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點名

字數:3961   加入書籤

A+A-




    “太孫,皇上馬上到了,你的位置在後麵,本王就不親自請你過去了吧?”

    漢王說著,又向林浩示意了一下林安的位置。

    本來林浩是讓徐氏帶著,站在人群的最前麵,現在人群散了,他當然應該回到自己的位置。

    作為太孫,還不是嫡出長子,能有位置就不錯了,怎麽可能還能站在秦王這些親王的前麵。

    除非,他“壽北王”的封號改一改,改成“皇太孫”,那就可以。

    林安本來就站在最後,自然不用挪位置。

    而林浩不隻是要挪,按照長幼有序的規矩,他還必須得站在林安的後麵一點。

    所以當他走過來的時候,臉色是十分難看的。

    林安低著頭,假裝什麽都沒注意到,任由林浩帶著怨念越過了他,到他身旁站著。

    前麵的漢王瞄了一眼,又道:“太孫,你的位置還是不太對,應該再後麵一點,皇上馬上就到了,本王不希望到時候還要先調整拜見的位置順序。”

    林浩臉色鐵青,他本來就心有不滿,都已經到後麵來了,還要被漢王點名。

    本來想著故意站在林安身邊,甚至稍微往前靠一點,爭那一點身位。

    沒想到連這一點麵子,漢王也不給他。

    可是眼下漢王奉旨行事,他手下的黑甲軍就圍在四周,林浩敢在別人麵前耍威風,可不敢在漢王和他手下這些實打實的百戰精兵麵前亂來。

    於是忍著氣,也隻好老老實實的往後麵退。

    直到退了一步多,前麵漢王似乎才滿意的點了點頭,跟著轉身側到一邊,等著禦駕過來。

    這邊才調整好沒一會兒,皇帝儀仗隊便從他們麵前過去,長長的儀仗隊前隊過了之後,後麵才是禦駕。

    太祖皇帝的馬車停在漢王麵前,跟著車簾掀開。

    穿著一身老農衣衫,挽著袖子,手裏拿著一把鋤頭的太祖皇帝從馬車裏走了出來。

    見狀漢王立即便是下跪行禮,眾人也都是跟著行禮。

    “臣等拜見皇上!”

    太祖皇帝下了馬車,往田地那邊先掃了一眼,然後才淡淡道:“嗯,都平身吧。”

    “謝皇上。”

    眾人謝恩起身。

    太祖皇帝又對漢王道:“老四啊,你事兒辦得不錯,先去把兵甲去了,自己拿把鋤頭過來。”

    “是父皇,兒臣遵旨。”漢王行禮之後,便立即轉身去除兵甲。

    這邊太祖皇帝又對秦王招了招手:“老三,你過來。”

    “是父皇。”秦王行了一禮,跟著一流小跑來到太祖皇帝麵前。

    “聽說你今年在封地搞了個什麽‘拓荒令’,招募流民開荒落戶,已經在封地境內開出了萬畝新田,可有此事?”

    麵對太祖皇帝的問話,秦王立即答到:“啟稟父皇,確有此事,兒臣已向戶部遞交了奏疏。”

    “嗯,你這事兒辦得不錯,既開墾了新田,又安置了流民,算你功勞一件。”

    太祖皇帝微微點頭,讚賞了一句,接著又說到:“不過也要注意甄別那些流民的身份,凡是有罪案在身的,要依照罪責進行追究責罰,該遣返原地的,也要遣返原地,拓荒令開荒落戶雖是個好法子,但不能成為流賊盜匪的脫身之處,你明白嗎?”

    “是,兒臣謹遵父皇提點。”秦王連行禮道。

    擺了擺手,太祖皇帝又召齊王上前道:“老五,你過來。”

    齊王聞言連忙上前行禮。

    太祖皇帝目光看向他,眼睛微微一眯:“朕問你,東南沿海流寇肆虐,劫掠百姓一事,是怎麽回事呀?”

    聞言齊王神情一變,隨即連忙解釋道:“啟稟父皇,兒臣辦事不利,還請父皇責罰。”

    “沒說要罰你,你先說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再說。”

    “是,那些流寇都是來自海外之國的賊寇,他們依靠在近海的荒島作為落腳窩點,屢次駕駛小船過海上岸,劫掠沿岸百姓之後,又立刻駕船逃出海外,兒臣屢次集合人馬,想要圍剿他們,都慢了一步,叫他們逃出了海。”

    齊王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了一下太祖皇帝的臉色,見他神色依舊平靜,沒有動怒的跡象,才繼續說下去。

    “兒臣也命人出海搜尋過這些賊寇在海外的荒島窩點,但是海外環境複雜,荒島又多,暫時,暫時還沒能找到他們主力藏匿的地方。”

    聽到這兒,太祖皇帝盯著齊王問到:“這麽說,這事兒你辦不了了?”

    “找不到賊寇藏匿之地,又攔不住他們劫掠沿海百姓,難道就讓那些百姓讓這些賊寇劫掠,讓他們殺害?”

    “兒,兒臣不敢!”齊王連忙跪下道。

    “給你半年時間,朕不管你用什麽法子,平不了這些賊寇,這齊王你就別當了,回京來吧。”太祖皇帝大手一揮,直接讓齊王起身一邊站著去。

    接著目光看向了趙王。

    這回不用太祖皇帝開口,趙王便主動上前道:“兒臣叩見父皇,願父皇春秋永駐。”

    “行了,打小就你嘴裏的花樣最多,說點兒實在的東西。”太祖皇帝一擺手,淡然道。

    “是,兒臣去年與噠嘛商人談妥了一樁買賣,由噠嘛商人從西域收購上等寶馬送來,今年已經收到了第一批,待養一段時間,便送來京城給父皇看。”趙王說到。

    “西域寶馬?有多少?”太祖皇帝聞言果然來了興致,當即問到。

    “第一批有八百匹,算是先驗驗成色,好的話,後麵會更多一些。”趙王立即答到。

    八百匹西域寶馬,數量雖然不算多,但是這隻是一個開端。

    西域的馬曆來就要比中原的更好,也是上佳的戰馬。

    大周對北莽以及其它番邦異族作戰,最大的劣勢便是在戰馬上,那些在草原上生長的馬匹,要比大周養的馬更好。

    而戰馬這種東西,無論在哪裏,又都是嚴格管製的緊缺貨。

    趙王能找到路子,從噠嘛商人手上開拓一條長期進購上等戰馬的路線,那對整個大周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有了這些戰馬供應,將來大周的騎兵就能更加壯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