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逆轉的局勢

字數:3873   加入書籤

A+A-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同樣的一件事在不同的人手中做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更別說人不同時間也不同了。
    曲轅犁這東西是馮智彧先拿出來的,雖然他極力主張老丈人把這件事攬下來,但李世民還是如實的把真實情況說了出去。
    因此,馮智彧的聲望再次水漲船高了。
    五姓七望見此自然是不甘示弱,曲轅犁很簡單,簡單到基本上是看一眼就能做,所以五姓七望的鋪子裏也很快就出現了曲轅犁,價格還比朝廷出售的要便宜很多。
    但是這種舉動並沒有能夠收割到百姓的好感度。
    百姓們現在已經陷入了一種刻板印象當中,他們對馮智彧抱有好感,但對五姓七望卻報以惡感。
    這是在時間的作用下慢慢形成的,而不是一瞬之間就成型的。
    蝗災初現苗頭的時候是嶺南馮氏率先帶著四十萬石的糧食進京賑災的,而相比之下五姓七望所做的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太高糧價。
    印象的種子在這裏就種下了,而真正的生根發芽還是後來的事情。
    嶺南馮氏在後來的勒石記功中沒有捐一粒糧食,但百姓們依舊對他們報以好感,因為任誰都知道四十萬石的糧食不是一個小數目。
    別說是實力上不如五姓七望的嶺南馮氏了,恐怕就算是五姓七望中的某一家拿出這麽多的糧食後都空了。
    而五姓七望在勒石記功的計策下不得已捐出了大量的糧食,但是這並沒有收割到百姓們的好感,反而是讓惡感更加深了。
    哦,有了勒石記功的威脅你們立馬就把糧食拿出來了,這不就是再說你們有糧食但是之前不願意拿出來嗎?
    再後來,馮智彧又拿出了土豆紅薯這樣的糧食,讓百姓們看到了新的希望,這就讓這種情況加劇了。
    現在,朝廷出售的曲轅犁其實已經幾乎是成本價了,而五姓七望的價格比朝廷還低,那就證明他們即便不是在虧本銷售也是賺不到錢的。
    可是,百姓們並不買賬。
    他們的確會購買五姓七望店鋪裏的曲轅犁,但對五姓七望的口碑並沒有任何好轉的意思。
    百姓們隻認為五姓七望是在亡羊補牢,是不想被馮智彧和朝廷落得太遠。
    甚至,偏激一些的百姓很是直接的認為五姓七望還是在圈錢。
    這種想法就很不可理喻,因為如果真的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證明朝廷和馮智彧也在圈錢?而且圈得還比五姓七望更狠。
    但事實證明人如果失去了理性的話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
    那些偏激的百姓固執的認為五姓七望是在圈錢,但對於馮智彧和朝廷那更高價格的曲轅犁卻隻字不提,甚至還在心裏對朝廷報以好感。
    很簡單,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朝廷率先拿出曲轅犁的話五姓七望也不會降價。
    “你說這次他們會虧多少?朕收到的消息說這次有不少的百姓們都購買了曲轅犁,這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個不小的打擊了。”
    甘露殿裏,李世民興奮地根本就坐不住,而是在大殿裏來回踱步。
    “啊~”馮智彧懶懶的打了個哈欠。
    “您想多了,五姓七望屹立這麽多年,這麽點兒東西對他們來說的確是損失,但卻連傷到皮毛都算不上,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讓您焦頭爛額的了。”
    “說的也是。”李世民聽到馮智彧潑冷水的話後沒有應激反應,反倒是泄了一口氣後冷靜了下來。
    馮智彧說的話很殘酷,但卻也是事實。
    “這次‘出售’茶葉的稅款我已經讓麗婉清點好了,我就不走那些亂七八糟的程序了,到時候直接讓麗婉派人送進宮,您讓戴胄去清點一下吧。”
    馮智彧喝了口茶,開始說起了正事兒。
    的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沒有什麽比錢更正事的正事兒了。
    “朕知道了,回頭讓人清點好入賬之後就派人給你送回去。”李世民點了點頭。
    他是知道馮智彧這次的計策的,所以他也知道馮智彧這次是為了茶葉的潛力而白白交了一大筆稅款。
    畢竟是自己的駙馬,自己的長女自成親之後也過得很好,所以李世民就沒想著要拿這筆錢,準備讓戶部走個賬後就給馮智彧送回去。
    然而,卻遭到了馮智彧的反對。
    “別了,這錢雖然不是個小數目但是您還是收下的好,而且這段時間除了兒臣照常該發的俸祿和麗婉的例錢除外不要多給我任何的錢。”
    “的確,我手裏是沒啥錢了,但長孫舅舅和柴紹姑父說會拆借給我一些,我也給我爹寫信了,到時候錢很快就會到位了。”
    “沒必要吧?”李世民皺起了眉頭。
    他知道馮智彧這麽做的原因,無非就是不想讓五姓七望的人找茬。
    說實話,李世民並不在意這些,一是因為他感覺五姓七望不會在連連失利的情況下做出這種事情來,二也是因為他認為事情也不會像馮智彧說得那麽嚴重。
    “您的心放得太輕了。”馮智彧搖了搖頭。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五姓七望已經不敢像前隋那樣隨便跟您翻臉了,現在不論是武力、民心還是人才都是您占優,五姓七望不會那麽傻的。”
    “如果他們想用對付前隋的辦法對付您的話後果就很難以想象了,因為民心在我們這裏,投石車和炮彈也足夠讓他們忌憚。”
    “換句話說,現在是我們不願意冒著江山社稷動蕩的風險和他們動手,而不是忌憚他們手中的實力。”
    “是他們不敢把局勢推動到最後的那一步,而不是我們不敢。”
    “如果到了那一步,大唐的江山社稷的確會動蕩不安,但現在我們最大的敵人突厥已經滅了,民心也齊了,最後的結果必不會是大唐滅亡。”
    “而是他們五姓七望的倒塌!”
    馮智彧已經看透了局勢,或者應該說他自從拿出火藥的時候就知道局勢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冷兵器時代和熱武器時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哪怕現在大唐所掌握的隻不過是最簡單也最普通的火藥應用。
    “另外,您想象一下,如果當初前隋的局勢和現在大唐一樣,您還會讓皇爺爺他替天行道揭竿而起嗎?”
    馮智彧沉寂了一小會兒,然後冷不丁地說出了一句話。
    很簡單的一句話,但卻讓李世民想起了那段雖然動蕩不安但卻熱血無比的歲月。
    是啊,如果當初前隋的民心和現在一樣齊,那麽自己還會鼓動自己的父親反了那隋煬帝楊廣嗎?
    陡然,李世民的心中升起了一絲的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