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梁山寨結識眾好漢 除魚魔八戒勇爭先
字數:29214 加入書籤
播經記!
暮春時節,丹若花漸漸開放,綠葉襯紅花,像片片烘烘燃燒之烈火,像黃昏升起豔豔之晚霞。萬物競綠,那綠卻是層層疊疊,無邊無涯,綠得沉,綠得酣,綠得觸目生涼,綠得照人如濯(zhuo)。夏日之風,吹來泥土之芬芳,花鳥之姿色,更有一分獨特樸實之青澀,那才是
草木長盈,槐序花盛;草木長盈,萬類競綠鬱蔥蔥;槐序花盛,林陰樹密葩香濃。新蟬垂柳韾(y),群蛙塘邊誦。田野裏萬生茁壯,藍天下百鳥飛鳴。正是那烈日暴曬,驟雨澆洶;采蓮的舟蓬,戲水的頑童。墨淡無光水墨畫,柳絲不動熱無風。
且說木娃四人離開了濟南府,辭別了老挑夫,繼續傳經之路,初夏之時,天氣漸漸熱起來,且說這一日,四人來到一片大水近前,眼見這水,煙波浩渺,一望無際,正是那
水域浩闊,氣勢磅礴水域浩闊八百裏,氣勢磅礴勝天河。湖河相連,巒水交錯湖河相連,浩淼之源聚水泊;巒水交錯,流匯山麓成澤國。水淨清冽,魚影鳧(fu)遊現蚌螺;港汊縱橫,蘆葦叢生菱芡多。水中嵌林影,遠山黛嵯峨。舳艫千帆過,漁家蕩漿歌。岸邊煙籠樹,殘陽預西落。鷗鳥襯白雲,水天成一色。
憨娃驚呼道“俺的乖乖,兄弟們,如此之大水泊,漫無邊際,咱們怎生度過?”
四人放眼望去,確是天連水,水連天,再觀眼前,更是蘆葦叢生,形成片片蘆葦蕩,周圍不見人跡與村店?小河馬倒是見水心喜,一頭紮進水中嬉戲,神鹿與藏獒犬在岸上看著它,卻是參欲不能,有些失落。
四個娃娃正在躊躇之際,忽聞藏獒犬一陣嘯吠,四個娃娃皆是一驚,再看水中,原來從一片蘆葦叢中躥出一隻小舟,船上站立一黑大漢,手搖擼槳,直衝四人這邊駛來,細觀此人,十分威武,那才是
漁家模樣,身高體壯。雙腳如坨踏輕舟,雙膀肌闊蕩擼槳。頭戴鬥笠披蓑衣,麵容漆黑眸射光。疙瘩臉橫生怪肉,再現鍾馗;腮邊長短須淡緗,重生乘黃。
待到魚舟駛近,那黑大漢看看四個娃娃,麵露異色,遂詢道“俺說四個水靈小兒,你們這是要到哪裏?可是要租船麽?”
木娃上前合掌道“阿彌陀佛!這位施主,俺們乃是佛門弟子,如今行路到此,見這浩渺大水,不知是甚麽地界?想向施主請教,但不知願否?”
那黑大漢聞聽哈哈笑道“原來是佛家弟子,俺也是敬佛之人,盡當效勞,你們稍候,帶我上岸來!”說著撐槳將小舟靠岸,一縱身跳上岸來,來到四個娃娃身前,卻十分好奇地打量三隻神獸,弄得藏獒犬對他擺尾炸毛,低聲吠吼,摩羅娃急忙喝住藏獒犬。
木娃對黑大漢歉意道“這犬兒不食人間煙火,對施主不敬,還望見諒!”
黑大漢豪爽笑道“你們這四娃三獸確是與眾不同,俺長這麽大還是頭一回見到如此神奇的事情?竟是四個小娃娃行走江湖?還是佛門子弟?真真奇事也!”
憨娃聞聽有些不悅,懟道“俺說這位施主,此言差矣!人之本領怎分年齡大小?我剛才看你上岸,身輕如燕,定是身懷絕技,武藝高強之人,既然你看不起俺們四個小娃娃,那咱們就比試比試,看看誰的本事大?如何?”
木娃瞪了憨娃一眼,遂對那黑大漢道“這位施主,莫要聽吾這師弟胡言亂語,他那是戲言,還請問,這偌大的水麵如何稱呼?此地又喚作何名?”
黑大漢晃晃腦袋,得意地說道“你們連這赫赫有名的地方都不知道?也難怪,你們小小年紀怎會知道這些?俺就告訴你們,此地乃是赫赫有名的水泊梁山,這片大水就是八百裏水泊,在這水泊之中還有一處山寨,四周多滸,前朝的一百單八個好漢就是這裏的主人。”
聽到這裏,憨娃一聲驚呼“原來這裏就是聞名天下的水泊梁山,吾在高老莊時,常聽姥爺與客人談起這梁山好漢,憨娃那時就對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想到今日竟親臨這水泊梁山聖地,這位施主,想當年這梁山好漢何等的英雄,山寨何等的輝煌,隻可惜歲月如梭,先人已逝,但不知現如今這梁山大寨可還存在?恐已是人去寨空,荒蕪了吧!但即便如此憨娃也要到裏麵看看,以表吾對眾英雄的敬慕,了我之心願,但不知這位施主可否載我們到那梁山水寨觀賞一番?船資決不少付!”
那黑大漢聞聽卻搖搖首道“你們四個娃娃,以我看來確是與凡人不同,恐不是一般的佛門子弟,起碼也有半仙之體,但那座水泊大寨還是不去的好,俺雖生得粗魯,但心腸還是善的,不能把你們水靈靈的四個娃娃送到虎口裏,故而你們要是不用船到別的地方,吾就告辭了!”說著便要登船搖槳劃舟而去。
憨娃急道“唉!俺說這位施主,你把話說明白?別就這麽走了!那個水泊大寨有何凶險?說不定俺們還能到那裏鏟除那凶險也未可知?”
黑大漢聞聽笑道“娃娃,你就是再想去看看那有名的山寨,也休要說大話唬我,你們可知那座山寨如今被一魔王占據,我的十幾個好兄弟都被那魔王關押在寨中,至今生死不明,我在到處尋找真仙神卻解救他們,卻是難以尋到,今日看到你們四個娃娃,身穿仙衣,手執仙器,還有三隻神獸相伴,本想終於見到了救星,可再看你們四個娃娃,生的水靈靈,更沒幾歲年紀,哪來的鏟妖除魔的本事?要是讓你們到那山寨涉險,萬一丟了性命,吾豈不是做了孽事!”
木娃聞聽心中一動,遂詢道“這位施主,不瞞你說,俺們四個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也擔當著鏟魔除妖之責,但不知那是個怎樣的魔王?可否細細道來?”
黑大漢見木娃詢問,有些猶豫,但隨後正色道“幾位既是佛祖的傳經使者,那真是我修來的福分,看來俺的兄弟們有救了!既然你們真有心助俺們除魔救人,俺也就將實情相告。我乃是梁山好漢立地太歲阮小二之孫,阮良是也!我那十幾位兄弟也都是梁山好漢之後,俺們本是聚在一起,想重建大寨,再現當年水泊梁山之輝煌,故而聚到了這裏,好在原來的大寨雖已被火燒毀,但根基還在,俺們就再原地重新建起了聚義堂,並按原來的形式將大寨重建。但卻未想到,剛剛建好,俺們還未使用,便來了這個魔王,他確也的厲害,俺們這些兄弟都是得到家傳,個個武藝高強,但是十幾個人圍攻卻不是他的對手,最後讓他一窩端,全給生擒活拿,關在大寨中,幸得俺是水中功夫,見勢不妙一頭紮入水裏,僥幸逃脫。至於那個魔王,生的十分凶惡,自稱叫做甚麽“橫公魚王”,魔法十分厲害。”
四個娃娃聞之,皆都無語,看來誰也不知這魔王來自何方?
木娃又道“阮施主,俺們雖不知這魔王是何來曆?但再厲害的妖魔俺們也遇到過不在少數,也通通除之,故而你隻要將俺們載到那梁山大寨,俺們自有辦法除了那妖魔。”
阮良聞聽仍舊猶豫不決,四個娃娃說了半晌,也未能說服他同意,最後憨娃有些不耐煩了!對木娃道“俺說大師兄,人家根本就看不起咱們,咱們何必熱臉貼人家冷屁股?還是少管閑事,傳咱們的經就是了,走吧!”
木娃瞪他一眼道‘二弟,休要胡言,人家阮施主絕不是看不起咱們,而是為咱們的安危著想,你豈能誤會他的好意?”
此時修善娃湊近木娃悄悄暗語幾句,木娃點點頭,站起身來雙腳一朵,騰身而起,踏祥雲站在半空,隨後撤出櫻桃寶錘,在那雲端使出一套錘法,隻見那
足下生雲,直上空中足下生雲風滾滾,直上空中霧騰騰;金光影裏祥瑞罩,快如掣電比流星。櫻桃錘丟起,仙氣萬道衝。空中鷹禽躲,過路鬼神驚。度霧穿雲神通廣,蛇遊蟒攪招式精。道道青煙挾魂魄,條條金焰似雕翎。木娃一柄櫻桃錘,翻來覆去彩霞生。
且說阮良一見,驚得目瞪口呆,未想到這小娃娃竟如此神通廣大,驚詫過後,不由得欣喜若狂,不禁高聲叫道“果然是仙童下凡,俺們有救矣!”
