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燕王回京
字數:3285 加入書籤
燕王妃太強悍敵人隻有被碾壓的份!
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大。
顧珊想做皇子妃,隻能靠自己去謀劃算計,主動出擊打動某一位皇子,偏偏哪位皇子都對她沒什麽興趣,避她如敝履。
而在顧昭身上卻是反過來的,隻要是有野心的皇子,都有主動出擊,圖謀顧昭的念頭,反而是顧昭一直對這些皇子們不假辭色。
“燕王什麽時候回京?”崔氏問顧侯爺。
“兩天之內應該就能凱旋到京。”顧侯爺估摸了一下答道。
相比較顧珊一心盯著晉王,認為晉王才最有可能成為太子,將來登基成為皇帝,跟著晉王搏皇後尊位的概率最大,而跟魏王、燕王,頂多是一個王妃,她隻想當皇後,不想當什麽王妃。
顧侯爺和崔氏在試探過魏王與鄭貴妃,卻沒有得到答複,便還想找機會也試一試燕王,如果謀不成皇後,謀一個親王妃也是好的,雞蛋不能全放在一個籃子裏。
另外,燕王先是有跟隨玄始帝第一次北征草原的戰功,此次南征播州土司又立戰功,聲勢可能還比不上占了皇長子地位的楚王,以及身後勢力最強的晉王,卻也比魏王強了。
按照顧侯爺的理解,眾皇子未來成功的機會,按照十成來劃分,楚王三成,晉王四成,燕王一成半,魏王半成,其他未成年皇子全部加在一起一成。
這麽看來,燕王的概率著實也已經不小了。
漪瀾園。
顧昭的情報經過十年發展,不比百年國公府的韓國公府差,甚至因為銀淺超強的能力,顧昭超時代的架構建議,可能還在韓國公府之上。
何況顧昭就住在侯府,顧侯爺、崔氏、顧珊那一家三口的一舉一動,都在顧昭眼裏。
顧昭覺得很無語,覺得顧侯爺和崔氏很傻“已經有世襲侯爵,還摻和皇子奪嫡,怕不是有病吧?”
半晌,顧昭又冷笑一聲,自言自語道“不是靠自己功績得的爵位,本身也沒什麽才能,眼皮子就是淺。”
她覺得顧侯爺和崔氏,比韓國公和韓國公夫人差遠了。
別看韓國公府摻和皇子奪嫡,比顧侯爺兩口子更激進,但人家是為了搏一個國公爵位繼續承襲,甚至世襲國公爵位,但凡韓國公府變成世襲侯府,韓國公兩口子保證離諸皇子遠遠的,一個都不會想著去沾染,任何女兒、孫女,及笄之前都先把婚事定下,及笄後立刻嫁了,連皇帝賜婚的機會都不留。
八月十日,趕在八月十五之前,宣平侯與燕王帶著南征大軍凱旋到京。
麵對兩人的戰功,玄始帝給宣平侯加了一千戶食邑,加了兩個隻領俸祿不用做事的虛職,又賞了一些黃金布帛等財物。
不是玄始帝吝嗇,宣平侯幾年守邊,一次跟隨北征草原,一次領兵南征播州土司,都不給加爵位,而是類似宣平侯這等已經有侯爵在身的情況,功勞多是先記著的,到宣平侯老了,快退休的時候,再升國公或者加幾代襲爵。
畢竟如果立一次功,就立刻給加一次爵,那麽宣平侯還能用幾次?
不過,現在就能看到,隻要不出意外,宣平侯將來最低都能為子孫爭得侯爵三代不降爵的待遇。
燕王方麵,本身就已經是親王爵位,便同樣是加了三千戶食邑,賞了一堆財物。
同樣的戰事,一個副將得到的賞賜卻比主將更多,但沒辦法,誰讓燕王是皇子,是親王,同樣的功勞,在宣平侯身上能加一千戶食邑,換在皇子親王身上,加三千戶,乃至五千戶都很正常。
此刻,諸皇子之中,楚王、晉王都是八千戶食邑,魏王是五千戶,燕王原先是五千戶,現在也是八千戶了,和楚王、晉王齊平。
如果說之前燕王在楚王、晉王眼中的威脅,與魏王一個檔次,那麽現在燕王的威脅已經超過了魏王,不僅楚王、晉王忌憚,後宮裏的鄭貴妃、德妃也非常忌憚。
同時,朝堂上的風向,也更多了一些偏向燕王。
曆朝曆代,京城官員都不缺想一博從龍之功者,再冷門的皇子,都有人在背後押注,以前押注燕王的,基本上還都在暗處,現在則是明麵上也有人押注了。
顧侯爺和崔氏想找機會被顧珊與燕王創造‘偶遇’,探一探燕王的口風。
其他文武官員同樣有人想試探燕王,看看能不能直接上燕王的車,小官可以送女兒或者孫女給燕王做妾,中上層官員想謀一下燕王兩個側妃的位置,上層世家權貴則有人想謀燕王正妃的位置。
雖說皇子正妃側妃,很多都是皇帝直接下旨賜婚,但如果皇子主動去求,往往也有五成以上概率皇帝會點頭答應,這是曆朝曆代‘總結’出來的概率。
可以說,隻要燕王點頭,大收特收,他的勢力短時間內就會暴漲,縱然達不到楚王、晉王那種程度,也能達到一半左右。
“嗬,男人……”顧昭看到了這種風向,嗬嗬一聲便不再過多置評。
十年時間,顧昭被這個世界同化了許多,不過她一直堅守心裏的底線,很多這個時代很正常的東西,看在她眼裏都是糟粕,都很反感。
當然,顧昭的態度不可能影響整個世界與時代,所以她不屑也僅僅隻是不屑,不會去摻和什麽,事不關己就好。
顧昭沒有繼續關注燕王的事情,而是自己該怎麽過日子還怎麽過日子。
朱雀街的眼鏡鋪子開到現在,已經差不多滿一年時間了。
市麵上終於出現了許多仿品,甚至於做得比顧昭眼鏡鋪子的還要精致漂亮,價格還更低。
最好的眼鏡,現在價格都被壓到了八百兩銀子以下,最普通的甚至被壓到了六百兩銀子以下,導致現在眼鏡鋪子營收銳減,最近一個月,營收已經不足十萬兩了。
往後兩個月加在一起,甚至可能都不足十萬兩。
價格下降是一個原因,該買的基本上都買了,市場飽和也是一個原因,顧昭倒不覺得有什麽可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