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陰那山超度靈貓精 丹霞嶺禪師複貓形
字數:20640 加入書籤
播經記!
詩曰
人生苦短莫計較,隱忍性情不激躁。
隨緣非是聽天命,心態豁達身不老。
克製欲望依理智,雜念私心祛除掉。
初心不忘獲始終,本心不拒自逍遙。
因果經言曰“萬事皆空,因果不空,萬般不去,唯業隨身。”話說四娃三獸重登傳經路,日日山,日日嶺,遇林不小,遇水寬洪,行彀多少山川,曆盡無窮江河,經文廣播,不覺間已然是暮秋景候,這時節
枝頭黃羽風吹盡,冷落葉飄零。紛紛揚揚,翩翩舞舞,抹去山青。
秋風蕭瑟霜氣橫,蟬蟲共悲鳴。秋雨瀝瀝,落落停停,白露霜晶。
這一日,四個娃娃途徑一座寺廟,這禪院十分雄偉,臨江麵水,群山環抱,飄然入耳的悅耳風鈴聲,猶如天籟,置身其中,仿登天界。但最讓人驚豔的是,從外麵觀,寺中聳立一座鐵塔,十分罕見,但見它
純鐵築成,端正方形。層層鏤空窗,塔梯可攀登。環周鐵雕多尊佛,千姿百態各不同。奇花異草像間夾,珍禽怪獸穿其中。工藝絕倫,巧奪天工工藝絕倫極精麗,巧奪天工唐遺風。須彌座上鑄飛天,寶相莊嚴形生動。
再看這禪院,香客如雲,摩肩接踵,香火不絕。廟門上懸一匾額上書“修慧寺”四個大字,四個娃娃將三隻神獸留在寺外,周圍的香客都來圍觀這三隻奇異之獸,不斷發出驚歎之聲。四人隨著人群進到寺中,但見殿宇恢宏,翹角飛簷,畫棟飛甍,金碧輝煌,香雲彌漫。廟院內放生池一潭碧水,盈盈無比,池中有一泉眼,噴流飛濺,雖已是深秋時光,池周仍舊花木蔥籠,綠草如茵,鳥語花香。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石雕巨像兀立池中,供香客瞻仰,淨化身心。整座寺院古色古香,亭台樓閣,流光溢彩,佛號聲聲,梵樂悠揚,晨鍾暮鼓,發人深省,不啻人間淨土也!大雄寶殿正門六條青龍花崗石穿花雕刻石柱,整座大殿木石結構,雕梁畫棟,五彩繽紛。殿堂正中供一尊毗盧遮那佛像,端坐於蓮花台上,佛像身上的金褸袈裟鑲嵌寶石,光彩閃爍,露肌處用泥金法,頭頂波羅型彩畫藻井。
四個娃娃正在觀賞大殿,卻不知周圍香客及寺中僧侶,都對他們投來異樣的目光,這也難怪,他們四個娃娃三個生的眉清目秀,圓潤光滑,細皮嫩肉,且身穿仙衣,手持神器;而唯一一個生的醜的也是不同尋常,常言道的好“人有古怪相貌,必有古怪能耐!”在這些塵世人眼中,他們可不是鶴立雞群麽?
此時,有一僧人來到四個娃娃身前合掌詢道“阿彌陀佛!四位小施主,小僧看你們衣著相貌,絕非凡人?好似來自那座仙山瓊島,與眾不同,能來鄙寺燒香,乃讓鄙寺蓬蓽生輝,如不嫌棄,可否到禪堂作客?與吾家長老一見?”
木娃急忙合掌還禮道“這位師父,言之差矣!俺們沒有那麽神奇?吾們四人與你是同門,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今日傳經到此,能與貴寺住持相見,乃是必做之事,還望你多多引薦!”
這僧人聞聽十分詫異!不禁又細細打量四個娃娃,不禁頻頻點首,隨即說道“請四位使者隨貧僧到後麵禪堂與吾家長老一見。”說著在前引路,穿過大雄寶殿,又經過幾重院落,來到一處幽靜的禪院,四人舉步入門,往裏觀瞧,隻見那
青鬆翠柏,蒼綠映庭。竹徑幽碎花石鋪成,倚牆立幾株芭蕉挺。禪堂古雅,巍巍雕甍繡檻,軒軒八麵玲瓏。一潭圓池,碧水泉流碎粼盈;卷雲照壁,曼妙如真飾禪境。更見那濃蔭蔽日不秋草,薔蘼滿架幽香濃。放生園裏禽鳥歡,禪堂經聲伴風鈴。
四個娃娃不禁被這禪院的典雅靜謐所感染,未想到在這裏能見到如此別致的寺中禪院?正在此時,四個娃娃又被一幕景象所吸引,卻原來在禪院的正中,有一方紅土地鋪成的練武場,在場地中央有一白髯飄飄的老僧在練武,四個娃娃不禁都被這老僧的武功之精湛所吸引!但見他
其技神乎,人龍世上。潛蛟騰淵爪飛揚,猛虎嘯穀百獸惶,蓄勁如張弓,發勁似箭放。袈裟伏魔功,三花聚頂掌。飛花摘葉術,神仙也難防。踏水神行渡,追雲趕月忙。射石飲羽神猴越,多羅葉指花苞放。空名拳劍化三清,縮骨功輕鬆脫綁。施展十三驚絕藝,雜阿含功暗中藏。
此時老僧已然收勢,那才是氣不喘,心不慌,站如鬆,麵紅光。
那引路僧人合掌道“阿彌陀佛!師父,現有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來到咱們禪寺,前來拜見您老人家!”
老僧抬首看看四個娃娃,目中現出驚訝之色。
木娃急忙上前合掌躬身道“阿彌陀佛!這位大師,俺們四個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今日正巧路過貴寺,特來向老人家見禮,另有佛祖傳經事宜需貴寺相助。但不知老人家法號怎稱?”
老僧聞言,急忙還禮道“原來是佛祖的傳經使者,老衲有失遠迎望豈見諒!”
木娃謙道“老人家過謙了,俺們四個娃娃乃是晚輩,怎敢受老人家迎接?”遂即招呼三個師弟都來給老僧行禮!
老僧有些受寵若驚,忙不迭地說道“四位使者無須多禮,老衲法號聖嚴,四位請到禪堂內敘話。”遂對那引路僧道“性明,快去膳堂,讓他們準備廟宴,給四位使者接風洗塵!”
