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毓瑚
字數:4057 加入書籤
養心殿正殿十分涼爽,嬿婉和永璜兩個人,分別一後一前地走進去。
嬿婉十分乖覺地拎著盒子低著頭,而永璜進去後,就在書房裏看見了正在看書的皇帝。
如懿今兒穿著一身鵝黃色衫子,和其他宮女很不一樣的打扮,卻掩蓋了她臉上的老氣,平白還有一股子夏日的清爽。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皇帝並沒有回應,嬿婉拎著食盒跪在永璜後麵,眼神稍稍往上走,看見皇帝的手正好拿著筆,手上的筆杆不停動作。
想必是批折子或者抄書,總之一時半會兒是不會理永璜了。
兩個人保持這樣的姿勢,過了一刻鍾,皇帝才抬頭,像是才發現兩個人一樣,神色淡淡的。
“今兒怎麽來了,你皇額娘傳你進宮,你就在宮裏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
嬿婉倒是有些意外,皇上竟然會有話直說。
不過弘曆也是對自家人不愛拐彎抹角,喜歡有屁快放的性子。
隻有麵對難纏的老臣,譬如張廷玉的時候,才會繞上兩三句官麵話,往往把自己繞的火大。
但也不能和一個年紀大了的三朝老臣計較。
永璜沒說話,嬿婉會意,款款站起來,小丫頭拎著食盒慢慢過去,這東西本來應該近身的宮人遞過去。
因此如懿正要去接,皇帝卻阻止了她的動作。
嬿婉打開食盒,漂亮的手腕上突出一點骨節,上頭戴著一枚便宜的鐲子,一眼就知道是戴著玩兒的。
皇帝看著她的手腕看了一會兒,才聽見嬿婉說起這食盒裏的東西。
“皇上,王爺來向您請安,來的時候想起來,這天酷暑難耐,便讓奴婢在鹹福宮烹製了酸汁飲送來,給皇上解暑消熱。”
皇帝端起湯碗的手頓了頓,想起鹹福宮,眉梢也有些稍稍的低垂。
而旁邊的如懿低頭,自覺往後站了站;皇帝喝了一口酸汁飲,眉頭有些鬆泛,淡淡誇了一句。
“是酸梅湯吧,這天氣難為你烹製半個時辰,還得看著火候。”
嬿婉福了福,臉上的表情溫婉大方,卻又不失禮數,稍稍低著頭回答道:
“王爺心係皇上,烹製酸梅湯的時候,就在旁邊和奴婢一起看著,才能得了這火候正好,酸甜正好的酸梅湯。”
皇帝點點頭,眼神看了一眼下麵跪著的永璜,稍稍歎氣,抬手讓他起來回話;永璜謝恩,極有規矩的慢慢站起來。
然而皇帝並不著急讓嬿婉站回去,而是由著嬿婉站在他身邊,目光盯著下麵老實本分的永璜,語氣裏都嚴肅起來。
“你在你皇額娘宮裏都說了些什麽,把你皇額娘氣成那樣。”
“若不是朕瞧你是長子,近來辦事得力,讀書也上進,朕早就把你親自傳進宮裏,當著朕的麵先問個清楚才是。”
嬿婉站在旁邊,聽完這句話,突然想明白皇後為什麽火急火燎讓永璜趕緊進宮,若是流言發酵,第一個折損的就是永璜。
下頭的永璜立刻跪下,臉上的表情恭敬又茫然,甚至帶著些憤懣和委屈,交織在一起,讓皇帝也忍不住蹙眉。
“皇阿瑪,兒臣和璟瑟妹妹一同長大,兒臣當然不會放任流言傷害唯一的妹妹,傷害皇阿瑪唯一的女兒。”
“更何況,兒臣和三妹妹一起長大,兒臣的為人,三妹妹最是清楚,如果兒臣一定要散布流言,隻會招來皇阿瑪和皇額娘的雷霆之怒,百害而無一益。”
然而弘曆的臉上逐漸有些疑惑,身邊的嬿婉敏銳注意到了這一切,立刻一個眼神看向永璜。
而永璜受了這一個眼神,便及時住口,不再往下說。
皇帝臉上帶著疑惑,掌心擱在桌上,指尖輕輕點著桌案,看著下麵跪著的少年。
“什麽流言?”
*
這會兒,永璜和嬿婉都在心裏驚了一驚,皇帝並不知道流言是什麽。
那就意味著,此人有意控製著流言的範圍,隻讓流言進入長春宮,卻不敢讓流言進入養心殿。
那麽此人針對皇後這件事,無疑是坐實了,但皇上不知道流言,這下兩個人都有些不知道怎麽收場。
“皇上,想必是後宮傳聞的,和敬公主的額駙是色布騰巴勒珠爾大人。”
如懿慢慢站了出來,朝著皇帝福了福,臉上的表情溫婉恭順,似乎能料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果不其然,皇帝重重拍了一下桌子,臉上卻並沒有什麽慍怒,隻是眉頭緊緊皺著。
在正殿的進忠心裏沉了沉,他是知道,皇帝恐怕是動怒了。
“是誰散布的流言,這件事情,朕還沒有下旨,究竟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走漏養心殿的消息。”
“是啊,皇上,此人居心叵測,奴婢以為,還是徹查得好,隻是為了公主的名聲,還需要暗地裏慢慢的查。”
如懿完全接過了話頭,她往皇帝那邊站了站,甚至悄悄一胳膊把嬿婉杵去一邊站著,像是皇帝最信任的大宮女一樣。
此時,皇帝對她的話不置可否,默許她繼續說下去,如懿的眼神瞥了一眼永璜,裝作思考半晌,臉上的表情有些謙和。
“奴婢並不是專門查案子的,何況後宮的事情,一應都是皇後娘娘打理。”
“許是皇後娘娘懷胎,還有兩月臨盆,身子重,精力不濟,才鬧出這樣的事情。”
永璜和嬿婉聽出來話裏的意思,這是在給皇帝上眼藥,因此,嬿婉不顧規矩,直接搶了話頭:
“皇後娘娘打理後宮一向上心,管理後宮井井有條。”
“隻是近來,皇後娘娘臨盆在即,也是實在沒有功夫時刻看住後宮,但也恩澤六宮,福澤上下,更是照看幼子,奴婢們都十分敬仰娘娘。”
如懿被搶了話頭,麵無表情看了嬿婉一眼;永璜並沒有接話,他在下頭趕緊盤算後麵怎麽說。
皇帝點點頭,對於琅嬅的話題直接跳過,沒有任何表態和表情,讓如懿接著往下說。
“因此,奴婢以為,可以讓皇上信任的掌事姑姑,幫著皇後娘娘一起查查,公主的名聲要緊,可耽誤不得。”
“那你說,讓哪個掌事姑姑去。”
如懿站在皇帝身邊,並沒有表現什麽情緒,她隻是沉吟片刻,像是在思考誰是最合適的人選。
“回皇上,奴婢有一人選,是位叫毓瑚的姑姑,辦事妥帖老練,可以一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