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鍵連尊者獨下雷音 施法降服異形怪人
字數:14529 加入書籤
播經記!
前文書說眾人聞聽憨娃之語,都不禁眼前一亮。
摩羅娃急詢道“二師兄,你所說之人是何方神聖?”
憨娃笑道“何不請出土地公公,求個指引?”
木娃聞聽點首道“好主意!”說著念動咒語,不多時便見草原土地公公來到木娃麵前。
土地施禮道“佛祖特使傳喚,不知有何差遣,小老兒願盡微薄之力。”
木娃急忙還禮敬曰“煩請土地公公,給吾等指條明路。如何才能降得那些異形之人?”
土地公公沉思半晌,搖首道“小老兒也想不出好辦法,不過吾可推薦一佛神,此君神通廣大,定有法門降得這些異妖。”
修善娃道“煩請公公快些說出他的名號。”
土地穩穩當當一笑道“他就是佛祖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號稱神通第一,如能尋得他相助,定可降服這些異孽。”
摩羅娃道“但不知此神仙居何處?”
土地道“小老兒曾聞,這目犍連尊者仙居於靈山後的小雷音殿,與佛祖所居不遠,你等可上靈山一尋。”
木娃對土地深施一禮道“多謝土地公公指點迷津。”
那土地一笑道“佛使不必多禮,此乃小老兒之責也。”說著身形一晃,土遁而去。
見土地沒了蹤影,四個娃娃互望一眼。木娃道“現如今咱們得去請這目犍連尊者,你們都在此等候,待我前往。”
摩羅娃與修善娃都想陪木娃一起,被木娃拒絕,誰知那憨娃卻走到近前,晃晃大腦袋對木娃道“俺說大師兄,這佛祖聖地俺憨娃從未去過,俺想隨你前往,也能開開眼,能到靈山一遊,俺這一生也別無他求矣!俺這可是頭一回求大師兄,不會掃了小弟的興吧?”
木娃一笑,隨即正色道“師兄就滿足你的要求,但你可不得給我惹事生非,到了靈山不可多言,以免犯了佛戒!”
憨娃聞聽大喜,忙道“大師兄放心,憨娃聽話就是。”
摩羅娃氣道“你這滿嘴跑流星的,誰知你能不能守約?吾看還是休帶他去為好。”
憨娃怒道“好你個摩羅娃,竟給你二師兄穿小鞋,咱這兄弟情義斷矣,以後互不相認便是!”
木娃見他二人鬥口,不禁搖搖頭,微微一笑,隨即對憨娃道“二弟休要與兄弟鬥口,咱這就啟程。”
說著用手提起憨娃後衣襟,道聲起,便起在半空,念動咒語駕起筋鬥雲,直奔靈山而去,憨娃身在空中,閉住雙眼,隻覺兩耳生風,前麵白雲撲麵而來,但覺臉上涼爽。
木娃邊行邊對憨娃道“俺說二弟,你此番有幸飛上雲端,怎不觀觀腳下的風景,卻閉著眼睛是何道理?”
憨娃道“俺怎敢觀瞧,這般萬丈之高,可嚇煞俺憨娃,如要掉將下去,豈不粉身碎骨,還是不觀的好,不觀的好!”
木娃暗笑,不多時已到靈山,木娃對憨娃道“二弟,快快睜眼看看這靈山之境。”
憨娃這才睜眼觀瞧,隻見白雲掩映之下,一座山峰屹立雲端,山峰四周祥雲繚繞,瑞彩千條,讓人神仰。木娃攜著憨娃,降下雲頭,直落在山頂之上,憨娃更覺腳下白雲浮動,飄飄欲仙,木娃領著他往山下行去,漸漸雲霧漸淡,再看四周景色,憨娃不禁暗自喝彩,真個是
靈峰高聳,奇石橫生靈峰高聳,巍峨凜凜壯氣雄;奇石橫生,生態嵯峨奪天工。滿山古樹千萬株,抬頭更見不老鬆。噴泉珍珠濺,瀑布瀉如洪。天池湖水無波靜,枝頭歡跳唱鳥鳴。摩岩石刻,精雕細琢靈氣在;洞府遍布,玉門盡敞迎賓朋。佛像莊嚴供人拜,普施法雨利眾生。
且說木娃、憨娃來至靈山,正行間,忽見前方站定四神,擋住去路,隻見這四人身形巨大,頭如麥鬥,眼似鋼玲,每人手中擎著一根金柄長把銅錘,站在那裏威風凜凜,豪氣堂堂。
木娃忙上前打問訊“阿彌陀佛,四位仙長,不知何故攔住吾等去路?吾乃是佛祖傳經使者慧空是也,還望四位仙長放行。”
其中一神冷道“爾等未經引薦,便敢闖入佛門聖地,可知罪否?”
