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又是地產?
字數:5315 加入書籤
“終於等到你了,為了見你,特意推了下午所有的事情。
有什麽新消息嗎?”
劉啟文看到方想後,拿起桌子上的中華,摸了一支丟了過來。
“你想聽那件?”
方想拿起煙點上,笑了笑。
“你知道我想知道什麽的。”
劉啟文微微扭過臉,用眼角瞥了方想一眼。
“你想要拿錢,態度還這麽差。
走了!”
方想吐了一口煙,直接抬屁股就走。
“誒誒誒!
妹夫,妹夫!
哥錯了,哥給你認錯。”
劉啟文當即能屈能伸,能大能小。
立馬從座位上起身,三步並作兩步,繞過辦公桌,扯住了作勢要走的方想。
“你瞧瞧你,一把年紀了,還不正經。
趕緊,坐下說話。
哥給你倒水。”
劉啟文不知是哭還是笑,總之臉上的表情非常複雜,五十出頭的年齡,說起來做到了一市之長的位置,放在全國也是少見。
可此時卻跟二十年前剛認識方想那會一樣了。
“你就這麽個態度對待你的財神爺,我很懷疑你對待其他人是什麽樣。”
方想坐下後,拿起劉啟文又添滿的茶,故意打趣了一句。
“呸,也就你能這樣了。”
劉啟文此時想笑,可表情管理失敗的結果就堆在臉上。
“以後啊,有錢的會越來越多。
但有錢的人,相比較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是少。
你看吧,以後地方上的官員啊,都得巴結有錢的。”
方想搖了搖頭,現在不少官員心裏還存著官本位的想法。
到了90、00年左右的時候,為了政績,為了gdp,不少官員扯著臉皮求投資。
也就是再往後,基礎上來了,官員們對待有錢的生意人的底線,才算是上去了不少。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征,劉啟文很明顯還沒有轉變過來。
“是是是,妹夫你說的都對。
那錢,什麽時候能到啊?這邊都嗷嗷待哺的等著呢。”
劉啟文當然明白方想的意思。
可這麽多年來,他手裏的功勞簿,全都是靠著方想拿錢給墊上去的。
如果拋開方想和劉爸爸給鋪的路,劉啟文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還真沒多少人知道。
“已經到了,我剛下飛機的時候,就給港島打了電話。
你現在去專項賬戶裏查吧。”
方想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麵的浮沫,抿了一口。
現在已經是十月底了,雖然滬市是南方,可溫度明顯低了不少。
讓前陣子還在港島吹空調的他,差點感冒。
說起來才年過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卻不知道為什麽,這兩年就明顯感覺身體狀況不如之前了。
看來之前坐辦公室太久,缺少運動?
“那就好,那就好。
你是不知道,為了這件事,我最近一個月吃吃不好,睡睡不好。
就連凡凡畢業的要找工作的事情,我都顧不上了。”
看方想喝了口茶,劉啟文也趕緊提起水壺,給杯子裏再續上。
直到資金已經到了賬戶裏,劉啟文也不急了,開始拉起了家常。
“凡凡畢業了?不讀博了嗎?”
看劉啟文提起女兒凡凡,方想就想起了那個二十年前像小豆丁一樣就討所有人喜歡的小丫頭。
第一次見到凡凡的時候,才三歲,正是咿呀咿呀學說話的時候。
因為凡凡長得特別像她媽媽,又白又胖,眼睛還大,方想就很喜歡這個小姑娘。
每次去劉家都要在口袋裏裝點大白兔奶糖。
所以小凡凡每次看到自己,都大老遠的跑過來討糖吃。
“不讀了,沒那個天分,就別勉強了。
現在讀個研究生都廢了老鼻子勁兒,再讀個博,人生大事都得給耽誤了。”
劉啟文搖搖頭,給自己也點了支煙。
“可惜凡凡讀的是醫學,不然我還能帶帶她。
要不我找人打聽打聽,給她找個好導師?”
方想想起上次見到凡凡的時候,就已經出落的是個亭亭玉立,大大方方的大姑娘了。
比起小時候的可愛,更加漂亮招人喜歡。
“別了,現在已經二十六了,還沒談對象。
再大點,就成了沒人要的老姑娘了。。。”
劉啟文歎了口氣。
“現在去了哪個單位了?”
方想點點頭。
“留校了,當個老師也挺好。
不說這個了,要不要跟我去浦東,轉轉看看?”
劉啟文彈了彈煙灰,雖然說話的語氣聽起來覺得是凡凡不太爭氣。
可眼睛裏的光彩也瞞不了人。
“不去了,你忙你的吧。
我還得去滬汽呢,那邊也等著我呢。
政務上、經濟上的事情我又不懂,你們搞就行了。”
方想擺擺手,將隻抽了一口的煙掐滅,就準備起身。
“你還記得幾年前你在蓉城搞的那個開發嗎?”
劉啟文也跟著起身,準備送送方想。
不過嘴裏卻沒停著。
“記得,怎麽,你有想法?”
方想皺起了眉頭,現在是87年,距離上一世房地產開發徹底放開,還有十年。
原本廣汽落戶羊城的時候,方想也提過要搞一塊土地做開發的。
可後來方想卻放下了。
就是因為在132廠的期間,搞的那個地產項目,居然引來了國內相當多人的覬覦。
那時一度聲音大到方想都誤以為要開放這個行業了。
好在當時一句話,勸住了劉爸爸,才自上而下喊停了羊城的地產開發項目。
方想自然不願意這麽快就把這個盒子打開。
“有不少國企,都想拿地開發開發。
浦東畢竟太大了,就算前期政府負責,可那麽多國企和國資委下麵的單位,想把這麽大的土地開發出來,也是巨大的負擔。
所以這不是有人就想起你之前在蓉城搞的那個試點項目了嘛。”
劉啟文站在門口,手放在了拉手上,卻沒著急開門。
意思就是想把這件事情說完了再走。
“你是什麽個意思?”
方想自然看到了這個細節,皺了皺眉頭。
倒不是因為劉啟文不想這麽快讓他走,而是他對國內的一些人的底線,了解的太清楚了。
“有限度的開放一些土地,你覺得如何?”
劉啟文壓低了聲音。
“你是想搞試點?”
方想眼睛一轉,馬上就明白了劉啟文的意思。
在87年這個節骨眼上,國內的民營經濟開始抬頭,大大小小的公司如同春筍一般全國遍地都是。
原本資本主義尾巴的事情,沒人提了。
投機倒把的罪名,也悄無聲息的沒有了。
不少人去年因為同樣的事情,進去得待好幾年,可今年反而就被掛上了大紅花,上了報紙。
處於政策風口上的劉啟文,最了解不過。
“。。。。。。”
劉啟文卻不吱聲,隻是目光灼灼的盯著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