此時木娃降下雲頭,阮良上前拉住木娃連聲稱讚,並連連點頭願意送四個娃娃到水泊之中的梁山大寨,四個娃娃與三隻神獸便登上了漁舟,阮良搖槳,駕舟駛進茫茫水泊,四個娃娃立在船頭,眼望著浩浩水泊,頓覺心胸蕩漾,眼界頓開。小船駛了很長時辰,終於到達了梁山,船靠岸邊,眾人下了船,眼見四周都是蘆葦蕩,不遠處卻有座山寨。
隻聞阮良先容道“四位仙童,要入山寨之前,你們先要知曉這裏的情形,做到心中有數,也好行事。這水泊梁山由七條支脈和八個山峰組成,主峰為虎頭峰,往北是一條狹窄的山梁,稱作黑風口,黑風口北連騎三山,騎三山向東為雪山峰,雪山峰向東較為平坦,為小平山,再向東為玉皇頂,雪山峰向北是小黃山,向西北為東狗爪山,向西有狗頭山、西狗爪山、郝山峰三座山巒,還有東西走向的山峰鏊(ào)子山、青龍山,由鏊子山向北是小梁峰。山寨有兩道關口,皆是山勢險峻,穀深崖陡,特別是第二關,是座植被茂密的雄偉攔穀關隘,為邊關哨卡式,寨牆和大門為全石造,卡穀而立,可說是森嚴壁壘,旗掩霸寨。
過了關卡,就是忠義堂,由此可有兩條通往大寨之路,一條林間路稱為“宋江馬道”,它起自梁山北麓的後寨,貫穿於前後寨之間,穿越青龍山、狗頭山、分軍嶺,曲折回旋,越過黑風口,直達虎頭峰上的梁山大寨,是當年義軍將士搬運糧草,通報信息,防衛進攻的要道;另外一條為便道。在梁山諸峰核心之地,有號令台,主台為三層,用棧橋與周圍三個望台相連接,東台為巨鑼亭,西台為大鼓亭,南台為望台,設信號燈、標誌旗、響箭。號令台主台二樓與另三台直接相通,可迅速傳達號令,通報敵情。主峰虎頭峰與騎三山相連的山凹處,兩側懸崖峭壁,穀幽澗深,有一險關,稱作黑風口,有一人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最上麵是梁山大寨,由演兵場、山門、忠義堂、中廊、回廊棧道、議事房及望樓構成。”
憨娃接道“這水泊梁山果然不凡,布置得十分周密,進可攻,退可守,確也是軍中奇跡也!”
修善娃卻向阮良詢道“阮施主,咱們就這樣大搖大擺的進寨,並不知寨內境況,恐有些冒險,還是先去個人探探虛實?”
木娃道“那你們就暫且在這裏等候,吾進寨中探個虛實?”
憨娃卻爭道“俺說大師兄,這殺雞焉用牛刀,區區一個小魔頭,能有多少邪術,這探虛實之事就讓與憨娃如何?”
木娃正要阻止,修善娃卻道“吾看二師兄能擔此任!就讓他去一趟也罷。”
說著衝木娃眨眨眼,木娃也不知他是何意 ?便未再加攔阻。
憨娃一看大家都同意他前往探寨,心中大喜,挺挺圓肚皮,將大鐵勺扛在肩上,邁著兩條棒槌短腿,大搖大擺的往山寨行去,漸漸消失在密林之中。
木娃向修善娃詢道“俺說四弟,你這是何意?讓二弟獨闖山寨,十分危險,他那點本事怎是魔王的對手?這豈不讓二師弟身處險境麽?”
修善娃笑道“大師兄,你看二師兄對任何事都十分熱心,又顯得膽量過人,其實他是虛榮心作怪,等真遇到危險之事,恐就沒了主張。故而現在還得辛苦大師兄隱在他身後加以保護,但不讓他吃點苦頭,他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強出頭,每次遇到事,都是他第一個殺出來惹事,當然他這股事事當先的勁頭,俺還是十分敬佩,隻是要看自身能力,可否為之?不能總是事事爭先,可又得大師兄給他擦屁股。”
摩羅娃笑道“四弟你這一點說的沒錯,二師兄就是因為有大師兄給他做後盾,他才敢如此事事爭先!”
木娃聞後點點頭道“你們在這裏稍候,待吾去看看二弟如何探寨?”說著身形一晃,也沒入迷林之中。且說憨娃討了探山之事,獨自一人入了山中,不禁也是心中沒底,他深知這可是件凶險之事,雖說大話說的烏丟烏丟的,可心中也是打鼓,不知是福是禍?走了一段山路來到了一處關口,憨娃仰首觀瞧,發現這道關卡竟無人把守,更不用說甚麽妖魔鬼怪?憨娃不禁膽量大增,過了第一關便往山上行去,一路之上竟未遇到任何妖魔,連個人影都未見,倒讓憨娃放心的觀賞這梁山的景致,果然與阮良所說一般無二,但見那
浩淼水泊,迤邐(yili)峰巒。浩淼水泊擁梁山,迤邐峰巒隱雄關。水滸河嶽多闊峻,草木蕭森卻奇觀。一關屏障,屏障一關一關屏障,古寨牆垛堅固;屏障一關,雄渾壁壘森嚴。那二關,卡穀立,澗深崖險;山勢峻,霸寨旗掩。你看那宋江馬道曲蜿蜒,號令樓台戰鼓懸。又有那鳳凰山、青龍山、狗頭山,騎三山,狗爪山、鏊(ào)子山,一座座藏奇納仙,神秘秘雲霧遮掩。更見那蓮台寺、宋江井、爬山龜、名幽洞、石碣台、石井泉,一處處奇異莫測,隱約約鬼區神龕。鬱林幽洞,石壑怪誕;雲蒸霞蔚,群芳爭妍;鷗鳥啼,鷓鴣喧;喜鵲喳,雄鷹盤。黑風口峭壁懸岩,虎頭峰開闊平坦。聚義廳肅穆威嚴,梁山寨旌旗招展。又見那綠柳垂岸,粉荷滿灘;水鴨翔集,別有洞天。這才是前朝一百單八將,臥虎藏龍聚梁山。敬慕水泊眾好漢,義字之名天下傳。
且說憨娃一路觀景,未遇到任何攔阻,不禁心中納罕?終於來到了山頂大寨,忽見聚義廳前,站立一黑大漢,憨娃一看心中興奮,他認出眼前此人,與他在高老莊時姥爺給他看的畫像裏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逵一般無二,你看他怎生模樣
頭上紮一條,青黑藤絲逍遙巾;身上穿一件,羅漢布褂套裳裙。胸膛裸露臂鼓青筋,腳穿草履腿如柱楨。皮糙肉厚蜇獸黗(tun),漢毛濃密勝猿真。豹眼圓睜須怒炸,猙獰好比狻猊獜(l)。手中端握雙板斧,天蓬惡煞降凡塵。
隻聞那黑大漢怒目詢道“呔!哪裏來的醜娃娃?竟敢擅闖梁山大寨?吃了熊心,吞了豹膽不成!”
憨娃上前合掌道“阿彌陀佛!這位施主,不知你與那前朝梁山好漢,黑旋風李大將軍有何淵源?娃兒吾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法號慧能,俗名懶憨娃,前來拜會諸位梁山後人,不知施主怎樣稱呼?”
這黑大漢聞聽冷笑道“要問我是誰?爾且站穩聽真
祖籍沂州翠嶺東,我父原為李逵公。力如牛猛鋼如鐵,雙斧一掄鬼神驚。膚如碳墨雙目赤,撼乾搖坤天煞星。當年結識宋公明,勇鬥張順琵琶亭。江州開路劫法場,聚義梁山幾英雄。沂嶺喪母殺四虎,斧劈羅士誅奸凶。元夜大鬧東京城,風喬捉鬼黑旋風。鐵牛負荊雙獻頭,鶴淚猿悲確有情。南征北戰受招安,飲毒身亡恨蔡京。如今水泊再聚會,梁山後代也精英。要問吾為何方聖?“李大本事”是吾名。
怎樣?爾這乳臭未幹的醜娃娃,竟敢冒充佛祖使者,我豈能容爾!識相的快快下山去吧!如若不然,休怪我斧下不留情,要了爾的小命!”
憨娃聞聽心中大怒,暗道“這就是甚麽梁山好漢的後人,竟然如此無禮!看來得教訓教訓他,如若不然,還真拿吾這豆包不當幹糧!”
想至此,憨娃把眼一瞪,罵道“爾這黑鬼,俺憨娃敬你是梁山好漢之後,多行禮數,爾卻不知天高地厚,爾真以為小爺我怕了你不成?來來來!咱們先鬥上一鬥,我倒要看看爾這梁山後人有多大本領?”