那被稱作性明的和尚,答應一聲轉身離去。這裏聖嚴長老引領四個娃娃來到禪室,分賓主落座,有小沙彌奉上香茗點心,大家邊飲邊談。
憨娃突然向老僧詢道“老人家,我看您這寺院中那座鐵塔十分罕見,不知有何特別之處或奇聞異事麽?”
老僧見憨娃詢問鐵塔之事,麵上現出愁雲,遂即歎口氣道“這位使者,你有所不知?這座千佛鐵塔鑄於南漢大寶八年,至今都坐鎮在本邑這修慧寺中,此鐵塔共七層,高一丈二,底寬五尺,四方形,塔身鑄有千佛,故名千佛塔,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亦是鄙寺之瑰寶與標誌,前來朝禮者絡繹不絕。但不瞞四位使者,如今此塔已是朝夕不保,很快就不屬鄙寺所有了!老衲也正為此事發愁,不知如何保護它?”
四個娃娃聞聽十分驚呀!不僅互望一眼,知曉這裏麵定有蹊蹺?
修善娃詢道“老人家,此話怎講?能不能說明原委?”
聖嚴長老搖搖首道“四位使者,你們能來到鄙寺,咱們就是有緣,但你們身兼佛祖傳經事宜,不易多生枝節,還是莫管此事為好?老衲這幾日就助你們把傳經事情辦妥,你們趕緊離開這裏,莫要趟這趟渾水,自找麻煩。常言道的好“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鄙寺的事情自有老衲承擔就是。”
憨娃不屑道“老人家,俺慧能心直口快,有甚說甚!您老人家不用客氣,到底發生了甚事?您老講在當麵,莫要讓俺們雲裏霧裏!說不得俺們真能幫您了結此事呢?”
木娃瞪他一眼,遂對聖嚴長老道“老人家,俺這兄弟口無遮攔,您老莫生他氣,不過他也說的有道理,俺們四個也是佛門弟子,遇到貴寺有難,怎能袖手不管,更不用說鏟妖除魔乃是佛祖交給俺們的職責,您老不用為俺們擔心,如沒有點本領,俺們這一路過來豈不早就丟了性命,那還能到了貴寺傳經?”
聖嚴長老聽了木娃一番話,頻頻點首道“慧空使者,你這樣說老衲就放心了,要說此事,確實讓人難以置信?距俺們這修慧寺幾十裏的地方,有座大山,名為陰那山,山中有座寺廟慚愧寺,是祖師神建人於唐大中七年創建 ,他十四歲出家,十七歲行腳參學至此,壘石屋,刻苦參禪。翌年元月十九日晚,見雷鳴電閃,暴雨傾盆,火燒室前楓樹而開悟,自此即在閩西、粵東大演頓悟法門,石室亦稱萬福禪室,後人不斷擴建,亦稱慚愧寺。如今其寺中住持乃是道綽長老,與老衲更是同門師兄弟,俺們又都喜好武功,且皆有成就,他比老衲的功夫更勝一籌,故而俺們交往甚密,他更是個六根清淨,束身自修之人。但讓老衲未想到,半年前他竟對鄙寺的千佛鐵塔生出貪念,來到鄙寺與吾商量要將千佛鐵塔移到他的慚愧寺。眾位使者你們想一想,這千佛鐵塔是鄙寺的鎮寺之寶,更是傳世之物,老衲怎會答應他這無理要求,未想到他竟與老衲翻臉,並放下狠話,說讓老衲好好練功,半年後他要與老衲比試武功,勝者得塔,若老衲不答應,他就以武霸占鄙寺,驅逐老衲,也要將鐵塔移往慚愧寺。老衲自知武功不是他對手,看來這千佛鐵塔是保不住了,但老衲也不會退縮,也在苦練武功,如果老衲已然盡了力仍舊保不住鐵塔,老衲就以命殉塔,絕不苟活!”
四個娃娃聞聽不禁都義憤填膺!
憨娃粗口罵道“我把這不知羞恥的夯貨,身為一寺的長老,又是佛門中的前輩,怎能有如此貪念?看來真應為佛門清理門戶,咱們這就到他那慚愧寺,與他理論!”
聖嚴長老苦笑道“慧能使者,老衲至今也未弄明白,吾這師弟原是一個循規蹈矩之人,如今這般行事十分反常,真是讓老衲莫明奇妙?”
修善娃接道“老人家,依我看這裏麵一定有蹊蹺,咱們還是弄明白這裏的緣由再行事。”
木娃道“請問老人家,這慚愧寺在甚麽地方?不如我先前往探探虛實,咱們再做道理!”
修善娃表示同意,憨娃嚷著要和木娃同往,被木娃拒絕,憨娃顯得十分不悅,正在此時,那個性明和尚回轉,告知長老,廟宴已然備好,請四位使者入席。憨娃一聽有美食,心花怒放,一心隻想著吃食,早把不悅之事丟到了九霄雲外。
性明和尚又對木娃道“四位使者的三匹坐騎還在寺外,俺們牽它們不動,還得你們將它們牽到寺裏來!摩羅娃聞聽便趕緊隨著他去牽三隻神獸。
這裏聖嚴長老請木娃眾人到善堂用膳,眾人來到善堂,隻見已然排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眾人圍桌而坐。
聖嚴長老笑道“四位使者,今日能來到梅州地界,讓修慧寺無上榮耀,能為佛祖傳經獻上一份力,老衲甚感欣慰,今日為四位使者接風,老衲擺了一桌梅州特色美食,但咱們佛門食素,故而菜肴的食材都是素食材料所烹飪,但四位放心,味道絕對是原汁原味,絕無二致,不知用後能不能讓四位滿意?”
木娃起身回道“老人家不必如此破費,俺們一路傳經都是以化緣為主,粗茶淡飯乃是根本,也是得成功果必經之修煉,老人家如此關照,俺們感激不盡。”
聖嚴長老搖首道“慧空使者,此言差矣!雖說你們為佛傳經,須經魔難,方能終成正果,但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你們也應時不時有些精力的滋補,方才保有精力完成傳經事宜,故而今日就當是給你們補充養份吧!”
