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王東

字數:1766   加入書籤

A+A-


    低飛英雄傳!
    第一個就是“雷公”。
    在《山海經》中描繪的雷神形象為“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也”,司掌天庭雷電。但當時還不叫雷公。雷公名始見《楚辭》,因雷為天庭陽氣,故稱“公”。雷公長得象大力士,坦胸露腹,背上有兩個翅膀,臉象紅色的猴臉,足象鷹爪,左手執楔,右手持錐,身旁懸掛數鼓。擊鼓即為轟雷。
    雷公的本職當然是管理雷電。但是自先秦兩漢起,民眾就賦予雷電另一種職能就是懲惡揚善的意義。先民認為雷公能在秋毫間辨查人間善惡,主持正義代天執法,用天雷擊殺有罪之人。
    由此民間普遍開始崇敬雷公,流傳了許多和雷公有關的神話故事,這種情況尤以唐宋為甚。唐宋文人筆記中,多記大雷雨後,雷公、雷鬼從空而降,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及雷神娶婦等故事,反映出人們對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托主持正義的願望。在這些故事中,唐沈既濟《雷民傳》所記雷公育子事更引人注目。
    北宋末興起的神霄、微諸派,以施行雷法為事。聲稱總管雷政之主神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師、雷公為其下屬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即假托普化天尊之口,向雷師皓翁講經說法,命對“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者,“即付五雷斬勘之司,先斬其神,後勘其形,……雲雲。
    元代成書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本《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將上述故事略加改造增益,寫成雷神陳文玉的故事。《搜神記》卷一曰舊記雲陳太建(569~582)初,(雷州)民陳氏者,因獵獲一卵,圍及尺餘,攜歸家。忽一日,霹靂而開,生一子,有文在手,曰‘雷州’。後養成,名文玉,鄉俗呼為雷種。後為本州刺史,歿而有靈,鄉人廟祀之。陰雨則有電光吼聲自廟而出。宋元累封王爵,廟號‘顯震’,‘威化’。據清《續文獻通考》卷七十九,“宋寧宗慶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為廣佑王。廟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寧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顯,至是封廣佑王。理宗淳祐十一年,再加普濟,恭帝德祐元年,加威德英靈”。
    舊時各地多有雷神廟,清末黃斐然《集說詮真》雲“今俗所塑之雷神,狀若力士,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鸇,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執槌,作欲擊狀。自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雲雲。
    這方麵的故事從民間傳說和佛教故事中能整理出很多,最後也都走上了懲治惡人匡扶正義的固定模式。因為模式固定,所以承載的信息量就很有限,對於查找羽人一族的身世已經沒有多大幫助。
    但是既然說到了羽人一族的名人,就不能不提下麵的這個人,我認為從中可以影射出羽人一族的某些社會關係。他就是《封神演義》裏麵的“雷震子”。
    雷震子是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登場的虛擬角色,麵如青靛,發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齒橫生,出於唇外身長二丈,武力強大,肋下生“風“、“雷“二翅,使用一條黃金棍,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也是闡教門人雲中子的徒弟,封神演義人物之一。他擅長空戰,善於攻城,孝順父親,福緣深厚,是書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雷震子為武王伐紂立下赫赫戰功,在封神之後肉身成聖,成為什麽神仙卻沒有交代,僅有書中提到他是“將星出現“。但他並不是雷神,書中的雷神是聞仲統領的諸天君,並不是雷震子。
    雖然《封神演義》不是嚴格的曆史,但在世人眼中羽族至少算是周王室姬姓貴族的後裔,但可能一直不是嫡枝,隱隱有後世沒落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