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公布供詞

字數:4253   加入書籤

A+A-


    第55 章 公布供詞
    按照張恪推測,梅龍鎮的那些長輩們基於“舐犢情深”,想必是默許了那些年輕子弟們的行為,讓他們逃掉了。不過,他們定然也清楚這樣一來,是沒有辦法向朝廷交待的,在這一矛盾之下,他們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後續該如何自處了。於是便隻能選擇將自己關在家中,閉門不出了。這種鴕鳥心態,自然是沒有什麽實質用處的,對此張恪隻感到了一絲諷刺:那些小孩子不懂事,怎麽這些大人也不懂嗎?護犢子也不是這般護法吧?難怪有人會說:所有問題兒童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他們的家庭身上。
    親親相隱,直在其中矣!這是孔夫子的觀念。之所以有此觀念,或許是出於對個人權利的保護及家庭倫理關係的重視。某種程度上,這樣做的確也有利於維護親情在社會結構中的重要性。其實,直到現代,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這一點都是被視為一項立法原則而受到廣泛尊重的。因為法律規條存在的意義,應該是:防止罪惡,導人向善,促進社會公平和諧的。所以若是硬性地去強迫“親親不相隱”,讓親屬之間互相檢舉,實質上的確會破壞血緣親情,很難說這樣做的利弊究竟如何。也是因此,從古至今在法律層麵上,對於“親親相隱”基本上是采取相對“容忍”的態度的,所謂的“大義滅親”更多的還是口號式的宣講,在實際操作時,不難發現,很少有人會這麽做的。因為你很容易就能想像得到,一個背叛親人的人,無論他基於怎麽樣正當的理由,都將麵臨到的道德困境,以及在精神及生活上的痛苦。
    想到了這些後,張恪便也開始有些理解梅龍鎮這些人的選擇了,而他們會這麽做,或者才是更符合人性的。隻要你能真正的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或許你最終的選擇也會和他們一樣的。而且,律法上對於這種事兒,一般情況下,都會從輕處罰甚至不罰的,原因便是:法律不能淩駕於基本的人性,成為惡法。有人甚至認為“親親相隱”應該被視為公民的權利而非義務。但就張恪的看法,權利總是伴隨著義務的,權利更是有邊界和底線的,如果單就梅龍鎮這件事而言的話,那些人他們畢竟殺了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梅龍鎮的眾人選擇了包庇,誠如張恪一開始時就告訴李鳳的話:若隻是搶了財物,那還有得商量,但他們殺了人,這事兒已然跨越了人性的底線,最起碼首惡是必須嚴懲的。放過殺人犯這種事兒,是絕對不可能的。
    張恪看了看李鳳,想必在其心裏,應該也是天人交戰的。一方麵,那些人裏畢竟有她的族親,於心何忍;另一方麵,她更知道他們走上的是一條不歸路。然而,事情已然這樣了,接下來便隻能用冷冰冰的律法來處理這個事兒了。張恪柔聲道:“李姑娘已經盡力了,接下來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本官答應你,會盡力將事態控製在小範圍內,不去牽扯更多人的。”
    李鳳也知道,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再說什麽也沒有用了,自己也不能那麽不識大體的,因此聞言隻是向張恪施了一禮:“小女子明白,謝謝大人。”
    張恪朝其點了點頭,轉向何剛道:“何大哥你馬上派些人出去,接應趙常山他們,盡快將人犯帶回來。一切都等人抓回來後,再行處置吧。至於鎮子裏,照舊先圍著吧,不過可以酌情鬆一點,相信他們此刻應該也不會再出什麽幺蛾子呢!”
    次日正午時分,趙常山等人相繼返回。自強行衝卡逃出梅龍鎮後,那些二世祖們便分開來,朝著各個方向四散奔逃。然而,盡管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卻並沒有什麽卵用的。趙常山手底下的這撥護衛隊隊員,那都是他親自去精心挑選出來的,雖然是退役軍人,但卻都是實力在線的,加上這幾個月來,一直都在嚴格訓練,憑他們的實力,要追上並抓住這些二世祖,簡直不要太輕鬆了。隻是因為那些人衝出來後,便無頭蒼蠅般亂闖,導致了他們也隻能四散開來去追。不過,有虎狼等異族在,依靠他們靈敏的嗅覺和追蹤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追丟的。於是,陸陸續續的,一個一個的全被抓了回來。
