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圓良逃回遼國
字數:4017 加入書籤
林遠點點頭,“本帥計劃的第一步,乃是利用王明誌的身份故布疑兵!”
“王明誌作為前遼太子,對遼軍有著不小的號召力。本帥隻需散布消息,聲稱此次征伐乃是為了幫助王明誌複國,必定會吸引遼軍舊部的關注和震動,繼而動搖遼軍的軍心!”
眾將聽到這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王明誌的身份確實是一張王牌,一旦打出,無疑會減輕北大營的攻城壓力。
“第二步,本帥需要製造假象,讓敵軍誤以為我軍疲憊不堪,束手無策!”林遠繼續開口,“我軍需故意減少巡邏,降低警戒,讓敵軍以為我軍已經疲憊不堪,不堪一擊。”
林遠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形象地描繪著計策的細節。
“同時我軍還要挑選合適的時機,故意露出破綻,引誘敵軍出城攻擊我軍營地。一旦敵軍中計,我軍便可在城外截斷遼軍的退路,繼而甕中捉鱉,一舉殲滅明州城內的遼軍!”
林遠的聲音愈發激昂,仿佛已經看到勝利的場景。
眾將領聽得熱血沸騰,紛紛挺起胸膛,大聲表示願意聽從林遠的調遣,執行這一密計。
有的人甚至激動得滿臉通紅,恨不得立刻就奔赴戰場。
按照計劃,林遠開始行動。
一方麵散布王明誌複國的消息,故意降低警戒,製造北大營疲憊不堪的假象,營地中巡邏的士卒減少了,站崗的士卒也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營地中的旗幟在風中有些歪斜,士卒們的操練聲也變得稀稀落落。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敵軍相信北大營力不從心。
另一方麵則暗中派遣精銳部隊喬裝打扮,混入城中,避開遼軍的眼線,與城內的聯絡人接頭,準備裏應外合。
明州城內,遼軍將領得知王明誌複國的消息後,各懷心思。
一部分忠誠於耶律顏康的遼軍將領選擇堅守城池,誓要為遼國死戰到底。
另一部分遼軍將領則開始暗中與北大營接觸,企圖在亂世中尋求新的出路。
於是,不同的聲音出現了。
終於,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林遠的計謀開始收網。
因為他得到消息,圓良準備率領八萬兵馬,出城偷襲北大營營地,企圖一舉斬殺王明誌,以絕後患。
行動當晚,月黑風高,烏雲遮住了月光,仿佛預示著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林遠命令眾將做好準備,同時暗中調集兵馬,布下天羅地網。
士卒們迅速行動起來,刀劍出鞘,弓弦緊繃,等待著敵軍的到來。
隨著夜幕徹底降臨,圓良率領遼軍悄悄摸向北大營營地,各個腳步輕得如同貓步,生怕發出一絲聲響,但他們一切行動都在林遠的掌控中。
雖然每一個遼軍士卒臉上都寫滿了緊張和期待,但迎接他們的將士死亡!
當遼軍即將接近北大營營地時,突然四周火光衝天,喊殺聲震響雲霄。
一瞬間,黑夜被火光照亮,如同白晝。
原本寂靜的夜晚瞬間被喊殺聲和兵器碰撞聲打破,熊熊的火光映照著遼軍士卒們驚恐的麵容。
圓良見狀,大驚失色,但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他隻能拚命指揮士卒抵抗。
“不要亂!給我衝!”
圓良聲嘶力竭地急促呼喊,聲音充滿絕望。
北大營士卒如潮水般湧來,將遼軍團團圍住。
一時間,喊殺聲震耳欲聾,每個大夏士卒眼中都流露出濃鬱的鬥誌和殺意。
經過一番激戰,鮮血染紅了土地,屍體堆積如山。
遼軍傷亡慘重,大部分被俘虜,那些僥幸逃脫的殘兵敗將也被北大營緊追不舍,最終難逃覆滅的命運。
這一夜,明州城外血流成河,遼軍損失慘重,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讓人不寒而栗,荒野上到處都是血跡和殘骸,仿佛是人間煉獄。
而明州城內的守軍也驚慌失措,士氣低落到極點,哪還敢出城馳援。
但當遼軍守城將領還未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時,潛入明州城內的北大營士卒已經開始行動,他們趁亂打開城門,迎接外麵的北大營士卒入城。
一時間,北大營士卒們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就算沒有被打開的城門,也有北大營的士卒架起雲梯,直接攀登上城牆,殺了守軍,再次打開城門。
一時間,明州城四個城門全部被打開。
林遠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命令眾將發起總攻。
在內外夾擊之下,明州城很快被攻破。
士卒們湧入城中,喊殺聲此起彼伏。
城中的百姓們躲在家中,瑟瑟發抖,祈禱著戰爭早日結束。
圓良和李興不敢戀戰,率領殘兵逃往遼國邊境的燕雲城。
隨著明州城被破的消息傳開,城內的守將紛紛投降。他們深知抵抗已經毫無意義,為了保住性命,隻得選擇了歸順。
剩餘的遼軍也士氣全無,根本無力抵抗北大營,隻能投降成為北大營的俘虜。
而這些被迫投降的遼軍無不垂頭喪氣,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等待著北大營的處置。
林遠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明州城,為伐遼之戰贏得了開門紅,智謀和膽識也讓眾將士欽佩不已。
戰後,林遠對俘虜的遼軍進行了妥善安置。
這些士卒中有很多是無辜的百姓,被迫卷入戰爭中。
因此林遠命令釋放所有俘虜,並給予他們回家的路費。
那些被釋放的俘虜們眼中滿是感激,他們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待遇。有的人甚至當場落淚,對林遠感恩戴德。
同時林遠還從俘虜中挑選出願意歸順大夏朝的將領和士卒,編入北大營的隊伍中。
這些新加入的士卒們,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因此迅速融入了北大營的大家庭,開始了新的征程。
這一舉動不僅讓林遠的威名遠揚,也讓前遼舊部開始認識到大夏朝的強大和仁義,紛紛選擇歸順大夏朝。
一時間,整個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為接下來的伐遼之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