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兩條腿走路

字數:6460   加入書籤

A+A-


    本章略有些枯燥,很多東西需要交代,不提又不行,擔心有人會噴我,所以幹脆簡單寫一下,不想看可以略過,不影響後麵閱讀。

    。

    說起來,方想對於洛汽未來的願景非常美好,但現實,往往都非常骨感。

    靠著665重卡和213吉普車兩條腿走路的計劃,也馬上要開始第一步了。

    隻是,如今不但213的生產線,沒有著落。

    就連665重卡的生產線,都不完整。

    這,就是方想即將要麵對的第二個問題了。

    其實,洛汽就是一個組裝廠。

    和後世汽車總裝廠的概念相差不大。

    都是從其他上下遊的廠裏,下訂單,然後各個零部件運到廠裏進行組裝。

    最後,成品出廠。

    這麽算的話,是不需要生產線的,有組裝線就夠了。

    但問題在於,洛汽的產品,是重卡!

    重卡這玩意,目前的國內,可是沒有關鍵部位配套的上下遊廠家的。

    你要說輪胎、玻璃、車身、發動機、變速箱什麽的可以定製。

    是,沒問題。

    遠的不說,隔壁就是重工機械廠,他的南邊一條馬路之隔,就是柴油內燃機廠。

    你瞧,變速箱和發動機,從這兩個廠裏生產就行了。

    說起來,重工機械廠,人家是造重型機械的。

    最早是做礦山機械出身,現在,業務也慢慢拓展到煤炭、建材、冶金、化工等領域。

    找人家造變速箱,說是大材小用,也不誇張。

    而柴油內燃機廠,就是給一拖配套造發動機的。

    方想當初設計的那台拖拉機發動機,就是給人家幹的活。

    這麽算的話,這也是老相識了。

    而洛汽之所以選擇造重卡,也是這三家156項目,給的底氣。

    但重卡卻並不是隻需要這些啊?

    重卡最重要的是什麽?是底盤,是牽引係統。

    這玩意兒,洛邑還真沒有配套的廠家。

    不但洛邑沒有,豫省都沒有。

    甚至放眼全國,也沒有。

    底盤和牽引係統,那就得自己造了。

    不過好在,國家已經訂購、製造和從其他廠家那裏。

    調了相應的設備過來了,隻不過,還沒完全到位。

    最後一個問題,那就致命了。

    大梁!

    對,當初設計665的時候。

    方想就因為大梁的問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削減665的各項性能。

    最後做出的設計圖,連方想自己都覺得拿不出手。

    但在一機部和其他幾個部門來看,這已經是寶貝了。

    因為國內也沒有生產大梁的廠家,連設備都沒。

    不過,這時代,還是有集體智慧的。

    既然都決定生產東方紅665重卡了,那重中之重的大梁。

    這個問題,也有了解決辦法。

    怎麽辦呢?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簡單的說,就是在隔壁三門峽水壩那裏,額外建造一個水壓車床。

    專門來壓大梁。

    但難就在於,這工程的難度,很高。

    不過,總歸能解決了,而且,從這個水壓車床的設計數據上來看。

    比方想當初設計的那大梁的參數標準,要高很多。

    但最高能到多少,還要看建成後的具體表現了。

    如果能壓出來的數據很好,那麽665的大梁,也能相應的提高上去。

    好了,重卡這邊的問題,都解決了。

    。

    對,他也不想采用213-A,成本太高了。。。

    213本來成本就比212高,213-A比213還要高。

    從北汽手裏摳出213的生產權限。

    還是仗著他是213的設計者本人,以及其他幾個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

    但北汽人家的體係,全在京城,以及一小部分在東北。

    可方想要想在洛汽生產213,總不能從京城調貨吧?

    那成本得多高啊?

    想搶占人家的市場,就要比人家產品優秀的同時,成本要低。

    豫省這塊,各方麵的成本,確實要比京城低。

    但缺點就在於,沒有一個完整的體係。

    比如剛才說的變速箱和發動機,是,也可以直接在本地采購。

    重工機械廠生產兩種變速箱,雖然單子小了些。

    但畢竟是鄰居,拉拉關係,還是沒問題的。

    那發動機呢?總不能還找柴油內燃機廠吧?

    人家是生產柴油發動機的,可213用的是汽油發動機啊?

    人家不玩這個。至於說能不能造汽油發動機,得問過才知道。

    所以,得找一個能生產汽油發動機的廠家。

    這還不算完,因為眾所周知,國內的工藝比較差。

    導致發動機合格率低,油耗高。

    這問題,一直到21世紀都沒解決。

    當初方想的那台帝豪,跑了4年多不到6w公裏就賣了。

    為什麽?

    還不是因為油耗太高,市區能跑到十幾個油!

    高速是省油,也就7個多,但這年頭沒高速啊!

    所以,一個穩定、可靠、工藝達標的發動機廠,就是頭一個大問題。

    如果實在找不到,方想就隻能靠自己了。

    對,自己培養人才,自己想辦法組裝一條發動機生產線。

    然後就是底盤,剛才說了,豫省沒有專業生產底盤的廠家。

    如果全部零件都定製訂購,然後自己組裝,也不是不行。

    成本高點就高點吧,捏著鼻子也能認。

    隻不過,最大的問題是,品質沒有一個穩定的保障。

    你想,所有零件全都從全國各個地區各個廠家下訂單,生產再運輸過來。

    最後組裝成什麽樣子,誰敢打這個包票?中間出問題的環節太多了。

    所以,要不要自己造底盤,這就是第二個問題了。

    下來就是玻璃,玻璃其實算是最容易解決的了。

    洛邑第一家玻璃廠,也是156工程之一,64年剛好平板玻璃投產。

    隻要下訂單就行。

    然後就是輪胎。

    別小看輪胎這玩意。

    輪胎是橡膠製品,如今,國內可是管製的,奇缺!

    畢竟,這還是60年代,國內也沒有大規模橡膠種植。

    都是需要從國外進口的。

    什麽?你說海南?

    你知道60年代海南是什麽樣的嗎?

    隻有一條200多公裏的簡易鐵路。

    公路也沒幾條,車就更別提了。

    這貨物怎麽拉到港口?怎麽送到國內各個廠家?

    所以,找到一家能夠穩定供應輪胎的廠家,也是需要解決的。

    至於其他的,都是小東西,不提也罷。

    現在方想麵對的困局。

    說比一窮二白要強,那確實強不少。

    但基礎,也就這麽多了。

    你想玩出花兒來?那不可能。

    好了,問題已經擺出來了。

    凡事都說有大小輕重,也分遠近急緩。

    廠裏目前沒有什麽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那麽,麵對這一大堆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總不能閑著吧?

    所以,方想決定去洛邑這幾個未來要合作的廠家裏,去看一看,談一談。

    而第一站,就是隔壁的重工機械廠。

    但去之前,得有圖紙啊,方想耐下性子,窩在辦公室裏,用了半個月,畫出了665和213的變速箱圖紙。

    然後讓廠辦開了一份介紹信,來到了重工機械廠。

    “您好,我是隔壁洛汽的總工,姓方。”

    到了重工機械廠後,很快就找到了這裏的總工辦公室。

    敲開門,方想先做了一個自我介紹。

    “您好您好,我姓任。

    您這次來,就是為了重卡的合作事宜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