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決斷

字數:5763   加入書籤

A+A-




    奪嫡葉嬌李策!
    退堂關門,三位朝臣低聲商議。
    “還記得是誰送的禮物嗎?”
    “記得,”林清慢慢回想起來,“吏部員外郎裴衍。”
    “錯了,”王厘提醒,“裴衍是尚書,不是員外郎。”
    “送聖上火精劍的時候,是員外郎。”林清解釋,“那日聖上壽誕,很多人圍著那柄火精劍觀賞。”
    “本官怎麽不記得?”崔玉路問。
    “你外放洛陽府,”王厘道,“正忙著搜集上司賣官證據。至於下官我,因為官職小,沒擠進去。”
    這麽說,他們都沒有見過實物。
    王厘猶豫道“怎麽確認聖上那件,就是安國公府被搶的貨物呢?或者,火精劍有很多把,這是湊巧了。”
    崔玉路捋須回答“安國公府賬目細致,還畫了那劍的模樣,標注大小尺寸重量和材質圖紋,一看便知。”
    王厘微微搖頭“如果確認是裴衍送給聖上那柄,該怎樣?”
    “怎樣?”林清冷聲,“當然是退贓。”
    退贓……
    王厘退後一步,臉色由紅轉白,眼神躲閃,點著頭道“此事幹係重大。原本三司審案,下官區區侍郎,沒有資格。下官這就回去,請刑部尚書大人前來商議。”
    他是來替上司幹活的,不是替上司送死的。
    可王厘剛轉身,林清就把他拉回來。
    “王侍郎,”他提醒道,“你們刑部尚書,不是病了嗎?”
    最近病的人有些多。刑部尚書托病告假,兵部侍郎薑敏因為給母親侍疾,也沒上朝。
    王厘用咳嗽掩飾尷尬,道“下官去探病。”
    “既然如此,”林清道,“我也去。”
    崔玉路把他們攔住“這件事,還是得進宮。”
    “進宮要挾聖上,讓他交出贓物嗎?”王厘抹了把汗。
    “為什麽要見聖上?”崔玉路有了主意,“見趙王李璟就行了。”
    李璟監國。有事兒問他,總沒錯。
    李璟目瞪口呆。
    “什麽?啥……那個……裴尚書送給父皇的生辰賀禮,是贓物?”
    這人還不如他呢,起碼他今年送父皇的大缸,是從嶽父家搬來的。
    “趙王殿下聰明睿智,”崔玉路道,“就是不知道接下來,該當如何?”
    該當如何……
    李璟覺得他的腦袋嗡嗡亂響,像是鑽進去一群蜜蜂。
    他聰明睿智嗎?他要是足夠聰明,今日就該托病躺著。
    三位朝臣並排站在李璟麵前,神情急切忐忑。看這個樣子,是要把他綁在紫宸殿,問出想要的答案,才肯離開了。
    李璟皺眉苦思,半晌,像是終於想明白了什麽,眼睛一亮抬頭。
    三位朝臣圍攏過來。
    李璟麵露不悅“勞煩幾位向兩邊讓讓,你們擋住光了。”
    朝臣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兩邊讓開,一道陽光順著他們緋紅色的官服照進來,而李璟逆著那道光,揮動雙臂甩開雙腿,“嗖”地一聲,跑出去了。
    他跑了。
    他跑得比兔子還快,跑得撞翻宮女,撞倒香爐,躍過三層台階,撞在一位禁軍身上,嚇得禁軍跪地請罪,李璟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三位朝臣相顧失色,啞口無言。
    大意了。
    不該給他讓路的。
    “他跑了?”
    長生殿內,養病的皇帝很快便聽說了這件事。
    高福已經把事情打聽清楚,知道是因為查安國公府,查到漕運官員貪腐,繼而查到一柄火精劍。
    那柄劍,就在皇帝的私庫中,是七年前,裴衍送的。
    高福見皇帝麵露不悅,送來一盞茶水,道“趙王殿下孝順,不願驚擾到聖上,這才暫時離開了。”
    皇帝抿茶嗤笑“他不是孝順,是膽子小,頭腦不夠用,懵了。”
    高福道“不怪趙王,此事的確複雜。”
    皇帝微微闔目。
    這事複雜,也不複雜。
    大理寺查安國公府,查著查著,查到裴氏頭上。
    大理寺主官是誰?
    崔玉路。
