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萬物終有逝去之時
字數:3381 加入書籤
【景元:失去勇氣,因此畏縮、失去榮耀,因此卑劣、失去堅韌,因此脆弱、失去犧牲,因此苟活、失去理性,失去一切】
【星:景元將軍總結的太好了。】
【希兒:沒想到尼卡多利的瘋狂竟然還隱藏著這麽複雜的隱情啊。】
【三月七:原來如此...他在沒有失去神性之時和我們所見到的確實不一樣】
【靈砂:隻可惜,紛爭泰坦哪怕有著五大美德,也依然無法改變他掀起戰亂與死亡的本質。】
【白厄:可能就是戰鬥的榮耀和殘酷的兩麵性吧。】
星一臉茫然地問道:“該去哪找缺失的那份神性?”
格奈烏斯沉默片刻後,突然如夢初醒般說道:“我想錯了,那最後的一瓣神性並沒有遺失……我知道該去哪裏尋找了。”
一旁的遐蝶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連忙追問:“快要成功了嗎,格奈烏斯閣下?”
格奈烏斯微微頷首,語氣沉穩地回答道:“嗯…隻剩下這最後一步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知何時,從遙遠的地平線外誕生了黑潮——它緩慢地逼近翁法羅斯的邊界,而尼卡多利紛爭之泰坦是第一位與之接觸的泰坦。”
“在和黑潮的抗爭中,它的神誌開始消逝…鼎盛時的泰坦隻一劍便能令群島灰飛煙滅,卻無法斬除腐蝕的根源。”
“它憑著意誌與黑潮纏鬥,但終究落敗。在神性被徹底汙染前,它將自己的一部分剝離了出來……”
遐蝶似乎猜到了什麽,臉色微變,失聲道:“難道……”
格奈烏斯點了點頭,肯定了遐蝶的猜測:“它剝離的那部分神性——它最想完整保存的部分——即為「理智」。”
【素裳:也就是說,理智其實是他自己分離的啊,其它是國王幹的,因為那些已經被侵蝕了。】
【翡翠:或者說,應該是泰坦自己分離了理智之後,國王認為祂已經瘋狂,所以就分割了剩下的靈魂】
【三月七:哦!難怪現實之中的尼卡多利沒有理智——因為他真實的曆史之中顯然失敗了,這次是有星和遐蝶的幫助才成功的】
【青雀:唉,這麽說來主時間線的格奈烏斯最後也沒有成功...】
接著,格奈烏斯繼續說道:“泰坦相信,它的「理智」終有一日會響應召喚,回到神明的軀體身邊…完成它應盡的使命。”
星難以置信的說道:“這些都是…曾經的你?”
遐蝶凝視著滿地橫陳的戴著頭盔的屍體,心中湧起一陣難以言喻的悲涼。她喃喃自語道:“這些,全部都是……”
【花火:讓我們想一想小粉毛說的是什麽~~警惕遇到的第一個人,說不定藏著什麽秘密呢。】
【姬子:從各種意義上,小三月又說準了呢。】
【三月七:這...這也算嗎?】
格奈烏斯似乎看穿了遐蝶的心思,他輕聲解釋道:“他們代表了無數次失敗的嚐試。在你們的幫助下,我終於能給這一切畫上句號。”
遐蝶的目光轉向格奈烏斯,眼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和擔憂,她問道:“格奈烏斯閣下…你打算怎麽做?”
格奈烏斯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勇氣、榮耀、堅韌、犧牲,它們皆是我的分身…從靈魂碎片的低語裏,我已經得到定論——尼卡多利的靈魂已經腐爛,再無被救贖的可能。”
星直截了當的問道:“有什麽事是我們能做的?”
格奈烏斯繼續說道:“還有一個選擇。束縛著神性的封印已經解除。隻要在此完成鑄魂,尼卡多利紛爭之泰坦就能重歸完整。”
“你們將與一位幾近鼎盛的泰坦戰鬥;同時,弑神的榮光也將在你們麵前綻放。”
遐蝶凝視著格奈烏斯,輕聲問道:“…那你呢,格奈烏斯閣下?”
格奈烏斯的目光與遐蝶交匯,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淡淡的哀傷,但很快就被堅定所取代。他緩緩說道:“我將回歸本源,成為尼卡多利紛爭之泰坦神性的一個片段。腐蝕大概會將我吞沒吧?但為了終結瘋狂,這一步無可避免。”
遐蝶凝視著他,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和不解:“你願意為一個…自己無法見證的未來做出犧牲?”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格奈烏斯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淡然。“那是我的本源,我的使命。我並非凡人,也不懼怕死亡——即便如此,你也打算為我哀哭嗎?”
遐蝶沉默了,她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格奈烏斯的話。在她的眼中,離別總是充滿了哀傷,無論對方是否凡人。
“這世上的離別皆是哀傷,閣下。”她輕聲說道。
格奈烏斯看著她,眼中的光芒漸漸柔和下來。“我們相識不久,但我已從你身上學到很多。那麽,讓我在臨走前也教你一課吧——不要嫌惡你的天賦,不要憎恨死亡。征途之所以偉大,史詩之所以壯闊,皆因萬物終有逝去之時。”
遐蝶靜靜地聆聽著格奈烏斯的話語,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過了一會兒,她終於開口回應道:“…身為「紛爭」的化身,卻在向我講述世界的壯美嗎?真是諷刺……”
【青雀:起初以為紛爭泰坦是一個莽夫戰鬥狂般的存在,但現在看來他也是有哲學思維的。】
【萬敵:若不是黑潮的腐蝕,或許祂也依然是那榮光的泰坦...我族的神呐...】
【黃泉:生命乃是終結之物,生命乃是積累痛苦的巡禮,但並非死亡與斷絕之事,就如同虛無的深處,也同樣映照這世間最炙熱的光。】
【星:難道遐蝶你不也是嗎,最接近死亡的人最能感受生的渴望】
【遐蝶:我....】
【遐蝶:...你說得對,但我依然懼怕接受他們。】
格奈烏斯回答道:“隻有被置於紛爭之下,文明方能成長。人生來便憎惡苦難,但唯有苦難能教人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