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目標初定

字數:3701   加入書籤

A+A-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從馮智彧這個後來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其實感覺挺不可思議的。
    現在是有印刷術的,不過卻是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就是在唐朝時期,不過真正的興盛還是唐朝中後期,因為那是經曆了李世民、李治和武則天三位皇帝之後的事情。
    這三位皇帝都對世家動過手,雖然沒有能將其連根拔起,但作用還是有的。
    而真正的活字印刷術還是宋朝的時候才被發明出來的,而且即便是在宋朝活字印刷術的應用也不是很廣泛,人們用的大多還是雕版印刷術。
    馮智彧覺得可能是因為經曆了唐宋兩個朝代幾百年的時間後,人們常用的那些印刷製品的雕版都有了,所以活字印刷術的應用才受到了限製。
    畢竟就以封建朝代來說印刷製品還是書籍為主,他們又不像後世那麽多書籍,主要的還是四書五經這種主流書籍。
    不過再怎麽說,在馮智彧這種後來者看來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相差的很少很少,所以他理解不了人們為啥就不能變通一下。
    或許這就是當局者迷吧。
    因此馮智彧的這番話對李世民的震撼還是很大的。
    他是個聰明人,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坐上皇帝的寶座,更不可能做到流傳千古的地步,所以馮智彧就是點了一下他就明白了。
    在他的腦海中,他見過的雕版直接被分解,變成一個個文字並且來回組合著。
    他很興奮,但是沒多久又泄了氣。
    辦法是很好,但正如馮智彧所說的,現在一切的一切還是受製於五姓七望,受製於他們在朝廷甚至是地方上的官員們。
    李世民終於是明白了之前馮智彧為什麽敢放言直說他想要解決五姓七望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是啊,有了這活字印刷術之後能不簡單嗎?
    五姓七望之所以尾大不掉不就是因為他們對知識的壟斷嗎?正是因為他們壟斷了知識才導致了朝野之中有超過九成以上的官員不是他們的人就是依附於他們。
    這活字印刷術一出,配合著馮智彧剛才拿出來的低價紙,百姓們隻需要花費很少的錢就能得到書籍。
    想一想,現在糧食有了土豆和紅薯,鹽有了高州和餘杭那邊的鹽場,而長孫家的鐵器生意也在慢慢的發展,等這廉價書籍一出,五姓七望還有什麽囂張的資本?
    靠在茶座上,李世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趙郡李氏是目前五姓七望實力最弱的一家,不過據朕的人回報說他們對當初你們馮家拒絕聯姻的事情感到很不滿,所以你們談成的幾率不大。”
    當初雖然趙郡李氏並沒有和嶺南馮氏聯姻的想法,但他們最起碼沒有直麵說出來,反而是因為馮智彧的關係馮盎以病推脫了,所以從表麵上來說還是馮氏先拒絕了。
    這就讓趙郡李氏很不滿了,畢竟在外界看來是馮氏拒絕了他們,這讓他們感覺很丟臉。
    雖然沒有直接翻臉,但這梁子算是結下了,不然的話當初馮智彧剛到長安的時候給他們遞拜帖他們也不會拒絕了。
    “範陽盧氏吧。”停頓了一下,李世民給了馮智彧一個建議。
    “清河、博陵崔氏就不說了,滎陽鄭氏更是在朝堂中占據了很大的話語權,再除去趙郡李氏,你能選擇的也就隻有範陽盧氏了。”
    “為什麽不是太原王氏?”馮智彧皺起了眉頭。
    他沒有說隴西李氏,因為他知道原因。
    不管是真還是假,最起碼在表麵上李淵這一脈還是隴西李氏出身的,但現在隴西李氏恨不待見李淵這一脈,認為李淵這一脈的血脈被鮮卑族汙染的太嚴重了。
    最親近的人等到反目的時候仇恨反而是更深,隴西李氏和李淵這一脈就說明了這一點。
    但是馮智彧不知道為什麽李世民不說太原王氏。
    “你不知道?”李世民挑了挑眉,顯然是沒想到馮智彧會問出這個問題。
    “知道什麽?”馮智彧一臉的迷糊。
    他和五姓七望是真的沒什麽接觸,別說他了,就算是整個嶺南馮氏和五姓七望接觸的都不多,因為五姓七望自認是正宗的貴族種,而馮氏又在嶺南,所以歧視鏈很嚴重。
    當初馮盎想讓馮智彧和趙郡李氏聯姻還是因為趙郡李氏是五姓七望中實力最弱的一支,如果直接找滎陽鄭氏這種龐然大物的話估計連見都見不到。
    “你不知道太遠晉陽王氏王愉這一脈被滅了門,唯一幸存的一個男嗣投靠了清河崔氏嗎?”
    “知道啊。”馮智彧點了點頭,這件事他知道。
    太原王氏的分值很多,不過主流是兩個,一個是晉陽王氏,一個是祁縣王氏。
    現在之所以稱為是太原王氏是因為主流已經成了祁縣王氏,晉陽王氏正如李世民所說的在東晉時期造了難。
    “現在太原王氏是五姓七望裏實力倒數第二的,不過他們和清河、博陵二崔緊緊地聯係在一起,你想要跟他們接觸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更別說你還想要說動他們了。”
    馮智彧恍然。
    他還真忘了這碼事兒,因為一直以來他對這群自然是有貴族種的五姓七望好感一直很低。
    真要說起來的話嶺南馮氏一點兒不比他們差,先不說能追溯到北燕皇帝的那個時期了,就說冼夫人就足夠了。
    當初如果沒有冼夫人的話怕是整個兩廣一帶就丟了,哪還有隋唐的事情。
    如果硬要說冼夫人的缺點那可能就是出身嶺南吧,這個時代的大環境對南方太不友好了,導致就連冼夫人這樣的人也被人看輕。
    “那就範陽盧氏吧。”馮智彧並不在意目標是誰,隻要是有說動的可能不管是誰都行。
    “你打算怎麽做?”在馮智彧確定了之後李世民來了精神。
    “怎麽做?不是都跟您說了用利益去誘惑嗎?”
    “廢話,朕知道!朕要問的是你具體的打算!”李世民看著馮智彧的樣子是氣不打一處來。
    他是真的沒見過有哪個大家族出身的孩子能像馮智彧這樣吊兒郎當的,因為這樣給人的第一感覺真的很不好。
    但是沒辦法,偏偏馮智彧不僅是吊兒郎當的,他還有本事。
    土豆紅薯、投石車火藥等等東西讓李世民不得不忍受馮智彧這吊兒郎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