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均衡之道
字數:3515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今日一早朕下了詔令,以發展長江水域的水運為由取消了青雀在蘇、杭、宣三州的刺史之位,也收回了他越、台、括三州的封地,重新由朝廷管轄治理。”
牛頭不對馬嘴,李世民沒有直接回答馮智彧的話,而是說起了一些看起來毫不相幹的事情。
但是馮智彧卻聽出了裏麵的畫外音。
在那次為了李承乾和馮代玉的事情而爭吵時,馮智彧說過了李泰和李恪的封地問題,而李世民這等做法無疑是在回應他當時的話。
和之前一樣,這是李世民所表達出來的善意,這是在告訴馮智彧他采納了之前馮智彧的“犯顏直諫”。
“看來,您是真的做好準備了。”馮智彧稍稍呆滯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映了過來。
“其實這也是倉促之間定下來的,之前朕雖然打算削減青雀的封地,但還是想著和你說的那樣慢慢來。”
喝了口茶,李世民的臉上帶著一絲感歎的神情。
“哦?看來是有事情發生了,不然父皇您也不會這樣果決了。”
馮智彧也笑了起來,他大概能猜到一些。
和曆史上的八月不同,今年李世民在馮智彧這個變數的推移下六月初一就決定了對突厥用兵,而馮智彧這個變數更是拿出了扭力投石機和炮彈這種大殺器。
這種可以說是跨越時代的武器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是一下子就能看得出來的那種在馮智彧返回長安之前,那隊突厥小隊給了李靖空前的信心。
而現在距離出兵已經四個月了,就連馮智彧成親都已經快一個月了,能讓李世民的態度產生如此大轉變的也就隻有北方的戰場了。
而李世民接下來的話也是驗證了馮智彧的想法。
“九月二十三,朔方突然降下小雪,雖然雪並不大但在寒風的推動下極大地影響了戰局,藥師趁此機會率領大軍突擊,直接將那頡利堵在了定襄城之中。”
“而後,藥師用你拿出的投石車攻城,僅僅隻用了三輪齊射,定襄城頭的守軍就全部換了個遍,甚至就連定襄的城門都被攻破了。”
“之後大軍入城,俘虜過萬,但由於北麵是屬於突厥掌控的範圍導致頡利有了撤退的機會。”
“自此之後定襄歸屬我大唐,而頡利則是一路後退,我們大軍的斥候甚至到了鐵山一代才發現了突厥軍隊的蹤跡。”
這一番話李世民說的是慷慨激昂,字裏行間中所表達的都是解氣的感覺,但是馮智彧卻知道事情並沒有這麽簡單。
最起碼他腦海中的曆史告訴他事情並不止如此。
“父皇說完了嗎?怕是有些不對吧,這戰況的確是足夠喜人,但是似乎還是差了點兒。”
馮智彧微笑著看著李世民,臉上的笑容讓人感覺像是個小狐狸一般。
“這還不夠嗎?據藥師的密奏中說那頡利已經派執失思力為特使,意欲到長安來請罪,甚至是願意舉國內附,這基本上代表著戰爭已經告一段落了。”
李世民並沒有在意,反而像是分享一般告訴了馮智彧他的心情。
“這樣看來就是了。”馮智彧點了點頭,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
不過不繼續追問也不代表著他不知道裏麵的彎彎繞繞,這裏麵肯定還有事兒,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應該是李世民最在意的那個東西。
傳國玉璽。
曆史上,在李靖突襲定襄之後派間諜離間了不少突厥人,其中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康蘇密就在其中,這個人最後甚至帶著隋煬帝的蕭皇後以及其孫楊政道向大唐投降。
不過李世民已經說了這麽多馮智彧也就沒有再繼續問下去。
傳國玉璽是個很敏感的東西,而李唐立國之後就一直沒能得到這個在眼下時代相當於正統證明的東西,這樣一來傳國玉璽就變得更加敏感了,因此馮智彧也不想沾上邊。
況且還有一點,這場戰爭因為他這隻蝴蝶已經偏移了軌跡,最起碼從目前看來最少是提前了兩個月,這康蘇密降唐的事情還會不會發生也不一定。
然而事實證明,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那些軟骨仔依舊還是軟骨仔。
似乎是覺得馮智彧再沒有什麽疑問了,李世民帶著幾分炫耀地說了起來。
“這還不止,那頡利的心腹大將康蘇密帶著前隋蕭皇後和那楊廣的孫子去了定襄,向藥師表示投降,而藥師也從那蕭皇後的手中得到了傳國玉璽,現在已經在返回長安的路上了。”
“哦?那可真是意外之喜啊,恭喜父皇了。”馮智彧心想果然如此,但臉上還是做出了一副訝異的表情。
不過這訝異的表情很是敷衍,但偏偏李世民現在已經算是樂昏了頭了,根本就沒有在意。
“不過話說回來,父皇您一下子連削帶收的去掉了越王相當於是六個州的封地,這動作屬實是有些大了,後續還是要有相應的動作才行,不然的話會惹人閑話的。”
對於北方的戰爭馮智彧沒什麽興趣,他期待的就是戰爭結束之後的羊皮而已,所以在滿足了一下老丈人的虛榮心之後就把話題給拉了回來。
“之前梁師都的戰俘給了你父親製鹽,現在朕打算利用水運之便在越州和台州那邊製鹽,這樣一來也免得你們來回運鹽了,從那邊能直接走運河,方便的同時也能慢慢平抑鹽價。”
這個問題李世民早就想過了,雖然現在戰爭還未結束,但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到時候會有不少戰俘的出現。
雖然按照孔穎達那些人的性子頂多就是讓那突厥賠一些錢財之類的就放回去了,但用錢財雇人去製鹽也是劃算的。
“這樣也是可以的,那回頭兒臣就把製鹽的方法寫給您。”
馮智彧點了點頭,老丈人說的倒是有理有據的,正好能補充削減李泰封地的問題。
“製鹽方法?這個可不是隻有你們靠海的高州才會製鹽,朝廷裏也是有人會的。”李世民聞言笑了起來,似乎是在嘲笑馮智彧那沒見過世麵的樣子。
“這可不一樣,兒臣那製鹽的方法可是現在沒法比的,不然高州也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拿出十萬斤鹽來給您。”
馮智彧隨著李世民一樣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