憨娃聞聽心中不悅,揚臉反道“俺說爾等何人?在這裏大言不慚,還敢擋住吾等去路,爾不知俺是佛祖的特使麽?再要不講道理,休怪俺憨娃手中大鐵勺不講情麵,砸頭的伺候。”
那四神聞聽麵有怒色!木娃瞪了憨娃一眼,向那四神唱個大喏“四位仙長,吾等尊佛旨傳遞因果真經於世間,隻因在路上碰到異妖,吾等戰他等不過,經土地公公指點,特到靈山尋那目犍連尊者前去助戰,但吾二人從未到過聖地,更不知那目犍連尊者仙居何處,還望四位仙長指引迷經。”
那四神聞聽,這才點首道“原來如此,吾等乃是如來佛祖駕前四大金剛佛,專為守護這雷音寶殿,你們走錯路矣!那目犍連尊者仙居在靈山峰後,那裏是小雷音寺,你們可從這裏轉過大雷音寺往後山尋找便是。”
木娃合掌稱謝,便與憨娃轉身往後山尋去。二人邊走邊向路遇的優婆塞、優婆夷、比丘僧、比丘尼詢問,不多時已來到小雷音寺前,二人抬首觀看,隻見這寺廟端得宏偉壯觀,寺前寺後蒼鬆翠柏,雲霧繚繞,祥光萬道,瑞靄千重。二人來到寺門前,隻見門前站立兩個仙衣童子。
木娃上前打問訊“阿彌陀佛,二位仙童,多有打擾,敢問這裏是目犍連尊者仙居之所麽?”
那二童子上下打量木娃二人,見是兩個仙服童子,不敢小覷。其中一童子合掌回道“阿彌陀佛,這位仙童,這裏正是目犍連尊者仙居之處,不知你等何事至此?”
木娃回道“吾等二人乃是佛祖的傳經使者,因有要事特來拜見目犍連尊者,還望二位能給通稟一聲。”
其中一童子道“既是佛祖使者。請你們稍候片刻,吾這就進去通稟。”說著轉身進殿,不多時隻見他笑眯眯走出,對木娃道“尊者請二位進殿參見。”
說著在前引路,木娃、憨娃隨在其後進了大雄寶殿。待進到殿中,二人舉目觀瞧,這大殿果然氣派,但見那
寶頂輝煌,明柱素顏。氣象多神重,韻律確莊嚴。簷枋彩繪楹聯匾,畫棟雕梁古色鮮。玲瓏別致是寶像,別具一格香爐煙。真乃是靈宮寶闕,珊瑚作燈,金玉為砌,堂皇麗冕。木魚聲梁繞,鍾鼓蕩雲天。滿殿僧侶齊談道,堂中端坐是佛仙。
且說木娃二人進得大雄寶殿,被這莊嚴肅穆的氛圍所感,便覺肅然起敬,二人抬首觀瞧,隻見大殿正中一座蓮台,台上端坐一佛,你看他怎生模樣
雄赳赳坐蓮花,氣昂昂披袈裟。麵善善佛光照,目炯炯放光華。身闊闊厚敦實,腰直直姿挺拔。亮閃閃是錫杖,青油油缽托拿。這尊者,威儀儀鎮堂殿,好犍連,聲赫赫神通大。
二人不敢仰視,忙跪倒蒲團,向上連叩三首,這才起身。木娃打問訊“阿彌陀佛,尊者在上,弟子慧空、這廂有禮了!”憨娃也忙道“尊者在上,弟子慧能這廂有禮了!”
隻見這尊者,眼皮微撩,從目中射出兩道精光,直逼得二娃低首躲閃,不敢正視。隻聞這尊者詢道“小娃娃,爾等可是佛祖傳經使者?今有何事來到吾這小雷音寺?”