那黑大漢也不含糊,掄動雙板斧,直取憨娃,憨娃舞動大鐵勺接架相還,二人戰在一處,一場好殺。別看憨娃平日裏與妖怪爭鬥,勝少敗多,但對付這黑大漢卻是綽綽有餘,沒幾個回合,黑大漢就招架不住。
大叫道“弟兄們,這醜娃娃厲害,快來助我!”隨著一聲呐喊,隻見從聚義廳中湧出一群人等,將憨娃圍住,那才是
蜂擁而上,各色模樣高如杆,矬似秧;瘦如柴,胖似缸;俊挺拔,醜窩囊;黑若碳,白毫相。兵器迥異,各有所長青龍刀,混元劍,龍王刺,閃電槍;霸王刀,虎眼鞭,日月弓,飛龍槍;雁翎刀,靈山槊,鬼王斧,戲水槍;鉤鐮刀,逍遙扇,流星刺,陀龍槍。個個威猛,如虎似狼森陣列,布密網;環目睜,露狠光;咯嘣崩,鋼牙響;殺氣騰,舉刀槍;穢語罵,胡亂嚷。聚義廳前殺氣濃,水泊寨內逞凶狂。
憨娃一見這陣勢,十分驚異,便大喝一聲“呔!你們是甚麽人?怎在這梁山大寨?難道都是那梁山後人不成?”
黒大漢應道“俺們都是這梁山好漢的後人,如今重占此寨,爾這醜娃娃從何而來?竟敢擅闖俺這水泊大寨,定非善類!快快招供,如若不然便是自尋死路。”
憨娃聞聽大怒,斥道“俺聽聞梁山好漢都是俠義之人,爾等卻這般不講道理,對吾一個小娃娃竟如此出言不遜,我真為梁山好漢汗顏矣!”
那黑大漢聞聽卻嘿嘿冷笑道“娃娃,休逞口舌,快快說出爾的來曆,不然便將爾拿下,關入大牢。”
憨娃更是激怒,將大鐵勺一擺道“小爺我就是不怕橫的,你們一起上,看小爺吾懼也不懼?”
黑大漢聞聽打個呼哨,這群人一擁而上,將憨娃圍在垓心,憨娃亦不示弱,挺大鐵勺殺入群雄,一場混戰,憨娃得其父八戒真傳,雖武藝不精,但其身上存有一股仙神之氣,又曾得少林寺大師指點,長進不少,這就不是這些人所能抵禦的,故而雖對手人多勢眾,武藝高強,卻還是奈何不得憨娃,也隻堪堪鬥個平手,憨娃恐還遊刃有餘。
正在此時,忽聞有人高聲喝喊“呔!眾位兄弟,快快停手,那娃娃是咱自家人,莫要傷了和氣!”
眾人聞聽都停住手,各自分開,扭首觀瞧,原來是那梁山好漢之後阮良與摩羅娃來到聚義廳前。
憨娃一見詢道“俺說阮施主,你們不是在寨外等候麽?怎麽到了這裏?”
阮良應道“俺們在寨外等候時,你四師弟修善娃讓我們兩個來協助大師兄,他怕大師兄對寨內不熟悉,萬一與你走差了路,恐怕你出事,故而讓我和你三師兄趕來助你一臂之力。”
憨娃點點頭讚道“還是四師弟有心計,這不真讓他猜著了,我還真碰到麻煩事了,你的這些兄弟可真不講禮數,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吾下了毒手,要不是俺憨娃本領高強,恐就見不到你們了!”
阮良轉過頭向那黑大漢道“俺說,李兄,你們這是咋回事?難道是那魔王發了善心,放了你們不成?”
哪知那黑大漢看看阮良,似是不識?頓了一頓,支吾道“你……你說的……沒…沒錯,是大王看俺們都是梁山好漢之後,不忍加害,就放了俺們。”
阮良疑道“各位兄弟,莫要欺騙為兄,能有這般好事?是不是你們昧了良心,貪生怕死,歸順了那魔頭?”
黑大漢有些語塞,一時無以回答,更讓阮良懷疑?不禁再詢道“你們到底怎麽回事?快快講來,如若不然,休怪兄弟我翻臉。”
黑大漢正要回應,忽聞有人哈哈大笑道“阮良,真是天堂有路爾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沒想到你是自來送死,竟還帶來兩個嫩娃娃,難道是前來給本王上供的麽?”
眾人抬首觀瞧,隻見從聚義廳裏走出一魔怪,兩個娃娃一見無不驚駭,隻見這魔頭生得奇醜無比,似人非人,似獸非獸,真個生得惡像,但見他
頭上戴一頂青銅獬蓋鷹嘴盔,身上罩一副亮銀大葉魚鱗甲;腳下蹬一雙藍綾色飛雲戰靴,腰間束一條黃色絲絛帶繡花。臉似魚麵雙目赤,體是人形不挺拔。血盆巨口,兩排尖牙。陰毒赤尾鞭在手,寒黎雙鐧背後插。橫公魚魔是混世,占據水滸稱王霸。
憨娃見這魔王長得十分凶惡,不是凡間怪物,定是天上凶星,不禁心中有些打鼓,暗道“這可如何是好?大師兄不在,吾與三師弟未必是他對手?看來得拖拖時辰,等待大師兄來援!”
想至此,憨娃慢吞吞的上前,指著那魔王喝道“呔!爾是何方妖魔?報出名來受死!”
那魔王看看憨娃不禁噗嗤一聲笑道“爾這兒醜娃娃,怎麽生的與那天蓬元帥豬八戒一般?難道爾是他孩兒不成?”
一句話把憨娃說傻了眼,一時無語,不知怎生回答?
一旁的摩羅娃聽得有些氣憤!懟那魔王道“爾這妖魔所言不錯,他就是我三叔父天蓬元帥之子,懶憨娃是也!你待怎樣?”
這魔王聞聽點點頭道“果然如此,這麽說你們兩個娃娃就是那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嘍!本王聽說你們一共是四個娃娃,怎麽如今就你們兩人到此,那兩個娃娃哪裏去了?”
憨娃懟道“這爾管不得,今日俺們兩個就是來取爾項上頭顱的!識相的就乖乖束手就擒,別讓俺們費手腳。”
魔王聞聽哈哈狂笑道‘好個伶牙俐齒的醜娃兒,大話說的烏丟烏丟的,本大王倒要看看你有啥真本事?”
說著將手一揮,霎時,那些梁山新好漢,把臉一抹,頓時都現出原形,原來竟都是些張牙舞爪的小魔怪。這下把個阮良驚呆了,未想到這些梁山兄弟,都是小妖魔變的,頓時憨娃三人被眾小魔圍住,隻見那陰陰妖氣滾滾,件件魔器森森
波濤滾漲湧狂瀾,槍刀簇擁齊呐喊。攻勢淩厲森氣寒,圍定三人死糾纏。槍刺胸,刀劈麵,斧剁槊砸裂身鞭。扇妖風,噴魔焰,利箭穿心劍刺眼。這群魔麵目凶頑各嘴臉,口中不住吐穢言。
再說憨娃三人,被群魔圍在垓心,絲毫不懼,力戰群魔,舞動手中兵器,有守有攻,上抵三十三重天妖,下抗一十八層地魔,直殺得太陽星,西沒山根;太陰星,東生海嶠,眼見天色灰暗,兩個娃娃不見敗相,可那阮良卻有些骨軟筋麻,氣力不支,一個未小心,讓人家一虎眼鞭抽在腿上,一個趔趄摔倒在地,被眾小魔生擒活拿,憨娃與摩羅娃見勢正欲搶救,卻被群魔攔住,阮良被小魔們捆綁押進聚義廳。憨娃與修善娃見不能取勝,便互使眼色,殺開個口子,便往寨外敗走,群魔在後麵緊追不舍,二人剛退到黑風口,迎麵卻被那魔王攔住去路。
隻聞他嘿嘿冷笑道“娃娃,哪裏逃?進了水泊梁山寨,就休想再出去,看吾如何擒拿你們?”說著順手抖出一片黑紗,直向二娃當頭罩下,二娃不知是甚麽法寶,急忙用兵器撥擋,哪知這是一張黑網,頓時將他二人罩在網內,動彈不得,此時兩個娃娃方才看清,原來網住他們的網,竟是由眾多的巨大鱗片,再由堅韌的絞索串聯而成,刀砍不斷,劍斬不折,二娃不禁心灰意冷,頓感無奈。魔王將二娃網住,提起鱗網,背在肩上,領著眾小魔,回到聚義廳暫且不提。
且說木娃,隨著憨娃進了梁山,但因不熟悉路徑,竟未能尋到憨娃,自己卻迷了路,東一頭西一頭,總也尋不到原來進山的路,木娃不禁心急火燎,但也無奈,找憨娃不見蹤影,想回下船的地方,也迷失了方向,木娃一急,便縱身起在半空,想在天上尋找憨娃蹤跡,可在半空中俯視下麵這梁山全被密林所覆蓋,下麵的情形仍是看不清,木娃尋了半晌,好不容易找到了停船的地方,這才降下雲頭來到靠岸之地,可一看這裏隻剩下修善娃一人和三隻神獸,其他人都不見了蹤影,木娃急忙向修善娃詢問,修善娃見木娃一人回轉便感不妙,聽了木娃講的經過,便也將這裏發生的事對木娃說明。
木娃聞後一拍腦袋對修善娃道“看來事情不妙,他們恐都著了那魔王的道,如今就剩咱們二人,四弟你有何法子快快想來,為兄可是不知該如何了?”
