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又有人眼紅銀子
字數:3260 加入書籤
燕王妃太強悍敵人隻有被碾壓的份!
為了讓眼鏡的市場快速遍及大齊所有府縣。
顧昭寫了帖子,讓靜書樓印刷幾百份,派人送去給那些鏢局,外地客商等,告訴他們,朱雀街的眼鏡鋪子可以接受京城之外其他府縣的‘團購’,以十件為一單,讓兩成利潤。
一件至少賣一千兩銀子,讓兩成利潤便是一單至少兩千兩銀子。
平時從京城往其他府縣走一趟鏢,少的隻能得到一二十兩銀子,多的也不過一二百兩銀子,如今一單便能得兩千兩銀子。
他們隻需要到顧昭的朱雀街眼鏡鋪子領一張視力測試圖,了解如何記錄視力數據,就可以選擇一個府縣去推廣眼鏡,讓那些視力不好的當地士紳商人等,出銀子下單定製。
大齊一個下等縣隻有六千到一萬左右人口,一個上縣也隻有一萬到兩萬人口,單單一個縣未必能湊夠十個願意出一千兩銀子買眼鏡的人,但一個有兩萬以上人口,又管理著幾個縣的府城,卻非常容易湊足。
甚至如果是江寧那等僅次於京城的大府,一個府賣出去幾百件都有可能,這是多大的一塊蛋糕。
顧昭開出的條件有很多空子可以鑽,但如何鑽空子那是鏢局以及外地客商的事情,顧昭隻管收定金製作,收尾款出貨。
總之從顧昭眼鏡鋪子這裏出去,一件是八百到九百多兩銀子,概不賒賬,鏢局以及外地客商帶到下麵府縣,具體再賣多少兩銀子,不是顧昭關心的事情。
顧昭的目的非常簡單,那就是以最快速度出掉至少一萬副眼鏡,割完第一茬最肥的韭菜。
有玄始帝以及文武百官代言,有京城勳貴皇親們熱情跟風,而且每一個戴上之後的人,視力都確實有巨大改善,不愁地方府縣的韭菜們不上鉤。
“潁川郡主就憑這一手字,便不愧為天下第一才女。”京城一名豪商看著顧昭的帖子感歎。
雖然顧昭的簪花小楷還沒有練到書法宗師的程度,但畢竟是大齊以前沒有的字體,天下都默認是顧昭自己創造的一種新字體,加上簪花小楷是所有字體中最柔美清麗,最適合女性的字體,已有書法大家將之稱為字體中的‘皇後’。
流傳到市井裏的顧昭親筆字極少,這帖子雖然是印刷出來的,少幾分神韻,但還是引人不由自主的讚歎。
這名豪商是揚州人,他準備做揚州府的眼鏡代購商。
許多人看到的隻有一件二百兩銀子的利益,這名豪商看到的卻是可以趁機接觸更多揚州府的官員士紳,所以他希望能壟斷揚州府的眼鏡代購。
於是他親自到侯府門外,請侯府丫鬟傳話給顧昭,說是願意以九百兩銀子的起步價,希望能壟斷揚州府的眼鏡代購。
“可以答應他,但他需要保證,一個月之內揚州府至少能賣出去三十件,一年之內至少賣出去一百件,不夠數他便得自己掏錢補上!”顧昭放下吃完甜品的碗,提出自己的要求道。
聽到回複,這名豪商立刻點頭答應,沒有半點猶豫。
對於他來說,一百件眼鏡都不過十萬兩銀子左右,若能借機結識揚州府所有能出得起一千兩以上銀子的人,哪怕把十萬兩銀子全部白白送出去,他都覺得值,何況隻是讓他補上可能不夠的數量。
因為玄始帝直接對五位內閣重臣說眼鏡是顧昭整出來的,五位內閣重臣回家後又派丫鬟直接到侯府詢問顧昭,前後都沒有瞞著,文武百官都知道眼鏡是顧昭整出來的,其他世家權貴也都知道,自然包括鎮國侯府的顧侯爺等人。
這名豪商親自來到侯府門口,請丫鬟傳話,顧昭沒有親自見這名豪商,也是讓丫鬟傳話出來。
幾次來回,所說的話都沒有瞞著,自然被漪瀾園之外的丫鬟聽了去,不僅稟報給顧侯爺和崔氏,還在侯府裏麵直接傳開了。
另一方麵,顧珊外出回侯府的時候,特意在顧昭的眼鏡鋪子外麵停了一段時間,默數進了多少人。
結果讓她被氣壞了。
回到侯府,又聽到丫鬟議論揚州豪商的事情,氣得她狠狠跺了一腳。
“娘,顧昭那個鋪子,一個時辰就有二十幾個人在裏麵下定,一天下來得有上百人,這麽算一個月豈不是幾千人?”
“她賣的東西要一千兩銀子起步,那得是多少銀子啊!”顧珊不僅是氣憤,還有嫉妒、貪婪、撓心。
“剛才那在府外傳話的揚州商人便向昭姐兒承諾,至少在揚州府幫忙賣出一百件,便是這單便差不多十萬兩銀子!”崔氏咬著牙,也嫉妒得撓心無比。
顧侯爺的情緒差不多,他知道顧昭那眼鏡是用琉璃做的,成本很高,但哪怕一件隻賺二三百兩銀子,那麽一天賣一百件,便也是能賺兩三萬兩銀子。
一天賺兩三萬兩銀子啊,侯府一年都賺不了這麽多。
這些年,侯府置辦的鋪子加在一起有七八間了,可由於不太會經營,收益好的一個月都不過能賺二百多兩,差的甚至得貼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此刻有顧昭日入幾萬兩銀子的眼鏡鋪子對比,相當於他們但凡能從顧昭身上隨便刮點‘金沙’下來,就強過侯府以往一年的收入了。
其實顧昭的眼鏡鋪子,隻是頭一個月才每天有那麽多客人,畢竟各達官貴人跟風,都是紮堆在一起的,過了頭一個月,再往後幾個月一天能賣出十幾件就不錯了。
這件事情還傳到中風在床上動彈不得的老太君祖母耳朵裏,聽到顧昭現在一天就能賺幾萬兩銀子,老太君祖母眼珠子一凸,情緒波動巨大。
若是還健康的時候,老太君祖母必然忍不住拐杖連戳地板,然後讓丫鬟把顧昭叫過來。
可惜老太君祖母幾乎說不了話,還躺在床上動彈不得,情緒波動巨大的結果,是一聲悶響之後,被子下傳出惡心的臭味,熏得旁邊的丫鬟瞬間臉色煞白,連連幹嘔,整個院子亂作一團。
老太君祖母搞不了事情,顧侯爺和崔氏卻終究忍不住想分一杯羹,他們讓丫鬟先把三房、四房請來正院,再去把顧昭請來正院,說要跟顧昭商議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