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英靈長存鎮北疆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紅樓開局世子,黛玉青梅竹馬!
出殯之後,也不是直接就拉去墳頭挖坑埋了的,浩浩蕩蕩的隊伍先把北靜王的棺木靈位送到了玄清觀安置。
玄清觀是第一任北靜王修建的,是王府用來停靈辦喪、寄放棺槨的地方,和賈家的鐵檻寺類似,通常榮華顯貴之家,都會修建這種家廟或者家觀。
北靜郡王是異姓王,雖然也歸屬宗人府管理,但不是皇家宗室,也不會像某些大臣一樣隨葬皇陵。
短暫的停靈之後,水溶就要一路扶棺北上。
對於這一點,水溶隻能說,實在是再好了,他將來一點都不想和皇帝做鄰居。
而且水溶私以為,他老爹更不想看到當今陛下,畢竟先太子可是老爹一生的痛。
至於為啥扶棺北上,那就得說到幾位祖宗了。
前幾代的祖宗們個個都很有個性,不葬到祖墳,也不隨葬皇陵,而是從初代北靜王開始,都葬在北疆的襄平城,意為死後英靈不滅,世代永鎮邊關。
水溶覺得祖宗們真的都很勇,這萬一北疆邊關有變故,以北靜王府和異族的仇恨度,鐵定會被拖出來戮屍啊!
想到這裏,水溶心裏呸了幾下。
呸呸呸,壞的不靈好的靈,北疆一定沒問題!
何況,人家草原人民,正在養羊賣羊數錢錢,快樂著呢。
代表朝廷隨著水溶一路北上的是內閣的次輔李大人,李大人就是當年那位幹掉武狀元、愛好物理談判的硬核禮部尚書,因為北地談判的功勞,李大人已經升任了內閣次輔了。
他當初談判出發之前,那副騎烈馬、挽強弓的樣子,一度給水溶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不知道為啥,這次見到這位李玄策大人,水溶總覺得他有些親切和麵善。
奇了怪了,以前他也不是沒見過李大人,怎麽就沒這種感覺呢?!
而李大人見了水溶也很是慈愛親切,仿佛看到了親孫子一般,還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要節哀保重,又說了許多勸慰的話,一點也沒有正常陌生官員,那種客氣又官方的語氣。
水溶直到上了馬車都一直在疑惑和費解,難道他生了一張待人親的臉?
還是說李大人也是個顏狗呢?!
不會是李大人家也有待字閨中的孫女吧!
隊伍中途休息的時候,雖然擠不出什麽笑容來,但是水溶還是很禮貌的上前問好
“李相,辛苦李相您往北地勞碌一遭了!”
李玄策抬手製止道
“世子不必如此客氣,我與令尊也曾經共事一場,這次北上本就是我主動請旨的。
令尊生前功勳赫赫,人品尊貴,無論是為公為私,走這一遭,老夫都是心甘情願的。
若是世子不介意,老夫就托大,叫一聲世侄,如何?”
水溶眨巴了一下眼睛,要不是老爹讓我背的名單裏沒您老,我還以為您也是我家世交或者鐵杆呢!
而且,您老今年有六十了吧,當我爺爺都夠了,讓我叫您世伯是不是有些裝嫩了?
接下來,就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比如多大了,在讀什麽書,可習武了等等。
水溶挑能回答的一一答了,然後不知怎麽的,兩人的一問一答就進入了考校模式。
從四書到五經,從孫子兵法,到資治通鑒,後來連實政策問都考校上了。
水溶焦頭爛額,絞盡腦汁的時候,心裏一陣懵逼的喵喵瞄。
是不是有哪裏不對勁,考校這種東西不是適用於親近的親戚師長的嗎?
李大人,咱倆的關係貌似沒那麽熟吧!
而且,我現在難道不是剛剛喪父嗎,找個角落默默傷心才是孝期應有的狀態吧!
這時候考校,它合適嗎?
就在水溶想要找個悲痛過度的借口落荒而逃的時候,就聽李大人說道
“舍孫說得果然不錯,世侄你果然是人品醇厚、允文允武、心懷天下,相貌也極為俊秀,可惜啊,老夫的孫女都出嫁了!”
哦,哪個大好人對我這麽了解,水溶帶著點小竊喜和小感激的問道
“李,李世伯,不知令孫是?”
就見李大人捋著胡子,帶著欣慰又矜持的笑容回答道
“李璠正是我孫兒!”
李璠師兄?
水溶鳳眼圓睜,怪不得李師兄成績優秀到一騎絕塵,還是個文武雙全的,原來真的是家學淵源啊!
也怪不得他看李大人總覺得眼熟麵善,李大人看他也是一臉慈愛,原來是愛屋及烏啊!
不過,一個內閣次輔,放二甲進士的孫子去南邊做縣令,這李家是不是祖傳的不走尋常路啊!
而且,李大人讓他叫世伯,下次他見了李璠師兄該怎麽辦,叫他大侄子嗎?
水溶哭笑不得的重新行了一禮,說道
“原來您是李師兄的祖父啊,李,李叔祖?”
李玄策打斷道
“叫世伯,咱們各論各的,莫把老夫叫老了。”
哦,硬著頭皮叫了人,水溶總覺得後半句其實才是主要原因。
行行重行行,北去萬裏餘。
胡馬踏朔風,白麻衣帶寬。
因為拖著靈柩,加上儀仗俱全,一行人走得並不算快,耗費了許久,才到了北疆。
距離襄平城還有十裏的時候,水溶就被麵前全軍縞素的襄寧鐵騎嚇到了。
哎嘛,皇帝不會忌憚到嘎了他們王府吧!
李大人拍了拍水溶的肩膀,說道
“世子莫要驚慌,這是陛下特許的。”
鐵騎肅穆又整齊的護送著北靜王的靈柩往襄平城而去,接近襄平城下的時候,水溶被這浩浩湯湯的迎接隊伍震撼到了。
打頭的幾個素服的,水溶見過,是北疆的官員們,很多當年隻是知府的,如今已經升成督撫或者布政使了。
密密麻麻的跟在官員後方的,似乎都是襄寧城的百姓。
水溶已經快要嚇哭了,轉過頭看向李大人
“這,這不會也是陛下允許的吧!”
李大人淡定的說道
“無妨,淡定,陛下有旨意,允許北疆軍民素服五日,北疆所有地方官員都必須到襄平城來祭奠,何況以王爺的功勳,隆重點也是應該的。”
難道是我大驚小怪了嗎?水溶有點震驚還有點忐忑。
隨著北靜王的靈柩緩緩接進,人群如同潮水一般向著兩邊分開,然後不知道是從誰開始,山呼海嘯一般跪下高聲誦道
“恭送王爺,願英靈永存!”
“恭送王爺,願英靈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