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這個利益,是不是楊大人的利益

字數:3835   加入書籤

A+A-




    而且林遠方才所言的那個夢中盛世,宛如仙境一般,真的隻需幾百年,就能夠讓大夏升級為這種仙境嗎?

    這可能嗎?!

    在現場文物百官看來根本不可能。

    可林遠這時又一臉信誓旦旦的開口,“陛下,微臣方才所言,並不是在開玩笑,而是在闡述一件事實。”

    “雖然幾百年的時間很漫長,但有句話說得好,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如果陛下真的想讓大夏升級為微臣所言的夢中盛世,那就先要進行一場大刀闊斧的工業革命。”

    “當然,也可以稱之為工業變革!”

    林遠這番話說出來後,現場一眾文武百官們皆是皺起了眉頭,若有所思。

    李炎則當場發出疑問,“工業革命是何意思?”

    林遠一愣,無奈解釋,“就是一種變革。改變現有的製度,現有的社會框架基礎,陛下可以理解為是變法。”

    “當然,這個變法包括如今大夏的一切基礎框架。”

    聽到林遠這話,大夏三巨頭左尚書仆射邊和璧、右尚書仆射慕子石,樞密使楊智淵,以及文武百官中聲望最高的國公侯爵們全都連連搖頭,顯然不相信林遠所言。

    沒辦法。

    他們這些一出生就生活在大夏的本土人士,沒有經曆過工業革命,熟讀的四書五經,各種史書中也沒有關於工業革命的記載。

    所以根本不認為林遠所說的工業變法,能夠使一個王朝無論國力還是國民生活幸福度能夠提高。

    在他們看來,古往今來,曆朝曆代,不缺變法改革,實行新政的重大事件,也不缺那些試圖以一己之力進行變法改革的偉人。

    但無論如何改革變法,實行新政製度,都沒能讓一個王朝長盛不衰下去,也沒能讓生活在這個做出重大改革變法的王朝裏的百姓們生活質量提高。

    “林龍圖,你說的變法應該和朕所理解的變化不一樣,可否詳細說說?”

    李炎這話一出,林遠沒有任何猶豫的回答,“陛下果然聖明,微臣所說的變法確實不是史書中所記載的那種變法。”

    林遠說完,轉身麵向現場一眾文武百官。

    “諸位大人,你們理解的改革變法指的是改變朝政,或者改變現有的製度推行新政,而我所說的變法是工業變革。”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業,眾所周知工業包括了很多,也關乎到了很多,甚至可以說工業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基本。”

    “我所說的工業改革,就是改變大夏如今所有和工業有關係的一切事物。”

    “比如將人力推動的工具改變成物力推動,將手工生產的東西改變成機器生產……”

    “總之一句話,讓工業生產技術全麵升級,徹底擺脫過度依靠人工生產!”

    林遠話音剛落,楊智淵便迫不及待地站出來拆台。

    “林遠,你說了這麽多,鬧了大半天,原來這所謂的工業改革,就是手工業的改革啊。”

    楊智淵說完,不屑一笑,“林遠,你初入仕途,剛進朝堂,你知道我朝如今手工業有多麽繁榮嗎?”

    “一旦進行變革,相當於動了無數人的利益,屆時民情輿論足以摧垮一座宏偉城池,更何況林遠你一個不滿二十歲的黃口小兒!”

    “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恐怕你林遠就會成為我朝所有子民心目中的千古罪人了!”

    楊智淵根本不給林遠開口的機會,再次大聲質問,“還有,你林遠方才信誓旦旦的說把需要人力去推動的生產機器,升級成為物理推動的機器,楊某想問一下,這個機器從何而來?”

    “就算你林遠已經對這種機器有了構造,那麽生產這個機器的材料又從何而來?我朝有沒有生產這種機器的條件?!”

    “林遠啊林遠,變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你能夠完成的,切莫在這裏大放厥詞,自取其辱了!”

    麵對楊智淵的冷嘲熱諷,林遠當然不會忍了,他奉行的做人準則就是: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千倍奉還!

    於是乎,林遠玩味一笑,“楊大人,我什麽時候說過變法要即刻進行了?又什麽時候說過我要主持這一場變法了?”

    “我方才所言,隻是給陛下提的諫議而已,你這麽激動幹什麽?是不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心思?你說一旦進行工業改革,相當於動了無數人的利益,這無數人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你楊智淵吧?!”

    “畢竟楊大人官至樞密使,自稱朝野三巨頭之一,想必家產頗為豐厚!”

    楊智淵頓時被林遠嗆得啞口無言,但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不進行反駁,畢竟一旦沉默就相當於是變相的默認。

    “林遠,你少在這裏血口噴人!”

    楊智淵重重冷哼,“楊某自從踏入仕途,截至今日都是兩袖清風,什麽家產頗豐?你休要在這裏誣陷好人!”

    林遠鄙夷嗤笑,“楊大人別激動嘛。”

    楊智淵冷哼一聲,“我激動了嗎?!”

    林遠搖了搖頭,“我方才所言,隻是就事論事而已,並沒有針對任何人。”

    “陛下如果想要實現微臣方才所言的夢中盛世,工業變革是必須要進行的。”

    “當然,這隻是微臣的諫議,至於采不采納,全憑陛下做主。”

    林遠當然知道想要進行工業變革,在大夏這個時代有多麽困難。

    畢竟在這個時代,門閥、勳貴的勢力是很大的。

    朝堂之上各個派係涇渭分明,而每一個派係就代表著某一個勢力集團,這些實力集團共同瓜分大夏的利益。

    楊智淵方才說如果進行工業改革,就會觸動無數人的利益,這句話並非危言聳聽。

    因此想要在大夏這個時代實現工業變革,比林遠那個時代民國初期實現一係列變革,難度大了不知多少倍。

    李炎當然不可能立馬答應林遠進行工業變革,畢竟這件事牽連關乎到的東西太多了。

    “林遠方才建議的工業變革,此事今日暫時不議,容朕想想,日後再議。”

    “諸卿有事上奏,無事退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