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搞不了浦東,我搞電車行不?

字數:5472   加入書籤

A+A-


    回到了招待所,方想越想越覺得這個事兒有搞頭。
    搞開發,方想其實不懂,但利和弊,他卻能分得清的。
    別的不說,開發新區,這就是站在了未來的正確隊伍裏,起碼未來二十年他是穩如泰山的。
    但如何搞,卻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因為,單一個土地性質,就是繞不開的話題。
    可這個問題,在85年的如今,卻是個很敏感的事情,不能提。
    畢竟,這是新區,可不是幾千畝一個社區。
    要是港島的長城實業過來投資,那這幾十平方公裏,姓紫還是姓蛇,就夠喝一壺了。
    “爸,您覺得,如果重新複製一個廣汽在滬市,有多大的可能性?”
    既然太遠的不敢想,那還是考慮近的吧。
    飯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方想還是懂的,於是給劉爸爸打去了電話。
    “啟文在粵省才待了三年。。。”
    劉爸爸沉吟了片刻後,隻說了一句話。
    別看話短字少,可裏麵的意思,卻很深。
    劉啟文去粵省,就是撈方想的紅利的,現在廣汽的紅利,眼瞅著已經用碗都不夠,得換盆撈了。
    而且,現在才剛開頭,傻子都知道這紅利未來會越來越大。
    甚至變成一個下金蛋的金雞。
    不撈夠撈足就挪窩,那不是傻子才幹的事兒嗎?
    二呢,劉啟文如今是五年一屆,他在省長的位置上坐了三年,再等兩年,那肯定是要再上一個台階。
    若是能夠直接從省長到書記的位置上,那就是從省級直接跨越到了國副!
    這可是個巨大的台階和門檻!
    這種誘惑,對任何從政的人來說,都是無法拒絕的。
    因此,別說劉爸爸不同意了,換劉啟文來,讓他調走,他怕是要跟方想拚命的。
    如果說劉啟文現在是粵省的書記,調他到滬市,那他或許勉為其難會答應。
    因為這個也算升遷,可沒坐在這個位置上之前,讓他換地方,還真不行。
    “浦東是個好地方,滬城更是個好地方,未來滬城的上限甚至能抵得上好幾個省。
    這也是個天大的機會啊。”
    方想雖然聽明白了劉爸爸的意思,可多少還有些不太甘心。
    “你現在在哪?”
    劉爸爸再度沉默了,過了一會才開口問道。
    “就在滬城。”
    “這件事很大,你過來麵談吧。”
    劉爸爸果斷掛斷了電話。
    得,滬市已經夠冷的了,還要回更冷的京城。
    方想歎了口氣。
    雖然他不打算從政,可這件事情,僅僅是提出來,就能撈到巨大的資本。
    還能獲得未來統領的好感,方想不想錯過。
    於是。
    “說說吧,你是怎麽個想法?”
    很快,方想飛回了京城,坐在劉家的書房裏,等泡好了茶後,劉爸爸才緩緩開口。
    “我是這麽想的。。。。。。”
    方想將未來浦東開發新區,以及建一個全新的滬汽的構想,講了出來。
    還包括他認為的利與弊,還有土地方麵的擔憂,也沒瞞著。
    “其實你說的這件事情,之前國院和滬市溝通過一次。
    不過滬市那邊沒有你的設想這麽全麵和這麽大的範圍。
    隻是,目前幾年內,怕是沒什麽機會。”
    劉爸爸認真的聽完方想描繪的藍圖後,點了點頭。
    “一個呢,目前國家沒那麽多錢去做這件大事。
    即便有那麽多錢,還不如投到其他民生方麵,多改善一下老百姓們的生活條件。
    二呢,滬市雖然在全國的經濟比重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可目前沒有承載這個新區的能力,包括未來數年內也是。
    你要真想搞,也不是不行,大不了給你畫一小塊地方讓你折騰便罷。
    可就怕你折騰完了錢,發現得不償失,那虧的可就不單是時間和錢的問題了。”
    劉看到方想陷入了沉默中,劉爸爸又繼續說道。
    “簡而言之,時機不成熟,等幾年再說吧。
    怎麽也得讓啟文上一個台階,在粵省待上一屆吧?
    那時候,即便我說不上話了,可他也能撐得起你這個設想了。”
    最後,劉爸爸又做了個總結。
    “明白了。。。”
    方想暗暗歎了口氣,自己還是太貪心了啊。
    或者說,能力或者錢,還不夠多,也不夠大。
    “還有件事。”
    方想抿了抿嘴唇,隻能將這個想法暫時放下。
    不過轉眼就想起了來的路上,想起的另外一件事。
    “你說。”
    劉爸爸捧著茶杯,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著茶。
    “我想搞個電車,這不是滬市那邊,不是有個計算機中心嘛。能不能投資一下?
    還有就是,國內的電機廠,也順便投資幾個。
    到時候咱們燃油車和電車,兩條腿走路多好?”
    對於十幾年前他就想搞的電車,一直拖到了現在。
    說起電車,難住方想的,其實就是電機、電控和電池了。
    鋰電池發明十年了,隻不過因為其安全性和成本問題,一直沒有普及開來。
    要再等幾年,小本子那邊有了重大突破後,才逐漸開始民用。
    但現在還沒有加入to,國內也沒有專利保護,抄了就抄了,小日子能咋滴?
    所以電池這塊,已經是肉眼可見的不遠了。
    可電控這塊,卻有些遙遠,別的不說,一個電路集成化,擱在現在就是妥妥的黑科技。
    隻是嘛,現在正是電子產品蓬勃發展的時期,從零開始起步,依舊不算晚。
    至於電機,民用的東西,不追求極致,國內的道路條件,不玩什麽起步多少秒或者極速多少公裏。
    哪怕效率比跟燃油車差不多,甚至差一些都能接受。
    雖然國內的電機比國外的差距確實不少,可方想也覺得不會有多難追。
    至於其他的部件,對於已經造了十幾年車的方想,都已經是不在話下的事兒了。
    “電車?”
    果然,這個詞兒對於劉爸爸來說,就是個新鮮事物。
    “對,我覺得會是未來一個全新的賽道和經濟增長點。
    我們需要這樣。。。。。。”
    看劉爸爸對這塊完全不懂的樣子,反正來都來了,方想幹脆耐著性子,一點點掰開了,揉碎了,把電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以及可能成為經濟支柱的事情,一直講到喉嚨冒煙,嗓子快啞了,才講了個清楚。
    “聽起來,這要花不少錢,現在國家可是沒錢支持你搞這些的。
    更重要的是,國內的技術不行啊。”
    劉爸爸聽完,在心裏盤算了半天,才緩緩搖了搖頭。
    “我自己出錢呢?”
    方想一聽,瞬間有些灰心。
    浦東就算了,利益牽扯麵太廣,別的不說,光是土地性質這一塊就是個難關。
    可現在搞科研,也不行,就讓他非常的頭疼了。
    幹脆一咬牙,我自己出錢還不行嗎?
    “還打算走廣汽的路子?”
    劉爸爸若有所思。
    “要是你出錢的話,也不是不行。
    但這個錢,可不是個小數目,說不定燒起來,一個億也隻是打個水漂。
    你想從港島那邊調集資金過來,也隻能走國家的渠道,不能算你個人名義。
    不過支配權,還是可以由你全權把握的。
    隻是。。。港島那邊如今怎麽樣了,之前談回家的時候,長城實業可是遭受了重創的。”
    劉爸爸看到方想那堅定的眼神後,再次沉吟了一下,態度終於有所鬆動,不過馬上就問到了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