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王東

字數:2813   加入書籤

A+A-


    低飛英雄傳!
    兄弟們都已經熟睡,除了起伏的鼾聲,四下一片寂靜,隻有我難以入眠。也許因為我白天睡得太多了,但主要還是後背上那對翅膀帶來的問題。
    我希望接續起下午的思路,再仔細拿出一些可行的應對之策比如至少要找出長出翅膀的原因,其淵源到底是家族血統,還是誤食禁果,亦或遭遇了第三類接觸,總得有個理由吧。還有今後如何隱藏和處置這對翅膀,何時何地用什麽方法練習飛行等等。
    但此刻寢室裏的鼾聲一片,還有飯菜和啤酒的餘味都在幹擾我的思路,月光透過薄窗簾撒進一些微光,形成毫無美感的詭異陰影,完全沒有一點詩意的氣氛。
    我於是在黑暗中起身,睡衣外麵又加了外套,拿了手機,輕輕開門,來到外麵的長走廊裏。
    ……
    雖然已是半夜,但長長的走廊裏總會有幾個人在,或者看書,或者玩手機,或者打電話。我輕輕從他們身邊走過,幾個認識的人揮手打招呼,還有人示意要不要抽煙,都擺擺手謝絕了。
    穿過這些人,我來到了走廊盡頭的公共水房和公共淋浴間,一陣清新的夜風從水房窗口吹進來,感覺清爽了不少,但很快清爽就變成了寒涼,大概是身體還沒完全恢複的原因。
    於是裹緊外套,“可不能再感冒發燒了”,我這樣想。
    ……
    那天下午我發起高燒,被送去附屬醫院,確診燒出了肺炎;於是李楠和楊曉萌立即給我辦了住院手續。
    楊曉萌是當地人,她的表舅就是附屬醫院的大夫,借著這層關係,楊曉萌給我安排了環境很好的單間病房,而且他表舅還親自複查了我所有檢查和化驗的指標,確定我隻是普通肺炎。
    最神奇的是楊曉萌居然用她的醫保卡給我辦了住院手續,她說我是外省人,不如直接用她的醫保處理費用更方便。
    那幾天我看著床頭掛著“楊曉萌,男,22歲,急診科病房”的卡片,心裏既溫暖又好笑,因為每次護士姐姐給我輸液前都會嚴肅地問一句,“你叫楊曉萌?”眼神充滿疑惑……現在回想起來,那麽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我沒有留下任何住院的官方記錄。
    我輸液到第二天下午,燒就基本退了,但還是一直咳嗽,那是因為炎症還沒有消。我轉念一想,既然最嚴重的時候已經過了,現在也沒必要再告訴父母,徒增他們的擔心,所以就沒說。
    飛鳥在住院的第二天上午來看我,站在床邊觀察了一會說,“表麵看沒什麽變化……堅持過去就好了,必有後福,我看你沒啥事!”他居然比醫生還來得自信。
    當然!人家隻是專業醫師,他則是兼職的巫師。
    當時飛鳥躊躇了一下說道,“等你病好了,我們五個還出去旅遊吧。”
    我問,“有什麽好地方?”
    飛鳥說,“的確有個好地方。但還不確定,也許我先去踩踩點……”
    我回答他,“你弄明白了就行!”
    ……
    突然,我終於在回憶中發現了一直讓我困惑的問題節點!
    在診療的全過程中,為何沒有一個人(醫生、護士、李楠、楊曉萌她表舅)發現我長出翅膀的事情?雖然這隻是問題的一部分,但依然很難解釋得通,而解釋不通之處,不正是應該探查的線索嗎?加之那“前所未有的充實感”和“前所未有的平靜”明顯有被賜予的跡象,讓我的官能變得敏銳。
    難道就沒人注意到嗎?
    ……
    所以我的分析是
    翅膀隻是一種表象——一組係統性變化的外在表現和特征——所謂充實感和平靜感就是背景,如大海一樣具有包容性,混合著柔和的光澤,讓一切神秘的機製順暢運作。那麽這種變化就一定是複雜的、全麵的、深刻的、久遠的、有目的性的。
    同時,經驗與常識共同構成的認知體係是每個人的生存基礎。所以整個社會對“異常”的敏感度從未降低,甚至是分毫不放。而在當今的數字網絡時代,“異常”又是最稀缺的流量資源,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利益(我是學新聞傳媒的,對此非常熟悉)。所以毫無疑問,現實中的任何“異常”情況都會演變成失控狀態。
    那麽“一在校大學生病後背生雙翅”這樣的大事件,我們此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現在我的情況也沒被人發現,這件事的結論隻能是這樣兩點
    1、這些神奇之物在我體內萌生,其獨特機製使他人難以發現。
    2、必有一個群體能夠守住此種秘密,所以這個群體必然很強大!
    ……
    現在,我在這長走廊的盡頭,聽著水房滴答的水聲,得出了這樣的兩條結論,隨後感覺夜風愈加寒涼,前路撲所迷離。
    就在此時,突然一股異樣的感覺從長出的羽毛翅膀傳出,並且迅速席卷全身,讓我猝不及防,心頭不禁猛然一顫。
    怎麽會這樣!?
    這感覺竟然是癢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