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攻取西卷城(上)

字數:2993   加入書籤

A+A-




    三國之掙紮求活!
    範逸大驚失色,一把拽起那報信的士卒問道“哪裏來的吳人?對方有多少人?”
    那士卒哭道“當頭的是五六艘艨艟,後麵還有幾艘大舡。吳人的戰船非常厲害,會噴射大火球,把港內停泊的船隻都打壞了。”
    範逸心中奇怪“噴射大火球?這是什麽東西?”不過他顧不上多想,一疊連聲叫人準備肩輿,把他抬到港口去。
    不提範逸組織城中士卒,前往港口抵抗吳人。我們將視線轉到西卷城港口,此時吳軍水師已經完全占領了港內水域,正一炮炮摧毀港內防禦建築。
    這支吳軍正是東吳崖洲島忠義縣縣令,偏將軍馬淳率領的水陸兩營複仇部隊,前來西卷城報仇雪恨來了。
    這支部隊,幾乎全部是由崖洲島新兵組成,隻有主要軍官是抽調原先的忠義營。帶隊的主將就是馬淳,水師由軍司馬羅技率領,水師士卒清一色都是疍人。登陸部隊由校尉毛大指揮,他所屬官兵大部都是新招募的漢、黎兩族年輕士卒。
    不僅如此,所有帶隊軍官都是從忠義縣縣學畢業,參加了半年馬淳親自教導的軍事培訓班,成績優異的新式軍官。
    這五百水師以及一千五百陸戰士卒,是馬淳真正的核心部隊,經過馬淳悉心教導,熟悉使用新式武器,對馬淳忠心耿耿,是馬淳未來部隊的核心力量。
    經過一年來的訓練,馬淳希望通過實戰,讓這支年輕的部隊成熟起來。經過戰火的洗禮,熟悉戰場氛圍,將來作為基層軍官,可以隨時擴充自己的部隊,在極短的時間裏以點帶麵,就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這次馬淳也是下了血本,把三年來仿造的五艘小型艨艟全部帶了出來。還通過陸凱購買了四艘半新大舡,以作運輸後勤物資和戰利品。
    艨艟比飛魚船稍微大一點,每船可載士卒百人。整個船艙與船板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之用。兩舷各開數個槳孔以插槳船且供櫓手劃船。而甲板以上有船艙三層,亦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止敵人火攻。每層船艙四麵皆開有弩窗矛孔可作攻擊各方向敵人之用,是東吳的主要戰艦之一。
    他在原先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保留硬帆,但在船舷二層兩側各設置了五門炮位,艦首有堅硬的撞角,以及艦尾船樓設置兩門輕炮。
    火炮的研製成功讓戰艦威力更強,為適應海戰,崖洲島共設計了兩款火炮。一款是口徑八寸,長約九尺,可發射十斤鐵彈的重炮,另一款是口徑小一半的輕炮。
    兩款火炮射程都達到三百步,以每艘艨艟配備十二門火炮的情況下,崖洲島水師戰力可以算得上是天下無敵了。
    相對於火炮來說,陸軍火槍的研製卻相對落後。在馬淳想來,火槍相對比較簡單,以前他看過資料,火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槍管。崖洲島鋼產量大規模上去之後,原始水力鑽床在馬淳的指導下也研發出來了,槍管生產不再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可是他怎麽也想不到,火繩槍研發成功後卻在推廣上遇到了極大的阻力。不是說士兵不願意使用,而是沒辦法大規模使用。
    首先是火槍異常沉重,在保證五十步有效射程的情況下,每支火槍重量超過十五斤,再加上配備的火藥和槍彈,就算是定裝子彈,也有二十斤左右,士兵們配備了火槍就難以再配備其他武器。因為每個士兵還要穿戴甲胄,全副武裝的情況下很難長距離行軍。即便是有後勤運輸部隊,也很難在交通條件極為不全的情況下行軍。
    這個時代不像後世,擁有四通八達的寬闊道路,基本上都是人類雙腳走出來的泥路,對後勤要求極高的馬淳軍來說,非常不友好。
    還有就是前裝火槍,發射時間過長,兩次射擊的間隔時間足夠弓箭射上好幾輪,發揮不出火力壓製的作用。
    最後就是射程過短,或許是因為研發時間不足,火槍漏氣現象還比較突出,導致了火槍的有效射程隻有五十步左右。與弓箭七十步的有效射程相比,戰鬥力明顯不足。
    以上幾個原因相結合,使得馬淳不得不暫時放棄手下部隊配備火槍的計劃,重新設計戰術方案。
    好在馬淳手下還是有能人的,有幾個學堂畢業的學生在擲彈訓練中靈機一動,提出用大號的竹製彈弓發射手雷,竟然大大提高了手雷的射程。隻要操作熟練,兩個擲彈兵利用彈弓就能將兩斤重的手雷拋到百步以外。
    基於這個原理,工匠們又製作出了小型拋石機,能將手雷拋射道三百步以外。這樣一來,加上火炮的發射的實心炮彈,還有近距離的虎尊炮,馬淳軍步戰的火力覆蓋範圍就能達到三十步至三百步的區域,基本上就能做到不接觸敵軍而對敵軍進行全麵打擊。
    就這樣,馬淳組織了一支古今混雜,土洋結合的奇特部隊。這回他也帶到了西卷城,準備用實戰來檢驗這支部隊的戰鬥力。
    當範逸將城中各豪族能戰的武裝力量全部組織起來,湊成一千多雜牌部隊亂哄哄來到港口列陣時,馬淳的水師戰艦已經完成了港口建築的摧毀工作,大舡裏的陸戰部隊也已大半登陸,正將虎尊炮等火器卸下岸。
    範逸率部來到港口,此時戰艦上的火炮已經停止發射,馬淳軍的陸戰隊還沒有完全登陸。範逸是學過幾天兵書戰策的,知道半渡而擊的道理。見吳軍立足未穩,自己這邊雖然兵力不占優,也沒有幾個弓弩兵,但機會難得,當即下令全線進攻,要把吳人趕下海。
    此時指揮登陸作戰的是校尉毛大,他是最先率領兩百先登上岸的。見林邑人亂哄哄的衝過來,他也不慌張,命令布小義繼續指揮登陸,自己率領兩百人迎麵衝上去迎敵。
    範逸在後麵看的真切,見對麵隻有兩百人出陣迎戰,便大聲命令道“傳令下去,殺敵一人,賞錢十緡!把吳人趕下海!”
    林邑人見對方迎戰之兵不多,城主又下了重賞,頓時血氣上湧,高喊著“城主有令,殺敵領賞啦!”舉起手中兵刃就向毛大部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