修善娃搖搖首道“大師兄,一時半晌吾也理不出個頭緒,現在天色已晚,咱們還是先尋個棲身之地,再做商量。”
木娃也是無奈,二人便順著山邊尋個密林深處,讓三隻神獸尋食覓飲,他兩個坐在一塊巨石上商量下一步如何行事?此時天色已暗,月明如鏡,星光燦爛,照的林中撒下片片銀色。
木娃道“四弟,吾看二弟他們肯定是被那魔王困住了,如若不然,憑阮良熟悉寨內情形,如不發生意外,他們肯定很快就會返回,既然到現在仍未回返,那一定是出了意外,故而也隻有咱們二人能救他們,可現在咱們人單勢孤,顧得了西,顧不得東,裏麵到底發生甚事也不清楚?這卻如何是好?”
修善娃沉思片刻對木娃道“大師兄,如要尋找他們下落其實不難,難隻難在咱們隻能有一人前往,另一人還要看護獸兒與行囊,但要憑本領隻有你大師兄能擔當此任,憑吾這點道行,就是去了也是與他們一個結果,所以不知大師兄怎樣看法?”
木娃道“四弟所言極是,要去肯定是吾前往,隻是木娃頭腦不如四弟靈活,你看前頭雖進了山中,卻迷了路,耽擱了時辰,才成了如今這般情形,吾隻怕再次進山仍無法尋到他們被困的地方,豈不是又白忙活了!”
修善娃笑道“大師兄,這事你盡管放心,吾讓藏獒犬給你帶路,憑它的嗅覺,定會將你帶到那魔王所棲之地。”
木娃聞聽恍然大悟,不禁一拍腦袋道“還是四弟心思靈活,吾怎就未想到呢?既然如此,四弟這裏就靠你看好行囊獸兒,吾這就進山!”
修善娃道“大師兄莫要捉急,今日天色已晚,不便行事,還是等天亮再動。”
說著從小河馬背上的行囊中掏出幾個饃饃,又拿過水袋,與木娃邊吃幹糧邊飲水,隨即便尋個清淨的地方和衣而臥,歇息過夜。
次日,早早的木娃喚過藏獒犬,拍拍它頭道“犬兒!你能否引吾進山尋你主人摩羅娃麽?”這藏獒犬乃是靈獸,完全聽懂木娃之語,連叫數聲,表示認可,木娃滿意的再拍拍它頭,便起身往林外走去,藏獒犬十分聰慧,一躥身跑到木娃前麵,邊在地上嗅氣味,邊往山中尋路,木娃跟隨在後,一人一犬便再次進了梁山。
且說憨娃與摩羅娃雙雙被擒,魔王收了鱗片網,讓小魔們將阮良與兩個娃娃,捆綁結實,抬著三人,出了聚義廳,繼續往山中行去,不多時又來到一座山前。
阮良對二娃低聲道“這是把咱們押往那鳳凰山四幽洞!”
二娃很是好奇,便睜大眼往四周觀瞧,可此時天色已黑,四周隻見樹影,看不到其他的東西,不多時來到一處山洞,小魔們將三人抬入洞中,洞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隻有這幾個小魔眼中放出綠光,三人頓感淡霧彌漫,冷氣襲人,還不時發出“滴嗒、滴嗒”的水聲,神奇莫測。魔王將鱗片網罩在洞口,以防他們逃脫,這才帶領眾小魔往別處,頓時洞內死一般沉寂,隻能聽到彼此的呼吸之聲。
憨娃憋不住向阮良詢道“俺說阮施主,這是甚麽地方?怎這般陰森恐怖?”
阮良歎口氣道“這裏是鳳凰山四幽洞,當年梁山好漢在此結義,人數之眾,實為罕見,可謂五湖四海皆兄弟,人無同麵,人和一心,樂必同樂,憂必同憂,共存忠義之心,同著功勳於國,替天行道,保國安民。梁山之精神,尊忠揚義。而這裏是當年梁山寨的一道屏障關口,這迂回曲折的溶洞,也曾是梁山義軍與官兵巧妙周旋的天然壁壘。傳說當年梁山好漢拉起“替天行道,殺富濟貧”的大旗後,奸臣高俅統率官兵多次進剿,都被梁山英雄們殺得人仰船翻,丟盔棄甲,死傷慘重。高俅派來的將軍也差點喪了性命,為此高俅一籌莫展,大病一場。他有個弟弟高封,自恃武藝高強,又熟讀兵書,總想顯示一番,便請求攻打水泊梁山,揚言要提著宋江的頭為兄長雪恥壓驚。高俅正為找不到攻打梁山的統帥而犯愁,一聽他願往,真是喜出望外,當即點五萬精兵歸高封統轄。這高封率五萬精兵乘戰船浩浩蕩蕩奔赴梁山腳下,在水上一帆風順,沒遇到義軍抵抗,以為梁山毫無防備,便下令攻打大寨。不料,山寨攻不下,鳳凰山四幽洞卻鑽出了無數的神兵,切斷官兵退路,將官軍包圍。梁山好漢個個以一當十,直殺得官兵喊爹叫娘,那高封一看亂了陣腳便想奪路逃跑,“赤發鬼”劉唐手持鬼頭大刀殺到近前,沒用幾個回合,就把高封的頭砍了下來,把首級懸掛洞口,自此,官兵再也不敢覬覦梁山。”
憨娃讚道“未想到這水泊梁山還有這般神奇的洞穴?隻可惜此時太過黑暗,不能觀賞這神奇之洞?”
阮良歎道“這鳳凰山乃是梁山之一奇峰,這裏鬱鬱蔥蔥的翠柏把山體覆蓋得嚴嚴實實,宛如鳳凰身上那美麗的羽毛,連綿起伏的山體顯出鳳凰那婀娜綽約的豐姿,在山南端,就是這四個幽深曲折的大溶洞。”
三人再次陷入沉默,因這洞內冷氣襲人,三人不禁有些瑟瑟發抖。
憨娃罵道“真是晦氣!讓這鳥魔王關在這裏,腹中又無食,怎生熬得過這般濕冷?”
一夜無話,次日天光大亮,一片微弱的光線透過鱗片網,眼前豁然開朗,使三人看清了這洞穴之景,原來這是連在一起的四個巨大溶洞,他們身處中間的洞廳,洞裏平坦寬敞,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廳,可容納千人,大廳的四壁,怪石磷峋,千姿百態。特別是洞口滴著的清泉,一滴一滴的剔透如珠,擊打石槽,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鍾鳴磬響,餘音繞梁。側麵觀,整個清泉連成一片,掛在洞壁之上,形成一道寬寬的瀑布,潭中的流水擦著岩石緩慢趟過,如同纖纖玉手撫過琴弦,輕柔風雅。這渾然一體的鬼斧神工,天籟之音,應和著淡淡晨曦,讓人如癡如醉,如此天然洞穴,確是世所罕見。
正在此時,忽聞洞外有了人聲,遂即那魔王帶領眾小魔來到洞外,魔王收起了鱗片網,頓時洞內光線明亮,小魔們將三人拖出洞外,憨娃不住破口大罵,罵的小魔怒起,對著憨娃一頓拳腳,憨娃不禁罵的更歡!也是他生來皮糙肉厚,這些小魔的拳腳也傷他不得。待被拖到洞外,二娃抬眼觀瞧,不禁心中稱揚,但見
藍天白雲,青山碧水層巒疊嶂峰秀美,鬱林幽洞峪澗葳(ēi)。千姿百態,縹緲深邃千姿百態,古藤纏繞奇石魅;縹緲深邃,曲徑通幽雲煙霏。光透竹林,光影交錯重疊壘;漫山遍野,生機靈動布翡翠。峰巔鷹盤旋,壑裏彩雀飛。岩縫湧泉溪,崖掛瀑簾帷。水泊魚帆密,蘆蕩鴨聲脆。
好一座鳳凰山,美景如畫。突兀,山頂飄來一片雲,一時遮住了陽光,眾人不禁仰首觀瞧,隻見雲中站立一人,此人生的鳳骨龍姿,昂藏七尺。
憨娃一見,喜出望外,高聲叫道“爹爹!快來救孩兒!除去這妖魔!”