    這件事表明,博陵崔氏已經與河東裴氏決裂,不再輔佐太子。說不定,動的是扶持李璟上位的心思。
    皇帝在心裏冷笑。
    太子上位,尚能壓製裴氏、崔氏、王氏等世家大族。李璟做皇帝?恐怕這江山就是崔氏的了。
    那麽如今裴衍被查,能不能動他?有沒有必要動他?
    皇帝思索片刻,抬頭道“太子這些年做事莽撞,想必跟這些人在他身邊,耳熏目染、薰陶化毒,不無關係。把朕的庫房打開,無論是什麽劍,拿走去查。朝廷要想治理好,就必須有刮骨療毒的決斷。”
    “是。”高福領命,神色有些激動。
    “隻是——”皇帝抬手,臉色一瞬間變冷,沉聲道,“告訴崔玉路,查到裴衍,也便罷了。”
    這是警告。
    是在保護皇帝不想動的人。
    高福的神色有些僵硬,再次道“是。”
    大明宮殿宇眾多,皇帝的私庫靠近太液池。
    高福帶著小內侍去開庫房,小內侍見找出的是火精劍,忍不住多嘴“這劍真好看,去年楚王殿下來庫房的時候,也誇好看。”
    “楚王?什麽時候?”高福把劍遞給小內侍,順口道。
    “就是安國公府被退婚的時候啊。”
    高福想起來了。
    那時李策說處罰不公,於是挑了不少禮物,到安國公府替皇室賠禮。難道那個時候,他便見過火精劍了嗎?
    高福心中思緒混亂,想了想,提醒小內侍道“這柄劍如今要被人握在手裏了,你想活命,就少說話。”
    小內侍嚇得一個哆嗦跪在地上,再也不敢言語。
    高福心事重重離開,把劍交到崔玉路手中。
    拿到火精劍,三人並不覺得輕鬆,反而更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
    他們原本希望趙王李璟能攔下這樁事,去找皇帝稟告。結果沒有做好準備,被李璟逃跑了。
    這下驚動到皇帝,竟把火精劍直接送來了。
    也就是說,讓他們繼續查?
    不是不能,是有點不太敢。
    高福傳達了皇帝的旨意,崔玉路問“聖上沒有生氣?”
    高福笑著點頭“聖上知人善任,才有諸位大人這樣不避權幸、鐵麵無私的好官;聖上忠厚仁恕,大人們偶有犯上之嫌,也隻是誇你們剛直無私、朝廷肱股。”
    幾位大臣懸著的心終於落下去。
    “那麽……”崔玉路提議,“還是請禦史大夫和刑部尚書到吧。”
    要審尚書大人,怎麽也得是平級官員。而林清是禦史中丞,王厘是刑部侍郎,都比裴衍官職低。
    “正應該如此!”林清和王厘雙雙讚同。
    “不知道刑部尚書病情如何了?”高福也知道刑部主官身體抱恙,問道。
    “無妨,”王厘道,“下官去把他的病床抬來。”
    高福啞然失笑,林清已經興衝衝去請禦史大夫。
    一個時辰後,裴衍被傳喚至大理寺公堂。
    公堂上仍舊是那三個人,崔玉路、林清和王厘。
    聽王厘說,他去尚書大人府上才知道,昨日還起床散步鍛煉身體的上司,今日便臥床不起了。林清的上司沒有生病,隻是今日教訓孫子時急火攻心,氣暈過去了。
    林清也不懂,教訓孩子怎麽能把自己氣到半死?
    來這裏的路上,他一直在想,為了活久點,還是不要生孩子了。
    看著堂下比自己官職高的吏部尚書,王厘有些底氣不足。
    林清向後躲了躲,等著崔玉路開口。
    崔玉路的聲音卻還算和氣,問“這柄火精劍,是大人您當年送給聖上的吧?”
    “不錯。”裴衍道,“有何不妥嗎?”
    他站在大理寺,卻似站在朝堂,身上那種朝廷大員的銳氣,讓人心神震顫。
    “有,”崔玉路並不畏懼,道,“本官已查出這柄劍的來龍去脈,跟大人再次核實,是為了確認,這是開封府都水監使者韓水清搶奪到的贓物。這個韓水清,大人您認識嗎?”
    “不認識。”裴衍麵含嘲諷。
    一個都水監使者,怎麽可能認識堂堂吏部尚書呢?
    崔玉路相信裴衍的話。
    他笑道“想要把韓水清和裴尚書聯係起來,需要四個人。”
    四個人,一根線上的螞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