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反省反省

字數:4093   加入書籤

A+A-




    重回七零帶著空間去下鄉江小小顧傑!
    “小小,你到底是向著哪一麵?照你這麽說反而是我自己錯了,我掙錢有錯了?我爸爸媽媽來幫著照顧孩子也有錯了?”
    張秀梅氣的蹭一下站起身,沒想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居然會這麽說。
    “你給我坐下,你看你現在的脾氣。忠言逆耳的道理,你都不懂?”
    江小小聲音變得嚴厲起來,表情變得嚴肅,一下子把張秀梅摁的坐在沙發上。
    張秀梅沒見過江小小這個樣子,江小小一向是和藹可親,笑容可掬。
    剛才想要吵翻臉的底氣,忽然之間就沒了。
    “我不是不聽你的,我就是生氣,我為家裏付出了這麽多。我爸爸媽媽為家裏付出這麽多,反而有錯了?”
    “你生氣歸生氣,可是有一些事情,咱們得慢慢的分析。劉斌現在就是你對他放任的太多了。家庭生活瑣事,包括孩子的教育問題,他不參與。
    所以他就沒有那麽大的責任,也沒有那麽重視孩子們。”
    “你爸爸媽媽是到了身邊,可是到了身邊,你也不能把他一個父親的角色給剝奪掉。你是可以自己做生意賺錢,也不能因為自己做生意賺錢就完全自己獨立。
    女人經濟是要獨立,可是獨立之後並不意味著對於自己男人的錢財就不進行管理。
    這是一個家,不是單純的你帶著孩子和父母過日子。
    你要讓劉斌有意識的參與到家庭活動中,家庭的責任中。
    人身上有重擔,有責任,才會對這個家承擔起該有的責任心。
    就像那個吳嫂子動不動用孩子生病了,動不動家裏有個大事小情都去找劉斌。
    就是讓劉斌不知不覺地參與到了他們家的家庭瑣事生當中,劉斌不自覺的把自己代入了那個家庭的擔當當中。”
    江小小怒其不爭的把事實擺出來,有時候兩個夫妻兩個之間出現問題,不能單純的覺得隻是對和錯的問題。
    而要考慮一下,自身是不是有一些方麵也沒有做對!
    做事情一旦方法用錯了,花了幾倍的心力,可能得到的結果都並不是想要的。
    夫妻兩個也一樣,做夫妻要講藝術性。
    也要用點兒計策。
    不是傻憨憨一樣,用自己的全心全意付出,就一定能夠得到回報。
    人心是要換人心,可是男人和女人天生處在的位置不同,想法也不同。
    你用自己的想法要求他能體諒你,體會你,那完全就是對牛彈琴。
    高明的女人還是得用一些小手段。
    讓這個男人勞心勞力的為家庭付出,同時融入到家庭當中。
    付出過,才會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感到珍惜。
    覺得是自己在這個家裏占有不可動搖的那一個位置。
    覺得他是所有人心目中非常重要的那一個。
    成就感,榮耀感,責任感才會讓他對這個家上心上力。
    要不然就會變成現在這樣。
    劉斌不是對這個家完全無心,也不是不愛自己的妻子張秀梅。
    可是他對家庭的責任感漸漸變得淡薄。
    覺得這個家裏他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他不存在這個家裏沒人需要他,也沒有人重視他。
    江小小不是不想護著張秀梅,即使兩個人是要好的閨蜜也不可能隻護著自己閨蜜不把事情為她解決。
    現在從顧傑的側麵了解,就能知道劉斌對於這個家庭還是有責任心的,不是說劉斌真的跟那個所謂的吳大嫂有了什麽樣的瓜葛。
    張秀梅現在一氣之下和劉斌離了婚,其實隻是把劉斌推到了吳大嫂那一麵。
    對於這件事情的改變沒有任何好處。
    “可是我有什麽辦法?我要賺錢,要養家糊口,就不可能有那個時間去照顧孩子。劉斌成天又不著家。我不把孩子交給我爸媽,我交給誰?”
    張秀梅覺得滿心委屈,她為家裏付出這麽多,結果在自己的朋友口中,反而她成了那個裏外不是人的。
    “你遇到了困難,知道找爸媽幫忙,為什麽不找劉斌幫忙?他是孩子的父親,你去做生意,去照顧這個家,難道他不應該去照顧孩子嗎?
    兩個人就是這樣互相分擔,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怎麽可能隻你一個人受苦,讓他在那邊享福。”
    張秀梅坐在那裏無語,腦海裏像是一道炸雷忽然劈開了層層迷霧。
    原來她隻覺得自己委屈,可是現在慢慢的回想。
    難道不是她一點點地把劉斌推開,她一心覺得不想讓男人插手家裏的瑣事。
    隻希望劉斌在外麵能夠勤奮一點,發奮一點,一個家不就應該是男主外,女主內。
    以前兩個人辛苦雖然辛苦,可是兩個人守在一起。
    她沒有時間的時候,劉斌去接孩子買菜,回來做飯,照顧孩子。
    回到家的時候,兩個人一個人洗衣服,一個人做飯,家務分擔,那個時候家裏也沒有這麽多的紛爭。
    仔細回想一下,是她把劉斌越推越遠。
    父母來到之後,她一心害怕父母覺得她把父母當成了保姆,所以有時間的時候就是帶著父母,孩子出去玩。
    在家裏的時候總是和父母笑語盈盈,可是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劉斌。
    劉斌在家裏的位置忽然變得很尷尬,一開始劉斌想要努力的融入他們的這個氛圍當中。
    但是很多時候她嫌棄劉斌不知道父母的喜好,總是做一些得不償失的事情。
    由於父母的存在,她開始挑剔劉斌身上那些不良好的生活習慣。
    隨地吐痰,坐在那裏的時候喜歡抖腿,吃飯的時候拿筷子在盤子裏挑來挑去。
    這些毛病劉斌以前也有,可是那個時候張秀梅憐惜劉斌是一個從小沒有父母的孩子。
    對他的很多毛病都可以容忍,也想著潛移默化,慢慢的讓他改正。
    可是父母的出現似乎把劉斌的所有毛病都開始放大,在她的眼裏劉斌什麽都變得不順眼。
    劉斌也變得畏首畏尾,在這個家裏開始變得拘束起來。
    漸漸地劉斌開始不回家了,在廠子裏待著的時間遠超過了在家裏停留的時間。
    漸漸的劉斌開始話少了,笑容也少了。
    其實回想一下,難道她不應該反省嗎?
    以前每個月發了工資,劉斌都歡歡喜喜的把工資交到自己的手中。
    看著張秀梅坐在床上點錢的樣子,總是說看著自己媳婦兒拿到了自己的工資點錢的樣子感覺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