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影響

字數:3606   加入書籤

A+A-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最終,玄奘沒有在馮智彧這裏得到任何有效的消息,或者說連個與之相關的話都沒得到。
    馮智彧沒有那麽大公無私,說白了就是佛教這事兒對他來說一點兒幫助都沒有,他沒有那個必要去把那些所謂的消息告訴玄奘,而他本身也是沒有宗教信仰的。
    更何況,自家人知自家事兒,他來到大唐之後其實根本就沒有出過大唐的疆域範圍,那些所謂的消息其實都是為了他讓自己的所作所為合理化的一個托詞罷了。
    雖然他腦子裏有後世的地圖,但畢竟與後世相隔了一千多年。
    山川變化、河流改道甚至是地龍翻身對地理環境的改變是很大的,馮智彧來到大唐之後走的地方其實很少,根本就沒法確定這個時代和後世的那個時代在地理上有多大的差別。
    知識歸知識,但若是要實用化的話可能並沒有什麽卵用。
    玄奘這個人馮智彧是佩服的,畢竟在這個時代能夠如此堅定並且初心不變地完成那麽一段路途是很偉大的,但佩服歸佩服,這和現實是兩碼事。
    為了這件事,他甚至親自進宮去找了一趟李世民這個老丈人。
    “這事兒朕有點兒印象,這個僧人好像是去年就為了獲得通關文書向朝廷遞交了申請,但是朕沒有同意。”
    聽著馮智彧的話,李世民也把腦海中的記憶檢索了一遍。
    “他想從兒臣這裏得到驃國那邊的信息,甚至極有可能是想讓高州那邊的人直接將他待到驃國去,再從驃國去往天竺,不過兒臣並沒有同意。”
    對於那些往事馮智彧並不感興趣,所以也就沒有太在意李世民說的。
    “哦?為何?你對此人有偏見?不對吧,你好像在來到長安之後都極少出霸上那個地方。”
    聽馮智彧說的如此堅決,李世民不由得有些奇怪。
    “父皇您可能不太清楚,這佛教勸人向善,說是這樣一來就可以在死後往生極樂,這對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比道教的白日飛升更吸引人。”
    馮智彧吧自己的論點說了出來,也引起了李世民的重視。
    在大唐建國之初他們為了所謂的正統把自己引為老子李耳的後人,雖然沒有那個意思,但這樣一來他們還是不可避免的和道教聯係在了一起。
    而馮智彧的最後一句話是引起李世民重視最關鍵的一個點。
    “如此說來,這人不能留?”李世民眉頭緊鎖,言語之中寒意頗重。
    “這個就看您了,其實說到底這佛教勸人向善的思想是沒錯的,但錯就錯在他們那往生極樂的思想太過吸引人卻又無法論證,這就有了很多可操作的空間。”
    “您想想魏晉時期的佛教是個什麽樣子就知道了。”
    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北宋時期有人打佛教的主意以大量斂財,但是這並不是隻存在於北宋時期,而是在魏晉時期就有了。
    那時候就有人通過寺廟以及僧人不需要繳納賦稅和不需要服徭役的便利圈錢,甚至通過寺廟行那些醃臢之事,隻不過北宋時期算是一個巔峰而已。
    北宋時期的有些人實在是太猖狂了。不僅不需要繳納賦稅和服徭役,更是擁有著大量的土地,還有僧人利用寺廟的便利向普通百姓放高利貸,與此同時寺廟更是擁有大量的武僧,而且已經達到了私兵的程度。
    那時候的某些寺廟,當真稱得上一句國中國。
    “行,朕知道了。”李世民想了想,然後點了點頭。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極大地改變了曆史,讓這個時間段本該進行下去的事情沒有進行下去,反倒是徹底改變甚至是斷絕了某些人的路。
    不過這種事情馮智彧不在意,李世民這個不知道事情真正來龍去脈的人就更不在意了,他更多的還是關注當下的利益。
    他不是馮智彧,沒有那種先天便利。
    至於馮智彧,他是個無神論者,也沒有宗教信仰,自然就更不在意這些了,不過這樣一來倒黴的就是天竺了。
    其實天竺的曆史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著種花家的,玄奘取經這事兒不僅在種花家的影響頗大,對天竺的影響更是大,而對於旋渦最中心的佛教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曆史上,中原其實是佛教傳播相當重要的一站,中原不僅是佛教最大的信仰地,更是為以後佛教的傳播了極大地便利。
    在中原之後,新羅和倭國甚至是更多小國的佛教大都是從中原傳過去的。
    不過這些馮智彧就更不在意了。
    “對了。”短暫的沉寂之後李世民重新開了口,而這一開口就讓馮智彧呆愣了好一會兒。
    “若是不算勳爵,你現在身上也不過是一個散職,朕準備將你升任太子少傅,這太子三少的另外兩個職位則各自由李綱出任太子少師,程懷默出任太子少保。”
    “你提前做好準備。”
    捏了捏自己的太陽穴,馮智彧多少感覺有些頭疼。
    太子三少,即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師”是傳授其知識的,“傅”是監督其行動的,“保”是照管其身體的,即分別是負責儲君智育、德育、體育的人。
    與太子三少所對應的就是三師了,在品階上三師比三少更高一些,三師是正一品,而三少是從一品。
    不過在唐朝三師已經算是名存實亡了,基本上都成了加官而沒有實職,就像曆史上李綱雖然是李承乾的老師,但實際職位也就是太子少師,而不是太子太師。
    從正五品上的中散大夫直接到了從一品的太子少傅,而且負責的還是太子“德育”的太子少傅,馮智彧感覺這個跨度實在是有些大了。
    除了他之外其他兩人的任命都沒有啥問題,李綱就不多說了,畢竟曆史上他就出任了李承乾的老師也就是太子少師,這個沒有啥好爭議的,至於程懷默其實也算是合理。
    作為程咬金的嫡長子,程懷默日後是要繼承程咬金爵位的,這也算是提前鍛煉了,雖然會有爭議但也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問題就處在馮智彧自己這裏。
    他是馮盎的兒子,還是個嫡三子,這個時期北方人本就看不起南方人,還讓一個嫡三子出任太子少傅,這肯定會招致很多人的不滿。
    若是換成馮智戣來的話也會多少好一點兒,但馮智彧是真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