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攘外變成了安內

字數:3832   加入書籤

A+A-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實際上怎麽樣暫且拋開不談,李世民在位的貞觀時期在朝政上還是很好的。
    這個很好說的不是朝政被打理的井井有條,說的是朝堂上的氛圍很好,很開放。
    畢竟前有那個雖然精得一批但表麵上一副渾不吝樣子的程咬金,後有隨時隨地敢犯顏直諫甚至對著李世民的臉誇誇其談的魏徵。
    這樣的朝堂氛圍能不好嗎?
    但是這個好隻是對於朝官們來說的,而不是對於李世民來說的。
    初唐時期李世民這個皇帝是勢弱的,五姓七望的實力太過強大,而朝堂上又有超過一半的人都是他們的,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做出一副好君主的樣子。
    況且,他這個皇位來的不是名正言順,必須通過一些措施來彌補他丟失的聲望,這也是為什麽他在處政上一再表現出仁德的原因。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
    貞觀二年的時候李世民為了找到糧食用來賑災可以說是一籌莫展,用一把一把的薅頭發來形容是一點兒都不為過。
    現在日子才剛剛開始好起來,這些人就開始想著中飽私囊了,要知道他李世民在馮智彧的勸諫之下連仁壽宮和洛陽宮都沒修繕,這群人倒是先享受起來了?
    這怎麽能讓李世民忍得了?
    其實打從一開始,不管是李世民還是馮智彧都知道這種事情是必定會發生的,畢竟人生在世,能不被錢財和權勢迷惑的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沒有。
    在五姓七望基本肅清之後,朝堂幾乎已經成了保皇派甚至是李世民的一言堂,想要權勢已經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所以這些人就隻能轉換目標了。
    他們仗著自己的身份恣意妄為,認為李世民會“再次”放他們一馬。
    但是,李世民是個馬上皇帝,他是個騎馬的,可不是個放馬的。
    出了皇宮,馮智彧馬不停蹄的奔向了太平坊。
    “二哥!二哥!”
    這本就是當初李世民賞賜給馮智戴的宅邸,門房自然不可能攔著馮智彧,所以馮智彧直接進了大門,然後開始大呼小叫了起來。
    “怎麽了?”
    天氣炎熱,馮智戴正在院子裏的涼亭裏看書呢。
    “這兩天我去幹什麽了麗婉應該已經通知你了吧?”大喇喇的坐了下來,馮智彧直接端起茶壺灌了一口。
    “嗯,襄城公主親自來跟我說過了。”二十多年了,馮智戴對自己這個弟弟不說是了如指掌,但卻也是了解的很多了。
    “這事兒有點兒大,這兩天朝野應該會有大動靜的,雖然這事兒是早就準備好要處理的,但預期中的時間可不是現在。”
    “你讓家裏的人收斂一點,雖然我們的人主要是在南方,但這時候實在是太敏感了,還是小心著點兒好。”
    最燃按照嶺南馮氏和李氏皇族的關係上來說是不太可能被牽連到的,但是這事兒吧比較特殊。
    去年,也就是貞觀四年,關中的旱災還沒有完全消失,前兩年給關中留下來的創傷是在是太大了,以至於現在大唐還多少有點兒沒緩過氣兒來。
    貪墨是可以的,這個天下的清官如鳳毛麟角,想要找到一個一幹二淨的官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嶺南馮氏也沒有例外,多多少少的也存在這個問題,但在馮智彧的建議和馮盎的收斂之下,這種事情基本上被收攏到了可以被接受的範圍之內。
    不過有句老話說的好,牽一發而動全身,有時候你不動不代表著不會被人牽著動起來。
    “這個我知道,早在襄城公主來通知我的那天我就傳信會高州了,咱們家在這方麵一直都挺收斂的,問題應該不大。”
    從進門之後馮智彧並沒有直接說明這次的事情是什麽,但馮智戴多少也知道一些,畢竟戶部的賬目出問題這事兒馮智彧一早就讓李麗婉來通知過他了。
    都是在官場裏混的人,馮智戴在收到通知的時候就大體知道這次的事情是什麽了。
    所以應對的方法很早就已經傳出去了。
    “這次的事情過後會留下很大的一部分空缺,二哥你讓老頭子收斂一點,不要太過著急了。”
    “雖然咱們沒有什麽壞心思,但現在咱們馮氏的名聲實在是太盛了,貞觀二年的那四十萬石的糧食到現在還會時不時地被百姓們拿出來說一說。”
    “這時候我們不應該借著和皇室的關係更進一步,而是應該收斂起來,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延續的更長更久。”
    “放心吧,爹又不是老糊塗了。”馮智戴微微一笑。
    他笑得不是馮智彧,也不是馮盎,而是這兩年的改變。
    在來長安之前,馮智戴心中的弟弟還是那個四處亂竄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但在來過長安之後他才知道自己一直小看這個弟弟了。
    而現在,整個嶺南馮氏都可以說是在靠著馮智彧的關係穩步前進,而自己這個一開始被寄予厚望的次子似乎是已經成了一個輔助。
    這樣,其實也挺好的。
    “那行,二哥你辦事兒我放心,我就先走了,還得去和其他幾家說一下。”
    馮智彧點了點頭,也沒停留,直接就站起身離開了。
    在這個時代,在這個朝堂,一個人或者說一個家族是永遠不可能獨自存續下去的,總是要有盟友或者是依靠。
    不過好在,長孫無忌他們都住在太平坊,倒不是很遠。
    “出來了?”這是長孫無忌見到馮智彧的第一句話。
    馮智彧去查賬這件事情,除了李世民之外可能就長孫無忌知道的最多最清楚了,所以他一看到馮智彧就知道事情應該是有個結論了。
    “嗯,事情比較大,原本我們打算的是驅狼趕虎,但現在可能要殺雞儆猴了。”
    一句話,長孫無忌的表情就凝重了起來。
    驅虎吞狼,這是他們原本定下來的計策,是準備讓五姓七望中遺留下來的隴西李氏和範陽盧氏打先鋒,去開拓西域和高句麗這兩個地方。
    在戰爭發動之前總是要收集一下對方的情況的,而馮智彧打算的是用商業的名頭,讓這兩家人出錢出力去給朝廷辦這件事。
    當然,商業的收益還是歸他們的。
    隻不過,現在養的狼變成了白眼狼,指望它去驅趕老虎是不可能了,那就隻能讓它發揮一下餘熱。
    驅狼趕虎不成,殺雞儆猴也是好的。
    畢竟一個是攘外,一個是安內,這兩件事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