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馮智彧的黑料(上)
字數:3937 加入書籤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在長安的李世民掌握到了馮智彧一個不算是黑料的黑料,那邊在嶺南的柴哲威和長孫衝也有了收獲。
因為柴哲威他們是從長安來的,無論是在麵相、語言和習慣上都和嶺南人有很大的區別,再加上他們小時候都是養尊處優的,所以暫時還不能加入到正式行動中去。
最起碼得在嶺南的高溫和太陽下熬上一段時間,曬黑一點、語言和習慣上也學一點嶺南的特色後才行。
所以這也就導致他們沒有什麽事情可做了,天天就跟著馮誌戎四處亂竄,像極了十來歲時的馮智彧幹的那些事情。
不過這倒還真不是什麽不務正業。
曬黑這是需要太陽的作用的,這個急不來,但語言和習慣上是需要經過鍛煉的,在這一點上馮盎給出了一個很好的意見。
馮家祖上是北燕皇帝,是北方人,雖然在嶺南定居多年但都是養尊處優的,和尋常百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尤其是在一些小細節的地方。
因此,他建議柴紹,讓馮誌戎帶著他們二人四處轉轉,多和當地百姓說說話打打交道,這樣才是最快也最好的方法。
柴紹也覺得有道理。
於是乎,高州地界周邊就出現了一個和當初的馮智彧一樣的該溜子,而且還是三個人。
不過當初的馮智彧可是在玩兒的時候還再給自己的未來部署,但眼下他們三個人就真的是為了玩而玩。
你要說他們不務正業?也不是。
當初馮智彧的腳步可謂是遍及高州各地,甚至連春州和恩州都沒少去,而且當初馮智彧跟很多普通百姓都是有密切聯係的。
那些百姓去采收山貨、野味以及海貨,馮智彧定期會收購一起的。
這次馮誌戎三個人在馮大父親的帶領下循著馮智彧的腳步走,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忠叔,這就是保安?”
高州最南端的海邊,柴哲威和長孫衝一臉的驚奇,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像極了沒見過世麵的鄉巴佬。
“嗯,以前三公子經常來這邊,一般都是每年的六月開始到十月結束,一年最少會來一次,多則三次。”
雖然被稱為忠叔,但馮忠把自己的地位擺得很正。
“以前總是聽智彧說,但果然還是百聞不如一見啊。”長孫衝有些感歎。
他倆可沒見過海,這是第一次。
“走走走,看什麽海啊。”馮誌戎就不同了,人家是見過世麵的人!
“走?做什麽?”長孫衝剛準備抒發一下自己的豪邁之情,但卻被馮誌戎給弄得不上不下的。
“當然是找好吃的了!”馮誌戎雙手叉腰,很是理直氣壯。
“走走走!”
一聽這話,長孫衝立馬就放棄了抒發自己心中豪邁的想法,而是直接拉著柴哲威就要走。
雖然才來高州沒幾天,但他卻吃到了很多以前都沒有吃到的東西。
愛玉果凍、荔枝、柚子等等水果,以及在霸上都很難吃到的土豆燉排骨、拔絲紅薯和鬆仁玉米等等。
在長安的馮智彧有育種工作的限製,所以就算是吃他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次數也不敢太多,柴哲威等人吃到的次數自然就更少了。
但是高州不一樣。
馮智彧在去長安之前把他經營的那個莊子還給了他老爹馮盎,而那個莊子裏種的就是玉米、土豆和紅薯。
這還不止,在高州的馮智彧可以說是肆無忌憚,馮盎也不怎麽管他,馮大這些人也不會多問,所以他還種了辣椒、西紅柿等等很多東西。
柴哲威和長孫衝這兩天算是吃了個爽。
這不,高州城有的東西吃完了,馮誌戎開始帶著他們去別的地方吃高州城沒有的東西了。
來到海邊,要吃的自然是海鮮。
幾人很快就來到了一個小漁村,如果馮智彧在場的話一定就會知道這是哪裏,因為他以前經常來。
“陳老丈,陳老丈?”馮忠輕車熟路地來到了一座海草房前敲起了門。
“馮校尉?”門根本就沒鎖,一敲就開,裏麵的老人在看到馮忠之後立馬迎了上來。
“快請進,您來是為了收貨嗎?這是不是有些提前了?大家都還沒開始準備。”
陳老丈是當初馮智彧留下來的一條交易的路子,當時馮智彧經常會來海邊找海鮮,久而久之地就開始找人代收了。
他以前還帶著馮代玉來過,也是這陳老丈親自送的貨。
後來馮智彧去了長安,但那些學了本事的廚子卻留了一半給馮盎,而馮盎也因為這把馮智彧留下來的這些交易對象給維係了下來。
“不是的,今天有客人。”馮忠搖了搖頭,然後側過身把後麵的柴哲威二人讓了出來。
“這二位是長安來的,是三公子在長安的朋友,這次來是公幹,國公讓我帶兩位客人下來轉轉。”
“原來是三公子的朋友啊。”一提到馮智彧,陳老丈明顯熱情了很多。
“二位來找我這個糟老頭子想來是為了那些海貨吧?老頭子這就找人去準備。”
這種沒什麽人的地方能招來柴哲威和長孫衝這種人嗎?會,但為了什麽也就很明了了。
“忠叔,智彧在這裏很受人尊敬啊?”柴哲威有些意外。
那陳老丈的表情不似作假,那是受了好處甚至是恩情才會有的樣子,而且幾年過去了都不曾被放下過。
“嗯。”馮忠點了點頭。
“三公子雖然說不上是愛民如子,但給百姓們行方便是常有的事情,像陳老丈當初是屬於高州最窮的一批人,是三公子來到這裏之後才有了改善。”
“因為高州靠海,所以這些海貨很少有人喜歡,就如同長安不在乎小麥一般,是三公子給了他們固定的收入。”
說到馮智彧,馮忠多少也是有些驕傲的。
馮忠是被馮盎給賜姓為馮的,那時候馮盎還沒有歸附唐朝,馮忠也因此把馮盎當做是自己的主家,一直如此從未變過。
這兩年馮智彧在長安的聲望一時無兩,這些自然也會傳到高州來。
事實證明,馮智彧並不是那個無所事事的紈絝子弟,這讓馮家以及在馮家做事的人臉上都有光。
“話是這麽說沒錯,不過當初三公子來的時候還鬧過笑話呢。”
正說著,陳老丈從門外走了進來。
因為馮智彧,這裏的海鮮收購已經有了自己的體係,陳老丈常年是領頭的人,所以海鮮的事情他很快就吩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