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正途和歧途
字數:3890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什麽?”李承乾看著停下腳步的馮智彧,一臉的不明白。
“開發嶺南和交趾的事情是父皇與你說的還是你自己想的?”
馮智彧重複了一下自己的問題。
“我自己想的啊。”似乎是因為弄懂了問題,李承乾鬆了口氣。
“之前父皇隻是把這個當做是一個課業扔給我了,而且看父皇的意思就是想要我看看,並沒有期待著我給出解決辦法,所以我也就是稍微想了想,也沒有太過深入。”
“怎麽,有什麽不妥嗎?”
短短的幾句話,李承乾的神態和表情經曆了從如釋重負到得意洋洋再到如履薄冰,最後他甚至覺得是自己的想法有什麽不對的地方才讓馮智彧露出這樣的表情。
“沒什麽,很好。”馮智彧上下掃視了一下李承乾,歎了口氣。
他感覺有點兒可惜。
他可惜的是曆史上的那個李承乾,從今天的對話來看李承乾真的是個有想法的人,這和某些野史上所記載的差不多,最起碼是個合格的太子。
曆史上的李承乾因為李世民的態度、李泰的圖謀以及長孫皇後的逝世最終是沒能將自己的才智展現給世人,而是走上了那條不歸路。
現在李承乾說的和他想的一般無二。
作為穿越客的馮智彧知道,在這個不發達的年代糧食永遠是最重要的東西,而在談到糧食的時候就離不開兩個地方。
第一是氣候溫潤的南方,那裏的氣候能夠讓糧食成熟的更快,是增加糧食產量的首選。
第二則是一片平坦的東北,那裏的黑土地和平原地勢能夠很好的耕種糧食,雖然隻能一年一熟,但肥沃的黑土地和平原地勢的便利也是不容小覷的。
現在東北那邊正處在靺鞨的通知之下,旁邊更是還有高句麗這個敵人,因此可供馮智彧選擇的也就隻有南方了。
南方是他們家的地方,不僅心裏有數而且發展起來更為方便。
不過,雖然驚訝於李承乾的思維之敏捷,但馮智彧還是沒有多說什麽,就隻給了一句算不上是誇讚的很好就結束了。
李承乾才十二歲,雖然在這個時代十二歲已經要開始繳納丁賦了,但對於李承乾來說十二歲還是太小了。
他還是太子,也隻是太子。
而已。
龍武衛的辦事效率很快,再加上這次拿出來的土豆和紅薯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主要是李世民想著海口都已經誇下去了,再不拿出點兒實際行動的話百姓們就該有意見了。
因此,這次拿出來的土豆、紅薯的數量都不是很多,反倒是最有發展前景的玉米倒是最多的。
“稟少傅,名單上的情況已經全部核對完畢,沒有發現什麽紕漏,也沒有冒名頂替或者是與名單描述與事實不符的情況。”
龍武衛的校尉低著頭將名單呈到了馮智彧的麵前。
“嗯,很好。”馮智彧點了點頭,但是卻並沒有接過名單。
“拿著名單去把這些百姓們都叫來領取種子,並且還要一一核對。”
“諾!”
龍武衛帶著名單低著頭退下了,而百姓們也是聽到了馮智彧的話,一陣不大不小的喧鬧由近及遠地響起。
在場的人很多,這和名單上的人數不符,大多數百姓都是聽到消息後自發趕來的。
他們今天來就是為了看看這傳說中畝產幾千斤的糧食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雖然自己能不能種上這糧食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但畢竟名單已經定下了,似乎也就沒有那麽的重要了。
“目前,這三種糧食的數量並不能滿足整個大唐的百姓們,所以這些百姓們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他們或多或少的都和軍隊或者官員有關係。”
“或許這很不公平,但為了能讓大唐的百姓們都種上這種糧食我們就必須要把之後收獲的糧食都收上來。”
“人都是有私心的,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不會有人私藏糧種,因此即便是明知道不公平,但我們依舊隻能這麽做。”
馮智彧看著不遠處喧鬧的龍武衛和百姓們,低聲地說著。
“高明,你要記得,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因此最後的行為也會不同。”
“我們站在朝廷的角度上來看回收後再發放是最好的選擇,但對於百姓們來說他們考慮不了那麽多,他們首先要保證的就是他們自己家人的溫飽。”
“帶著偏見看問題,那麽你得到的永遠都是偏見。”
“或許這對於別人來說算不上是什麽大事兒,畢竟每個人都是有著獨屬於自己的情感的,帶著主觀情緒看問題是難免的,但是你是太子,所以不行。”
“知道了姐夫。”李承乾點了點頭,隨後低著頭,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
“高明,我方才說過我之前和父皇就你和代玉的婚事所爭吵過,雖然後來和解了,但水麵泛起的漣漪是需要時間來恢複平靜的。”
馮智彧突然走到了李承乾的麵前,蹲下了身子。
“後來,父皇跟我說,他可以教你帝王心術,教你平衡之術,教你繞臣之道,但他沒有辦法教你怎麽去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因為做一個人和做一個帝王是衝突的。”
“孔祭酒他們可以教授你文韜武略,家國大義,但也教授不了你做人,因為做一個人和那些文韜武略家國大義也是不沾邊的,但凡是沾邊了,那就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了。”
“所以,父皇把這件事交給了我,這才有了我這個年僅二十歲就擔任了一品的太子少傅。”
“但你也知道,我今年才二十一歲,我也是正處在學習的階段,或許我在父皇、在長孫舅舅等人的眼中很出色,但我卻知道,我依舊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去學習。”
“正如我方才所說的,當一個人帶著主觀情緒去看問題的時候得到的結果是不公正的,是有偏差的。”
“作為一個老師,能夠教你的就隻有本該教授你的東西,但你卻沒必要跟著老師學習一切。”
“不管是我還是孔祭酒,哪怕是父皇,但凡是教授你知識的那就是老師,但你要知道,老師隻是一個身份,但承載這個身份的人卻不一定是完美的。”
“你要學會自己辨識。”
“或許這很難,但你要知道,所謂的成功不過是九成九的汗水加上那麽一點點的天分所促成的,但最小的那一點點天分卻是最重要的。”
“因為這是一個滿值,這就好像是種植糧食一樣,土地和水缺一不可,就算是需要的水或者土地很少,但是少了就是不行。”
說著,馮智彧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後站了起來。
“高明,你正是那個有天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