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建設性意見
字數:4359 加入書籤
我真不是婦產科醫生!
蔡明和看了一眼眾人,心中百感交集。
好不容易開始凝聚的團結,卻要在這一刻要終結了。
他不甘,可是卻也無可奈何。
“因為徐長生這一段時間的表現,讓我覺得人活著不能再這麽混吃等死下去,既然做了這個工作,就得傾盡全力去為人民服務。”
“從昨天早上,到今天下午四點,我在局裏一直耗著,我托了很多關係,希望能讓領導同意我們建設手術室。”
“現在財政緊張,我們的工資三個月都沒發了,住公房公積金還是三年前上過一次。”
“除了財政困難,主要的還是因為我領導無方,導致醫院這麽多年來呈半死不活的狀態,導致局領導對我們已經失去了信心。”
“尤其上一次省裏麵來的專家負氣而走之後,局裏已經放棄對我們的重點扶持。”
這一次全院職工大會,是蔡明和就任副院長以來第二次開這樣全院大會。
在沒有辦成手術室建設資金申請,蔡明和的臉色異常凝重。
原本在這種氛圍下,蔡明和不想再說第二件事,可是他怕忍不住,這種欺負人的事,他不忿。
“第二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在此之前,大家要作好心裏準備。
今天以尤主任為首的四人急救小組赴11公裏急救的事宜,在局裏大會上局領導隻字未提,而他們所表揚的是縣醫院功勞。
也不怪人家,在領導的心中,我們這種要技術沒技術,要設施沒設施的醫院,去了也隻是幫倒忙。”
說這些話時,蔡明和心裏有些小情緒,但事實就是事實。
拿這種體製單位打一個比方,局裏就是一個家長,而這些醫院都是孩子。
在家長眼中,眾多孩子裏,能記住的自然是那些成績突出,表現良好孩子。
作為不受重視的孩子,你想要從父母那裏得到什麽,那種幾率簡直微乎其微。
隨著蔡明和話音落下,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很多人之前的不理解,也在這一時刻沒有辯解,訴說的欲望。
自然也有人嗑著瓜子,幸災樂禍。
“我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可以嗎?”
在角落裏的徐長生,原本這種會議他沒資格參加。
可是因為蔡明和對他的重視,這才破格參加這種嚴肅編製內會議。
他聲音很小,卻打破了這凝重的沉默。
大夥都沒有說話,隻是目光希冀般看向徐長生。
之所以說是希冀,是因為徐長生在這半個月以來,所有的表現讓整個死氣沉沉的醫院大部分工作態度有了重大的改變。
一個人勤快,會惹得其他人說三道四。
但一個緊挨著一個人努力奮鬥,其他旁觀者也融入環境中來。
也是這短短的半個月,所有人的心裏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尤其是徐長生最近今天做的手術,讓鎮上其他居民對鎮醫院有了徹底的改觀。
他們無論出去逛街,還是買菜,都會被別人尊稱為某某醫生,甚至有的菜農還不要錢。
被人尊重滋味,讓他們羞愧的同時,也在內心裏潛移默化的做出改變。
與其在這裏默默無聞而死,不如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創造出一番事業。
“上麵不同意撥款,但我們可以自己去建設,一個月不行,我們兩個月,兩個月不行我們三個月,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出讓所有人另眼相看的成績。”
徐長生說出自己內心地的想法,在國家過去搞經濟建設的時候,不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壯大起來的嗎、
現在的醫院建設,為什麽不能效仿國家經濟建設時期走過的路呢。
“嗯,小徐說得很有道理,上麵沒錢,那我們自己賺錢,我們沒有技術,那我們就出去學,如果大家小心我,我蔡明和發誓,不把跑馬鎮醫院建設一流的象征醫院,誓不退休。”
徐長生一句話讓整個凝重的氛圍激活了,也讓蔡明和有了信心。
徐長生是他手裏的王牌,隻要徐長生能願意待在跑馬鎮。
他學習的精氣神就會感染所有人,相信不久的將來,整個跑馬鎮將醫院會煥然一新。
當然,一個集體裏,也有唱反調的,也有人安於現狀。
尤其是徐長生說出那些話時,更是快速的拋冷水。
首先帶頭是最反對徐長生下村時,將病人帶上來的尚紅雲“我就知道人家領導是不會同意,去了也要白去,我們醫院拿什麽發展,就憑你會做一點小手術?”
“我覺得再努力也沒有盼頭,上麵什麽時候給我們撥款,我們什麽時候再建設也不遲。”
說話是一個專修內科醫生,他是個鄉村醫生轉正的老醫生。
他擔憂大夥這麽搞下去,不但沒有把醫院建設給搞起來,反倒是讓醫院陷入兩難之地。
“我們自己建設,難道讓我們自己出錢不成,我家都快揭不開鍋了。”
此刻徐長生突然明白了老母親說過的那句話往港裏舀水的人有,但往缸裏倒水沒有幾個。
麵對幾人的落井下石,拋冷水,蔡明和並沒有責怪,畢竟人各有誌,他雖然身為院長,也不能強求去改變別人的想法。
“在這個一樣就望到頭的生活環境下,我的想法與幾個老哥哥老姐姐不同,我也沒有多大的雄心壯誌,我的想法隻有一個,就是兌現承諾。”
“所以,我覺得,組織一個新班底,這個新班底無關職位,無關是否是編製,隻要你有建設醫院的雄心,就可以。”
“當然,對於不願參與進來的,我隻有一個請求,以後在行政班每一天,都要做好醫生該有的職責,對得起自己良心就行。”
“至於報賬的問題,我不敢保證百分之百能得到前,那一定把握還是有的。
所以,醫院建設方麵,我是這個想法
外科暫時由徐長生來管理,婦產科由尤主任來打理,
至於內兒科,中醫科,麻煩幾位老哥哥老姐姐暫時代理。
當然,不願意的也可以提出異議或者提出調離這裏的申請,我很樂意給大家簽字。”
蔡明和說話很是客氣,沒有之前那一開口的官腔。
因為客氣,所以那幾個反對建設的老醫生,想要拒絕也不好意思拒絕。
不過在徐長生看來,對建設醫院,不分老幼,不分內外,需要的是齊心協力。
廉頗雖老,也有誓死抗秦的雄心。
“接下來,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蔡明和看向徐長生,手中的筆在筆記本上預備著,希望從對方口中獲得更多的建設性信息。
“我覺得當務之急,得建設輔助科室,我在材料室撿材料的時候,發現有一台未打開的x光機,還有一台尿常規,半自動生化儀。
如果可以,我們能不能向外聘請專業人士進來,有了專業的報告,以後,以後無論手術還有其他科室檢查,都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準確的信息。”
“有了準確的信息,我們能準確的判斷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