木娃答道“吾二人正是佛祖傳經使者,確有要事來求助您老人家。”
這尊者聞聽微微點首道“是否因那草原來的異形人之事?”
木娃聞聽甚是驚異,不禁脫口問道“難道尊者早知此事?”
那尊者點首道“我佛慈悲,大智大慧,世間無事不為佛法洞察,故而這草原異形人造孽之事,本尊了如指掌。隻因他等劫數未到,故而本尊還未親臨降服,既然二位使者前來求助本尊,待本尊稍事準備,便與你等前往除異。”
兩個娃娃聞聽大喜,急忙躬身施禮,以示謝意!
那尊者對殿中侍僧命道“快去與本尊準備一應用品,尤其帶上那“萬靈化世精水”,還有那“五行八卦盾牌”。
那侍僧遵命前去準備不提,且說下麵的憨娃盯著目犍連尊者,眨眨眼神,忽打問訊道“阿彌陀佛,敢問尊者,弟子有一事不明特向您老人家請教?”
那尊者看看憨娃,見他那似呆頭呆腦的模樣,甚覺好笑,便微笑答道“這位使者便是慧能、俗名懶憨娃麽?你有何事不明盡管講來。”
憨娃一笑道“久聞尊者乃是佛祖駕前神通第一,但不知此稱何來?”
目犍連尊者聞聽哈哈大笑,遂應道“爾這小娃娃好生聰慧,看來你還是不相信本尊者的法力?既然想知曉緣由,你可聽真
俺目犍連乃婆羅門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樹名,禱樹神得子,因以為名。俺在過去世中,是一個以捕魚謀生的漁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佛走在街上,威儀具足,舉止安祥,生恭敬心,便將其請到家中供養膳肴,飯後辟支佛躍身空中,或左或右,或前或後,上下自如,俺心生歡喜,發願來生,求得神通,顧入得佛門,拜他為師,學得神通。
舍利弗在佛門中神通廣大,在監督隻園精舍工程時,外道首領勞度差要求比賽神通,舍利弗顯過十八變神通,贏得最後的勝利,給舍衛城裏人留下深刻印象,被推為大智慧大神通的尊者。一次佛陀在阿耨達池邊為比丘說戒,座中少了舍利弗,便叫俺到舍衛國把舍利弗請來,俺現神足通,與舍利佛比鬥,以為一定比舍利弗先到,當俺到達時,看到舍利弗結跏趺坐,坐在佛的身旁。
俺問佛祖我從隻園精舍回此,明明走在舍利弗的前麵,怎麽他會先我到此,難道我失去神足通了嗎?
佛祖曰“目犍連你有大神通,現在可以在大眾中顯現神通,啟發初學的信心。俺遵佛旨即一足踏著地球,另一足踏上梵天,使大地震動,受到大眾的讚歎,俺又使出六種神通既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足通,因此今世在佛弟子中稱神通第一。”
憨娃聞聽頻頻點首,隨又問道“聽吾姥爺所述,尊者曾有殺母之嫌,不知此事可真?”
木娃聞聽大驚,對憨娃使個眼色,叫他休提此事,以免惹怒尊者。憨娃也覺失口,剛欲扭轉話題,卻見尊者並無怒意,反而從容應答“娃娃此問確是俺的一塊心病,但早已釋懷,可聽俺從頭道來俺在定中見到母親墮在幽冥餓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針尖那樣細小,皮骨連結在一起,隨以缽盛飯菜以餉老母,飯到母親手中,立即化為炭火,俺見狀萬分悲痛,即以此情稟告佛陀,祈求開導救母的辦法。
佛陀曰“你母生時謗佛謗僧,不信因果正法,貪嗔邪惡,愚弄眾生,故受此報,此之重罪,非一人力量所能拯救,唯有仗十方僧眾的力量,才能使你母脫離餓鬼之苦,每年七月十五日,是僧眾自恣日,設百味珍肴、鮮果於盆中,供養僧眾,你母即可超度。”
俺聽後依教奉行,此後每七月十五成盂蘭盆節,以盆盛食品齋僧,盼給母親解除倒懸之苦。果如佛陀言,弟子之生母,得蒙三寶功德力及眾(zhong)僧威神力而超生善道。俺歡喜再詢佛道“未來世的一切佛弟子,是否也應奉行此法供養,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佛陀曰“一切眾生當於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念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供,施佛及僧,回向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道之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本尊者至此,深感佛法無邊,因果循環之理矣!”
