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忽悠

字數:6677   加入書籤

A+A-




    重生之在衙門當差!
    五伯的強脾氣發作起來,還當真不好說話。
    “聯產承包責任製?不行不行,堅決不行!”
    五伯聽我一說這個意思,立即將那顆花白的頭顱搖得如同撥浪鼓似的,搖了一陣,就開始批評我。
    “小俊,你小孩子家怎麽老想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我裝出大惑不解的神情“五伯,怎麽叫稀奇古怪的事情。聯產承包責任製,早在五十年代就搞過了的呀,實踐證明,那就是正確的辦法。”
    “你懂個什麽?”五伯很不客氣地道“這是搞‘工分掛帥’,是被批判的東西,要犯錯誤的。不行,絕對不能搞。”
    五伯這個態度確實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像他這種堅持原則慣了的老黨員,要徹底改變他腦子裏的思想,絕非易事。
    “五伯,其實全國很多地方都已經搞起來了。”
    五伯望我一眼,笑道“小俊,你哄你五伯呢。這個東西,全國很多地方敢搞?要真敢搞,報紙上怎不見報道呢?”
    我頓時語塞。五伯可是堅持每日看《n省日報》的。
    別看去年搞“大宣傳大討論”,n省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輪到“聯產承包責任製”這樣的現實問題,n省又瞻前顧後,縛手縛腳,一直在持觀望態度。
    我想了想。決定換一個方式跟五伯交流這個問題。
    “五伯。先別說犯不犯錯誤地問題。咱們客觀地來看。生產責任製是不是確實能提高生產效益……呐。五伯。您是長輩。可不許講假話哄我小孩子!”
    五伯笑罵道“給五伯下套子呢?好。我實話實說。聯產承包責任製確實是些好處。這人都是顧自家地。這田分了。地分了。牛馬農具都分了。下死力氣耕種自家那一畝三分地。你說地那個……那個生產效益確實是能提高呢……”
    “那不就行了。有好處地事情。為什麽不做?”
    “慢著。我這才說了一頭呢。還有另一頭啊……東西和田地都分到個人了。還要集體做什麽?往後再有修路。修水利這些公家地事情。誰給你出力氣?”
    我搔搔頭。說道“給錢啊。誰出工就給誰工錢。隻要有錢。還怕沒人幹活?”
    “說得輕巧,錢從哪來?”
    “提高生產效益,自然就有錢了。”
    “那也是私人的錢,不是公家的錢。”
    我歎了口氣,覺得自己的理論水平確實不咋的。連五伯這樣一個隻讀過兩年私塾的老人家都沒辦法說服。
    “五伯,那我問你,集體生產搞了十幾年,怎麽公家還是那麽窮呢?”
    這軍將得厲害,五伯呆了好一陣子也沒說出話來。
    “總之犯錯誤的事情不能做……”
    五伯咕噥道。
    “五伯,我看呐,你就是害怕。”
    請將不如激將,我決定激一激五伯。
    “胡說八道,我害怕什麽?”
    “你就是害怕搞了生產責任製之後,大家各忙各的去了,再沒人理你這個支書了。”
    五伯渾身一震,怒道“他們敢!隻要我還活著一天,柳家山誰敢不聽我的?”
    “對啊,那你怕什麽?無論到什麽時候,五伯你老人家在柳家山都是說一不二的角色。”我趁熱打鐵“我跟你說五伯,你就把這個聯產承包責任製搞下去,讓人家放手去幹。一天到晚管著幾畝田地,你不嫌委屈我還嫌委屈呢,多少大事等著你去管。”
    五伯笑道“你五伯一個土農民,不管田地還能管什麽?管工廠?”
    “對,就是管工廠。”
    “你說什麽?”
    五伯大吃一驚。
    “我說,你應該去管工廠,不要老盯著這幾畝地,地裏長不出金子來。”
    “好家夥,我倒是想管工廠啊。問題工廠在哪呢?從地裏冒出來?”
    “嘿嘿,隻要你從幾畝地裏抽出身來,我就給你建一個工廠。”
    強攻不行,我決定對五伯進行利誘。
    “什麽?”
