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拜師薑延儒

字數:3764   加入書籤

A+A-




    燕王妃太強悍敵人隻有被碾壓的份!
    “那對子一看就是非常難對出來的絕對,據說有進士功名的才子親至,都未必能對出來,卻要一個十歲不到的孩童來對,這大儒其實根本不想再收學生。”
    “這位大儒,如今就住在京城,郡主敢去試試嗎?”
    顧昭點點頭,滿臉自信道“放學就去看看,隻要他沒明說過不收女學生,此次便勢必要他收下本郡主!”
    下午最後一堂課是學琴。
    幾個同學都提前做了準備,用棉球塞著耳朵學,因為初學彈出來的琴音實在太難聽,而且初學不用聽音調音,而是先學指法技巧。
    顧昭沒有提前準備棉球,想找最近的楚瑤拿,沒想到楚瑤竟然也沒有提前準備,最後還是找 的秦子箐拿的。
    “睜,睜睜……”
    “咚咚……咚……”
    顧昭一邊彈,感受著手指並不舒服的同時,耳朵還嗡嗡響,心情著實不算美好。
    對於聽過交響樂的顧昭來說,這古琴她並沒有多大興趣,因為在她眼裏,就算學得如何精通,彈出來的音樂上限就在那裏,好聽不到哪裏去。
    這樣的意識作怪,導致顧昭學琴,算不得多麽認真,而且屢教難改,女夫子多有不滿。
    放學之後,顧昭沒有回侯府,而是讓銀淺帶著她去找那位大儒。
    那位大儒名叫薑延儒,住在城南一處名叫‘梅園’的地方。
    來到梅園門口,果然見到緊閉的大門左側有一句對子‘朝朝潮,朝潮朝夕’。
    顧昭翻了個白眼,張嘴便道“長長漲,長漲長消。快去敲門吧。”
    銀淺張大著嘴巴“郡主,您剛才是在補那另一句對子嗎?您對出來了?不是聽說很難很難嗎,國子監不少才子來此嚐試,都沒誰能對出來,您這麽簡單,不多看兩眼,多想想?”
    主要是銀淺不會對對子,也不會欣賞對子,隻是直覺薑延儒這樣名動天下的大儒出的對子,加上有不少國子監的才子來試過竟然都沒對出來,都說很難,那就真的一定很難才對,顧昭這麽像是鬧著玩一樣,銀淺腦子不禁泛軸。
    “念著順口就行,如果有人阻攔,你就把我對的那句告訴他,看他反應就是,總之先去敲門!”顧昭把銀淺推下馬車。
    敲了門,出來的是一個老管家。
    老管家先是打量了銀淺一眼,又看向銀淺後方在馬車上探出一個腦袋的顧昭。
    “女娃兒?來這做什麽?”老管家不解。
    “你們來此有什麽事嗎?”老管家問道。
    銀淺挑了挑眉,答道“我們郡主想見薑延儒老先生。”
    “我們老爺不見客,你們回去吧。”老管家毫不猶豫的拒絕道。
    這些日子,他不知道攔過多少為同樣目的而來的人,隻不過來得是女娃兒,還是第一次。
    “長長漲,長漲長消。這是我們郡主對出來的,現在可否給進去?”銀淺把剛才顧昭隨口對出來的下句說出來,盯著老管家的反應。
    老管家先是自己默念了一句,而後眼中露出震驚。
    “你們稍等,我進去稟報老爺。”老管家關了門,小跑著到後園找薑延儒。
    薑延儒是一個五十多歲,身穿灰衣,頭發半白的老者,此時正在悠閑的修剪花枝。
    聽到老管家所稟報的話,以及念出顧昭對出的下句‘長長漲,長漲長消’
    ‘朝朝潮,朝潮朝夕。長長漲,長漲長消。’薑延儒隻是默念了兩遍,便斷定顧昭所對,不僅公正,還是絕配。
    “帶他們進來吧。”薑延儒現在不管顧昭是小孩子還是什麽人,他隻想快些見到能對出這一句的人。
    顧昭走進梅園,入眼所及,處處透著靜與典雅,這樣的布置,非常適合靜心做學問,
    一老一小相互打量對方,顧昭打量完之後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應該是一個性情還算溫和,但很固執的老頭。
    “小老兒見過潁川郡主。”薑延儒對顧昭拱手拜道。
    “老先生不用多禮,我此來是想拜老先生為師,求老先生教導學問來的,老先生叫我‘昭姐兒’便是。”顧昭開門見山,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
    薑延儒卻是毫不猶豫的搖搖頭,反問道“敢問郡主,您對出來的那句對子,是何人所教?”
    顧昭哼了一聲,不滿道“當然是我自己對出來的,難不成老先生你還聽到其他人對出來過?”
    “小孩子不要亂說謊話,說多了怕今後成了習慣可就毀了。”薑延儒仍是搖頭,堅決不信“我這對子,就連我那些老友教出來的舉子學生都沒一個能對出來,你才讀書怕是都沒幾個月吧,如何可能對得出來。”
    顧昭張嘴便道“不是順嘴就行?又不是作詩,不信你再出幾對,我當場給你對出來,不過我如果都對出來了,你就必須答應收我做學生,教我學問。”
    “好好好,老夫我便親眼看著你怎麽對出來的。”薑延儒吹胡子瞪眼。
    “一帆風順年年好。”薑延儒出題道。
    顧昭立刻對道“萬事如意步步高。”
    這裏薑延儒明顯愣了一下,這一次他雖然出的不是什麽絕對,但親眼看著顧昭張嘴便對出來,還是讓他覺得荒唐至極,難以置信。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新三年舊三年,補補衲衲又三年。”
    “公一碗婆一碗,姑姑嫂嫂合一碗。”
    ……
    接連出了七八對,其中有兩對是非常難對的絕對,每一次顧昭都是張嘴就來,把薑延儒嚇得一愣一愣的。
    他知道這個世上有神童,可神童也不能神成這樣吧。
    就好像這對對子根本沒有什麽文化,沒有半點難度,是小道中的小道一樣。
    然而,這對對子,理論上來說,難度不遜於作詩。
    但是顧昭實在是太輕鬆了,好像連想都不需要想一下,難道真的是順口張口一說就能對上?
    其實薑延儒不知道的是,顧昭前世讀書的時候,曾與同寢室的幾個死黨,拿對子來做順口溜,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你一句我一句,誰接得慢,誰就負責去關燈。
    都是拿著幾千年集大成的絕對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