此時憨娃已有些按奈不住,口中嘟囔道“哪有那麽多講究?快些開吃才是道理,俺這五髒廟都叫個不停了。”
聖嚴長老不知他嘀咕甚麽?正要詢問。
修善娃岔開話頭道“老人家,但不知這梅州美食有何特點?”
聖嚴長老回道“梅州菜肴主要是家禽和水產,以客家菜肴為主要特色,菜味鮮鹹,吃口脆嫩,多說無益,四位還是親口品一品,便知其中奧妙?”
此時四個娃娃便將目光聚在餐桌上,但見這張餐桌乃是精石雕造,晶瑩溫潤,如似漢白玉,有透明之感;部分石料有天然雲狀花紋,呈山水雲霧之狀,絢麗多彩。
修善娃不禁詢道“老人家,這張石桌必不尋常,不知是甚麽石料雕鑿?”
聖嚴長老見詢,麵上有些自豪之色,遂道“這張石桌乃是俺們梅州的一大特產,稱作‘蕉嶺大理石’,其品質卓越,成品種類眾多,色澤豔麗,造型美觀,線條優美流暢,且這樣的雕造工藝更是獨具欣賞之價值,更是咱們梅州之驕傲。
四個娃娃也不禁對這石桌嘖嘖稱奇!再看桌上宴席,更是馨香純美,炊金饌玉,但見那
風味鮮鹹,吃口脆爽。妙取膳祖之巧工,操刀大匠;智匯魚羊之暢想,神技廚王。簸箕粄,吃法獨特;涼粉糕,解熱清涼。開鍋肉圓趁熱食,客家醃麵撲鼻香。黃金粄條細嫩韌,鳳凰投胎餐前湯。浮水鯇丸,粒粒飽滿白如玉;雜錦腐煲,吃些齋菜清胃腸。釀豆腐中州古韻,苦筍煲質嫩滑爽。三及第湯,一碗鮮汁三及第;百侯薄餅,皮韌餡香錦秀藏。梅州特產鹽焗雞,皮脆肉嫩澤黃黃。算盤子珠圓玉潤,狗爪豆糟味濃香。黃板飯獨一無二,七層粄誘惑難擋。蒸艾糍綠綠小粑,水晶肉剔透瑩亮。陰那山薑炒雞酒,甜糯之芳;平遠獨肴蔥油雞,四溢蔥香。梅菜扣肉拔頭籌,食之軟爛伴梅香。客家瓊漿甕密封,入口綿尾淨餘長。修慧寺裏品素宴,梅州佳肴美名揚。
這一桌宴席直到戌時方畢,撤下殘席,小沙彌又端上西岩茶,菊花糕讓四個娃娃品嚐,大家邊飲茶,邊商議如何對付那慚愧寺的道綽。
木娃道“明日吾先到那慚愧寺探探虛實,咱們再做道理。” 隨即又與聖嚴長老商量了如何在這梅州地界傳經事宜,此時已是夜深,性明和尚給四個娃娃安排了宿室,大家便各自歸寢。
翌日一早,四個娃娃被鍾聲喚醒,性明已然在室外等候,四個娃娃起身後,性明領他們到善堂食了早膳,木娃便讓三個師弟在這裏協助聖嚴長老做好抄經事宜,他獨自一人駕雲趕往陰那山慚愧寺。時辰不大,已然到了陰那山,木娃手搭涼棚往下觀瞧,但見這陰那大山群峰競秀,形似五指拿雲,諸峰高聳入雲,山中森林茂密,這山真好去處,有詩為證,詩曰
峭壁懸崖削峰巒,奇岩怪石景萬千。
危嶠形似張五指,直插乾霄聳雲端。
林海蒼茫蔥蘢碧,泉潭瀑溪蒙煙嵐。
珍禽異雀群飛舞,獐麅野鹿洞間穿。
木娃邊觀景色,邊尋找慚愧寺之所在,終於在五指峰下的密林之中見到了一座朱牆璃瓦,殿宇恢宏的寺廟,木娃不敢怠慢,急落雲頭,落在五指峰上,腳下就是慚愧寺,但見
怪古嶙峋圍寶刹,禪院矗立巉嵓(chán yán)下。雲朦霧繚繞,風景似墨畫。望廟宇樓閣嵯峨,觀殿頂琉璃彩瓦。山門前,香客留連;寺院裏,檀煙升華。餘鍾磬音聲悠揚,經傳莽泱()嫋騰颰[bá]。竹茂林深石徑斜,逶迤石階擁草花。虯曲蒼鬆鶴骨筋,盤根錯節牆藤掛。溪水潺潺繞寺淌,流泉飛瀑銀珠灑。歲寒三友聚禪林,五色彩雀落枝丫。一方名山隱淨土,虔誠世子皈佛家!
木娃飛身躍下,來到寺廟近前,見這裏香客如雲,摩肩接踵。木娃隨著人流進到寺中,見這慚愧寺內羅漢堂、福祿堂、法堂、觀音殿、彌勒殿、鍾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普賢殿、玉佛殿、藏經樓、居士樓等逐級而立,氣象莊嚴。朱紅院牆,琉璃瓦頂,金碧輝煌,香火鼎盛,儼然是座氣象宏大的一方佛門聖地。木娃來到法堂,正聞堂內在講經說法,便來到堂內,往正中蒲團上觀瞧,見端座一老和尚,你看他怎生模樣
身披袈裟正襟坐,手捧經書奧秘說。
慈眉善目紅顏麵,誦聲洪亮繞梁閣。
乍一觀,果然是個神勢肅穆的講經人,精神矍鑠的老和尚。木娃卻聚火眼金睛細細打量,不禁心中一驚,原來這老和尚看似慈眉善目,但身周妖氣甚濃,且隱藏凶形,木娃透體識得這是個妖精所變的老和尚。不禁心中頓時豁然,原來是這個妖精變成了道綽長老,在此逞惡。但不知那真的長老道綽現在何處?難道被這妖精害死了不成?
木娃心道“現在就應將他除掉,但這寺中眾生雲集,一旦動武恐傷了無辜,待到人去廟空時再與他爭鬥不遲!”
