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皇帝之路
字數:4160 加入書籤
隻聽太祖皇帝與樊義問話,林安還沒覺著太祖皇帝說要“收拾那些狗賊”手段有多麽厲害。
直到此時,他才忽然明白,或許從一開始太祖皇帝就已經想好了要大開殺戒。
把樊義叫進來,也隻是為了確認是否還有更多劉豫餘孽存在而已。
現在得到了太祖皇帝想要的答案,屠刀便是毫不猶豫的,沒有絲毫憐憫的,甚至是不給任何解釋辯駁機會的落下。
“鐵血冷酷”這四個字在太祖皇帝身上,可謂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光是看林安眉眼之間的神情變化,太祖皇帝就知道,他已經明白了話裏的意思。
旋即又繼續淡淡說到:“你現在是不是覺得,皇爺爺很殘忍,僅憑那家夥三言兩語,就不知道要殺多少人?”
“讓馬悼的詔獄司去辦這事兒,中間又不知道有多少是冤死的,對嗎?”
聽見這話,林安心底更驚。
太祖皇帝就僅憑自己神情毫厘之間的變化,就能把自己的心思,猜得如此透徹。
這洞察人心的手段實在是可怕至極。
可笑的是,先前他竟然還想利用太祖皇帝的舔犢情深,在他麵前演戲,或許那個時候,太祖皇帝就已經看穿了他所有的心思。
隻是林安也有些疑惑,如果太祖皇帝真的看穿了,那為什麽從不揭穿?
而且這段時間以來,他的地位影響也是在實打實的提升。
甚至都已經到了,讓太子妃徐氏感覺到了巨大威脅,要專門設計陷害,置他於死地的地步。
這位大周唯一的執掌者,威震天下的千古一帝,他心底到底在想什麽?
林安揣測不透,索性隻能不再揣測。
或許在知識層麵上,他以前世的學識經驗,要遠超太祖皇帝,但是在手腕眼光上,他卻是怕嗎也趕不上這位大帝。
當自己要麵對一位段位遠高於自己,且絕對上位的掌權者時,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什麽小心思都不動,保持自己的本心說話辦事,把其它一切都交給上天。
想通這一節,林安的心虛也跟著沉靜了下來。
稍稍行禮,他老老實實道:“孫兒不敢妄言皇爺爺,皇爺爺這麽做,定有皇爺爺的道理。”
“那如果皇爺爺問你,你心裏覺著,可能的道理是什麽,又該如何回答?”
太祖皇帝目光古井無波,就那麽看著林安,平靜的問到。
林安知道這又是一個考驗,他必須從全局的角度去考慮。
既然已經決定本心應對,不起小心思,他也就不藏著掖著,當著太祖皇帝的麵便沉思起來。
半晌以後,腦子裏大概有了一個想法,這才開口。
“孫兒以為,興許與劉豫有關的這些餘孽,並非個個都像樊義這些人一樣,但總歸是有這個風險。”
“既然現在冒出來了個樊義,將來說不準就還會有趙義,李義之類的。”
“他們今天夠夠膽收買朝廷官員,給皇陵建造供給材料的商賈,將來就有狗膽蛀空大周的根基,與其留著這些禍害,不如一次清剿幹淨,為後世消除一個隱患。”
聽完林安的話,太祖皇帝微微點頭。
“是有這麽個意思,不過還有一個意思你沒想到,你知道是什麽嗎?”
林安忙行禮道:“孫兒愚鈍,請皇爺爺提點。”
“朕不在乎。”
太祖皇帝語氣平靜,淡淡的說到:“朕不在乎樊義這些人的生死,也不在乎牽連劉豫之人的生死,因為朕是大周的皇帝,是這天下的主宰。”
“皇帝,隻在乎一件事。”
“天下寧定!”
刹那之間,林安仿佛在太祖皇帝身上感受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霸氣,獨屬於皇帝的那種,天下盡在手中的威嚴。
他忍不住下意識的咽了一口口水。
再從禦書房出來時,林安抬頭仰望天空。
冬日難得的暖陽照在臉上,他呼吸了一口氣外麵的新鮮空氣,將胸中壓抑的濁氣一口吐了出去。
他不知道皇陵的事,劉豫餘孽的事,接下來還會蔓延多廣。
但有一件事,他心裏是清楚的。
太祖皇帝已經近乎明牌告訴了他,那個位子,有他一份機會,剩下的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直至此時,林安原先惶惶的心,總算是定下來了一些。
不過前路遙遙,一切還隻是個開始而已。
就算太祖皇帝給了他這個機會,可是他所要麵對的阻力挑戰不會減少,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風暴,而且這一次不會像徐氏在東宮玩的那一票拙劣手段,真正老奸巨猾的人,很快就會下場。
在那之前,林安需要提前做好心裏準備,前朝才是他如履薄冰的地方。
就在他從禦書房回到景和宮不久,一紙詔書隨即跟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先太子嫡長子,東宮長孫,安南王林安,品性良善,才思敏捷,實為棟梁之才,今已成年封王,特賜京都王府一座,宮人十二名,黃金萬兩,綾羅綢緞二十匹,珍寶珠玉四箱,即日離宮。”
“另,因受兩江督撫之職,開春赴任,而先未知政事,特命三日之後,暫領工部營善清吏司郎中職,既行早朝,欽此!”
景和宮殿門口,林安領著宮中上下,跪領聖旨。
蔡邕念完,忙合上聖旨上前請林安起身道:“殿下請起,皇上賞賜的東西奴才都帶來了,您看清點一下數目,批領以後,奴才好回去向皇上交差。”
“辛苦公公,數目就不點了,公公親自來,定是不會有差。”
林安一邊說著,一邊看了一眼蔡邕帶來的宮人手裏端著的盛著黃金的推盤,從裏麵拿出一錠來,塞給蔡邕。
“勞煩公公親自跑一趟,一點心意,請公公和諸位喝杯茶,吃點茶點。”
“殿下這是作甚,折煞奴才了,奴才哪裏敢收。”
蔡邕見狀連忙推辭。
林安推道:“接了旨意,本王這就要離宮了,日後更是不能常入宮伴皇爺爺左右,全要仰仗公公伺候,這點心意實是應該,還請公公千萬莫要推辭。”
聽了這話,蔡邕這才不好意思的收下道:“那奴才就叩謝殿下恩賜了。”
說著,眼珠子一轉,又小聲說到:“皇上讓奴才先來您這兒,待會兒還得去一趟東宮那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