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羅胡口岸

字數:6275   加入書籤

A+A-


    這次南下的名單、行程和手續,跨了個周末,就辦好了。

    隨同方想一起的,有助理小王、秘書小齊、保衛處的邢毅以及醫師尹清秋。

    還有隨車的司機,也是由保衛處員工兼職。

    一共15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而一起的,還有廠裏最近剛拚裝出來十二台寶馬新車。

    五台115、五台320和兩台120。

    京城那十二台,嗯。。。已經被瓜分完了。

    包括那兩台120,最為神秘,去向不明。

    不過方想並不關心這個,無非就是幾台車而已。

    隻要他願意,隨時都能造。

    隻是這次,沒有專列了,隻是普通的客運火車。

    按照方想的級別,臥鋪肯定是標準配置了。

    就是如今的火車,隻要不是專列,速度都快不到哪裏去。

    平均速度,也就三四十公裏而已。

    因此,從洛邑出發,到羊城,中間停靠無數,用了三天三夜。

    到了羊城後,方想也沒有心思在這座曆史名城和吃貨大省停留。

    隻是在辦理通關手續的時候,品嚐了一下當地有名的早茶文化。

    可惜的是,與後世那琳琅滿目的菜品相比,如今的羊城早茶,數來數去,也就那麽幾樣。

    甚至腸粉和叉燒、蝦餃是同樣的地位,這就讓方想有些意外了。

    至於燒麥和蛋撻,可能是因為方想來的時間不對,沒有見到,不知是售罄了,還是沒有。

    而排骨、鳳爪、糯米雞、蘿卜糕什麽的,壓根就沒有。

    也許,是後來才發明或者普及的?

    方想也不得而知。

    吃完了早茶後,通關手續也被助理小王拿到了手裏。

    坐著從火車上卸下來的320,和羊城政府發放的臨時牌照。

    當走到了羅胡口岸,方想才發現,原來寶安就在旁邊。

    抬眼望去,居然到處都是荒野和田畝。

    “那邊是寶安縣,那條深水溝,被當地老百姓叫做圳。

    現在能看到的那個火車站,就是廣九鐵路華段。

    因為交通便利,人口聚集較多,有不少人偷偷做些小生意。

    如今也變得繁華了起來,寶安縣政府,也從南頭,遷到了鵬城墟。

    這鵬城墟也就改名叫了鵬城鎮了。

    原先的鵬城墟火車站,也改名叫了鵬城站。

    過了鵬城河,下一站,就是港島的羅胡站。

    而羅胡,則是原來鵬城河上的一座橋的名字,叫羅胡橋。

    早在明朝,羅胡橋是座木橋,後來改為石橋。

    但也有人說,那時候的橋,不叫羅胡橋。

    後來清光緒16年,也就是1890年。

    候補知府具呈兩廣總督,擬湊集商股方式,修建羊城至港島九龍的鐵路。

    但一直到辛亥革命爆發那一年,才在詹天佑先生的主持下,修建完畢通車。

    後來,這座鐵路橋就被命名為羅胡橋。

    前兩年,因為通關人數很多,橋上往來不便,就加蓋了鐵皮篷頂。

    還在鐵橋兩側增設了鐵欄杆,並鋪上了人行道。”

    說話的是羊城政府派來的向導兼聯絡員,市辦公廳的副主任。

    “人這麽多的嗎?”

    此時,前麵的羅胡口岸,已經清晰可見。

    路邊的人,也越來越多。

    看著方想這十二台車組成的車隊,急忙閃開,讓出了中間的道路。

    “開慢點,這裏人多。”

    方想拍了拍邢毅的肩膀。

    “對,很多。

    如今一年通關的人數, 有數據可查的,已經有八十多,近百萬了。”

    梁副主任坐在方想的旁邊,指著路邊投來好奇目光的路人。

    “一年80多萬?那一個月就是7萬人,一天就有兩千多人了?”

