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孫權
字數:2836 加入書籤
三國之掙紮求活!
前麵介紹過,東吳的製度有些特殊,由於曆史的原因,他們采取的是部曲世襲製。每個將領都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而且這些武裝部隊可以世代繼承的,除非將領造反,皇帝是沒有權力剝奪部曲的。所以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必須擁有最大的武裝力量,否則極有可能被手下將領推翻。
而太子孫登雖然名義上是皇家武裝力量的最大繼承者,但皇帝孫權還沒有去世,他實際上是沒有權力動用皇家部曲的。孫登所駐守的武昌城的部隊是太子太傅陸遜的部曲,他也沒有權力直接指揮。
作為儲君,上麵有猜忌心日重的父皇孫權,下麵有即將成年的幾個弟弟,沒有自己的部曲力量,壓力可想而知。
會稽賀氏,自山陰侯賀齊追隨孫策以來,一直就為東吳討伐山越立下赫赫戰功,而討伐山越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收山越部眾為自己的部曲。這也是太子賓客諸葛恪極力上書討伐山越的最主要原因。如今賀氏雖然式微,但手下部曲眾多,不下五千餘眾,孫權雖然欲罪賀氏,但遲遲沒有動手也是因為如此。
如果賀氏能投入太子東宮,再加上諸葛恪討伐山越功成而返,孫登的力量無疑大大加強,太子的地位也將牢不可破。
顧譚見太子臉有喜色,自己也很是高興,接著道“謝家偉平公也與臣言,當年謝夫人視殿下如己出,怎奈謝夫人早逝,偉平公為此常歎息不已,聞殿下在武昌抵禦強魏,亦願出資以助殿下。”
“嗬嗬,謝家這是示好與我咯,也罷,謝家郡望江東,結交皆為名士,有他家相助,我在武昌也少些掣肘,過些時日我寫封書信與大將軍,請大將軍征辟其二子入府任事。”孫登當機立斷做出回應籠絡謝家。
“偉慶弟子馬淳馬子厚臣也見了,”顧譚接著道,“馬子厚年僅十五,雖詩才不凡,但寒門出身不通經義,聽聞其人能製些庖廚之食,不過言語訥訥,少有豪言。依臣所見,畢竟寒門陋士山野村夫而已,小道或有所專,與軍、國大事無益。
謝家大肆操辦為此子揚名,不過是以此為由刺探朝中對謝家的態度,穩固謝家在朝中地位而已。”
顧家雖然是江東名門,一等士族,但東吳畢竟相對落後,與中原深厚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顧家自顧雍起祖孫三代都是以治政為主,經義詩文並不擅長,而且高門大族雖然口中經常掛著關注民生,具體做法卻也隻是了了。馬淳對官場天然有些畏懼排斥,隻是跟著老師交際應酬而已,並不曲意奉承,所以顧譚對他也沒有多少深刻印象,自然不會在太子孫登麵前稱頌馬淳。
孫登聽顧譚說馬淳才能不彰,便也不再關注與他,手撫其背道“子默此行功勞極大,我甚欣慰,前日裏有荊州商戶送來十名舞姬姿態甚妙,賜予子默,以慰汝辛苦奔波。”
顧譚大喜,下拜謝道“臣謝過殿下恩賞。”
公事已畢,孫登又吩咐內侍擺上酒宴絲竹,二人相對歡飲,顧譚興盡而返。
建業太初宮,東吳至尊、大帝孫權正麵色陰沉的聽校事府校事呂壹匯報朝野群臣的動態。
孫權碧眼黃發勇武有力,史傳他力能射虎,勇武不遜父兄,又文采出眾,尤善書法。早年間待人寬厚,善於提拔良才於微末,東吳很多名將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他的前半生簡直就是天命之子完美人生,難怪曹操會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歎。
漢末以來群雄割據,最後形成三國鼎立。三雄之中,虎視天下的曹操曹孟德早已仙去,玄德公劉備也因夷陵之戰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八百裏連營,氣怒交加而死於白帝城。就連蜀國支柱、丞相諸葛孔明也於去年病逝五丈原,蜀國元氣大傷。
三國之中隻剩下孫權一人傲立當世,不過當年臨危受命意氣風發的青蔥少年如今也已五十三歲步入老年了,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發。
當年的孫權,在哥哥孫策喪命於刺客之手後,以十七歲稚齡繼位,力挽狂瀾安定東吳八郡。又在十年後率東吳四萬水軍大敗曹操二十萬大軍於赤壁,威震華夏,令北方強魏不敢窺視江東,是何等的英雄氣概。
在內政上,他又力行節儉,專注民生大力屯田,使得江東日益繁華,各地名士俊才紛紛來投。文有張昭、張紘、布騭、虞翻、顧雍、吾粲等名臣輔佐,武有周瑜、魯肅、諸葛瑾、程普、黃蓋、甘寧、淩操、周泰、賀齊等名將為其征戰天下,又簡拔陸遜、淩統、丁奉等小將為後繼。東吳人才濟濟國富民安,一派欣欣向榮,大有北攻曹魏之勢。
可惜兩年前傾全國之兵,十萬之眾圍攻合肥,卻被曹魏大將張遼在逍遙津大破吳軍,孫權本人狼狽逃竄,喪師辱國,從此以後一蹶不振。
逍遙津之敗後,國內謠言四起,當年兄長孫策死前遺言“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重新傳於朝野。
東吳的政體決定了如果皇帝英明,那麽麾下將領為了擴充部曲獲得更多利益,會義無反顧的跟著皇帝征戰天下。一旦對外戰事失利,必然會調轉槍口轉而對內,再加上國內山越眾多分布極廣,成為各大家族眼中肥肉,這就導致了東吳外輕內重,邊境兵力空虛,內部郡縣重兵環伺。
兵力實於內而虛於外對於東吳皇室來說是個非常危險的狀況,孫權隻能擴充自己的部曲以壓製各個將領。擴充部曲是要財力物力支持的,再加上布皇後好美食華服,生活奢靡,少府入不敷出,隻能增加稅賦以滿足皇室所需,民間不堪重稅日益困苦。
民生凋敝,民怨沸騰,以孫權的智慧當然知道這是飲鴆止渴,不能長遠。所以他又把目光放在國內豪族身上,成立校事府,以呂壹為中書典校郎,專事監察朝堂和州郡文書事。實際上就是監察貪腐為名,為孫權聚斂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