想至此,木娃便在寺中閑遊,熟悉寺中境況,不知不覺間又步出寺外,此時身臨其境再觀四周景色,與在雲端所見又是不同,四周山勢雄渾壯闊、蔥鬱厚潤、大氣磅礴,峰巒刀切斧削、煙雲疊翠、險峻奇秀,山腰中的慚愧寺建築雄偉、巍峨高聳、金碧輝煌,還有蒼山翠穀間的鄉村田野如碧玉鑲嵌,小橋流水人家,隱約雞犬相聞,白牆黛瓦點綴溫馨、祥和之氣象,可謂山川形勝、風景如畫,如此多嬌。
木娃轉到寺廟後麵,發現一座石壘之屋,看來已是經年久遠,但仍舊保存得完好如初,石屋門眉懸一匾額,上書“萬福禪室”四字,屋前立一石碑,上麵刻著一首偈曰
“電閃雷鳴震昏蒙,雨暴風狂起迷蹤,
八識心田非明鏡,二乘宗門本圓融;
無掛無牽何慚愧,如去如來即真空;
室倚石成本萬福,水流西域月升東;
喳!禪機何處是,嶺邊雲天邊月明。”
木娃看了個晦澀難懂,不知就裏。看看天色尚早,一時無事可做,便尋到一處林中,靠在大石上等候夜幕降臨。誰知這一坐下,周圍環境幽靜,微風拂過,心中十分舒暢,木娃竟慢慢進入了夢鄉。突兀,木娃被一陣鳥鳴吵醒,睜目觀瞧,隻見迎麵一棵梅樹上,落著一群小鳥,這些鳥兒讓木娃十分驚異,見它們的羽毛五彩繽紛,那才是
頭頂黑冠枕朱紅,眼眸星斑閃晶瑩。
勾喙粗厚呲黛須,頭耳覆羽靛染成。
頦喉展現金黃色,頸背腰尾皆翠絨。
胸腹下體塗淡褐,一對細爪灰紫蒙。
這些彩鳥在樹上歡跳鳴唱,似是在迎接木娃的到來,忽然,木娃感到身旁有股清涼之氣,扭頭一看,原來在身側有條溪流淌過,再看溪水中有魚兒遊動,這些魚兒更是與眾不同,但見
魚身左右分兩麵,一麵赤黃另雪顏。
色如鍋中把魚煎,熟了這邊生那邊。
不識真假凝目觀,魚兒擺尾任悠閑。
天下雖有奇葩事,這般驚妙確罕見。
木娃正被這陰那山中的奇異鳥魚所吸引,忽聞遠處傳來寺廟的鍾聲,此時木娃方才感到天色已經暗淡下來,那群彩鳥也撲棱棱展翅飛去,魚兒也都鑽到石縫中不見了蹤影。木娃起身活動活動筋骨,忽覺腹中咕咕直叫,這才感到五髒廟喊屈了,木娃便想在林中尋些果實充饑,遂在林中尋找,果然尋到一棵垂滿果實的大樹,果子碩大,十分惹眼,好果
色透橙芒,柔光閃亮。掛彎枝頭皆碩果,熟實爭豔滿鵝黃。夕陽映下盞盞燈,耀眼生輝眼眸晃。清香飄林間,沁人味芬芳。
木娃急忙來到樹下,伸手摘下一個果子,在夕陽的映照下,這滿樹金黃的果子十分耀眼,但摘到手裏,挺光滑,像抹了一層油一般,果子上有許多的黑點,如果不細看,還真的看不出?果皮呈黃中帶綠,像一隻梨,但是要比梨大出幾倍!
木娃一時真的饑餓,便開始剝開果子的外皮,皮被剝下來,裏麵一層潔白無暇,似是穿了一件棉花衣,透過白色的薄薄棉衣,能夠看到裏麵的果肉。木娃撕開白衣,一顆顆水靈靈的長方形的果粒便映入眼簾,木娃掰了一小瓣放進嘴裏,味道有點甜中帶酸,木娃皺皺眉頭,好像並不十分好吃,便遲疑地又咬了一口,細細地嚼,慢慢地品,最後,嘴裏隻剩下帶著清香的酸甜味,木娃未想到這果子吃起來是先苦後甜呀!於是大口咬下去,一股酸酸甜甜的汁水,跳進口中,這味道回味無窮,木娃不禁吃了還想吃。,一連吃了六個,方才心滿意足。
此時,天已全黑下來,木娃起身趕回慚愧寺,見已然香客退去,寺門緊閉,寺外漆黑一片,隻有寺內透出點點燈火,木娃縱身越過寺牆,輕飄飄落在寺院中。此時,寺中已然十分肅靜,除了知更的僧人,大都在禪房中歇息,木娃摸到後麵方丈室,點破窗欞,往裏觀瞧,隻見那個假道綽長老,盤膝坐在禪床上,正在打坐。
木娃暗道“這妖精現在已然不用再裝模作樣,卻還在打坐念經,不知是何道理?”
正欲入內除了這妖精,卻未想那妖精卻衝窗外道“外麵是何人?竟敢擅闖吾的仗室,快快進來,讓老衲見識見識你的真麵目!”
木娃不禁暗暗吃驚,倒不是怕他有何手段?卻是真未想到這妖精竟如此厲害?木娃見已然被他發現,也就勿需躲躲藏藏,大大方方的推門進了仗室,這妖精睜目觀瞧,也是暗吃一驚,未想到進來的竟是個玉麵朱唇的娃娃?
妖精詢道“爾這娃娃從哪座仙山而來?竟敢擅闖吾的仗室!”
木娃嘻嘻笑道“爾這假和尚,莫再裝模作樣,快些說出爾是個甚麽精怪?竟敢變作道綽長老,欺瞞慚愧寺眾僧,那道綽長老是否被爾所害?如實招來,恐還有活命的機會,如若不然便是自尋死路,俺便要出手屠妖!”
假和尚聞聽,冷笑道“娃娃,爾太也得狂妄,就憑你個乳臭未幹的娃娃,想來威脅吾老人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你先報上名來,就算你是天神下凡,也未必看在吾老人家的眼中,誰要誰的命還很難說?”
木娃笑道“爾這無名的孽畜,是也不知俺的大名,!爾且坐穩,硬著膽,且聽吾言我
花果山中誕吾身,俺父乃是齊天君。水簾洞裏修神通,櫻桃寶錘抵萬軍。翻擾靈霄驚聖殿,替皇除卻賊奸臣。佛陀選中傳因果,兄弟四人踏凡塵。險山惡水都行過,除卻無數魔妖群。凶禽猛獸盡收服,報應不善做孽人。七十二變得真傳,十萬八千筋鬥雲。要問吾的名與姓?慧空木娃是本神。”
假和尚聞聽大吃一驚,他可深知這齊天大聖孫行者的厲害,未想到這娃娃竟是他的子嗣?不禁心中發虛,他深知憑他這點道行,哪裏是這娃娃的對手?便想著脫身之計。
卻聽木娃喝道“呔!休再裝神弄鬼,快些說出爾到底是哪裏的妖精?為何要占據這慚愧寺,那道綽長老現在何處?”
