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文章發布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A+A-


    娛樂被雪藏的我,王者歸來!!
    故爾對此,蘇辰也是大感意外。
    至始至終,他就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收到國慶晚會的邀請。
    固然《少年中國說》極具教育意義,可自己說到底,終究於社會沒有什麽貢獻,本身在一些地方不僅存在爭議,於網絡暴力事件中還以歌曲罵人,此次更是身陷陰陽合同事件當中。
    哪怕在陰陽合同事件中,屬於受害者。
    但就整體而言,終究是引發係列麻煩,對諸多就業崗位也存在一定影響。
    就這些而言。
    能夠得到官方認可,便已是極為難得的了。
    誰知現在,居然會因為一首歌,從而受到國家肯定。
    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鞭策,一種監督。
    畢竟作品是作品,人是人,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倘若一個創作出一首不錯音樂作品的藝人,本身為人便不怎麽樣,乃至負麵新聞不斷,那麽還配得到國家認可嗎?
    國家會認可嗎?
    何況蘇辰捫心自問,自己雖不是這樣的藝人,但也和那些為社會貢獻的藝人遠遠不如。
    也正是這樣。
    所以在楊夕說出自己收到國慶晚會的邀請後,蘇辰第一感覺便是聽錯了,其次才是大感意外。
    於是在短暫沉默後,說道“能夠收到這份邀請,是我榮幸,那個舞台,也是許多藝人可望而不及的夢,我自是不會拒絕,至於引用《少年中國說》……你替我回複官方,就說我願意交出相應的一切版權。”
    麵對這種情況,蘇辰內心其實十分複雜。
    不過國家既然看重,那麽他自然也沒理由牢牢把控著《少年中國說》版權,不放出去。
    更何況。
    來到這個世界,之所以選擇這條路,不就是想要將另一個世界的作品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看到、聽到嗎?
    尤其是《少年中國說》這類的正能量作品,更沒理由讓它蒙塵了。
    若是它能夠為華夏少年起到一分作用,哪怕僅僅是影響到了一兩個人,那麽也不枉它的誕生了。
    楊夕點點頭,然後坐回電腦前,開始回複官方信息。
    而蘇辰……
    則是拿起桌上的平板電腦,打開微博,開始編輯著文字。
    標題為“願人人如龍,一篇《少年中國說》送給大家。”
    其後。
    他上傳了一副華夏疆域圖,寫道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也,故聲希望心。
    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
    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曰新。
    ……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壯哉我華夏少年,與國無疆!
    由於兩個世界的曆史進程存在某些差異,所以在文章上,蘇辰也進行了刪減或改動,但這篇文章的內涵卻是依舊,依舊對華夏少年賦予了無與倫比的期望。
    從當初的華夏積弱,麵臨列強的虎視眈眈,再到先輩們的浴血拚搏,以及對如今對少年們的期望,全都寫了出來。
    文中某些內容,或許對於年紀較小的孩童看得雲裏霧裏,不明深意。
    可在眾多青少年,成年人,老人眼中,卻是一副被展開的曆史畫卷,上麵描繪著當年的那個艱苦時代,那個令人心痛垂淚,卻又拚盡一切去博取希望的時期。
    而縷縷被提到的少年,便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未來。
    當蘇辰將最後一段文字編輯完成,並點擊發布之後,微博後台的消息瞬息便暴漲到平板電腦都出現了嚴重卡頓。
    不論是網友,還是官方。
    皆是在文章發布的第一時間,便留下了評論,點擊了轉發。
    先有音樂鋪墊,再有整體文章問世,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了蘇辰至始至終想要說的話僅有一句。
    一句‘少年強,則國強’。
    並且《少年中國說》部作品,不論是音樂,還是文章,他所要送的不僅僅是樸安普那些失去理智的粉絲,還有廣大網友,還有他自己的粉絲和讀者。
    華夏日報“美哉我少年中國,美哉我泱泱華夏,少年的你們,才是國力興旺的根本。”
    華青團“隻有不斷的拚搏進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在將來展現你們的才能,無愧先輩的拋頭顱灑熱血。”
    極光閣“未來皆在少年身,望卿成龍成鳳,翱翔九天。”
    除了這些代表國家的官媒相繼發聲外,各地官方亦是如此,數不甚數的鼓勵等言辭,亦是連綿不絕。
    匯聚到一起,無疑皆是望華夏人人如龍。
    到了這個時候。
    網絡上也沒有人再去批判和辱罵蘇辰。
    就連樸安普的那些腦殘粉們,也由於賬號封禁等緣故,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身邊人,家人對《少年中國說》高豎拇指,還被拉過來對他們的盲目追星一頓說教批評,讓他們好好學習,切莫要辜負祖國在他們所寄予的厚重希望。
    文娛圈內的人,更是除了點讚轉發外,什麽都不敢說。
    畢竟現在已是大勢所趨,誰跳出來唱反調,誰就死,而且還會是那種死得徹徹底底,一輩子都沒希望爬起來的那種。
    但不論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
    在所以藝人和作者的轉發下,今晚的各大社交平台,儼然除了蘇辰和《少年中國說》外,再也看不到其它任何內容。
    凡是打開任何一個平台。
    無論刷上多少條,內容不是文章內容,便是音樂演唱視頻。
    甚至就連《燕京歡迎你》這首最為經典的作品,也都極為難以看到。
    能夠做到這一步的,除了各大平台的手筆,還有便是官方了。
    處在如今這個大數據時代,網絡是最快捷的傳播方式,故此在官方敲定下另一種傳播方式前,網路這一塊便成了主要途徑。
    他們不求所有人都能夠看的進去,聽得進去,隻要有那麽一部分人能夠因此有所觸動就好。
    正如蘇辰所言。
    盲目的追星情況,已是成了一種病態,嚴重扭曲了青少年的價值觀。
    追星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因為追星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失去了對未來,對夢想的堅持。
    不然的話。
    官方也不會縷縷針對娛樂圈動手,嚴厲打擊飯圈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