木娃與憨娃也被尊者所說深深震撼,不住連連點首稱是。
憨娃繼詢道“剛聞尊者言世間之事無所不知,憨娃望尊者能否將這異形人的來曆給弟子說個明白,也讓弟子心中有數,好助尊者前往除妖。”
那尊者一笑道“這一切都可從佛陀《起世經》中得之答案,經中曰佛門比丘長老們,共議言“今此世間,眾生所居國土天地,雲何成立?雲何散壞?雲何壞已而複成立?雲何立已而得安住?”
隨聞佛陀講曰“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為眷屬。而四大洲和八萬小洲中,八萬小洲佛陀未細述,佛陀所述較多者為南瞻部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和北俱盧洲這四大洲。”
佛陀又曰“南瞻部洲地形北寬南窄,人麵也是上寬下窄;西牛賀洲的地形形如半月,人麵也形如半月;東勝神洲的大陸圓如滿月,人麵也圓圓的;北俱盧洲的大陸方方正正,人麵也方方正正。南瞻部洲人身長三肘半,衣長七肘,衣服闊三肘半;西牛賀洲人和東勝神洲人身量和衣服與南瞻部洲人相等;北俱盧洲人,身長七肘,衣長十四肘,上身和下身分別七肘。南瞻部洲壽命一百年,但有夭折;西牛賀洲人壽命200年,也有夭折;東勝神洲人壽命300年,也有夭折;北俱盧洲人壽命1000年,每人都能享盡天年,沒有夭折。北俱盧洲眾生因壽命一千年,沒有中夭,故而不同於南瞻部洲的有情眾生,雖非常安逸快樂,但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故而聖人不去那裏說法度生,北俱盧洲眾生無緣聽到佛法,現各大寺廟裏都有的韋馱菩薩,號稱三洲感應,即是除去沒有佛法的北俱盧洲。如依佛經所述,這些異形人等應為北俱蘆洲之源,因他們長壽,故而有足夠的時光研造神器,其所使用的神器遠遠超過其它三洲,即便玉帝的天兵天將也對他們無可奈何,隻有佛法保有治世間萬物的能量,慧能你可明白?”
憨娃急忙叩首道“聞尊者一番教誨,使吾茅塞頓開,方知咱們所居國土天地之本,乃浩瀚無邊,吾等凡胎確如一粒塵埃,不足掛齒,佛法無邊,可統世間萬物,如此說來,那些異形人也不足為怪矣!這才是
“不視賢愚眼濁也;不讀詩書口濁也;
不納忠言耳濁也;不通古今身濁也;
不容諸侯腹濁也;不去忌逆心濁也。”
那尊者聞聽微笑點首,對憨娃之才學大加讚賞。此時,那侍僧已將尊者所需一應用品備來。
尊者從蓮座上立起身來,對木娃道“本尊者這就與你等前往蒙古大草原,前去降服那些異形人。”
說著踏起祥雲,飄出大雄寶殿,木娃急拽起憨娃緊隨其後,三人在雲中疾馳,尊者使出神足通的本領,果然其速無比,虧得木娃有筋鬥雲在身,才跟隨得上,不多時已來到草原上空,隻見目犍連尊者踏住雲頭,兩眼射出兩道寒光,直射那異形人的飛盤。
隨即聞尊者高聲喝道“阿彌陀佛,汝那些北俱蘆洲之人,快快出來見本尊者,如若違逆,佛法無情。”
尊者話聲未斷,隻見那飛盤艙口打開,四條黑影飛出,立在飛盤之上,其中一異形人向雲端的目犍連尊者吼道“爾是何方妖僧,竟敢要挾俺們北俱蘆洲戰前先鋒,難道不懼俺們北俱蘆洲之神兵奇銳不成,如若再發誑語,休怪俺們從大本營發來數萬飛艇,定讓爾這南瞻部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三洲寸草不留。”
目犍連尊者聞聽仰天大笑“爾等這些不知天高地厚之輩,休拿大話唬吾,似爾等這般小小飛艇,要來吾這南瞻部洲,恐也得走上十年光景,更休說那幾萬飛艇同時來襲,豈不耗盡爾那北俱蘆洲的全部家底,到時休說爾等能否戰勝?既是大獲全勝,爾那北俱蘆洲恐已是家徒四壁,這幾萬飛艇恐也難回家園,更何況要對付爾這小小飛艇,本尊者手到拈來,不費吹灰之力。”
那四個異形人哪裏按耐得住,四隻晶杖同時發射,四道藍光直射目犍連尊者,那尊者穩如泰山,將右手一揚,“五行八卦盾牌”亮出,擋住了四道藍光,且在同時將四道藍光反射回去,四個異形人反被藍光擊倒,唬得他們轉身逃回飛盤內,霎時飛盤底部烈焰沸騰,飛盤騰空而起,飛上雲端。
憨娃叫道“俺說尊者老佛爺,這些異妖要逃,還不快快追趕?”
