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親人相見
字數:3809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在朝廷的官員中,滎陽鄭氏的人最多,其次是清河、博陵二崔的人,隨後是隴西李氏,其次是範陽盧氏。
太原王氏是因為經曆過劫難所以實力比較弱小,若非如此他們也不必依附於清河、博陵二崔了,而趙郡李氏是本來就不發展的不咋地,所以這兩家都可以說是墊底的存在。
現在範陽盧氏倒戈相向,隴西李氏還在幻想著李世民會因為血脈和出身的緣故不會對他們下手,所以在朝廷上的動作變得小了很多。
如果不出馮智彧預料的話,應該是滎陽鄭氏牽頭,畢竟在這方麵他們的實力是最強的,然後清河博陵二崔響應,太原王氏這個附庸沒啥發言權,趙郡李氏則是由於實力不行又沒能及時轉換陣營而不得不跟上。
一時之間,馮智彧一開始最擔心的局麵到來了。
朝廷和地方上的官員瞬間被抽走了超過七成!
不過,相對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局麵了。
早在很開始的時候馮智彧就給李世民打過預防針,讓他提防著五姓七望的這一手,因此李世民也從很早就開始提拔一些不屬於五姓七望的人上來。
其次,這兩年因為馮智彧的緣故,長孫氏、京兆韋杜等傾向於保皇派的世家發展的都還算是不錯,各自都有很多人進入了體係之中。
最後則是脫離了五姓七望的兩個勢力了。
範陽盧氏現在沒有了選擇的餘地,如果現在他們反悔並且選擇重新和以前的盟友在一起是不可能的,滎陽鄭氏他們不會相信的,因此他們也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隴西李氏則是還生活在幻想之中,他們認為李世民不會對他們下死手,因此也沒有把事情往不可調和的那一邊推,而是保持著中立的觀望態度。
在這樣的努力和各方的動作下才維係住了大唐還能剩下三成的官員。
不過就現在來說,保皇派已經不怕這些了。
李世民的動作很快,保皇派的動作也很快。
以長孫氏、京兆韋杜等世家為首,大量的人進入到朝廷或者地方上穩定局勢,避免因為大量官員離任而導致朝政或地方上的混亂。
與此同時,程咬金、尉遲恭披掛上陣,甚至就連抱病在家的秦瓊都重新站了出來,三個人帶領著共計十萬餘士兵分別朝著滎陽鄭氏的祖地開封、清河崔氏的祖地冀州等地而去。
至於他們要做什麽?那就不言而喻了。
不過這次和以往大唐的戰爭不太一樣,號稱大唐軍神的李靖沒有出戰,甚至連提都沒有被提起過。
因為他是隴西李氏出身的人,而且還不是什麽沒名氣的旁支,而是大名鼎鼎的隴西李氏丹楊房出身。
要說信任可能算不上,但要說不信任,可能也算不上。
對於李靖,李世民就是抱著這麽一種矛盾的心理。
李靖這個人是有數的,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突厥之戰後被人參了一本而什麽都不說,甚至從那之後就有點兒避世的味道。
他的功勞太大了,而他深知功高蓋主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因此對突厥之戰後的啞巴虧是毫無怨言地吞下了,也心甘情願地盡量不合世俗沾染。
他知道怎麽樣才能讓自己,讓自己的家人活下去。
因此,在這種堪稱是大清洗的事情中李靖是肯定不會參與的,哪怕他是隴西李氏出身的。
況且,就暫時來說,清洗的名單上也沒有隴西李氏。
不過李世民依舊沒辦法把這件事交給他。
沒有動隴西李氏隻是暫時的,因為李世民不想一次性把這些人都搞得與自己針鋒相對,一個一個地解決是最為穩妥的方式。
結局基本上已經是定下來了,如果沒有什麽特別大的變數的話是不會有什麽改變的。
不過馮智彧並不關心這些,因為他和李靖所抱的想法是差不多的,能不摻和就盡量不摻和。
在這個時候,就算是他如果做得哪裏不對了也是會出事兒的,區別不過在於事情是大還是小罷了。
“夫君?夫君?”
李麗婉敲響了書房的門,打斷了裏麵正在上課的馮智彧和李承乾。
馮智彧每旬,也就是每十天隻給李承乾上一天課,他負責的是德育,而太子的課業並不隻有德育。
李世民這個皇帝還要教給他帝王心術,孔穎達這個太子少師要教給他知識,所以李承乾也是很忙的。
更何況,這德育有時候其實並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怎麽了?”馮智彧打開了書房的門,把李麗婉給迎了進來。
“姐姐。”李承乾也起身給李麗婉行了個禮。
在正式場合他們一般不會相見,而在私下裏李承乾和李麗婉還是比較親的,這要得益於馮智彧的關係。
在教育這方麵馮智彧沒什麽經驗,畢竟他也沒做過父母也沒做過老師,而且負責的還是德育,因此他的授課方式是比較放鬆的。
本來他今天是準備帶李承乾出去的,現在正是給麥子除草澆灌漿水的時候,他打算帶李承乾去體驗一下,不過早上下起了細雨才變成了室內授課。
“夫君,二哥來了。”李麗婉摸了摸李承乾的腦瓜頂,笑著和馮智彧解釋道。
“二哥?他怎麽來了?”馮智彧皺起眉頭。
李麗婉是李世民的長女,也是最大的子女,就連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都得叫她姐姐,所以她說的二哥就隻能是一個人。
馮智彧的二哥,馮智戴。
“這個妾身就不清楚了,父皇也沒有說過,還是二哥自己過來的呢。”
拍了拍李承乾的腦瓜頂,李麗婉示意李承乾先回去坐著。
“太子,你先看看我拿出來的那些書。”馮智彧對著李承乾說了一聲,隨後就離開了書房。
本來二人的關係就有姐夫和小舅子這層在,再加上這段時間馮智彧的授課方式讓李承乾也放寬鬆了不少,所以兩人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說師徒不像師徒,說姐夫和小舅子吧又沒有那麽親密,但卻又比一般的太子和少傅要親近一些。
而且,李承乾也算是習慣了馮智彧這種不著調的行事風格了。
其實,李承乾真的是個好孩子,就目前來說他不僅在太子課業方麵完成的很出色,性格也很沉穩,由此看來曆史上的他發生那麽大的改變可能真的是因為外力因素導致的。
首當其衝的應該就是李世民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其次應該就是生母長孫皇後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