一舉將陳兵擊敗。

    陳兵看著地圖發呆,所有人都大氣不敢喘,安靜地站在一旁等著。

    看了半天後,陳兵招手讓焦廣海近前來。

    “老焦,你去弄個寬大點的門板,然後弄幾桶沙子過來,越快越好。”

    焦廣海摸著腦袋,莫名其妙地跑了出去。

    很快,門板和沙子都弄進了府衙,這裏暫時被當做指揮部。

    陳兵讓人把門板平放,

    一家人都皺眉看著他忙活,誰也插不上手,根本就不知道陳兵要幹嘛。

    最後,陳兵按著地圖開始堆積沙盤,如果一個地方的地形不熟悉,立刻就讓李文國派人實地取證,畫出詳細的地貌特征。

    一天的時間,一個巨大的沙盤就製作完成。

    看著沙盤,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這樣也行啊?

    尤其是李文國和幾位將領,心裏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樣一目了然地戰場態勢,太給力了吧。

    沙盤弄好了,陳兵便開始跟幾位將領推演這次危機的解救方法。

    四五個人飯都顧不上吃,一直弄到半夜,方才在李花羽和阿三的數次催促下,吃了點東西,然後窩在沙盤一旁睡下。

    析津府距離大定府兩千多裏路,有山有河,遼國邊軍走得再快,也得十天以上。

    因為他們不能沒有輜重,糧草後勤也要跟上。

    而儀坤州距離大定府五百裏出頭,不考慮糧草問題的話,快馬兩天就能趕到。

    此時,儀坤州已經集結了龍化州的五千人馬,再加上五千本地駐軍,共一萬人馬,已經出了州城大營,往大定府方向行進。

    他們走得慢,要配合邊軍一同進逼大定府,才能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

    所以,當析津府的邊軍越過灤河時,儀坤州的一萬人馬也臨近過半的路程。

    大定府城周邊五百裏範圍的縣鎮,都被清空,不留一戶人家,也不留半點糧食,全部收攏進了大定府城內。

    陳兵實行了堅壁清野計策。

    等到儀坤州駐軍行進到二百裏範圍時,析津府邊軍也來到了距離大定府城三百裏左右的位置。

    因為兩軍無法通過實時溝通信息,陳兵便是利用這個時間差做文章。

    傍晚時分,陳兵集結了所有軍隊,悄悄出了城門。

    卞喜兒和蝶兒率領的一千夜襲部隊在前,一萬精騎在後,一路向儀坤州的駐軍大營奔去。

    行進至五十裏左右時停駐,以防對方的探馬探聽到消息。

    時近午夜,一千夜襲部隊結束整齊,趁著漆黑的夜色往遼**營摸去。

    一貫的打法,陳兵和李花羽在前,卞喜兒和蝶兒各領五百軍在後。

    遇到探馬暗哨,一律由李花羽打發他們上路。

    一路悄無聲息地來到遼軍大營百十丈處,軍隊停止前進,原地待命。

    陳兵和李花羽縱身飛進了遼軍營地中。

    他倆刺殺了守門的軍卒,清除路障,熄滅火把,打開營門後便不再掩飾行藏一路殺了進去。

    遠處的一千夜襲部隊,看到營門處火把熄滅,已經陷入黑暗。

    卞喜兒和蝶兒幾乎同時發令衝鋒。

    本來就處於警惕中的遼軍,聽到沉悶的馬蹄聲,營地裏立刻亂了起來。

    陳兵和李花羽是專找當官的下手,從身邊跑過的軍卒,他倆連看都不看。

    當一千人馬衝進遼軍大營時,遼軍還未形成有效的防禦隊形,一時被衝擊的到處逃竄。

    一萬人的大營,占了方圓近三裏地,策馬奔跑還得好長時間。

    一千夜襲隊分做兩組,進入大營後,左右各一隊,從兩翼往前包抄衝鋒。

    等他們衝到遼軍大營中間時,跟在後麵的一萬精騎又開始發起衝鋒。

    遼軍營地裏的亂象還沒平複,李文國率領的一萬精騎又衝了進來。

    這次可是地毯式掃地衝擊,幾乎趕著遼兵往前跑,稍慢點的都會被浪潮一般的隊伍卷進去,渣都不留。

    潰敗在一開始就形成了,遼軍在上京附近待久了,安逸使他們毫無抵抗之力。

    加上又處在漆黑的夜裏,所有遼兵隻知在驚醒後,胡亂套了件衣服,武器也不拿,就開始亂跑。

    卞喜兒和蝶兒兩人不分伯仲,幾乎同時殺透了軍營。

    隻覺前方一空,已經無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