各位看官,你道來者為誰?正是那天蓬元帥,淨壇使者豬悟能,豬八戒!此時天上的八戒也看到了憨娃與摩羅娃,更一眼認出了那魔王,不禁大怒,高聲喝道“呔!吾把爾這挨千刀的橫公魚精,好個夯貨,如今竟成了魔?俺以為爾早就到陰曹報道去了,未曾想五百年後爾還未亡?今日又遇到了爾,那就正好新賬老帳一起算,今日就是爾入地獄之日。”
那橫公魚精一見八戒,嘿嘿冷笑道“你是何方神聖?竟敢如此對我講話?我不識你是誰?休要在此胡言亂語!識相的趕緊逃命去吧!如若不然,休怪本王要了爾的性命。”
雲中八戒聞聽,哈哈大笑道“也難怪爾不識吾是誰?爾來看!”說著將臉一抹,現出本相。
這下那橫公魚精大吃一驚,顫聲道“你……你是豬無能……豬八戒?!”
八戒笑道“不錯正是俺老豬,你待怎樣?”
魔王切齒道“想當年是爾半路搶了吾的壓寨夫人,又將我打傷,俺早想報此仇,隻是當年我的道行不如爾,但現時已今非昔比,你自己送山門來,我豈能不報往日奪妻之仇!”
八戒怒道“爾這邪魔,竟倒打一耙,想吾豬悟能原本是天河裏天蓬元帥,隻因帶酒戲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一靈真性,竟來奪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裏,變得這般模樣。吾便來到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雲棧洞,洞裏原有個卵二姐。她見吾有些武藝,便把吾做個洞主,又喚做‘倒插門’。未曾想爾這橫公魚精,遠古異獸,千年以來,未曾滅種,來到褔陵山,竟趁吾外出之時,以武力霸占洞穴,調戲吾妻,卵二姐不從,爾便殺了她,待吾回到雲棧洞,發現洞被爾霸占,卵二姐又被爾殺死,俺老豬豈能不報此仇?故而與爾大戰一天一夜,爾終非吾對手,被吾一釘耙築在後心,重傷而逃,隻是當時俺老豬也是筋疲力盡,便未追趕,爾逃得一命,但此殺妻之仇不報,吾豈能罷休,故而俺老豬一直在尋找爾的下落,未想到今日在這裏遇到爾這仇家,必有個了斷才是!”
此時憨娃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便向八戒詢道“俺說爹爹,這是咋回事?您老人家怎還有個夫人?難道俺娘不是您老原配麽?”
八戒道“孩兒,確實如此,在你娘之前,你爹我確有一位夫人,稱作卵二姐,隻不過她隻與你爹爹相伴不到一載,就被這橫公魚精殺死,之後吾才尋到高老莊娶了你娘。”
憨娃又詢道“那俺娘知道此事麽?您老人家要是瞞了這事,到時讓俺娘知曉,您老豈不又要餓上半月?跪了搓板!”
那橫公魚精聞聽,哈哈大笑道“真未想到,堂堂的天蓬元帥竟如此懼內,真讓吾貽笑大方矣!”
八戒氣得臉似紫肝,對憨娃罵道“爾這不孝的東西,竟敢在此埋汰你的爹爹!讓吾先除了這邪魔,待會再找爾算賬!”說著降下雲頭,舉釘耙照定橫公魚魔便築,這魔王也不示弱,揮動寒黎雙鐧接架相還,鬥在一處,一場好殺
魔王凶頑,八戒強悍。雙鐧摟頭砸,釘耙築胸前。踢天弄井風滾滾,吐霧噴煙霾漫漫。一對鐧,藏殺機,招式不亂。九齒耙,光焰焰,三十六變;這個是遠古神獸,那個是天蓬大仙;一個在水泊稱王霸,一個要梁山除魔奸。這番相遇爭生死,不知誰贏誰輸難斷判?
他二人一番爭鬥,一時難分高下,八戒不禁心中暗道“看來這橫公魚魔本事長了不少,恐難以勝他?這卻如何是好?”
此時橫公魚魔譏諷道“俺說爾這老糟糠的豬八戒,五百年後爾這能耐也沒個長進,看來真是老天有眼,要俺報那一耙之仇,你就認命了吧!”說著,雙鐧交到左手,騰出右手撤出陰毒赤尾鞭,長鞭一甩纏住八戒雙腿,用力一拽,八戒仰麵栽倒,橫公魚魔趁機右手舉鐧直砸八戒頂梁,憨娃一閉眼叫聲爹爹你死的好慘呀!摩羅娃也是一聲驚呼,眼見八戒命喪鐧下,耳輪中就聽當啷啷一聲響,隨即便聽到一聲慘嚎,唬得憨娃閉眼大哭。
遂哀道“爹爹呀!都怪孩兒無能,讓您老丟了性命,您老地下有知,孩兒定給您老報仇雪恨!”邊說便要掙脫繩索,已近瘋癲之態!
就在此時,摩羅娃對他大吼道“二師兄,別哭了,你爹爹未死!”
這憨娃頓時止住哭聲,睜目觀瞧,這才發現,躺在塵埃的不是八戒,而是那橫公魚魔,已現出原形,竟是一條裹有厚重外殼,樣貌像人的怪魚。憨娃頓時傻了眼,再往一旁觀瞧,這才釋然,原來正是桃木娃站在那裏,身旁站立著藏獒犬,掌中櫻桃寶錘還沾著橫公魚魔的血,顯見是木娃除掉了這橫公魚魔。
此時,八戒從地上躍起,撣撣身上的泥土,衝木娃笑道“好侄兒!幸得你及時趕到,救了二叔父一命。”
木娃躬身施禮道“二叔父在上,侄兒木娃給您老施禮!讓您老人家受驚,俺們晚輩該當受罰!”
八戒卻未理會木娃,而來到橫公魚魔屍身近前,將掌中釘耙照準橫公魚尾築下,耙齒穿透魚尾,死死釘在地上,這才與眾人相見。此時的阮良是呆若木雞,他未曾見過真正的妖魔,這橫公魚魔一現身已然讓他心驚肉跳,再看半空裏現出一人,倒生的十分峻秀,心中暗想此人一定是神仙,那知八戒現出本相,更比那橫公魚魔生得嚇人,不禁雙腿發軟,站立不穩,跌坐塵埃。
此時,木娃已將憨娃和摩羅娃的繩索解開,憨娃活動活動手臂,正欲上前給爹爹行禮,那知八戒瞪著大眼,抬手衝憨娃便打,唬得憨娃一個就地十八滾,滾出老遠,才未被打到,直唬得顏色更變,渾身顫抖。
隻聞八戒罵道“吾把爾這不孝之子,竟敢在外人麵前沒了尊卑,對你爹爹口出不遜,吾豈能容你,今日不要了你的小命,俺就不是你爹!”
這下把眾人都弄得不知所措,幸得木娃多加勸解,八戒才消了氣,收了法象,可那憨娃也還是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八戒身前。
摩羅娃叫道“大師兄,那些小魔頭都跑進洞裏去了,可別放虎歸山,咱們趕緊進洞除了這些小魔頭,以絕後患!”
說著提著雙錘奔進洞中,八戒衝憨娃罵道“爾這嚢貨,還不去助你三師弟一臂之力?還傻站在那作甚?”憨娃趕緊提著大鐵勺也奔進洞裏。
木娃向八戒詢道“二叔父,你怎到了這裏?這橫公魚魔是怎生個來曆?”
八戒道“侄兒,你有所不知,這橫公魚魔原本是一遠古異獸,生於石湖,此湖恒冰,這獸身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可離水,跳到岸上,脫掉厚重的外殼,其樣貌有點像人,所以它有‘夜化為人’之說,且此異獸皮堅厚重,刺之不入,煮之不亡,必得以烏梅湯煮之則死,所以,現在還不能說咱們已然除了此魔,等他們除掉了那些小魔頭,你們幾個趕緊去尋些烏梅來,等把他的屍身用烏梅湯煮過,方才能徹底除掉這橫公魚精!至於三叔父為何到了這水泊梁山,是因為俺們師兄弟三人,每過一十四年都要去大雷音寺拜見如來佛祖,參加他的講經大會,各道場的菩薩們也都要前往,這不講經會一閉幕,吾與你父和沙師弟都各回各家,吾走到半路,正遇上觀音菩薩也回南海,俺與菩薩一路攀談,當初就是觀音教化吾做唐僧之徒,保他西天取經,才得功果,更是觀音施法改了俺的容貌,她也知卵二姐與吾及橫公魚精之事,所以,是她告知吾這橫公魚精在水泊梁山稱霸,俺早就想報當年殺妻之仇,隻是苦不知他下落,如今既然知道他在這水泊梁山,吾就到這裏來尋他報仇,卻不知你們傳經也到了這裏?”
此時,憨娃與摩羅娃從洞中跑出,邊跑邊叫道“大師兄,這洞裏還關著些人呢?俺們把他們都救出來了!”
遂即便見一群人擁出洞門,可一個個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有的一瘸一拐,有的渾身是傷。
阮良一見,一下從地上躍起,朝他們跑過去,聲音顫抖的叫道“弟兄們!你們還活著?真是蒼天有眼,是佛祖救了咱們呀!”
那些人一見阮良也是興奮,有人喊道“阮兄,俺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救俺們的!你沒有食言!”
