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局外與局中

字數:6178   加入書籤

A+A-


    自己是局外人呢,還是局中人?
    “他們,他們想出什麽辦法了?”趙昭婷插話道。
    原來,她隱隱地覺得,娘親所要說的這個故事,或許會與自己有著某種關聯。於是,聽到這關鍵之處,就忍不住出口相詢了。世人聽故事,習慣於問一句“後來呢”,有助於鼓勵講故事者繼續往下說。
    “這,這個辦法嘛,”王氏接過話語,“是這樣的……”
    說著,就下意識地四下張望起來。
    心中盡管有點不以為然,趙昭婷依然這樣說道:“這,這兩位老人家,也算是愛孫心切了——”
    皺了皺眉頭之後,王氏接著說道:嗯,昭婷啊,“愛孫心切”這句話,還真是說到點子上了。原來,這孩子的祖父母合計良久之後,就覺得,自己的孫兒多半是缺少某種擔當,讀書的動力不足,自然也就難以取得更大的進展了。俗話說“封妻蔭子”,如果能夠讓孩子時時刻刻記起這一點,說不定還真能夠收到奇效。
    這樣想著,他們就作出決定,要給自己的孫兒張羅一門親事。對於這件事情,孩子的父母,也同意了。想想也是,這孩子的父母忙於經商實業,本來就沒有多少時間陪伴、管教孩子,因此,隻要是對孩子有所幫助的事情,思忖片刻之後,他們也就會欣然同意的。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隻要孩子能夠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做什麽事情都是應該的,都是可以的。再說,正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何讓孩子娶親,那也是遲早的事情。當然,操辦婚事方麵,主要還是由孩子的祖父母來主持。
    再過了一些時候,這趙家的孩子,娶了一戶王氏人家的閨女……
    “啊?真的就有這麽巧?我的爹娘,分別也就是姓趙和姓王!”趙昭婷差點兒就要脫口而出了。
    這個念頭湧上之際,她自然也留意到了,就像是約好了似的,說到這兒,娘親有意停了下來,以便於自己內心感慨一番。
    不過,遲疑片刻之後,趙昭婷隻是這樣說道:“娘親,這,這王家的閨女,很漂亮吧?”
    “嗯,肯定,”王氏微微漲紅了臉,“漂亮,那是肯定的!”
    趙昭婷心想:正所謂“才子佳人”,說故事的人喜歡這樣講,聽故事的人何嚐不這樣想呢?奇怪的是,既然是別人的故事,娘親為何也會臉紅呢?
    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喉嚨之後,王氏接著說道:這趙家的孩子娶了王家的閨女之後,最初的好幾個月時間裏,基本上也像以前那樣,依然在家裏埋頭苦讀,依然過著一種深居簡出的日子。
    不過,這一天,這孩子對祖父母說道:“我,我想到外麵遊學,順帶再增長一點見識……”
    此話一出,這兩位老人家,倒是有點為難了。
    原來,當初他們隻是這樣想,孫兒娶親之後,那顆心就會被拴在家裏了。而現在,孫兒卻想著要到外麵去,萬一有什麽變故,到時倒不好向孩子的父母交差啊!
    “你,你到外麵去了,淑穎怎麽辦呢?”祖父試著這樣問道。
    “這王家的女兒,閨名叫淑穎?”趙昭婷衝口而出。
    原來,她既然早就知曉,自己娘親的閨名叫“舒雅”,再加上一直在凝神靜聽著,此刻此刻,明確得知故事裏的王家姑娘叫淑穎,跟自己娘親的名字,隻是一字之差!心裏那種隱隱的不踏實,早就像浪濤一般翻湧起來了。因此,情急之下,就直接開口了。
    然而,她的反應,似乎早就在王氏的預料之中。
    默默地點了點頭之後,帶著一絲苦笑,王氏接著說道:昭婷啊,聽起這個故事,你如此的認真,娘親,娘親也很欣慰。嗯,總算沒白說。哦,忘記說了,那趙家的孩子,就叫做趙仲儒……
    霎時,趙昭婷心頭一顫:古道熱腸、仗義執言,救了我和娘親的那位儒商,就是趙仲儒!當然,這個名字,也是我花了點心思,才最終確認下來的!當時,我是這樣想的,對於自己的救命恩人,總不能連個名字都不知曉吧?這一刻,娘親所說的這個故事,會是另外一個趙仲儒嗎?也就是說,閑著無事,娘親就想著跟我說個故事,以打發一下時光?