妖精見詢,轉轉鬼眼,口中隧道“娃娃,你即是那孫大聖的子嗣,本領神通定是厲害,但吾老人家也不是吃素的,要問吾是誰?你且聽真,我
陰那山裏世代生,身藏樹洞灌叢中。善於戲水與攀登,晝伏夜出喜獨行。某日天落一神鳥,身負重傷正哀鳴。是吾奉上山泉水,又把仙草救傷情。仙禽康複神誌清,方知他乃鳥重明。為報救死泉草恩,留下朱丹修長命。隻因心急欲成仙,走火入魔煉成精。要問俺的原與宗?靈狸香貓是咱名。”
木娃冷笑道“原來爾是靈貓成精,今日本使者到此,你還不束手就擒,如能悔過,恐還無性命之憂,如若不然便是自尋死路,爾卻把那道綽長老怎麽樣了?”
靈貓精回道“那個老不死的和尚,對吾還有用處,你要尋他可到廟後的‘萬福禪室’,那裏有個地下暗室,那老和尚就囚禁在那暗室中,不過你要想救他,還得過吾這一關,如能勝了吾,才有資格去救他!”
這靈貓精心中盤算,這娃娃乃是佛祖的使者,招惹不起,憑本事又不是他對手,如能使計將他囚禁一時,便可乘機逃脫,遠走高飛,莫要葬在他錘下也就燒高香了!
卻說木娃,聽說那道綽長老被關在廟後‘萬福禪室’的暗室中,不禁心中暗道慚愧,剛剛還身在那‘萬福禪室’一旁的林中,近在咫尺卻未能救他出來?不禁心中有些懊惱,再看這靈貓精要與自己爭個勝負,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點指靈貓精道“爾既不知死活,那咱們就爭個勝負生死,這裏不是打鬥之所,咱們就到那‘萬福禪室’一爭高下,你看如何?”
靈貓精聞聽,正和他意,忙不迭的答應下來,但仍舊未現出本相,還是一副道綽長老的模樣。
他二人出了仗室,各自騰身穿房躍脊,來到寺外,饒過廟院,來到‘萬福禪室’。
靈貓精對木娃道“俺聽聞你父孫悟空有一根金箍棒,打遍天下難逢敵手,但不知他的孩兒本領如何?今日俺要領教,但不知你用何兵器?”
木娃見問,便從發簪上取下櫻桃寶錘,晃一晃碗口粗細,一丈長短,金光四射。靈貓精一見身形一抖,不禁暗道不好,這件兵器乃神器也!如此看來這娃娃非同小可,還是尋個機會趕緊溜之大吉!想至此,便也從腰間撤出一件兵器,竟是一條鐵鏈拴著兩個銅魚,與那寺廟中的木魚相仿。
木娃一看卻未見過這種兵器,遂詢道“爾這件兵器稱作甚麽?報名再戰。”
靈貓精嘿嘿冷笑道“娃娃,你連這兵器都不識得,怎生勝吾?要問俺這兵器叫甚麽名?你且聽真,他就是傳世的奇門兵器,稱做‘陰陽六魂魚’”說著,靈貓精便將兵器舞動起來,直取木娃,頓時煞氣森森,讓人眼花繚亂,但見
一條金鏈兩銅魚,此般兵器確神奇。舞動揮灑金光焰,魚聲嘯嘯似雷劈。攪得風湧砂石飛,葉落枝斷鳥驚起。魚影裹住靈貓體,身器合一攻勢急。
木娃見這靈貓精的手段看似眼花繚亂,其實並無多少真的修為,看來也就是個剛剛成精的小妖,唬唬尋常人等,不在話下,可要與木娃這等見過無數凶妖惡魔的,根本看不在眼中,但木娃卻是做事從不馬虎,即便這妖精沒甚本事,也不敢輕敵,怕中了奸計,便也舞動櫻桃寶錘接架相還,與他殺在一處,卻還算是一場可觀賞之賭鬥,但見
靈貓勇猛,木娃心平。雙魚攻勢凶,寶錘應輕鬆。石屋門前滾沙風,密樹林中落葉聲。陰陽魚,影蒙蒙,分辨不清 ;一柄錘,勢洪洪,霹靂壓頂。這個是山中獸精,那個是下凡仙童。一個在為佛傳聖經,一個在寺廟施孽行。這番爭鬥無意外,定是妖精輸來娃兒贏!
這靈貓精與木娃未戰幾合,便已堪堪不敵,不禁暗暗叫苦,手中的雙魚雖是神器,但無奈本事不濟,無計可施之時,忽然一個閃身,竄進了石屋之中,木娃不禁一愣,急忙追進石屋,卻不見了靈貓精的蹤影?木娃一跺腳,心中懊悔,怎這般粗心,讓他逃之夭夭。但又一想,感覺不對勁,這石屋並沒有甚麽特殊之處,他能躲到甚麽地方?再聯想靈貓精曾說過,他曾將道綽長老關在這石屋的暗室中,看來它也一定躲進了暗室。想至此,木娃便在石屋中尋覓,猛然見石屋正中是座塑像,木娃繞到塑像背後,在底座處有一處縫隙。
木娃不禁暗笑“這靈貓精躲得慌亂,進了暗室卻未將門扣好,留了縫隙,這等於給吾指明了藏身之處。”
木娃順著縫隙輕輕一推,果然露出了一扇暗門,木娃將櫻桃寶錘伸進暗門探探虛實,見沒甚麽動靜,這才探身鑽進暗門,待進到暗室,木娃發覺是一條長長的暗道,順著暗道往裏卻是漆黑一片,木娃火眼金睛視如白晝,便往裏麵探尋,忽聞前方傳來怒罵聲,木娃緊趕幾步,前麵現出一間石室,隻見靈貓精正與一老和尚對罵。
靈貓精怒道“爾這老不死的和尚,現在你就是吾的保命符,有了你那個甚麽佛祖的使者就投鼠忌器,不敢對吾下手,隻要你聽吾之命,讓吾能逃得今日之災,吾絕不傷你性命就是。”
那老和尚鄙夷道“爾這妖孽,既知今日,何必當初,不好好的做個義獸,在山中無憂無慮的度日,卻要修做妖精,來害人間,今日就是你該當報應,老衲怎會任你擺布,寧死也要除了爾者妖孽,為地方除害!”