    五伯正要罵我“癩蛤蟆打哈欠”,抬眼看了看遠處田壟裏隆隆作響的三台製磚機,硬生生將諷刺的話咽了回去。這個侄子,年紀是小點,卻不能小看呢。每次給自己出的主意,都搞成了。這次說不定又有什麽新點子。一念及此,五伯換上了笑臉。
    “小俊,又有啥好主意?”
    “五伯,你得答應我,把‘聯產承包責任製’先搞下去,我才告訴你。”
    我眨眨眼,賣起了關子。
    “好家夥,你這是要挾你五伯啊?這聯產承包責任製和搞工廠有啥關係?”
    “你不將田地分了,一天到晚忙乎出工收工的事,我就是把工廠搞起來,也沒人管。要是交給別人,我又不放心。”
    我倚小賣小,索性胡攪蠻纏。
    “好,隻要你說出個名堂來,五伯就依你。”
    五伯一拍大腿,發了狠話。
    我大喜過望“五伯,這話可是你親口說的,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可不許反悔。”
    五伯認真地道“隻要你說得有理,我絕不反悔。”
    嗬嗬,五伯又中了我的“奸計”。
    “是這樣的,五伯,我想在柳家山建一個加工廠,專門生產製磚機。”
    “什麽?專門生產製磚機?你這不是自己搶自己的生意嗎?這製磚機多了,我們自己的磚還怎麽賣得出去?”
    五伯大惑不解,以為我腦子出了毛病。
    我笑道“五伯,你這就小家子氣了。紅磚這個東西,並不是很值錢的。一個製磚廠的輻射範圍,也就方圓十裏地。再遠,光運費就不劃算了。”
    五伯雖然沒有現代營銷知識,腦袋可不笨,想了想,說道“是這個理。”
    “再說,這個東西有個市場飽和度的問題。眼下咱們製磚廠燒出來的磚,光一個火電廠都還供應不了。你想想,這段日子,附近那些公社,到咱們這裏來買磚的人不少吧?”
    五伯又點點頭。
    大革命結束三年了,向陽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在提高,建新房子的人家漸漸多了起來。
    “今後啊,人民群眾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各種建設也會越來越多。需要用磚的地方那可是太多了。與其讓他們去外省外市買製磚機,千裏迢迢運回來,還不如咱們賣給他們。製磚機是個大家夥,運費不便宜。能少走一裏地就能省一塊錢的運費。”
    五伯越想越對,連連拍著大腿說道“有道理有道理。可是小俊啊,建個製磚機廠子不容易吧?咱柳家山可是既沒有錢有沒有技術。”
    要說投資建工廠的硬件,柳家山可真沒一樣夠格的。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廠房,交通不便,諸般不利因素倒占得十分齊全。但柳家山也有一樣好處,是別的地方絕不具備的。那就是這裏有我絕對信得過的人。我年紀小,不適合出頭露麵搞工廠,若是投資在別的地方,交給不熟悉的人去負責管理,還真不放心。
    “這個你就不要操心了,都有我呢。不過五伯啊,都說親兄弟明算賬,咱們嫡親叔侄,話也要先說清楚。”
    五伯認真地看著我,點頭道“這個當然,你有什麽話,隻管說,五伯聽著呢。”
    “工廠的廠房就由大隊來建。紅磚是現成的,不用買。水泥石灰房梁瓦片這些東西,我掏錢買,勞力和地皮都是大隊出……”
    我開始籌劃建廠的細節問題。這個事情,其實早就在我的計劃之中。
    “房梁木料不用買,我們山上有。”
    五伯說道。
    “嗯,那就好,可以省一筆錢。加工用的機床我來買,師傅也歸我去請,工廠就交給你來管,登記也用柳家山大隊集體企業的名義。至於怎麽占股,怎麽分成,五伯你是長輩,你說一句話就是。”
    五伯笑道“錢都歸你出,大隊隻出個地皮勞力,怎麽分成,還是你來說吧。”
    我也不客氣,說道“那就五五開,集體和我個人各占一半。但是有了盈利之後要先還我的投資成本,等回了本才能分紅。”
    “這個當然,還用說?”