    隻是,到了這種時候,我還能夠如此自欺嗎?如果不是跟自己有著某種關聯,娘親會想起,隨便說一個跟自己八輩子不沾邊的故事嗎?
    不難想象,這絕對不會隻是某種巧合!是啊,娘親就算有心要講一下故事,在這種時候,也不會去選一個與我們毫不相幹的人和事來說。隻是,她花費這麽多的時間來講這個故事,總不至於為了打發一下時間吧?
    “趙仲儒?”趙昭婷接過話語,“就是如今這鑫輝號的老板趙仲儒,救了咱娘倆的趙仲儒?”
    事關重大,她決定出言相詢了。
    然而,王氏卻是不置可否,隻是這樣說道:故事裏的這趙家的孩子,早已經長大成人了。嗯,說起故事來,直呼其名,倒是要順暢一些。哦,我們,我們接著往下說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一天,趙仲儒像是聽出了些什麽,就這樣回應祖父母:“仲儒此去,也就是遊學一段時間而已。一年半載之間,總是會回來的。哦,這樣吧,你們如果不放心,孩兒就帶上淑穎,一起到外麵去?”
    祖父母所擔心的,其實也就是這件事情。這一刻,孫兒既然說出來了,他們倒覺得,如果再橫加阻攔的話,倒是要耽誤孫子的前程了。
    “仲儒啊,”祖母做起“順水人情”來,“這,這是你們小兩口的事情,你和淑穎再商量一下吧?”
    “嗯,我和你祖母,隻負責盤纏。”祖父加了這樣一句。
    眼見祖父母不加阻攔,接下來,就是趙仲儒去跟妻子王淑穎商量了。
    幾經考慮之後,王淑穎選擇了留下。
    唉,如果當初她跟隨著夫君外出,就不會,就不會……
    說到這兒,王氏的臉上,就想給霜刀劃過一般,苦澀至極!
    她的神情,趙昭婷自然全看在眼裏了。不過,由於隻想著要把整個事情弄清楚,她隻是這樣說道:“娘親,這王淑穎,當初,為什麽就不跟著夫君,到外麵去呢?”
    歎了一口長氣之後,王氏這樣說道:嗯,應該是這樣吧。當時,祖父母上了些年紀了,身體也不太好。再說,趙仲儒的父母,常年在外奔走,回家的次數,也少得可憐。出於孝心,她選擇了留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應該就是,考慮到趙仲儒出門在外,也是為了多一點曆練和閱曆,自己再緊跟著他的話,反而不利於他的學業和曆練。如此斟酌再三,反複權衡,她還是選擇了留下。
    到了這一步,倒是有點為難了。這樣一來,除了叮囑再三,希望夫君早日學成歸來,王淑穎還能夠再多說些什麽呢?
    那趙仲儒,在臨行之夜,也是信誓旦旦了一番……
    唉,昭婷啊,這一切,如果還能夠重來,你說說看,那王淑穎還會選擇留在家裏嗎?
    “娘親,你,你在問我?”趙昭婷不解的問道。
    趙昭婷這樣問,確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這故事還沒有說完,而且是在重大關頭,王氏如此問一個“局外人”,問這樣一個聽故事的人,甚至會給人以某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然而,趙昭婷的心思,卻沒那麽簡單。
    娘親決定講故事之時,她就是思如泉湧了。而隨著故事的進行,她更是格外清醒。這一刻,隨著娘親的這一句相問,在謹慎作答的同時,她已然是心念飛閃如電了:這一刻,娘親為什麽要這樣問我呢?浮在表麵上的原因,大致上應該就是,說故事的人,自然希望,聽者能夠認真聽,不要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你如果不認真傾聽,就是不懂事,不知禮儀了。要不然,說故事的人,又何必如此煞費口舌呢?
