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秋收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A+A-


    李萬樹處在官府與村民之間的夾縫中,左右為難。

    一方麵,他不想得罪官府;另一方麵,他又不能不承賈員外的情。

    麵對他人的疑惑,他隻能無奈地裝作一無所知,避而不談。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事情無法說清楚,也隻能這樣保全自己,以免惹上麻煩。

    蘇笑笑本不想跟著來湊這個熱鬧,又沒有她的地,也知道自己未必能幫上什麽忙。

    但林世嘉沒在家,幾個半大的孩子急吼吼地。宋冉和古阿婆也對這項新規定感到困惑,於是把蘇笑笑一起拉上。

    宋荔摸摸鼻子,在末世時回想起在末世之時,她的阿姐曾教導她學習識字,然而直至阿姐離她而去,她的識字量仍然有限。

    後來,她渴望了解小說的內容,隻得請隊友幫忙閱讀她再牢記於心。

    然而,可供她喘息的時間並不多,大部分時候她都在奔波之中。

    她覺得自己識字和算數的能力,恐怕與阿姐相仿。

    阿姐識得菜譜,字要挪位置,就認得吃力。她能讀通全本小說,但單獨把字拎出來,她或許難以認出。

    蘇笑笑仔細閱讀了告示,她對周圍的人解釋道:“告示上寫得明明白白呢,按照一戶口總人丁計算土地麵積,一人最多可以擁有十畝地。”

    她說得可大白話多了。

    告示上的字兒官方得很,那些手裏握著鐮刀、圍著告示唉聲歎氣的人們,有幾個能真正看懂呢?

    “蘇姑娘,這是啥意思?給我們解釋解釋唄。”村裏的人都知道,這個外來媳不僅和城裏尋珍樓做起了生意,還識字、會算數,他們紛紛對蘇笑笑產生了敬意

    “你家戶口上幾口人?”蘇笑笑問道。

    “七個。”

    蘇笑笑繼續解釋:“好嘞,那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家七口人,全家土地總麵積不超過七十畝吧?”

    “那沒有。”

    “那你家的田地如果重新核算後的稅賦比原來更高,那仍然按照原來的稅額繳納。如果更低,那就按新法執行。”

    蘇笑笑又補充了一句:“記住啊,近三年來新開墾的土地這次不計入。”

    聽了蘇笑笑的解釋,大家心裏算是輕鬆了。

    “那我家就沒超過,要是能算出來交更少的稅糧,那就更好了!”

    其他人心裏也估算了一下自家的地,多數人發現自家的田地畝數是超不過這個數的。

    整個村子估計也找不出兩家超過這個規定。

    當然宋冉家是例外。

    宋冉聽著大家的談論,心裏卻沒譜。她忍不住開口問道:“我們家到時候是不是要交更多的糧食呢?”她想到自家戶口上隻有她和妹妹兩個人,這樣一來,她們最多隻能算二十畝地吧?

    看到宋冉擔憂的表情,蘇笑笑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別這麽想,上等、中等地、下等地該交多少還是多少。隻有之前上等地按照中等地交賦稅,才可能會比之前多交。”

    她心裏嘀咕道:這好地能有幾塊真正落到老百姓手裏?這新規,恐怕針對的都得那些地主佬。

    一個縣的稅負報上去是個總數,總數沒變,鄉紳地主想少交點,那之前差額豈不是要咱們老百姓來補?

    告示上提及的“每戶每人丁按十畝地核算……”能出這條規定,這縣令怕是走訪了周遭的村落,得出了一個大致的平均數。這規定倒是挺照顧咱們老百姓的,能穩定民心,推動實施。

    隻要有一家打頭,發現能少交點稅,那大家心裏就踏實了,民心就能回歸。

    果然不出蘇笑笑所料,有一家嚐到了甜頭,大家就都跟著積極響應了。

    梨花村擺爛村長不惹事,所以最先核查完。

    這風吹到鄰村,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就算是鄰村的村長們再想使絆子,也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哎呀,這新縣令看來是真心實意地為咱們老百姓著想啊!”

    這個想法像春風拂麵,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裏,大家幾乎都忘了當初抱怨進城要交銅板的事兒了。

    各家各戶都忙著修理鐮刀,磨刀霍霍。天一麻麻亮,就早早地起床,穿上粗布衣服,戴上草帽,手持鐮刀,走進稻田。一行行地割下稻子,再把割下的稻子捆紮成束,整齊地放在田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田裏逐漸堆滿了金黃的稻捆,就像一座座小山,讓人看了就心生歡喜。

    賈員外一行人,目光銳利地掃過這熱火朝天的場景,心中不禁冷笑一聲:“看來這新縣令的腦袋確實是鐵做的,頑固不化。瞧著吧,這些賤民,也就樂嗬今年,明年讓他們加倍吐出來。”

    他們太低估楊一鶴,以為各方施壓,這毛頭小子便會知難而退。結果這小子做事雷厲風行,還派兵下來鎮壓,把他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

    “楊縣令,民父母。減賦稅,樂田叟”

    一首讚美楊一鶴的歌謠在街頭巷尾流傳,還飄進田野之間。

    楊縣令在秋收之後,並沒有鬆懈下來,相反,他開始夜以繼日地審批之前積壓的案件。

    宋冉趕著毛驢,帶著蘇笑笑和古阿婆,早早地來到了府衙門口等待。

    李庭言作為這起案件的訟師,昨兒得知了開庭的消息,便立刻告知了蘇笑笑。

    巳時,開庭。

    堂上跪有五人,已能下地的李滿彭,其妻吳銀紅。

    涉嫌傷人已被羈押一月有餘的李寶麥,其外婆周慧心,外公李培山。

    楊一鶴記得這個案子,一月之前,他在走訪各個村子時,那一群小娃娃曾經向他提起過這個事件。

    昨兒晚上,他仔細看過兩方遞過來的訴狀。

    被傷者一方主張持物傷人,且這主張經由村上審理,多數同意。

    可這傷人者,為癡兒,這一點,守獄房的差官可證實。

    案發地點為李寶麥家中,夜無故入家中,單憑這一點便可治罪。

    “堂下李滿鵬,為何夜無故入人家?”

    “草民我……”李滿彭頓時滿頭大汗。

    “縣令大人,您要明察秋毫啊,李寶麥她腦子不清楚,難免做些出格的舉動!”

    吳銀紅哭天搶地,她不是為了李滿彭討回公道,隻是家裏人傷著了,自己還要不回那賠償款,那她虧大了。

    “我見證詞,這李寶麥在村子裏從未有過傷人一事。”

    “青天大老爺,這好端端的人也會出手打人,這癡兒難免會瘋症。況且傷人物器為磨鋒利的蚌殼,這……這是癡兒所為?怕是家人看管不嚴,或另有所圖!”

    “啪!”一聲驚堂木。

    “李滿彭你可知婦人可拒奸殺人!”

    “這……這談何說起,我家相公老實本分,怎麽會做此等事!”

    吳銀紅慌了,這事雖然在村子裏有謠傳,可卻沒有證實。難道真從這傻子口中問出來了點啥?

    “那我再問一遍,為何夜無故入人家?”

    “我……是給了錢。”李滿彭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