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改革方案

字數:4268   加入書籤

A+A-




    重回七零帶著空間去下鄉江小小顧傑!
    和大家說好之後,第二天江小小就坐班車,直接去了縣城裏。
    本來張秀梅要陪江小小一塊兒去的,可是臨出發的時候,生產隊長讓張秀梅去幫著放一天牛。
    放牛的牛官兒今天生病了。
    江小小一個人請了假出發,畢竟地裏的活兒大家還是要幹的。
    坐車來到了縣城裏。
    江小小來到機械廠門口,路過牛棚的時候,卻看到牛棚的大門已經敞開。
    原本鎖著的鎖鏈全都沒有,整個牛棚裏清理的幹幹淨淨,這會兒已經改裝成了庫房,這裏放著不少拖拉機。
    進進出出不少來領取拖拉機的人,從這裏開拖拉機走。
    江小小眼前一亮,看樣子顧傑應該是行動了,不然的話牛棚不會變成這樣。
    就是不知道方誌信和妞妞現在到哪兒了?
    實際上顧傑這段日子在機械廠也沒閑著。
    首先是他考慮到怎麽把老方解救出來,於是到了廠子的第二天就廢寢忘食,一個禮拜的功夫,畫出了幾張圖紙。
    他的這些圖紙讓廠裏的這些工程師師傅們一個個都大開眼界,在他們眼中除了拖拉機,大概目前為止還沒有想出來一些什麽新型的農用設備。
    可是顧傑這個人腦子很活,他畫出來的這些圖紙,涵蓋了很多的農用設備,而且擴充了大家的思想,大家現在原本隻是局限於某一個方向,可是顧傑的這些圖紙足以讓人眼前一亮。
    拖拉機的基礎之上進行了改裝,涵蓋旋耕機和起壟機的作用。
    主要是因為他們這個地方,農田大多數都是平原地帶。
    如果不是因為缺乏水源的話,實際上這個地方應該是糧食大省。
    但是水源的限製,每年的幹旱,以至於這裏的糧食產量受到了限製。
    而拖拉機加上這兩種功能之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直接可以將平整地裏的那些土疙瘩碾碎,然後順帶起壟。
    當然更讓大家眼前一亮的是後麵的收割機。
    現在大多數都是人工收割,能用於自動化的收割機還沒有正式的研製出來,大家有個大概的想法,但是沒有一個真正的研究成果。
    而顧傑顯然把這種想法訴諸於現實。
    人家這張圖紙雖然畫的是個雛形,可是這個雛形讓人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
    如果江小小在這裏的話,看到這張圖紙,估計也得豎起大拇指。
    她這個是因為重生而來,知道後世的那些機械的人才能領悟的東西,顧傑這個本土人士。
    沒有任何重生經曆的人士,居然說畫圖立馬就能畫出來,這個東西起碼和後世的那些收割機幾乎有八九分像。
    中間隻要稍微改動一些地方,其實後麵就能用。
    認真的說顧傑的這些圖紙,起碼提前了好幾年。
    當然,江小小在的話,估計也會疑惑,這位大佬上輩子可沒有在收割機方麵有多麽發光發亮。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顧傑兩年以後才到機械廠。
    到了機械廠之後,也隻是個普通工人,而不是像現在變成了工程師。
    好像後來顧傑和趙茹的生活也影響到顧傑的發展,也許顧傑那幾年的默默無聞,就是和他的生活有關。
    以至於顧傑回城之後和趙茹分開之後,才有了長足的發展,到後來才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汽車製造廠企業的老總。
    總體來說,江小小如果知道這一切的話,大概會對自己慧眼識人的水平大加讚賞,如果不是她的出現改變了顧傑的一切。
    也許顧傑現在還得走上老路,起碼十年之內這些機器絕對不可能是顧傑造出來的。
    而現在因為她的推動,這個時間的進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顧傑現在已經被這個翅膀扇動之下推動了機械的發展。
    整體來說機械水平大概要提前十年之久。
    顧傑的這個方案提出之後,工程師書記對於這個方案都是廢寢忘食的研究,畢竟他們機械廠是幹什麽的?
    機械設計對於他們創新是有巨大的壓力的。
    上麵的領導希望他們能有創新,在機械方麵引領整個市場。
    他們是國營廠。
    所有的改革方案都是為了能夠造福於人民,造福於社會。
    隨著這個方案不斷的改動,大家對圖紙進行了不少地方的完善,可是即使圖使做了完善,要進行實地的製作,這還是有很多難度的。
    顧傑又提出了一個方案,他帶領一個研究小組,先把新的機器做一台出來。
    當然做機器的地方,為了防止新的設計圖紙泄露,所以他們又不能放到廠外,可是又不能和其他的工廠車間的製造混合在一起,所以必須有一個獨立的車間。
    現在廠房都已經占住,想騰出來一個地方很難。
    於是顧傑順理成章的提出可以把拖拉機的倉庫搬到外麵的牛棚去,這樣拖拉機的倉庫修整一下就可以作為新的研發車間。
    牛棚那裏養的牛,可以直接放到下屬農場去,沒必要放在他們機械廠這裏。
    書記還是猶豫了,畢竟牛棚裏還關著一些人,這些人其實隸屬的是機械廠,到這裏進行學習改造。
    顧傑直接給出主意,既然是進行學習改造,那就直接進機械廠車間進行勞動改造,那不是多好。
    還省的在外麵招人。
    雖然他們沒法進車間,像工人一樣工作,可是廠裏也有不少其他的地方。
    比如說鍋爐房,組裝車間的倉庫,那裏都需要人搬搬抬抬,不是什麽技術性的活兒,可是這種活兒又髒又累,很多人都不樂意幹。
    書記聽了這話,倒是沉吟了半天,覺得這個也可以。
    這又不算他們違背了上級領導的意思。
    於是外麵的牛棚直接改造成了拖拉機存放的倉庫。
    而方誌信他們這些人員被分配到了鍋爐房和零件倉庫。
    方誌信帶著個孩子,所以到了鍋爐房。
    鍋爐房這裏幾乎要24小時在這裏值班。
    廠子裏的鍋爐絕對不能斷,因為工人們是三班倒,廠子裏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而他們能接替了鍋爐房的工作,簡直是省了很多人的事情,好在鍋爐房旁邊就有一個小的房間,這個值班室就是給鍋爐工平日裏休息用的。
    這會兒他們那邊分配過來兩個人,鍋爐工就直接可以進車間,自然千般樂意萬般同意。
    這個房間裏能住人,能做飯。
    條件比起原來來說強的那不是一點兒半點兒,不過就是鍋爐房的工作比較苦,比較累。
    這裏供應著廠裏不少鍋爐的運轉。
    尤其他們兩個人要照顧三個鍋爐,不說還要24小時連班兒倒,也就是說兩個人自行分配休息時間。
    沒有其他人可以來跟他們倒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