    當然,這還隻是在一般的情況之下,還隻是某種最起碼的要求。
    如今的這個夜晚,事情就沒那麽簡單了吧?
    娘親在說故事的時候,一直都在注視著我,留意著我的反應。而且,她還會時常聽一下,給我足夠的時間。以前,會是這樣的嗎?
    其實,我的心裏,也是很清楚的,也是格外清醒的。至少,我已經隱隱地意識到,有些事情,或者說,某些事情的真相,娘親已經想好了,要說出來,要說給我聽了!隻是,如果直接說,就會顯得有點突兀,或是怕我一時轉不過彎來,怕我一時接受不了。
    於是,娘親就決定,先從一個故事說起,先做一點鋪墊。這樣一來,故事說完之後,接下來的話語,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畢竟,不是所有的話語,都可以像竹筒倒豆子那樣直說的。
    盡管,到目前為止,這還隻是我的猜測。不過,這樣的猜測,尚不至於就是天馬行空,毫無章法可言。
    不過,有一些事情,我依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我父親過世了,我和娘親留在這深宅大院裏,又意味著什麽呢?
    人家趙大富豪古道熱腸,收留一下孤兒寡母,那是人家寬宏大量、仗義仁慈。隻是,作為當事人,我的娘親就能夠心安理得地長住下去嗎?就算別人不說,自己就能夠不識趣一點嗎?
    是啊,此前,因為要辦喪事,再加上一時也無暇顧及另找居所之事,暫時借住一下,勉強也算說得通吧?然而,一旦過了頭七,至少也要找個場合,較為正式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了吧?然而,娘親一直都沒有這樣做!是啊,如果隻是金錢的問題,那麽,至少也應該含蓄地表明,希望趙先生能夠暫時借一點款項,以便於自己搬到外麵去。所借的金錢,以後再慢慢地奉還。人家的寬宏大量,可不能成為自己賴著不走的理由。
    如果娘親說不出口,那麽,再過幾天,我就找個場合,把這件事情,跟趙先生當麵說一下。
    然而,換一個角度看,這一切,似乎又不僅僅隻是金錢的問題?
    是啊,我父親離世到現在,已經是一個月零幾天了。這些日子裏,除了辦喪事,娘親應該也在尋思著某些事情。而且,這件事情,應該事關我的前途和命運!最近這幾天,她那種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神情,我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也就是說,娘親所想的,其實隻是找個時間,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再跟我分說一番。而這樣的一個夜晚,就是最好的時機了?
    或許,也就是這樣了:因為要考慮一下我的感受,娘親才決定,要從這樣的一個故事說起?能夠直說的事情,又何必再去兜圈子呢?
    我的思路,自然是受到某種限製的。那句話說“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吧?就好比說,讓我獨自一人在森林裏,如果沒有指南針的話,是很難走得出去的。
    這一刻,這樣的一個故事,無疑已經到了關鍵之處,娘親適時停了下來,其實就是在提醒我,這塵世間的事情,都是會有前因後果的。而對於我來說,也應該沉住氣,跟上這節奏。要不然,就很難轉過彎來。
    按照娘親的說法,這個故事裏的趙仲儒,他的人生之路,似乎也來到了一個分岔的路口。也就是說,他也在麵臨著某種艱難的抉擇。這句話,這句話又怎麽說呢?因為,一旦他作出某種決定,就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了:祖父母,父母,妻室……都將受到影響!
    隻是,在當時那種情勢之下,他似乎也已經意識到了,其中的取舍得失,隻怕也沒那麽簡單吧?這塵世間,如果真有那麽多的“兩全其美”,誰不會欣然前行呢?如此一來,那些悲歡離合、禍福榮辱的唏噓感慨,又從何而來呢?由此也不難想象,一個人,一旦邁出那關鍵的一步……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