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差別

字數:5720   加入書籤

A+A-


    收拾完行李。

    等到下午,柏鳶約好的設計師拎著禮服上門。

    又開始一件件試穿宴會的高定禮服。

    國際知名設計師和助手圍在她身邊。

    邊拿軟尺比量身型,在數據板上記錄資料,進行最後的微調。

    邊詢問柏鳶的意見,看還有哪裏不滿意,需要改動。

    忙忙碌碌修修改改一下午。

    就為了讓服飾更加貼合身型和氣質。

    力求展現人和衣服最完美的一麵。

    這次送到柏鳶麵前的高定和以往不同。

    放眼望去,都是國際頂級高奢品牌。

    與以往低調內斂的風格截然相反,大相徑庭。

    海商京政。

    一個地域,就有一個地域的行事作風。

    京裏是國內權力的聚集地,講究形式低調,注重分寸。

    在吃、穿、住、行上,力求低調內斂,不張揚,不炫富。

    即便穿了高奢、戴了名表、背了名包、開了豪車。

    也要讓人看不出是高奢、名表、名包和豪車。

    在別處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看到,彰顯自己財力的logo,在京裏真正的豪門內部,卻並不受歡迎。

    京裏豪門意味著權力的頂點。

    手握軍政大權。

    到時候新聞頻道一經播出。

    誰手腕上要是多了塊表。

    又或者衣服上出現了品牌logo。

    全國人民都看得一清二楚。

    直接就是大型事故現場。

    非得炸了廟不可。

    為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

    大家平時都會注意各方麵的細節。

    在這種特殊的圈層結構和大環境的影響下。

    也促成了京裏獨有的高奢商業鏈。

    像一些國內老字號工坊,雖然名聲不顯,但在京圈豪門內部卻是一單難求。

    不接外單,內部服務,推薦製等一係列規矩,也是地位、權勢和財力的象征。

    你能穿,你厲害。

    你認得,有眼力,說明你也不差。

    因此,比起享域國際的頂奢。

    京圈豪門也就更偏愛國內老字號工坊出品的服飾。

    不但從根源上解決了知名度帶來的問題。

    還能將自己與其他豪門劃開界限,分出三六九等。

    但這樣一來,也存在一個小問題。

    ——不識貨。

    有些不入流的家族,或是暴發戶,或是新貴。

    缺少家族底蘊,也缺少眼界,更缺少人脈和見識。

    除了知名頂奢,其餘一概不認。

    連logo都沒有,能是什麽好貨,又能算什麽豪門?

    高定?我沒見過,網上查不到的,通通不算!

    如此一來,難免會造成類似“狗眼看人低”這種不必要的麻煩。

    雖說平時就不在一個階層,他們這種豪門也不是隨便什麽人都邀請,都能有機會見麵的。

    可凡事都有萬一。

    一旦遇到了,跳出來貼臉。

    是造不成什麽影響和損失。

    但蒼蠅不咬人,膈應人,難免會讓人覺得心煩。

    像京裏這種權力中心,朝人群裏扔塊石頭,都能砸出個公職人員的地界。

    大家自小言傳身教,凡事講究低調,不可以貌取人。

    越是樸實無華,不顯山不露水的,越可能來頭大得驚人。

    再加上京爺們一個個人精似的,肚子裏十八個彎彎繞,慣會做人。

    因此,出現這種不長眼事件的概率,也極低。

    偶爾出現那麽一個,都得當個稀罕事兒來反複念叨幾個月才罷休。

    柏鳶這次去海口,兩地風氣截然相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自然會選擇入鄉隨俗,怎麽高調怎麽來。

    當然,如果不怕麻煩,就好扮豬吃老虎,打臉扇人巴掌的戲碼,那隨意。

    柏鳶這次要從二十多套不同風格,不同品牌的服飾裏,選出五六套適合不同場合穿的服飾。

    等去了海口,參加的宴會肯定不止一起。

    衣服也是穿一件扔一件。

    不能在兩場宴會上穿同一件衣服,戴同樣的首飾。

    還得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為備用方案準備單獨的服飾。

    薑芷這邊組織的宴會,和柏輝這邊組織的聚會又不一樣。

    一邊是商,一邊是政。

    中間的分寸同樣要拿捏得恰到好處。

    也正因此,柏鳶收拾完行李後的幾天,全都花在這件大工程上了。

    直到臨出門的早上,才堪堪將最後一件力禮服挑選並修改完成。

    秦令征新一輪的打卡照片發到柏鳶的手機上。

    根據柏鳶給他買的返程機票。

    秦令征回到京裏,已經是後半夜十一點之後的事情了。

    柏鳶依照慣例,給他發了個“1”,就把手機放到一邊,沒再管。

    跟著隨行人員一起進入機場大廳,在貴賓候機室內稍作等待。

    柏鳶這次去海口,沒坐家裏的私人飛機,而是選擇乘坐很普通的,也是最常用的民航載具。

    這也是京裏豪門的普遍出行方式。

    私人飛機誰家都有,也不缺起飛一次的花銷。

    但是私人飛機不想飛,隨時就能飛上天,國內國外的來回轉悠。

    都是受航空管製的。

    需要提前申請航線,得到批準後,才能投入使用。

    除非是上頭統一組織,因工出行,或者實在有急事,臨時沒訂上票,應急救場。

    不然,還是坐民航更方便快捷,省時省力一些。

    而最近一段時間,正趕上旅遊旺季,飛機班次也比往常要多。

    海口又是國內第二大城市。

    民航,國行,私航滿天飛。

    壓力可想而知。

    私人飛機飛過去有沒有地方停,能不能降落也是個問題。

    不像北區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隨時飛過去都能隨便停,哪都有位置。

    萬一趕上特殊情況,在天上轉悠好幾圈下不來,也不是有可能的。

    沒必要非得湊這個熱鬧。

    最關鍵的一點,京裏最近召開大會,各方麵都戒嚴,正屬於敏感時期。

    柏鳶也沒必要非得在這個時候搞特殊。

    雖說不搞特殊,但該有的安全措施還是得有。

    不但要提前審核乘客信息,排查是否有存在可疑或危險分子,列入潛在風險的需要在安檢時重點檢查。

    導致此行航班過安檢時比往常更加嚴格。

    還給配置了六名經過專業訓練的隨行人員,以應備各種突發狀況。

    雖然誇張了點兒,但隻能說這種謹慎但不放過一根頭發絲的嚴謹作風,並不是空穴來風。

    每一個看似離譜的規則背後,往往藏著實打實的血淚教訓。

    提前做好萬全準備,總要比事發突然,來不及應對,事後追悔莫及要好的多。

    柏鳶不是第一次坐飛機。

    已經習慣了這種流程和作風。

    在候車室內,安靜等待隨行人員帶著審批文件,去跟乘務處的人對接、審核、說明情況。

    以便隨身攜帶的裝備,能通過安檢,正常登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