    “另外,在用人方麵和經營策略方麵,都要以我的意見為主。”
    五伯想了想,說道“這個也行。反正外麵的世界,你比五伯知道得多。不過怎麽用人,還是要聽我的。柳家山那個勤快那個懶,那個靈泛那個蠢,你可沒有我清楚。”
    我笑了“內部用人我不幹涉。我說的是銷售人員和財務人員。這兩方麵的人員安排,需要經過我的同意。”
    五伯淡淡道“怎麽,信不過五伯?”
    我笑道“五伯,不是這麽說的。要是連五伯都信不過,我還坐在這裏說什麽屁話?我說的是一種製度,往後五伯你退休了,交給別人來管這個工廠,隻要製度定了下來,無論交給誰管,問題都不大。”
    五伯點點頭“嗯,也有道理。”
    如同我跟五伯說的,這不是斤斤計較,而是一種製度。無償的援助,有時未必能起到最大的促進作用。引進這個合作的機製,有我這50的私人股份摻雜其中,就能起到監督和激勵的作用。再說我也不是蓋茨,錢多得沒地方擺,建個基金會到處做慈善。我辛辛苦苦賺來的創業資金,自然要生出利潤來才叫合理。
    人民飯店那事,對我的刺激不小。別看嚴明年紀比我大,背後還靠著嚴玉成,可是一文錢難死英雄漢。光有個衙內的牌子還不行,還得會使用這個牌子,再加上自己的實力,這個衙內當起來才有味道。
    何謂實力?一曰權力二曰金錢三曰人脈,缺一不可。
    和五伯仔細敲定建工廠的事,我離開柳家山來到紅旗公社找到擔任宣傳幹事的小舅,跟他說了老爸的意思。小舅心領神會,馬上就去其他大隊進行宣傳鼓動,當然是私底下進行的。小舅現在今非昔比,是正式的國家幹部身份,大家又都知道他是柳主任的小舅子,琢磨著他說的話可能就帶有柳主任的意思呢。這一番鼓動定然能湊效。不久之後,聯產承包責任製的風潮便能迅速在向陽縣的各個角落蔓延開來。搞好了這個聯產承包責任製,向陽縣農村的改革開放才算是正式拉開了帷幕。
    至於建工廠所需的機床和技術人員,我早就看好了張力。次日和江友信一道,提著大包小包的禮品到他家裏去拜訪。聽我提出每個月三百元的工資,張力目瞪口呆之餘,立馬動心。不過還是有些舍不得農機廠副廠長這個鐵飯碗。當時尚無“停薪留職”這個說法。
    所幸這一節,也早在我算中。
    我跟他說,不一定要他天天去柳家山上班,工廠組建那一段,他可以請一兩個月長假去幫忙。反正農機廠基本處於半停產狀態,請假不難。諸如機台購置、安裝、調試這些事情,都需要他親自把關,隨後熟練工人的培訓,技師的招聘,也離不開他。
    這個張力倒是一口答應,然後開始計算成本。眼下我存折上有四萬塊,機器全買新的,完全不夠瞧。張力便提出淘舊貨,向陽縣有好幾個窩在山旮旯裏的兵工廠,張力人頭熟得很,淘幾台舊機床不成問題。通算下來,加上五伯那邊花銷,四萬塊基本夠用。
    我長長舒了口氣。倒不怕囊中羞澀,到得月底,火電廠一結帳,花用的錢還是不愁的。
    張力也曾試探地提出和農機廠合作,我隻是笑笑,不吭聲。農機廠廠房、機床、技師等等倒都是現成的,能省不少事。奈何人家是國營廠子,與私人合作,不合規矩。眼下省事了,將來麻煩不少。在上輩子的記憶中,貌似有許多風光一時的大老板,因為和公家的產權糾紛沒處理好,被剝了光豬。官司打到最高人民法院,在我穿越之前都還沒有結果。想想真夠恐怖的。
    做事情,還是要將眼光放長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