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火藥火炮

字數:4332   加入書籤

A+A-




    “好好幹,產業工坊的機密關乎大夏國運,你們必須嚴加守護!”

    林遠拍了拍護衛的肩膀,走進產業工坊。

    工坊內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有人在攪拌泥土,有人在鍛造鋼筋,還有人在倒灌模型!

    看著那座拔地而起的建築,林遠突然有種夢回現代的感覺,因為這座建築是用鋼筋水泥澆灌而成的!

    可以說產業工坊的規模早已今非昔比,宛若一個工業園區一般。

    穿過一片片水泥地,林遠來到產業工坊的核心區域,便看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

    墨宜修和公輸建!

    此刻,他們二人正在一座冶煉爐旁研究著什麽。

    林遠走近一些,主動打起招呼,“兩位師傅,許久未見,別來無恙!”

    “見過林公子!”

    見到是林遠,墨宜修和公輸建驚喜交加,立即抱拳行禮。

    林遠扶起他們,“兩位師傅不必多禮!”

    “林公子,自從您和指導我們後,我們在魯班術上的造詣開始突飛猛進!”

    墨宜修恭敬開口,“您送來的各種商品圖紙,我們如今已經掌握了製作技藝,包括肥皂、精鹽、蒸餾酒、玻璃、香燭等商品,都已經可以量產了,您是否要查驗一下成品?”

    林遠擺擺手,“我這次是來研製新東西的,並不是來考核你們的。”

    公輸建聽到這話,頓時激動的開口,“林公子,你想研製什麽東西,方便告訴我們嗎?”

    林遠掃視一眼四周,小聲開口,“我研製的新物件名為火藥和火炮!”

    “火藥和火炮是什麽?”

    “這些新穎的詞匯,我還真是頭一次聽說!”

    墨宜修和公輸建相視一眼,皆是一臉懵逼。

    雖然他們都是精通魯班術的匠人,但還從未聽說過火藥和火炮。

    但出於向林遠的敬重,他們並沒有提出質疑。

    “林公子,您需要我們做什麽,盡管吩咐便是!”

    “墨師傅,我將研製火藥的任務交給你!”林遠拿出了一張配方,遞給墨宜修,“你需要收集大量的硫磺、木炭和硝石,這些是製作火藥的主要材料!”

    “遵命!”

    墨宜修接過配方,轉身便走,他雖不懂研製火藥的技藝,但向硫磺、木炭和硝石卻極為熟悉。

    “公輸師傅,你的任務則是提升冶煉技術,按照我的配方,鍛造一批火炮出來!”

    林遠說著,將火炮的配方遞給了公輸建。

    公輸建接過配方仔細端詳了一番,而後挑眉一笑,“鍛造火炮,我就喜歡挑戰極限!

    說完,公輸建便投身於鍛造火炮的工作中去了。

    看著他們如此積極地投入工作,林遠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有這些科研狂人的助力,產業工坊一定會創造出更多的奇跡。

    況且憑這份配方,公輸建和墨宜修肯定能在短時間內研製出合適的火藥和火炮。

    火藥倒是簡單,而火炮的鍛造則極具挑戰性。

    首先,火炮的模具需要極高的溫度,鍛造炮膛和煉鋼的溫度差不多,冶煉爐的溫度必須達到上千度,才能保證火炮不會炸膛,這些都需要林遠來把關。

    在林遠的悉心指導下,公輸建經過幾次嚐試,終於製作出了合適的炮膛模具。

    而冶煉爐的溫度也在林遠的監視下,成功升到了上千度。

    這個過程讓公輸建受益匪淺,隨後他便開始熔煉鐵石,嚐試澆築炮膛。

    與此同時,墨宜修也收集來了大量的硫磺、木炭和硝石,前來向林遠求教。

    林遠毫無保留地將調配火藥的比例和方法告訴了墨宜修,甚至還將築壓火藥的技術也教給了墨宜修。

    墨宜修大喜過望,隨即投身於調配火藥的試驗中去了,嚐試著將硫磺、木炭和硝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而後進行研磨和攪拌。

    這個過程需要非常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爆炸。

    但墨宜修畢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憑借著精湛的技藝和嚴謹的態度,他順利地完成了試驗,成功研製出了一批合格的火藥。

    公輸建也沒有辜負林遠的期望,經過一下午的努力,終於鍛造出了一根合格的炮膛。

    但是僅僅一根炮膛是不夠的,一門火炮還需要其他器件才能成功發射炮彈。

    ……

    與此同時。

    皇宮,太極殿。

    李炎正在隆重舉行冊封儀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皇恩浩蕩,寧國公府管家王明誌品行高潔,深得朕心。”

    “王明誌原為前遼皇族,血統尊貴,不幸流落大夏朝寧國公府為仆……”

    “今朕念其遭遇,讚其節操,特冊封為安遼太子,以彰其堅韌不拔之誌,亦念其故國,亦彰顯我朝之寬宏與包容。”

    “安遼太子,自今起,布告天下,欽此!”

    隨著楊元忠宣讀完聖旨,群臣皆震驚不已,紛紛將目光落在柳功業和王明誌身上,眼中盡是難以置信。

    寧國公府管家竟成了安遼太子?

    這王明誌何德何能,竟被陛下收為義子,還冊封為安遼太子!

    而多數臣子則保持靜默,夏帝將王明誌冊封為安遼太子,分明是為伐遼做準備。

    畢竟征伐前遼是大夏朝的策略,無論王明誌是否是前遼皇族,夏帝都借此機會向天下宣告一份伐遼的章程。

    “臣領旨,叩謝皇恩冊封。”

    在柳功業示意下,王明誌連忙跪倒在地,拜謝皇恩。

    “安遼太子免禮起身。”李炎俯視著禦階下的王明誌,“朕希望你持此封號,善待百姓,與大夏朝共謀發展,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貢獻你的一份力量。”

    “臣謹遵皇命。”

    王明誌站起身來,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李炎這時揮了揮手,“為安遼太子賜服冕。”

    隨著禮官一聲響,一群宮女捧著公主蟒袍和冠冕,緩緩走進太極殿。

    “賜服。”

    楊元忠高呼一聲,宮女們小心翼翼地幫王明誌穿上太子蟒袍。

    這件蟒袍以明黃色調為主,上麵繡著精致的四爪金龍以及細膩的絲質雲紋,象征著皇族的尊貴與權威,也宣告著穿此袍服的人是什麽身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