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下崗的臆想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A+A-


    重回七零帶著空間去下鄉江小小顧傑!
    “我也太不是東西,娶你的時候,說好的要讓你跟著我過好日子的。結果沒成想,我這個男人根本沒有考慮過以後的日子怎麽辦。”
    劉斌能說出這番話來,江小小就知道他們夫妻倆的感情還是非常好。
    起碼現在沒有出現任何的危機情況。
    劉斌還是那個劉斌。
    “你別自責,我跟著你過的日子又不苦。有什麽事情,咱們兩個一塊兒分擔就行,我又不是說出來為了讓你覺得愧疚。
    剛才我就跟小小正商量,總得想辦法,找點兒來錢的路子。”
    張秀梅看到丈夫如此的內疚,她心裏反而更不好受。
    總體來說,張秀梅就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女人。
    別人敬你一尺,她會敬人家一丈。
    “我和小小剛才還商量,我們學校門口有個夜市,實在不行到那兒去擺小攤,周圍的同學很多,晚上都去逛夜市。
    聽說那夜市那裏熱鬧的很。”
    張秀梅看了一眼劉斌的神色,說出來這番話當然知道,劉斌現在自詡他是文人,可看不上這種做小買賣的。
    沒辦法幾十年的觀念根深蒂固,在所有人的眼中做小買賣的那叫投機倒把。
    政策雖然放開,可是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還保留有殘留的那些思想。
    認為是農工商,商人還是最低賤,最沒出息的。
    果然,劉斌一聽這話,眉頭皺了起來。
    眼神裏帶了謹慎。
    “這樣不合適吧?做生意畢竟不是什麽好聽的事情。讓你的同學知道你做小買賣,恐怕別人會看不起你。”
    不要埋怨這會兒人的思想老舊是因為這是年代賦予人們的頑固思想,尤其像是劉斌他們原本就算是當知青,也跟小買賣扯不上任何關係。
    從知青點兒後來轉到了雲山飯店,端的又是鐵飯碗。
    所有的認知裏都和做小買賣扯不上關係,那種走街串巷,挎著籃子做生意的人,在他們眼中隻能歸咎到丟人現眼。
    “劉斌,你還看不起買賣人啊?”
    江小小的一句話讓劉斌愣了一下,扭頭望著江小小。
    眼看江小小臉色不虞,急忙解釋道。
    “江老大,我不是看不起買賣人,就是覺得我們這樣的人得愛惜羽毛,以後肯定是要進公家單位的。
    要是做買賣,被別人知道了,萬一因為這個事情將來詬病起來。
    那不是白毀我們考上大學一場。
    現在雖然政策允許,可是誰知道以後會怎麽變?”
    也難怪劉斌會這麽想,這麽多年人們的觀念中隻有謹小慎微。
    “做小買賣不丟人,如果窮的連孩子都養不起的話,那才叫丟人。實話跟你說吧,我也準備做買賣,我買的那個房子,前麵都已經裝好裝修好。
    準備將來開一個飯店,當然這一次可不是雲山飯店,這一次是我個人的小小私房菜。
    你的意思是我開飯店的話,你還要和我斷絕關係,不來往嗎?”
    劉斌急忙搖搖頭,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尷尬的笑道。
    “江老大,我怎麽可能和你斷絕關係不來往。就衝你和秀梅兩個人的關係,你就跟我親妹妹一樣。
    江老大,你怎麽想起來開飯店?
    你說你現在已經考上大學。將來畢了業那是鐵板釘釘端著鐵飯碗,以你的能力才華,你將來絕對是越走越高,前途無限。
    何必非要弄什麽生意呀?”
    也難怪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扭轉不過來這個觀念。
    這也造成了提前走上這條路做生意的人,會被別人嘲笑,會被別人看不起。
    “劉斌,你胡說什麽?小小,是什麽人啊?她高瞻遠矚,眼光永遠比咱們放的遠,放的長,你又不是不知道。
    如果不是小小,咱們能跟著一塊兒去雲山飯店幹活兒,現在你說這個話還是人嗎?”
    張秀梅急了,在她心目中,江小小做什麽都是對的。
    絕對不允許其他人的汙蔑。
    “劉斌,國家的政策既然下達了,也就是說國家對於發展民生,發展經濟是重中之重,從前幾年到現在街麵上做生意的,你沒看到小商小販越來越多。
    而那些合作社,服務社之類的,反而還不如街麵上的那些生意人做的好。
    以我的感覺以後這種政策隻會越放越寬鬆,我個人認為政策絕對不會有任何變化,而且以後的政策會越來越好。
    但是前期誰先進入這個市場,誰就吃肉。
    也許等到後麵的人過個十年八年,看到有機可乘的時候,這個市場就隻能喝湯。”
    “反正話我是點到為止,你是想吃肉,還是想喝湯,就看你覺悟的早還是晚?鐵飯碗遲早是不行的。
    我的哥哥姐姐全都是端的鐵飯碗,我哥說我嫂子他們紡織廠現在工資都發不了。
    以前三個月發一次工資,現在已經半年多都沒有發過一次工資。
    你想一想如果廠子一直這麽經營下去,難道國營廠能這麽一直撐著,一直這麽虧損嗎?
    國家也不可能沒事兒幹,一天給這麽多的廠子去補貼錢。那不是為國家創造財富,成為國家的沉重負擔。
    遲早有一天麵臨端著鐵飯碗的工人,也許再也沒有鐵飯碗可以端。
    與其寄希望於鐵飯碗,不如早一點兒適應這個時代,早一點兒準備後路。”
    江小小說的這個話可是事實,時代的變遷就是這樣來的。
    所謂的國營大廠,最後能留下來的確實沒有幾個。
    下崗職工自謀生路,將會成為順應潮流的一個大潮。
    不如早一點認清現實。
    劉斌臉有點兒發白,眼睛有點發直,張秀梅也被這番話嚇了一跳。
    “小小,真的嗎?你嫂子他們廠不行了。不會是光你嫂子他們廠不行。”
    問這個話的時候,抱地是一線希望。
    “什麽呀?我嫂子是紡織廠,聽說毛坊廠還有食品廠現在都是拖欠工人工資,你想一想這麽多廠子拖欠工資。以後會怎麽樣?”
    江小小打破他們的幻想。
    “那我們以後呢,我們怎麽辦?難不成我們畢業連分配工作也沒有了嗎?”
    這才是他們擔心的,畢竟每個考上大學的人,現在都是包分配。
    “不用擔心咱們。畢業分配肯定沒問題,可是不要寄希望於說分配的工作以後會讓你一輩子安穩,萬一分配到了紡織廠,你覺得紡織廠破產以後。
    難不成你們還能一直端著鐵飯碗?”
    “早做打算對誰都好,起碼就算不耽誤咱們的正式分配的工作。
    做點兒小買賣,讓家裏日子過的寬裕一點兒,這個總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