隻見尊者並不捉急,對憨娃道“娃娃休慌,它逃不掉的,看本尊者使出神手通,將它捉回來。”
話聲未落,隻見目犍連尊者伸出左手,道聲“長”,但見尊者的左手臂霎時間長出,一直向雲端伸去,竟在雲中一把將飛盤抓在手中,隨即收回手臂,又將手臂從雲中伸向地麵將飛盤輕輕放回原地,那飛盤加大火力,想再次飛起,卻被尊者用手按在地上動彈不得。
突兀,從飛盤中伸出一隻圓筒,隻聞圓筒中傳來異形人的話音,讓人驚奇的是,這聲音比之異形人原來的聲音大出上百倍,真是聲震耳鼓,地動山顫。
但聞“爾那妖僧,竟敢使出這般手段欺辱你家北俱蘆洲之軍,這就讓爾嚐嚐俺們的利害。”
尊者聞聽又是一笑,譏道“爾等還能有甚厲害的手段,也不過就是發射個火箭罷了,能奈吾何?”
那圓筒又傳來異形人的聲音,聲音中充滿驚恐“爾這妖僧,怎知吾等要發射火箭?”
尊者哈哈大笑道“這有何難?本尊者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之法力,爾等所行之事盡在吾掌握之中,本尊者慈悲為本,善念為懷,不願趕盡殺絕,爾等快快出艙受縛,可保還有回返北俱蘆洲之機,如若不然,爾等後果難料矣!”
哪知,尊者話聲未斷,便見從飛盤中射出兩道火光,兩枚後麵噴著火舌的利劍直射目犍連尊者,好尊者,擲出“五行八卦盾牌”,擋住火箭,隻聞兩聲巨響,兩枚火箭落地,炸開兩團火球,險些將那飛盤殃及。
尊者大怒,口念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汝等不知悔過,休怪本尊者無情矣!”
說著,隻見他從懷中拿出一個銀色繡瓶,打開瓶蓋。拋向空中,霎時銀瓶發出五彩光芒,停在空中,瓶口朝下,灑出陣陣霧雨,這霧雨覆蓋到飛盤表麵,隻見那飛盤漸漸被霧雨融化,四個異形人狼狽逃出飛盤,尊者抖出“擒妖袋”,將他們收入袋中,不多時那巨大的飛盤已化成一灘鏽水。
且說目犍連尊者降服了異形人,木娃、憨娃跪倒向雲端尊者致謝,那尊者便要離去。
憨娃急道“俺說老神仙休要急著離去,可否與俺們去見那蒙族的副頭領包胡爾察,也讓他知曉是您老救了他們一族,也讓他給您老擺個全羊宴,不知老神仙意下如何?”
那尊者聞聽哈哈笑道“好個娃兒,倒有孝心,那就恭敬不如從命,本尊者就陪你二人去見他一見,隻不過俺可吃不起甚全羊宴,到那裏隻不過是給你們傳經做個見證而已。”
憨娃見尊者應允,甚是興奮,不禁手舞足蹈起來,口中念念有詞
神仙駕雲下雷音,神通降服異形人。
今朝族眾災難脫,垂韁跪母證心真。
尊者見狀微笑道“這娃兒好生頑皮,但確有才華,可教也!可教也!”