靈貓精聞聽暴跳如雷,揮起銅魚便砸向老和尚,那老僧看來也是個練武之人,身形一轉,躲過銅魚一擊,木娃見狀不敢怠慢,櫻桃寶錘擊出,正擊在靈貓精肩甲處,這妖精一聲慘嚎,翻身栽倒,中傷不起,雙魚也落地,木娃是何等神力,這一錘險些要了他性命,但也是傷得不輕!現了原形,但見它
身形修長頭頂尖,額寬耳小似狸麵。
眼帶黑斑淡色吻,腹毛淺灰波紋寬。
四肢短粗五指趾,尾長超過體一半。
倒臥塵埃眸含怨,嗚嗚哀嚎苟殘喘。
再表那老和尚,見從外麵進來個玉麵朱唇的娃娃,有些驚詫!直盯著木娃,一時無語!
木娃躬身施禮道“阿彌陀佛!老人家,您老可是道綽長老麽?”
老和尚這才緩過神來,點點頭道“不錯,老衲就是道綽,但不知這位小童兒,你是哪座仙山的弟子?是來救貧僧的麽!”
木娃回道“老人家,吾乃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法號慧空,俺們是四個娃娃互為師兄弟,一同為佛傳經,近日來到梅州地界,落腳在千佛鐵塔寺,與寺中聖嚴長老相見,得知老人家與他是師兄弟,但卻無緣無故的要搶奪他寺中鐵塔,還約他比武奪塔。晚輩得知此事,便欲助聖嚴長老解決此事,故而來到這慚愧寺,未想到竟遇到了這靈貓精作祟,方知老人家是被它囚禁,無法脫身,要奪鐵塔的是這靈貓精,故而晚輩欲除之,與他大戰幾合他就逃到這石屋中,吾便追趕至此,後麵的事情您老都看到了!但不知這靈貓精為何要搶奪那座鐵塔?”
道綽長老歎口氣回道“其實這靈貓精倒非是要殘害生靈,他與老衲說過,自獲得那重明鳥贈與的朱丹後,就一心想修煉成仙,但它不得要領,貪功求名,急於求成,反而物極必反,走火入魔,不但未修成仙身,卻得了個妖精之體,它不甘心,不知從何處聽聞?說如能在千佛鐵塔中修煉,便可脫胎換骨,修煉成仙!因它就是這陰那山中的大靈貓,近水樓台,便占據了俺的慚愧寺,囚禁了老衲,變作吾的模樣,到鐵塔寺與吾師兄商量將鐵塔移到這慚愧寺來,因吾師兄堅決不肯,他又不願現出妖精之身,故而便向吾師兄挑戰,要以武爭奪鐵塔,這就是前因後果。”
木娃這才釋然,遂對地上倒臥的靈貓精道“爾這孽障,修仙不成,隻怪你生了非分之想,故而難成夙願,本使者念你未做太多傷天害理之事,故而可饒你一條性命,我已破了你走火入魔的修為,現已然隻是個普通的山貓夜狸,我這裏有丹藥一枚,你且吃下去,傷痛自會好轉,回到山中做個好靈貓,勿再有非分之想,你雖救了重明鳥仙,但你與神仙無緣。”
說著將一粒藥丸送進靈貓口中,片刻光景,靈貓恢複了常態,也沒有了那股妖氣。向木娃點點頭,表示謝意,遂三竄兩竄消失在密林中。
這裏道綽長老向木娃表示謝意,木娃邀請他到鐵塔寺一趟,與聖嚴長老說明真情。二人邊走邊談,回到鐵塔寺。一進禪室,聖嚴長老正與三個娃娃閑談,忽見木娃與道綽長老一同進房,皆是驚愕無比。
聖嚴長老看著道綽長老,麵上現出憤怒之色,遂對木娃道“慧空使者,你這是何意?難道你也聽了他的讒言,來向老衲挑戰的不成?”
一旁的憨娃也呼的立起身來,對木娃道“俺說大師兄,你到底是那頭的?怎麽與這佛門敗類為伍?”
三個娃娃更是各抄兵刃,怒對道綽長老,準備廝殺。這可把個道綽長老弄得十分尷尬,不知如何是好?
木娃正色道“三位師弟休要無禮!莫要急躁,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聽吾道來。”言畢,轉首對聖嚴長老道“老人家,莫要錯怪了你的師弟,你是被一個妖精所騙,誤會了道綽長老,事情是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木娃便將事情原委講述一遍,眾人方才恍然大悟,聖嚴長老趕緊上前拉住道綽長老的雙手,歉道“師弟,都怪師兄未弄清事實,錯怪了師弟,願師弟原諒!”
道綽長老笑道“這算不得甚麽,既然事情已然明了,師兄隻要不再怪師弟也就是了。老衲寺中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故而也就不在你這裏多打擾,馬上趕回慚愧寺。”
聖嚴長老執意挽留,但道綽長老說他寺中剛剛糟了妖孽騷擾,僧人們恐已十分不安,必須趕緊回去以穩定局麵。他也是說的在理,眾人也隻好將他送到廟外,見他匆匆離去。木娃即與聖嚴長老商議傳經事宜,聖嚴長老召集各大寺廟僧人抄寫經文,準備在這梅州地界傳與百姓,一連數日終於完成抄錄,隻待日後在此地傳播。
木娃見事已辦妥,便向聖嚴長老辭行。
四娃三獸再次登程上路,說不盡那朝餐暮宿,轉澗尋坡。這一日,進入一座大山之中,此山連綿不斷,望不到盡頭,那真是山連山,嶺連嶺,群峰高聳,崔嵬雄渾,峻峭秀麗,分布的錯落有致,天然巧成。登頂遠望,深壑幽穀,清溪長流,飛瀑連綴,一瀑一景,絢麗壯觀。身臨其中,水極清澈,空氣清新,猶如長長的風景畫廊,動人心弦。更有那莽莽林海,鬆柏蒼翠,高山杜鵑,蔥翠箭竹,奇花異草,珍禽鳥獸,令人賞心悅目。
行進間,一山經四季,十裏不同天;朝幕之間,瞬息萬變;雲海日出,壯麗多姿。時有佛光奇景,隱現於雲霧之中,引來種種奇思遐想。雄偉的山峰、幽靜的溪穀、秀麗的植物、神奇的氣象;秋花似海,飛瀑流泉,層林盡染,燕雀飛天;真乃是一幅幅怡人畫卷。
四個娃娃都被這大山的秀麗景色所迷,真是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在山中穿行多日,這一日登上一座山峰,四個娃娃往下觀瞧,不禁驚奇萬分,隻見腳下是一條長長的峽穀,一條大河蜿蜒而過,穀中溝壑縱橫,奇峰林立,古木參天,真奇景也!
