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賈家不賠醫藥費
字數:4617 加入書籤
重生1958,我在四合院放衛星!
為了確定母親病情,姚躍進跑了首都最出名的幾家醫院,包括最擅長推拿針灸的中醫院。
醫生們看了母親的病曆後,紛紛搖頭無法治愈。
這種程度的傷病隻能長期治療才不會惡化,想要治愈就是天方夜譚。
連續幾天跑下來,姚躍進終於認命了!
母親的腰病是沒辦法治愈了,隻能回家慢慢想辦法。
他就不信了,還有空間治不好的病!
在醫院治療了十天後,譚紅梅能夠扶牆下地行走,不能受累吃力。
出院前醫生再三叮囑她“家務活什麽都不能幹,每天盡可能躺著休息,要是再次發病可就真的要癱瘓了!”
譚紅梅那叫一個愁啊“唉,我這不是成了廢人嘛,又要拖累老大了……”
老大馬上就到娶媳婦年齡了,哪家姑娘願意操持這麽一大家子的事情啊?
姚躍進笑著安慰起了她“媽,你就放心吧,我會請最好的國醫給你治病!”
真正的國醫都在海子裏,隻接受預約從來不公開接診。
想要請到他們幫忙,那可不是一般的關係!
但是姚躍進有信心能夠請到這樣的國醫聖手!
實在不行就提前放衛星吧!
眼看著譚紅梅躺著回到院裏,連走路都困難,那些背後罵姚躍進心狠的人全都閉上了嘴。
誰要是把他們老娘打成這樣,恐怕他們做的比姚躍進還狠!
就連最偏向秦姐的傻柱也閉上了嘴巴,無奈地搖搖頭。
難怪雨水去過醫院後回來大罵他這個當哥的,說他跟著易中海他們學成了冷血小人。
譚紅梅傷成這個樣子,院裏竟然沒有一個人去醫院看一眼。
秦淮茹但凡是個人,就該主動去醫院看望換取姚家的原諒。
朝那一跪逼姚躍進原諒,不原諒就是心狠?
有這樣做人的嘛!
開始傻柱還不服氣,認為姚家是裝傷博同情。
直到看見譚紅梅走路都要扶牆的樣子,傻柱才無話可說。
唉,賈家真的是咎由自取啊!
就在前天,賈家的處理結果已經出來了。
賈張氏過失傷人,罰去勞教半年。
賈東旭因為屢教不改欺負姚家,還威脅要持刀殺人,被罰去打掃廠裏廁所三個月!
另外,賈家賠償姚家醫藥費,外加一百塊補償。
原本賈家以為醫藥費沒幾個錢,結果出院單一看高達三百二十八塊!
這下賈家鬧翻了天,哭著喊著沒錢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孫警官都被氣笑了,毫不猶豫將勞教半年加罰成勞教一年。
廠裏這邊更直接,三個月變成了一年,並且兩年內禁止考級。
更讓賈東旭丟人的是,廠裏大喇叭天天中午播放對他的處罰,提醒其他人遵紀守法。
按照李廠長的意思,這叫殺一儆百,省的下麵人壞了廠裏的名聲!
對此楊廠長倒也沒有包庇賈東旭,趁機大力整頓工人隊伍。
別以為進了軋鋼廠就可以胡作非為,廠裏一樣不會包庇他們!
不是楊廠長想低頭,而是汽車設備都搬了回來,連同工人和技術團隊一起劃撥了過來。
但是姚躍進不在,誰敢帶頭幹這個活?
好在需要至少半個月安裝調試設備,暫時沒辦法生產。
為了讓姚躍進接這個活,楊廠長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同意嚴辦賈東旭!
足足照顧了母親半個月,姚躍進這才回到廠裏銷假。
李懷德催著姚躍進把醫藥單都拿來“賈家不賠償沒關係,廠裏給你報銷,這口氣我一定幫你出!”
姚躍進那叫一個感激“賈家已經得到懲罰了,感謝廠長支持,現在有需要我做的嗎?”
人家堂堂副廠長親自下場幫自己收拾人,能不收點好處嗎?
姚躍進自然要投桃報李,幫他把事情給做了!
李懷德笑的很開心“小姚,汽車項目的事情你怎麽看?”
“簡單!懸掛恢複我原來的圖紙,我再煉一爐懸掛專用鋼材,保證沒問題!”
“好,好,好,你可真是我們的福將啊,哈哈哈……”
這件事上麵狠狠打了汽車局的臉麵,將特種汽車項目劃給了第三軋鋼廠。
冶金部都掙回了麵子,所有人那叫一個開心!
更開心的是,冶金部所有申報項目全都順利批複了!
隻要姚躍進成功解決了產品質量問題,冶金部就可以向十年大慶獻禮。
現在已經八月份,距離十年大慶時間不多了。
姚躍進二話沒說接過重擔,前往車間指揮生產。
這一次他說什麽都是對的,沒有一個人敢說個不字。
遲朝陽和張智勇已經用流放大西北給所有人打了個樣,誰也不想重蹈覆轍!
其他圖紙結構都沒大問題,隻有懸掛需要恢複原狀。
姚躍進開爐煉出了懸掛專用高強鋼材,又上了鍛壓機鍛造祛除雜質,製造出質量最好的懸掛。
短短一周時間,懸掛就批量生產出來,換在了庫存車上。
隨後樣車被免費送給各個單位,開啟新一輪的測試。
各單位自然不敢拿人命去野外冒險,找了陡坡裝上沙袋直接上下莽。
這要是莽上一個月還不壞,說明懸掛質量絕對合格!
同時姚躍進也給車外裝了一圈防撞籠,就算翻車跌落懸崖也不會導致人員重傷。
車頂特別做成圓弧形,還能自動回正翻過來。
種種安全措施下,各家單位這才放心安排人員測試樣車。
第一天上下一次坡就要查一下懸掛,確認沒有出現裂紋和變形。
第二天是兩次查一下,第三天是五次查一下……
慢慢的變成一天查一下,已經不再擔心懸掛會損壞。
整整測試了一個月,車輛滿載上下坡超萬次,沒有發生任何問題。
這下各個單位終於相信了新車的質量,紛紛發函同意接收產品。
其中軍方直接要了一千輛,具體用途不明。
眼看著形勢一片大好,整個汽車廠訂單排到了明年。
要不是國家禁止出口,相信這兩款產品訂單能夠翻上十倍!
可惜蘇聯人撤走了首都的專家教授,自然沒有注意到這兩款產品。
更可喜的是液壓軸線車產品,訂單多到軋鋼廠都不敢接。
國內正處於第一次工業大發展時期,嚴重缺乏重型載具。
姚躍進開發出的液壓軸線車填補了這個空白,自然訂單供不應求。
第三軋鋼廠笑的合不攏嘴,這賣出去的不是車,而是一噸噸的鋼材!
姚躍進給廠裏解決了又一個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