說著眾人駕起雲頭,返回原地,此時那摩羅娃、修善娃與包胡爾察正等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見木娃等回轉,急忙迎上前來,忽見從雲中降下一老僧,不識何人?便都愣在當場,木娃急忙與他們引薦,幾人聞聽是目犍連尊者,便都跪倒參拜,木娃將降異之情形與他們講述。
包胡爾察聞聽大喜過望,又施大禮謝過尊者,並對尊者道“吾全族人眾拜尊者救苦救難,拜佛陀佛光普照,俺這就回旗鎮,救出可汗,並在鎮中廣場舉行答謝盛會,並請尊者能親臨參觀俺們的那達慕,不知尊者可應允否?”
那目犍連尊者一笑道“副統領的盛情本尊者領矣!但那盛會本尊者可就不參與,本尊還有佛事需趕回俺那小雷音寺,這就告辭。”
說著祥雲駕起,升在半空,隻聽尊者口誦佛號,但見空中祥雲繚繞,瑞彩千條,尊者身影漸漸遠去。憨娃見尊者遠去,不禁感慨,向尊者的背影高聲吟誦道
“霜落芝城柳影疏,殷勤送客出鄱湖。
黃金甲鎖雷霆印,紅錦韜纏日月符。
天上曉行騎隻鶴,人間夜色解雙鳧(fu)。
匆匆歸到神仙府,為問蟠桃熟與無。”
且說目犍連尊者降妖離去,四個娃娃與包胡爾察朝著尊者離去的方向又拜三拜,這才回到敖包。
包胡爾察對四個娃娃道“包胡爾察這廂謝過四位佛祖使者,能請來仙佛救了俺們一族人眾,這裏俺還有一事相求,能否與我一同回到旗鎮,去見俺們的可汗,到時必有重謝,也必舉行那達慕大會,也請你們飽飽眼福,看看俺們的盛會有多麽精彩,不知四位使者可應允否?”
憨娃聞聽甚是興奮,也未與木娃三人商量,便答應道“大叔休要客氣,這那達慕大會是何趣事,俺憨娃定要飽飽眼福,咱們這就啟程,快些到達,俺已急不可耐也!”
木娃見他那副捉急的模樣,也不便喝止,便對包胡爾察道“既然大叔一片真心,吾等就深領了。”
眾人一番準備,包胡爾察率領手下族人,揚起風帆,十幾隻漁船提錨蕩擼,向河對岸駛去,不多時已靠岸,大家紛紛下船,包胡爾察率眾前行,不多時已來到那鎮中廣場,隻見此時,那廣場已是人山人海,穿著各色蒙袍的族眾,簇擁在廣場正中,隻見廣場北側一座高樓,樓上站立數人,正中一把狼皮椅,椅上端做一老者,見他與包胡爾察穿著不二,一縷銀髯飄灑胸前,顯得威風凜凜,貌氣堂堂。
此時有人發現了包胡爾察一幹人等,便有人高聲叫道“稟可汗,副統領回來了。”
眾人霎時閃開一條道路,包胡爾察一眾來到高樓之下。
包胡爾察展開雙臂彎腰,對那老者施禮道“稟可汗,卑職率逃難族眾返回家園,並把咱們的救命恩人請來,請可汗示下。”
那老者微微一笑道“包胡爾察你救族眾有功,本可汗定要賞賜,且先過一旁歇息,待我先見見咱們的救命恩人。”說著轉頭往下觀瞧木娃四人,一見竟是四個娃娃,不禁暗暗稱奇,隨問道“下麵可是佛祖使者麽?”