眾人來到近前,阮良給他們引薦八戒和三個娃娃,並報出他們的名號,這群梁山好漢後代聞聽,匍匐在地叩響頭感謝救命之恩!木娃一一將他們攙起,好言撫慰,並讓阮良先容他們的身份,阮良指著他們一一引薦,他們是
及時雨宋江之孫宋士駿。
大刀關勝之孫關鈴。
雙鞭呼延灼之孫呼延玨。
小李廣花榮之孫花逢春、花雲平。
雙槍將董平之孫董芳。
菜園子張清與母夜叉孫二娘之孫張國祥。
青麵獸楊誌之孫女韓若男。
金槍手徐寧之孫徐晟、徐文彪。
黑旋風李逵之後李大本事。
阮小七之孫女阮桂英。
拚命三郎石秀之孫石化龍。
百勝將韓韜之孫韓啟龍、韓啟鳳。
獨火星孔亮之孫孔生。
鐵扇子宋清之孫宋安平。
鼓上蚤時遷之孫時長青。
最後阮良指著自己道“俺是立地太歲阮小二之孫阮良是也!”
阮良引薦完畢,木娃向八戒請示道“二叔父,你看這烏梅湯如何製備?”
八戒向阮良詢道“這位好漢,不知你們這裏可有烏梅樹麽?”
阮良搖搖頭道“俺們這裏沒有烏梅樹。”
八戒歎道“這卻如何是好?沒有烏梅就沒法徹底鏟除這橫公魚精!”
此時有那鼓上蚤時遷之孫時長青跳將過來道“俺知曉哪裏有烏梅樹?梁山的支脈狗頭山上有座斷金亭,據傳是當年梁山眾好漢“論稱分金銀”之地,那裏有幾棵烏梅樹,據說乃是當年梁山首任頭領鐵天王晁蓋,與吳加亮、劉唐、秦明、阮進、阮通、阮小二、燕青等八位好漢,在南洛縣五花營田地裏,截了北京大名府留守梁師寶,差縣尉馬國安一行為蔡太師上壽送上的十萬金銀珠寶,八人用藥酒麻倒馬國安等,劫取生辰綱。事發後,官府追捕,鄆城縣押司宋江暗中向晁蓋報信,八條好漢共同前往水泊梁山落草為“寇”。但晁蓋身有飧泄(sun xiè)之疾,故而時常要飲烏梅煎熬之湯,晁蓋便命手下在山中尋找,功夫不負有人,終於在狗頭山上的斷金亭發現了幾棵烏梅樹,晁蓋大喜便時常與眾好漢在亭上飲酒,談論天下大事,晁蓋十分感慨古時的兩段佳話,既“望梅止渴”與“青梅煮酒論英雄”,更顯他對烏梅的喜愛。
摩羅娃詢道“敢問這位時好漢,這是怎樣的兩段佳話?可否講給俺們聽聽?”
哪知憨娃卻接過話頭道“三師弟,就讓二哥給你講講吧!”
說著煞有介事的裝成老人的口吻續道“這烏梅因其味酸如醋,又稱醋梅。三國時,曹操行軍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們因路途勞頓,又頭頂烈日,個個都口渴難耐。曹操心道,這般下去士兵哪還有力氣拚殺?於是他靈機一動,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果實非常豐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們的口渴。”士兵聞後,頓時嘴裏都流出了口水,精力倍增。曹操利用這個機會把部隊帶到了有水源的地方。這口水乃是舌上之水,古人造字時將“水”、“舌”組合在一起,曰之“活”字,真是大有深意。所以曆代不少養生家創造出許多種功法,力圖讓口中分泌出更多的舌上之水,用以活命養生。不想一個小小的烏梅隻是讓眾兵士想了一下,竟能起到止渴之功效。真乃神奇也!故而便由此傳為佳話,後人稱作“望梅止渴”。所以,如果每日能用一粒烏梅泡茶作為茶飲,那麽口中就會整天溢滿這種彌足珍貴的瓊漿。
再說三國時還有一段“青梅煮酒論英雄”之佳話,董承約會劉備等立盟除曹操。劉備恐曹操生疑,便每天澆水種菜,裝作不問國事。曹操聞知後,為試探劉備,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備宴飲,席間二人縱論天下英雄,劉備躲躲閃閃,顯出毫無大誌之態,但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時,劉備大驚失箸,幸得當時正值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了驚慌之態,從而使曹操釋疑,借以脫身,故而傳為佳話,這其中烏梅竟成了劉備與曹操一番暗鬥的見證。”憨娃一番講述,讓眾人無比驚訝, 時長青讚道“未曾想到這位佛門使者竟有如此學問?佩服!佩服!”
木娃三人從未聽聞如此凡間故事,更是感到新奇,八戒一旁現出洋洋得意之色,未想到自己這憨兒竟還有這般露臉之時?
遂即插言道“既然如此,憨娃你就與這時施主一同前往那斷金亭,采摘烏梅,快去趕回,好處理這橫公魚魔的屍身,以絕後患,俺們在此等候,莫要耽擱時辰!”
憨娃領命與時長青趕往斷金亭,木娃讓阮良集中梁山眾英雄到聚義廳陪伴八戒,他去往岸邊接回修善娃及二神獸。
別人不提,但說憨娃與時長青離開了鳳凰山四幽洞,趕往狗頭山斷金亭,一路無話半個時辰便到了,憨娃舉目觀瞧,隻見這裏是座並不很高的山,但景色十分誘人,但見那
梁山西側,狗頭峰頂。草木蔥蘢樹成蔭,枝繁葉茂野花盛。三麵環臨深穀澗,峪壑幽靜網蔓藤。飛鳥驚蛇鶴鷺爭,猿啼回聲;亂石嶙峋穿溪水,撫卵叮咚。
二人順著一百零八磴山石級來到懸崖上,果見這裏有座四方亭,建在懸崖之畔,三麵環臨深穀絕澗,木石結構,粗獷雄渾,亭中置石桌石凳,古樸莊重。亭上懸匾“斷金亭”三字,行筆瀟灑俊逸,與亭榭渾然一體,給這狗頭山增添了無限風韻,置身亭榭,憑欄俯瞰,令人浮想聯翩,那才是
懸崖之畔,翠柏林中。十二石柱撐屋頂,四角上翹歇山棚。栩栩如生畫脊獸,淩空欲飛展翅騰。水簾交卷圍山徑,朱欄花擁;蔥蔥鬆枝覆簷上,綠樹掩映。
在斷金亭旁,矗立著幾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上結著紫紅色的果子,一嘟嚕,一串串,
果香撲鼻,見者垂涎,但見那
斷金亭旁,瓊樹瑤林。丫杈虯曲姿蒼勁,綠衣裹滿樹周身。枝繁葉茂碧如雲,蜂蝶圍舞雀光臨。紫紅油亮烏梅果,累累繽紛;晶瑩剔透芳香溢,迷醉賞賓。
憨娃不禁口中流涎,食欲蕩漾,也顧不得矜持,上前摘下一串,擼下幾顆放入口中,品嚐後不禁讚道真乃
鮮嫩欲滴水靈靈,果香誘人鮮生生。
人間縱有珍饈味,怎比烏梅誘食能?
憨娃二人采了一簍烏梅,便匆匆趕回聚義廳與眾人相見,八戒吩咐將這些烏梅果煮成湯汁,隨後用其沸煮橫公魚魔的屍身,這才徹底完成了除魔之事,眾皆歡喜。梁山眾後人齊聚大廳,齊齊跪倒向八戒及四個娃娃叩謝除魔之恩。
八戒笑道“眾位梁山好漢,不必多禮,這除魔鏟妖之事乃是這四個娃娃的使命,本當如此,說不上甚麽謝恩,吾還有事就不多打擾,這就告辭!”說著起身,眾好漢怎能讓他離去?苦苦挽留,八戒無奈隻得暫且留住幾日,阮良讓眾位兄弟準備宴席,以表地主之誼!
木娃向他婉拒道“俺們都是佛門弟子,有些粗茶淡飯足以,不必破費,俺們也不可食葷破戒!”
阮良道“吾與這位憨娃使者攀談中,得知他非正式的佛門弟子,而隻是俗家,故而並非嚴苛守戒之人,俺們梁山好漢都是性情中人,十分豪爽,不拘小節,但願能與他共飲!既然你們幾位不能食葷,就另做一席素宴,咱們分席而食,不知可否?”
八戒笑道:“吾這憨兒,別無他能,要說這品嚐美食倒是有一套,俺在做天蓬元帥時,那也是食過不知多少仙食仙肴,玉盤珍饈,但如今俺已皈依佛門,做了淨壇使者,便也不能破戒食葷,但為不辜負眾位英雄之情,便讓憨娃陪你們暢飲幾杯就是。”眾好漢聞聽一陣歡呼雀躍。
阮良道“如今這山上已被那橫公魚魔糟蹋得不成樣子,暫時也來不及購買食材,我有一個好去處,離此不遠有座杏花村,到那裏定能讓各位食得滿意,請隨吾來吧!”