四娃三獸下到穀底,身臨其境,不禁慨歎!但見穀中斷崖絕壁如同被利斧劈開一般,裸露風中的岩石、滿布山穀的溪澗、漠漠的平林煙雲,顯現著空靈脫俗之氣,果然好穀,有賦為證
穀壑幽深,溝澗縱橫穀壑幽深,雲煙縹緲霧朦朧;溝澗縱橫,奇石嶙峋網青藤。層層疊疊望無盡,若隱若現岩崖峰。翠竹蔭濃,蔥鬱蒼鬆。一條河,蜿蜒穿穀;通天梯,千步階層。飛瀑流泉星棋布,一瀑一潭天然形。穀底清澈溪流淌,森森林海漠漠平。遠可眺山望瀑,近可觀魚戲泳。鴜鷜(ci lou)空漫舞,白鷺澗水婷。各色各樣野花綻,一碧千裏草飛鶯。絕美峽穀一線天,深藏彩畫奪天工。
四個娃娃抬首仰望,隻覺得陷入群峰險崖之中,幽深的峽穀變得十分神秘,團團雲霧自穀底騰空而起,漸漸向上飄散,在那剔透的空中,隱出縷縷繚繞的奇境,煞那間的美景,使人驚歎!四娃邊走邊觀賞景色。
正行間,突兀,一片濃霧從前方飄來,霎時將他們裹在霧中,眼前識物不清,但很快濃霧飄過,重現晴朗,可卻讓木娃大驚失色,原來大霧過後,木娃身旁隻剩下了修善娃與摩羅娃,憨娃與三隻神獸不見了蹤影?這下三人都傻了眼,四處尋覓,呼叫憨娃,卻無半分回應。
修善娃對木娃道“剛才那股濃霧恐是妖怪經過,就勢將二師兄和獸兒們掠走了!這卻如何是好?哪裏去尋他們?”
摩羅娃無奈道“都說山高必有怪,嶺峻確生精,難道這錦山秀穀也出妖精麽?真真惱刹吾也!”
修善娃勸道“三師兄,事已至此,徒惱無意,且養全瑞氣,尋那妖精巢穴,救出二師兄便了!”
木娃心中煩悶,更為憨娃擔心,不禁唉聲歎氣,有些六神無主。
修善娃提醒道“大師兄,佛祖與你咒語,可呼喚山神土地,你何不招他來詢問,說不定可尋到蛛絲馬跡。”
木娃聞聽一拍腦袋,自語道“真真該死!怎每到關鍵十分都這般無用,總得靠四弟提醒?”遂即,合掌閉目,暗念佛咒,果然時辰不大,有山神現身,來者是個又高又瘦的紅發老翁,手中拄著一條獅頭拐杖,更奇特是身旁還跟著一隻身披疏長毛發,體型粗壯,滿臉絡腮胡,赤麵黑眸的猴子。
山神一現身,向木娃秉拳道“佛祖上使駕到,乳源穀地山神應召來到,不知佛使有何差遣?”
木娃還禮道“山神爺爺,晚輩慧空這廂有禮了!如今俺們奉佛旨傳經至此,不知此為何地?又因剛有一股濃霧經過,不知為何這霧竟卷走了吾的二師弟和三隻坐騎,吾懷疑是妖怪作祟,特向您老人家討教,這裏是否有妖怪出沒?”
山神聞聽點點頭道“慧空使者,你猜的沒錯,這穀中確有一妖怪,十分凶猛,本神不是他對手,故而才讓他在此地作孽,本神雖已上報天庭,但至今未見有仙神下凡,難道諸位佛使就是來除妖的麽?”
木娃搖首道“俺們非是來除妖的,隻是經過此地,卻中了這妖怪的煙泡鬼吹燈!但不知這妖怪是何來曆?稱作甚麽?”
山神回道“此地乃是南嶺山脈之一部,稱作乳源大峽穀,這妖怪乃是本地的一獸成精,這隻怪獸稱作鬣(liè)羚,據說在這錦山秀穀中吸天地之精華,食長壽之果實,經年累月其身體已然與其它的獸眾不可同日而語,有了靈氣在身,但終因無有仙神引導,他又是獸類,故而雖已脫胎換骨,但仍舊隻能化成妖,而非升仙。但即便如此,他的妖法卻是不可小覷,就拿剛才的駕霧掠人,你們不是就沒能識破麽?且他自稱為‘羚魔王’,身邊還有不少的小妖,皆是些虎豹狼蟲,角鹿肥獐,狐獾鼠兔。”
修善娃插嘴道“山神爺爺,但不知這羚魔王棲居在甚麽洞穴?在甚麽地方?”
山神道“這羚魔王的洞穴就在那埕頭大瀑布下麵的深潭之上方,你們再往前行就能見到那個巨大的瀑布,這瀑布是由大布河湍急的河水流到這裏突然騰空衝下,形成瀑布,其氣勢之磅礴,撼人心魄!瀑布下有一深潭,因其形似埕(chéng)口,因而得名‘埕頭大瀑布’,那深潭之上三丈處有一洞穴,就是羚魔王之巢穴,你們的師兄弟與那三匹坐騎定是被掠到那裏。”
木娃聞後點首道“多謝山神爺爺指教,谘詢已畢,晚輩恭送老人家回仙府,如還有何煩勞之事,晚輩會再向老人家請教。”
山神嗬嗬笑道“慧空使者,有事盡管招喚小老兒,佛祖之托,小神怎敢怠慢?你們自行尋找那瀑布也非易事,小老兒這裏有一向導,讓它帶領你們前往,可省下不少麻煩。”
說著對身旁的猴子說道“酋酋,你給他們領路,到那埕頭大瀑布,記住莫要貪玩,事辦成後趕快回府,要讓吾知道爾又節外生枝,必得皮鞭伺候!”