木娃向上一揖,答道“慧空這廂給可汗施禮了,俺們四人正是佛祖的傳經使者,今來到貴寶地,還望可汗多多關照。”
可汗哈哈笑道“諸位使者,哪裏話來,你們救了俺們全族人眾,俺們感激都來不及,哪還有甚麽關照之詞,三天後便召開那達慕大會,到時請四位光臨,以示吾族之謝意。來人,快快給四位使者安排住所,晚上本可汗要大排盛宴,給四位使者洗塵接風。”
事不多敘,三日後清晨,四個娃娃剛剛起身,便有人來請,說是老可汗請他們觀賞那達慕大會,四個娃娃更是十分興奮,不知這那達慕大會是甚模樣?四人來見老可汗,可汗讓四人跟隨他和包胡爾察,趕往大會場地,眾人來到草原之上,隻見這裏綠草悠悠,一望無際,那草原之寬廣似無盡頭,好似連到天邊。茫茫的草原,碧綠的地毯,綠茵茵、軟綿綿;數不盡的敖包組成蒙古包群,仿佛在碧綠的地毯上嵌上藍色的寶石。此時,遠近百裏以至幾百裏的牧民驅駝乘馬趕來聚會,草原上已是人頭攢動,馬群如潮,牧人們騎著駿馬,在草原上馳騁往來穿梭,更見那旗帆招展,蒙袍七色,馬刀飛舞,鼓角長嗚,熱鬧非凡,好不壯觀。
老可汗與包胡爾察請四個娃娃登上觀摩台,並為四個娃娃舉行了盛大的歡迎禮,隻見族眾列馬隊歡迎四個娃娃的到來,風姿卓越的蒙古族姑娘獻上“哈達”,敬上美酒;筋腱突露、充滿豪氣的蒙古小夥,熱情的為他們表演了蒙族舞蹈。隨即包胡爾察宣布那達慕大會開始,霎時號角齊鳴,鼓聲陣陣,歡呼聲呐喊聲響徹雲霄,草原沸騰,人歡馬嘶,直把四個娃娃看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憨娃立起身來跳腳歡呼,手舞足蹈。
隨即樣樣表演開始,你看那摔跤比賽好生精彩,真個是
摔跤能手博克慶,身著跤服昭德格。坎肩多用牛皮作,套褲彩綢寬大褶。足蹬馬靴腰纏帶,脖綴江嘎是名伯。手揮雙臂跳鷹舞,捉拉扯推技巧多。捉住對方肩與肘,摟腰腋攻掀衣策。擊麵觸眼弗允許,拽發踢肚犯規則。擊敗對手豪氣壯,繞場一周享歡歌。得冠之人封力士,可汗授與草原模。
再觀那射箭比賽,更引人入勝,那才是
射箭比拚高手多,近射騎射加遠射。近射奪手立地站,放箭直射靶心窩。騎射勇士鞍上坐,跑馬途中發飛戈。遠射千尺距雖遠,強弓拉滿神力闊。三箭九射不落空,便是賽場優勝者。
最精彩的還得數那賽馬奪羊,當真是驚心動魄,但見那
整裝待發人剽悍,勒馬排聚起跑線。號角齊鳴令發下,揚鞭策馬各爭先。一望無垠草原上,塵沙飛舞罩狼煙。忽有二騎脫穎出,鞍上演出驚世翻。馬肚底下掠羔羊,你爭我奪技精湛。匹匹駿馬奮蹄馳,高潮迭起趣盎然。
且說四個娃娃在那觀摩台上隻看得神魂顛倒,妙不可言,並不住叫好。
忽那憨娃興起,湊到包胡爾察近前咬耳道“俺說老哥,你這那達慕好生精彩,特別是這賽馬奪羊,當真有趣,俺憨娃也想上場比試一番,不知可否?”
包胡爾察聞聽笑道“既然使者有興趣,當然可以,不過你有好坐騎嗎?不然我給你選一匹好馬如何?”
憨娃搖首道“不必!不必!俺有俺的坐騎。”說著一指台下的小河馬,讓包胡爾察觀瞧。
包胡爾察一看那小河馬,不禁搖首笑道“就那個胖墩墩的怪獸麽?它怎能比得過俺們的蒙古寶馬,豈不是笑話。”
憨娃聞聽,大是不悅,心中暗道“竟敢小瞧俺的河馬神獸,衝這俺就非比不可”。遂對包胡爾察道“俺就騎俺的坐騎,你盡管把最好的騎手找來,與俺比個高低如何?”