且說眾人隨著阮良下了梁山,來到東山坳間一片開闊地,這裏是一片杏林與梨林。
阮良指著片片林海先容道“諸位使者,這裏是十裏杏花村,按說每至陽春三、四月是梨花、杏花盛開之時,但因這山中氣候較為陰寒,故而這裏的花開得較晚,此時正是一片雪海瓊濤,爭妍鬥芳,雲蒸霞蔚,香飄十裏之時,景象十分壯觀。舊誌稱曰“杏林飛霞”,有詩讚曰
“桃杏值春開,馨香趁風起。
閑步蓮台間,生機千萬裏。”
這裏還有石井甘泉、問禮堂、蓮台寺、西竺禪師墓碑等古跡,所以是個景色優美之地。”
眾人邊走邊觀賞這花海之景,不禁讚歎!那才是
眼前花海,一望無際。踏青賞花遊,徜徉觀葩奇。千株梨爛漫如詩,萬棵杏黃姿豔麗。恍若是置身仙境,瓊園瑤林裏。如霞如霧之杏花,妖嬈迷人無暇玉。燦若星辰,皓瓣春雨。淡淡香清幽,芬芳氣撲鼻。溪影隱約映花身,花影暗藏絲愁迷。無數杏枝花正盛,滿林碧草做襯依。紛紛落下,漫空舞起。神韻更獨絕,脫俗更絢麗 。一叢叢兮一簇簇,噴花飛泉無空隙。雪花呢喃輕細語,“杏林飛霞”暖風裏。
眾人在漫漫花海中行了一段路,前麵出現了一片村舍,也是被杏花包圍著,宛如一幅水墨畫,十分秀美,此時,阮良領著眾人,沿著一條杏樹兩列的花石之路來到一座莊院前,這座莊院十分氣派,那門前真個是
門庭壯麗,金匾高懸門庭壯麗槐矗天,金匾高懸“杏花苑”。涓涓小河繞院環,玉帶竹橋攔護岸。山虎爬牆,牽藤引蔓。望杆扯酒旗,招幌隨風展。村秀引得遊客來,門前階第鋪成毯。
此時莊院門洞開,一股酒香之氣飄出院外。阮良停住身形,轉身對眾人道“這裏是杏花村最好的飯莊“杏花苑”,掌櫃的也是俺們梁山後裔,天閑星入雲龍公孫勝之後,公孫鬆紋,他這“杏花苑”繼承了一百零八道佳肴的水泊梁山宴,今日俺們梁山兄弟就用此宴來給幾位仙人接風洗塵,也略表救命之恩情!請隨吾進院來!”說著在前引路,眾人隨後來到院中,四個娃娃對這莊院十分好奇,步入大門,即見掃徑以待,階柳庭花,左右一龍一鳳飛舞,似在迎接客人光臨;院內到處是花香竹翠,清爽怡人;充斥著各種小巧新穎的建築設計,無論是崇閣巍峨、琉璃簡瓦,還是瓷貼壁畫,亭門對聯,以及掩映在花團錦簇中的涼亭樓閣,無一不盡顯其雅潔優美,秀珊壯觀,令人留戀忘返。院內兩側都是一間間古色古香的餐室,此時已有人前來迎客,是位十分英俊的公子,你看他怎生打扮
篩絹綸巾冠頂,褂袍錦帶仙風。足蹬白襪皂雲鞋,腰挎鬆紋古鋒。身高八尺英偉,相貌堂堂雍容。濃眉杏眼鼻直挺,器宇軒昂把客迎。
隻見這英俊公子打稽首道“無量天尊!杏花苑”恭候各位嘉賓,俺公孫鬆紋迎接眾位仙神蒞臨,使吾這裏蓬蓽生輝。”
阮良忙道公孫兄,來此打擾,隻因這些朋友不是尋常人等,故而還望兄弟多多關照才是。”
此時,八戒上前對公孫鬆紋道“吾久聞梁山好漢替天行道,劫富濟貧。乃是天下豪傑,今日一見果然不虛,你的父輩可是那公孫勝?”
公孫鬆紋應道“這位大叔,不知姓甚名誰?您老怎知吾的父輩之事?”
阮良笑道“公孫兄,你可聽說那唐三藏西天取經之事?這位就是當年叱吒風雲,保唐僧西天取經的功臣,唐三藏的二徒弟,原天蓬元帥,大名鼎鼎的豬悟能,法號八戒,如今的淨壇使者!”
公孫鬆紋聞聽撲通跪倒口中道“原來是仙神駕到,晚輩迎接來遲,還望海涵!”
八戒以手相攙道“小英雄快快請起,不必多禮”
公孫鬆紋站起身來,引領眾人來到一間寬敞的大廳,隻見古風濃鬱
匠心獨具、金雕玉砌。木質錡花構軒榥,畫棟飛甍彩繪漆。一爐好香,嫋嫋騰升煙聚;粉白壁上,懸掛書畫真跡。紫檀龍紋玉屏風,水晶珠簾瀉逶迤。兩張八仙,圍擺雕花檀木椅;錦毯鋪地,柔柔軟軟好細膩。典雅莊重廳堂裏,古色古香書卷氣。
進到廳內,眾人圍桌而坐,阮良將四個娃娃引薦給公孫鬆紋,聞之四個娃娃是佛祖的傳經使者,公孫鬆紋更是十分驚訝,他雖是道家一派,但對唐三藏十分敬慕,更對傳播因果真經稱揚不已,對因果循環,善惡之報也深明其理,故而對四個娃娃格外敬重。
大家寒暄已過,公孫鬆紋接道“幾位仙人,今日到了俺們這杏花村,吾這“杏花苑”繼承了水泊梁山之盛宴,江湖上也稱作水滸宴,共有一百零八道菜肴,如今眾位來得突然,食材難以在短時采買齊全,故而不能滿席招待眾位,隻能盡力而為,吾還知曉幾位都是佛門中人,基本食素,吾就設了一葷一素兩桌宴席,如招待不周,還望幾位仙人見諒!”
說著吩咐夥計擺宴,隻見幾個夥計穿梭般上菜,眨眼兩桌宴席鋪開,果然分成一葷一素兩桌。公孫鬆紋、青麵獸楊誌之女韓若男、阮小七之女阮桂英、在素宴一桌相陪八戒與三個娃娃;其他梁山英雄之後都在葷宴一桌陪著憨娃盡情豪爽,!這兩桌水滸宴席,讓四個娃娃大開眼界,隻見那
葷宴一桌
饕餮大餐, 五味俱全。梁山英雄之佳話,皆入菜單;水泊好漢之聲名,席間頻現。好漢肉,麻辣適中;板斧雞,爽口新鮮。天王‘智取生辰綱’,‘時遷盜雞’形美觀。骨肉同食醬糟魚,大塊牛肉熟爛軟。烤青山羊,細嫩嫩卻外脆裏鮮;悶黃牛肉,膘肥肥仍紅潤色豔。孫二娘蒸仁肉包,回味無窮一口讚。花榮小炒,五顏六色彩斑斕;師師蝦仁,脆嫩澤美味鮮鹹。花魯醉鵝騰藍焰,滾燙爛軟酒香漫。水泊鴨丁宜下酒,外裹金皮五彩餡。梁山燉魚刺酥綿,筋硬耐嚼口碑傳。武鬆牛肉,爛不塞牙;智深狗肉,食之沾蒜。扒魚團,馳名遠近;鬆花蛋,色麗油泛。水泊驢肉滑不膩,河沿老鱉味中仙。盤中明珠燒田螺,豐腴細膩阮七研。濕地泥鰍,水中參仙;梁山毛蟹,鮮嫩爽淡。王婆豬手,晶瑩亮閃。七星聚義,河魚湖鮮。李逵手撕尾羊排,夜叉爆炒羊散丹。梁山葷宴配好漢,大肉大酒盡敞歡。
素宴一桌
珍饈佳肴,吐香噴豔。梁山深處珍奇多,果材精選;水泊之中產蓬蓮,采摘不完。鮮蔬鮓,青菜涼拌;梁山粥,清香甘甜。宋公‘水泊梁山菜’, 張青‘粽香素菜圓’。糖鮮蓮子入口甜,杏仁豆腐嫩軟綿。炸木瓜花,金黃黃酥脆型美觀;山寨風情,清淡淡香炸荷葉尖。武大郎獨家炊餅,香脆可口引流涎。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兩相伴;花油豆皮,顏值一般味卻鮮。水泊酸辣虎皮椒,純香開胃是涼拌。梁山鮮煮稱三美,象牙白中黃綠淡。板栗山珍猴頭菇,甜而不膩味道鮮。望財素雞,五味俱全;羅漢麵筋,食俗不凡。蒸槐花,亦菜亦飯;棗花糕,紅白相間。炸焦葉酥脆可口,炸麵泡筋道綿軟。豆腐菜湯口清淡,魯熏豆腐味悠綿。芋葉窩窩,烤金銀卷;鄆城壯饃,鄆哥梨丸。燒素排骨,清炒素鮮。王婆豆腐,龍鳳絲麵。油炸糕裏香外脆,炸蛤蟆外焦裏軟。梁山素宴品不俗,獨出心裁驚世間。
再看席上之杏花村酒,好酒也
杏花村酒,玉液瓊漿杏花村酒,獨樹一幟稱於世;玉液瓊漿,三絕著稱色味香。落口時,綿甜醇厚;飲之後,回味悠長。杯中液瑩澈透明,氣味中馥鬱芬芳。聞香止步未飲涎,樽酒論文靈思廣。未曾舉杯塵心洗,得飲此釀歌興暢。酌味衝天,飛鳥嗅之化成鳳,酒糟落地,遊魚得味變龍王。人傑地靈借花名,工藝精湛源流長。酤芳停攆貂換酒,壺觴百篇勝杜康。
一席水滸宴,眾人盡情享用,特別是憨娃與眾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食肉,推杯換盞,持螯把酒,高談闊論,十分暢快淋漓。眾位好漢對憨娃之豪爽,甚是喜歡,如遇知己。憨娃也對眾梁山好漢的英豪之氣,十分敬佩,那才是英雄識英雄,好漢敬好漢。
八戒見憨娃這般模樣,雖心中高興,但麵上卻唬著個臉,對木娃三人道“這囊糠貨,真給他爹爹丟人,你們誰去把他拉到這邊來,別在那裏讓梁山好漢笑話!”