那猴子聞聽,吱吱叫幾聲,表示尊命。山神言畢,晃身消失在溝壑間。這裏那隻被喚作酋酋的猴子,衝木娃三人吱吱叫了幾聲,便竄蹦跳躍在前引路,木娃三人隨後緊跟,行有半個時辰,隱約聽到前方傳來轟轟隆隆的響聲,再往前行三個娃娃不禁眼前一亮,隻見麵前現出一副十分壯麗的畫麵,前麵是一處階梯樣的層崖,一條巨龍般的瀑布飛流直下,十分壯觀,那才是
飛瀑如練,傾瀉深潭;其勢磅礴,動人心弦。遠眺之銀河倒瀉,近觀之大海倒懸。落下時珠璣四濺,激頑石飛沫如煙。巨龍吐沫,懸空彩練,雲漫霧繞一團團。倒映湛藍天,倒映鬱青山。萬馬奔騰之烈陣,猶如劈雷崩峰巒。潭水碧綠清澈底,埕口形如大酒壇。銀鏡皆縹碧,魚石可直觀。妙詞佳句怎描繪?天下難尋美畫卷。
此時那領路的猴子吱吱連叫幾聲,似是告訴三個娃娃目的地已到,遂即,三蹦兩跳便沒了蹤影。
摩羅娃不禁感慨道“這猴子不知是甚麽靈猿,竟這般通人性,世上難尋也!”
木娃此時並未對摩羅娃的感慨有何觸動,而是在搜尋深潭之上的岩壁,想探查那妖精的巢穴在何處?可這潭水被那直衝而下的瀑布激得雲漫霧繞,霧氣蒙蒙,看不清岩壁的情形?三個娃娃正在躊躇之時。
忽聞頭頂有人嘿嘿冷笑道“娃兒們,果然厲害,不愧是佛祖的傳經使者!竟能尋到吾這洞府來,不過你們的好日子弗有啦!都要做吾的口中餐,腹中食,吃了你們的小仙肉,吾便能真的升仙化神,真是天助我也!”
三個娃娃仰首觀瞧,隻見在那瀉落瀑布的層崖頂上,一團黑霧中,站立一妖,你看他果生的凶險
人身獸龐,躍舞顛狂。頭生獨角,雙眸凶亮。兩耳狹又長,口闊呲牙黃。披發灰白色,頭顱似山羊。身裹褐獸皮,四肢粗又壯。斜背彎弓腰纏索,手中提著牛頭镋。霧去霧來遁真形,穀壑溝澗任遊蕩。陰氣逼人寒透骨,腥風撲鼻鑽心傷。如此這般凶模樣,果是名符羚魔王。
摩羅娃一見怒罵道“爾這妖孽!竟敢擄掠我們的兄弟和坐騎,現在又口吐狂言,真是不自量力,憑你也配要食俺們的肉?趕緊交出俺們的人與坐騎,如若不然俺手中的金錘絕不答應!。”
那羚魔王看看摩羅娃,陰笑道“娃娃,本王知你們也非尋常之輩,恐有些手段,但在吾羚魔王眼中,不過是雕蟲小技,本王略施手段,爾等便是吾的口中食,哈哈哈!”說著一陣狂笑。
直把摩羅娃氣得麵漲通紅,鋼牙咬碎!舞動金錘便要衝上崖頂與他大戰。
修善娃攔住他,激將道“三師兄莫與他鬥口,依吾看他不過就是個山賊野鬼,不足道哉,有種的下來一戰!他也就是風箱之嘴 —光會吹!八哥之嘴 — 會說不會做!我看他是沒這個膽量?”
那羚魔王聞聽大怒,點指修善娃道“娃娃,休要逞口舌,本大王這就下去,你們三個娃娃一起上,看本王懼也不懼?” 說著一團黑霧從崖頂撲下,手中牛頭镋泰山壓頂直擊摩羅娃頂梁,摩羅娃正欲接戰。
木娃發聲喊“三弟退後,讓吾接他一鏜!”
遂即便聞震天一聲響,櫻桃寶錘與牛頭镋相碰,這下羚魔王可慘了,它哪裏知曉木娃有萬鈞神力,這一下被木娃一錘震飛了牛頭镋,直上雲霄,不知去向,羚魔王更是膀臂麻酥,失了知覺,身子也被震得又飛上了崖頂,栽兩栽,晃兩晃,險些站立不住,勉強穩住身形,已然驚得麵色慘白,驚魂未定!此時方聞噗通一聲響,原來那飛上雲端的牛頭镋方落入潭水中。
羚魔王不禁暗道“吾的乖乖!這娃娃的神力世所罕見,這牛頭镋不知飛出了多高,這半天才落下來,看來這幾個娃娃不好惹,唉!真是倒黴,怎麽碰上了硬茬!這卻如何是好?”
這羚魔王雖然心中忌憚,但還是不甘心,眼珠一轉,心生一計。隻見他緩緩精神,飛身而下,從潭水中撈起牛頭镋,隨即飛身衝向崖壁,沒入濃霧之中。
修善娃道“看看,他一定是進了洞府,咱們也趕緊追進去吧!”三個娃娃正欲飛身衝進濃霧,哪知那羚魔王又從濃霧中現出身來,可手中卻提著被捆得像個粽子似的憨娃。
憨娃一見到木娃三人,便叫道“大師兄快來救我!這妖怪十分惡毒,俺要在他手裏必死無疑!”
羚魔王哈哈笑道“娃娃們,本王雖不是你們對手,但吾的兄弟也不是吃素的,你們等著吾搬他來要爾等性命!定讓你們做吾餐桌上的美食,這個醜娃娃暫作人質,本王帶走了,不過爾等放心,一時半會兒本王不會傷他半根汗毛,你們也莫要想攔阻本王,如要攔阻,本王就先取了他性命!”說著,駕黑霧,提著憨娃,倉皇而去。這才是
前番鏟除靈貓妖,後麵又遇羚魔王。
傳經道上多劫難,更顯四娃誌堅強。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