包胡爾察也不甘示弱,便請示了老可汗,然後從眾騎手中選出二十個最好的勇士,又在台上宣布佛祖的傳經使者要參加賽馬奪羊,眾族人一聽,不禁歡呼聲四起,都湊到賽馬場地觀賞,頓時賽馬場四周,人歡馬嘶,彩旗搖曳,歡聲四起。
此時憨娃已端坐小河馬背上,眾人一見他那付模樣,都不禁掩口竊笑,再看他那胖墩墩的坐騎,更是覺得滑稽,便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憨娃也不理睬,坐在鞍上挺著小肚腩,趾高氣揚,耀武揚威。木娃三人看在眼中,都不禁暗自好笑,知憨娃是個人來瘋,絕不怯場。
忽摩羅娃碰碰修善娃,小聲道“要我說你也應前去比試比試,也讓人們看看你那神鹿的威風。”
修善娃聞聽,也是興起,便來到包胡爾察近前,咬耳一番,包胡爾察頻頻點首,修善娃便也下台,翻身騎上神鹿,也來到起跑線上。憨娃一見,心中大喜,便對修善娃點點首,表示讚許。
不多時,號角齊鳴,鑼聲響起,二十幾匹蒙古駿馬幾乎同時撒韁奔出起跑線,而憨娃和修善娃的坐騎卻在原地未動,木娃與摩羅娃娃一見不禁心中暗道不妙,似這般哪還有取勝的把握,那四周的人群也發出勝利的歡呼聲,顯見憨娃與摩羅娃是輸定矣!可哪知,忽見憨娃雙腿一夾小河馬,身子往小河馬背上一趴,就見小河馬如脫弦之箭,四踢騰開風馳電掣般衝過馬群,便超在馬群的前麵,並且將馬群越拉越遠,更讓眾人驚訝的是,修善娃的神鹿四條大長腿邁開,幾個前躥,不但將馬群超過,竟如閃電般超過小河馬,跑在最前麵,霎時隻見草原上騰起陣陣沙煙,神鹿在前,河馬緊隨其後,那蒙古馬群卻被遠遠拋在後麵,再看神鹿與小河馬蹄下,泛起片片雲朵,八隻獸蹄已然被雲托起,竟已看不到蹄影。突兀,那修善娃的身形一個翻轉竟翻到神鹿腹下,一眨眼又翻回神鹿背上,但手中已然多了一隻雪白的羊羔,那憨娃見狀,大是不服,緊崔河馬,想要搶奪那隻羊羔,就見小河馬與神鹿你追我趕在草原上奔馳,那些馬群已然無法再追上他們,不多時河馬神鹿幾乎同時到達終點。霎時,歡呼聲、驚叫聲響徹草原,那副頭領與老可汗也不住點首稱奇,這才是:
憨仔坐下騎,善娃神鹿跨,隻為傳真經,草原顯才華。河馬雖臃腿卻快,長腳精靈騰雲沙。這一個,呆頭呆腦將人騙;那一個,英姿勃勃好玩家。蒙騎堪堪追弗上,馬鹿齊飛迎晚霞。慧能勇,慧緣颯,身裹瑞靄綠雲踏。長頸神獸引吭嘶,胖頭肥駒口張大。這個說“爾若趕吾忒費力!”那個道“爾休吹牛賣王瓜!”言語爭執,不慢腳下。摩羅娃,輕如燕,翻滾之中羔羊抓。懶憨娃,不氣餒,躍上鞍背施擒拿。爾爭搶我護攔,河馬奔神鹿跨,一心隻爭先,更不把手撒。齊衝達點共努力,歡呼聲裏雙冠下。
且說憨娃與修善娃賽馬奪羊,爭得頭籌,獲得牧人們陣陣喝彩。也得到老可汗的獎勵,蒙族姑娘給他們獻上哈達。至此那達慕大會結束,四個娃娃隨老可汗回到居所,老可汗又排盛宴款待四個娃娃,那憨娃酒足飯飽自不必言,木娃三人也隻是食些素食,席間木娃向老可汗提出傳接因果經之事,老可汗大是欣喜,隨即傳來蒙族師爺,讓他們將因果真經抄錄並譯成蒙語,一連數日,共寫成蒙語因果真經千份,發放給牧人,並在草原廟宇中供奉佛祖經典。
這一日,木娃四人向老可汗辭行,老可汗與包胡爾察率眾牧人相送,但見草原上萬馬奔騰,掀起陣陣沙浪,如此壯觀的送別儀式,讓四個娃娃深受感動,但傳經之路不得停歇,四個娃娃眼含淚水,登上征程,眾牧人直到不見了四個娃娃的身影,方才回轉,這才是:
佛法無邊統宇環,四娃傳經誌更堅。
身處茫茫大草原,如似大海幾滴泫。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