修善娃勸道“二叔父,休要管他,二師兄就是那麽個性情,你不讓他發泄,他還不得憋死?等會兒他喝得差不多了,也就安靜了!”
三個娃娃忙不迭的給八戒夾菜,添湯,轉移他視線。公孫鬆紋也不住的以茶代酒敬八戒為憨娃解圍。這番宴席直吃到夜深,方才畢宴。梁山眾好漢大都喝得酩酊大醉,東倒西歪,憨娃也已經酒醉入鼾,公孫鬆紋給眾人安排了客房,各自安寢,三隻神獸也被安排在後麵草棚安歇。
一夜無話,次日清晨,三個娃娃早早起床,先給八戒道了早安,八戒要告辭離去,憨娃與眾好漢都還醉酒未醒,八戒也不再耽擱,便即起身,公孫鬆紋與韓若男、阮桂英代表眾梁山人等相送,三個娃娃更是給八戒施禮恭送,八戒架起祥雲離去不提。
送走八戒,木娃向公孫鬆紋打聽這裏可有寺院?
公孫鬆紋點首道“俺們這水泊梁山因其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而早就成為佛教勝地之一,當地百姓有“梁山周圍村莊三十六,寺廟就有七十二”之說法。可見廟宇之眾,僅山的東麵和山前,就有兩大寺廟群一是蓮台寺廟群,二是虎頭崖寺廟群,建築在蓮台佛像周圍的蓮台寺就是眾多寺廟中最有名的一座。”
木娃點首道“那就煩請公孫先生給俺們帶個路,到那蓮台寺,吾們要拜會那裏的住持,商談傳經之事,不知公孫先生能否屈尊大駕?”
公孫鬆紋欣然應允,三個娃娃直等到時值正午,憨娃方才酒醒,大家囫圇食些午餐,便牽出三隻神獸,裝好行囊,隨著公孫鬆紋和阮良出了杏花村,趕往蓮台寺。一路無話,很快便來到了蓮台寺下,仰首觀瞧,隻見在這梁山雪山峰南麓,呈梯形聳立一座寺廟,分成三層廟院,座北朝南,圍以石壁女牆,樓閣參差、建築宏闊,環境幽雅,風景宜人,寺院掩映在林叢花簇之間,其下就是十裏杏花村,杏梨葩綻,花簇搖曳;茂林修竹,吐綠凝碧。眾人登百餘級盤曲石階北上,來到寺廟門前,但見那
禪院座位幽雅,山青水秀境佳。青石托地山門外,小路盤曲入佛家。廟廓綠樹環抱,滿坡碧草鮮花。頂鋪金碧琉璃瓦,紅色院牆聳巍崖。飛簷掛著銅鈴,風拂叮當聲颯。寺門石柱書楹聯,“蓮台寺”匾門楣掛。鍾磬魚鼓經聲,香煙繚繞升華。絡繹不絕燒香客,手捧供果拜釋迦。寶刹乞福迎祥,景秀譽滿天下。
有古人詩詞為證
“來登翠嶺暮春天,鶯舌如簧隔柳煙。
楚宇清虛戀玩處,奇花幹樹繞金田。”
此時,寺門外站著兩個僧人,合掌低眉迎送香客,其中一僧一眼看到了公孫鬆紋和阮良。
急忙上前合掌道“公孫施主,阮施主好久不見,今日是哪陣春風把您們二位吹到俺這蓮台寺來?”
公孫鬆紋微笑應道“智賢禪師,俺們給貴寺領來了幾位貴客,他們要麵見住持弘智長老,有要事相商。”
智賢禪師聞聽不禁一愣,四下張望,未見到甚麽特殊的人物,隻有摩肩接踵的香客,正在納罕之時,忽見公孫鬆紋身後不遠處的樹林邊,站著四個小娃娃,這四個娃娃卻是與眾不同,不但身披仙衣,手持仙器,除一個生得稍醜外,那三個娃娃都生的玉麵朱唇,水靈靈,光燦燦。就是那個胖乎乎,圓滾滾的醜娃兒,也是身具神韻,更離奇的是,在他們身旁還伴有三隻神獸,也是世間罕見之物。智賢禪師馬上意識到,這四個娃娃定非同小可,恐就是公孫鬆紋所指的貴客。
他正在愣愣的出神,忽聞公孫鬆紋笑道“智賢禪師,別看了,他們就是吾帶來的貴客,你可別小看他們,這四個娃娃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還不快快迎接更待何時?”
智賢禪師立刻緊趕幾步,來到四個娃娃麵前,合掌道“四位佛祖使者駕到,蓮台寺智賢迎接來遲,萬望見諒!”
四個娃娃急忙還禮!木娃道“這位大師,不敢不敢!俺們四個乃是晚輩,怎敢受如此之禮?俺們是有要事求見住持,拜請大師能否予以通報?”
智賢點首道“四位請隨吾進寺,可到後麵禪室去見住持!”遂即回首對另一僧人道“智慧師弟,你趕快去住持那裏稟報,就說有貴客光臨,讓他老人家準備迎客!” 遂即便引領眾人進了蓮台寺,四個娃娃進到寺中觀瞧,但見這蓮台寺裏
大殿兩廡(u), 東西二院。東為準堤石庭隱曲;西為接引庭敞豁寬。廟院上方,陡崖石刻佛顏;蓮花台上,參禪寶相莊嚴。青石托地,古柏參天。八角琉璃甘露井,泉水清澈湧不斷。登台放眼眺遠方,千樹瓊花數行雁。正是那山青水翠石峻嶮,香客如織滿禪園。晨鍾暮鼓香火盛,誦經之聲千裏傳。
此時,眾人來到禪室,禪室門前早有一老僧和那通稟的僧人恭候,老僧雙手合掌口稱“阿彌陀佛!蓮台寺住持弘智迎候佛祖使者!”
木娃急忙上前躬身合掌道“老人家多禮了!吾等四個娃娃乃是晚輩,怎能受您老之禮?三位師弟,快來給老人家行禮!”
憨娃三人也來到近前,四人同時合掌躬身給弘智行禮!弘智長老有些感動,未想到這四個神仙般的童子,又是佛祖的使者,竟這般有理數,更對四個娃娃喜愛有加,忙不迭的請到禪室內敘話,並吩咐身旁的僧人將三隻神獸帶到廟後安置。眾人來到禪室分賓主落座,公孫鬆紋與這住持十分熟絡,並給他引薦四個娃娃,寒暄過後,木娃便說明來意,請弘智長老協助在這梁山地界傳播因果真經,長老聞聽馬上吩咐召集各個寺廟的紙筆僧人到蓮台寺抄錄經文,並將抄錄的經文帶回各個寺廟,在百姓中傳播,並商議舉行多場講經法會,以宣揚因果真經。
木娃見這弘智長老辦事精幹,心中十分敬佩,便與他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已是夜色降臨,弘智長老吩咐準備廟宴,給各位來客接風洗塵,一席素宴,品嚐香茗,直到夜深方散,便都各自安寢。
一連數日,終於經文抄錄完成,木娃便向弘智長老辭行,得知四個娃娃還有重任在身,弘智長老也未再挽留,便集合了全寺僧眾,將木娃等送出蓮台寺,待來到山下,木娃便與公孫鬆紋和阮良二人辭別,二人依依不舍,千恩萬謝,弄得四個娃娃不知如何是好?最後還是憨娃快言快語道“二位英雄,俺們敬佩梁山好漢!做這點事不算個甚!但願你們能再造梁山輝煌,俗話說得好‘送君千裏終有一別’咱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阮良二人目送四個娃娃和三隻神獸漸漸遠去,轉身回轉水泊梁山。這才是
自古英雄惜英雄,神仙好漢兩相敬。
水泊梁山得傳人,俠義精神獲繼承。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