    方想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才60年代啊,兩地往來,就這麽多了嗎?

    “前幾年,更多。。。

    隻不過那時候沒數據可查,都是偷偷摸摸的去。

    那邊一開始是睜隻眼,閉隻眼。

    但後來人太多了,不得不大批量遣返。

    兩地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對偷渡和走私,有了限製。”

    梁副主任說著說著,歎了口氣。

    那幾年,說的就是幾年前,吃飯都難得時候。

    方想聽完,有些沉默。

    “口岸到了,我就送您到這裏了。

    過了口岸,新華社那邊,有駐港的辦事處。

    那邊想來也應該得到了消息,說不定已經派人來接了。”

    看著前麵已經出現了持槍站崗的士兵,梁主任再度開口。

    “梁主任,您怎麽來了?”

    此時的口岸,還極為簡陋,除了能看到的鐵絲網。

    就是來回巡邏的士兵。

    辦事的大廳,也不過是一片低矮的平房罷了。

    估計是大老遠就看到方想這個車隊。

    一個穿著白色襯衫的中年人,應該是口岸的負責人,小跑著就過來了。

    “這位是科學院的工作人員,洛汽的總工。

    去港島公幹,這是羊城出具的通關文件。你檢查一下。”

    梁副主任拿出牛皮紙袋子裏的文件,遞了過去。

    “這些車沒有手續啊?”

    口岸的負責人快速地翻閱了一遍,卻發現隻有人的,沒有車的。

    “車輛是屬於部隊的,你給粵省軍區打個電話,他們那邊應該也接到通知了。”

    方想還沒有開口,邢毅就上前一步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證。

    方想這才發現,邢毅的工作單位,應該是洛邑的武裝部。

    怎麽不知什麽時候,他的工作證,已經變成了中南軍區的?

    “您稍等,我去打個電話。”

    口岸負責人愣了一下,接過邢毅的工作證,翻看了一下後,馬上肅然起敬。

    轉過身小跑去打電話了。

    “方工,這裏太陽大,您先上車坐吧。

    這裏交給我就行了。”

    邢毅轉過頭,指了指天上的太陽,對方想說了一句。

    現在是十月上旬,粵省雖然是南方,但此時的溫度,卻不算太熱。

    體感也就不到30度的樣子,方想搖了搖頭,隻是好奇的看著路邊不停去通關的路人。

    而那些路人,則是以更好奇的目光,看著方想等人。

    反倒是跟在後麵的尹清秋,一聲不吭的走到後麵,拉開了車門,坐了上去。

    很快。

    “電話打過了,那邊說放行。”

    負責人很快就在此一路小跑了過來,露著笑臉說道。

    “那我就不送了,過了口岸,您可以開慢些。

    說不定新華社的人,就在那邊等著呢。”

    梁副主任與方想握了握手後,跟邢毅交代了一句。

    “好的,多謝。”

    方想和邢毅點了點頭,在眾人的目光下,坐上了車。

    隨著發動機的聲音響起,十二台車開始通關。

    與三步一崗手持81步槍軍人守衛的北方口岸不同,南邊的守衛,明顯少了許多。

    路邊隻有綠色製服的軍警,手裏也沒了步槍,隻有腰上別著的小號左輪。

    這些軍警全都以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方想的車隊。

    有些想問,但又不敢問的模樣。

    方想甚至看到有個年輕的警察,想過來攔住車隊,卻被一個年長一些的,直接扯住了。

    眼前這些在影視片裏經常見到的這身衣服。

    方想突然想起,曾經席卷港島的那個雷探長,如今是不是正如日中天來著?

    “方工,您好,我們又見麵了。”

    當過了口岸後,就看到了一個舉著牌子的新華社工作人員。

    個頭不高,留著胡蘭頭。

    隻是,這張洋溢著笑容的臉,格外的熟悉。

    喜歡四合院:重工興國工興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