    這些人逃了一夜,一個個看著便都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不過,張恪並沒有發什麽善心,讓他們去休息,而是第一時間,便讓人對他們分開進行了審問,做了筆錄,簽字畫押。可能也是知道,大勢已去了,那些人便也沒有再做什麽無意義的抵抗,因此全都主動坦白了一切。
    第二天,張恪讓人整理好了那一百多人的口供,大致理順了整件案子的全貌後,便帶著胡不歸等人走進了梅龍鎮。挨家挨戶的敲門喊話,讓鎮子裏的老老少少們,全都集中到鎮子中的那棵老梅樹下的廣場開會。幾千個人,將廣場擠了個水泄不通。到了這一刻,他們大抵也已經猜到了什麽,因此雖然幾千個人全擠一塊了,但現場居然顯得很是寂靜。張恪站在梅龍樹下,望著這黑壓壓的一片卻顯得無比安靜的有些違和的場麵,心中不乏感觸:終究事關自己的親人啊,誰又能真正用平常心去對待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常山和何剛見到這麽多人圍上來,倒是有些緊張的,萬一他們喪失理智怎麽辦?這個時候,他們有些不明白,為什麽張恪居然隻是帶著他們十幾個人就直接進來了。幾千個兵士在外麵呢,又何必冒這種險了?其實,之所以這麽做,還真不是張恪托大或者疏忽大意了,這其實是他有意為之的。不能說,這麽做就沒有風險的。可是張恪知道,若是他大張旗鼓的派兵深入進來的話,那這種強硬的姿態,反倒是可能引起態勢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的。那無疑是對這幾千人的強烈刺激,有可能激起他們的反抗情緒的。反而他們幾個人進來,主動將姿態放低了,對他們的情緒是一種安撫的。而事實也證明了,張恪這一略顯冒險的舉動,實際上還真的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因為隨著人員越集越多,卻始終表現出秩序井然來,沒有喧嘩,沒有推搡,所有人的臉上,固然沒有什麽表情,但也都很平靜,仿佛就真的隻是來開會的。看著這一切,趙常山和何剛才略微鬆了口氣。
    另一邊,胡不歸倒是始終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不過細心去看的話,還是可以發現他的整個身體其實是緊繃著的,銳利的眼神更是時不時的朝著周遭掃視。好在,雖然人越聚越多,但自始至終什麽意外也沒有發生。
    不一會兒,人群中分開了一條道,有幾個老者走了出來。張恪見狀,趕緊上前幾步,彎下腰來施了個禮,道:“晚輩張恪拜見幾位長者。”
    他們當中的一位,舉手回了一禮後,道:“張大人不必客氣。唉,老朽等知道我梅龍鎮上下已然犯下了彌天大罪,雖不能說人人有罪,卻也沒臉說人人無辜。事已至此,老朽等厚顏懇請大人,若有什麽罪責,請加諸在我們這些將死之人身上,給這些小輩們一個機會,讓他們重新做人吧!拜托大人了。”說完,佝僂的身體硬是彎下身來,施了一禮,其他幾位老人家也紛紛效仿,硬撐著給張恪施禮求情。
    張恪見狀,趕緊上前幾步,將他們一一扶住,阻止他們行禮,口中連聲說道:“諸位長者,萬勿如此,折煞晚輩了。張恪此來,正是為了解決此事的。大家請稍安勿躁,先聽我一言如何?”
    那帶頭的老者,連忙道:“請大人示下。”張恪點了點頭後,先是環顧了下四周,望著周遭灼灼的目光,內心感慨萬千。雖說,他們的確包庇了一幹罪犯,但說到底那都是出於樸素的親情而做下的,錯自然是錯的,卻也算“情有可原”。隻是,該處置的終究還是要處置,否則的話,國法豈不是要淪為虛設。
    “前幾天,梅龍鎮裏總共一百零八人,枉顧法紀,搶劫了一支商隊,不僅將財貨洗劫一空,更殺死了七名無辜的商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相關的供詞我已經整理完畢。在這裏,我願意隨機將其中的幾份當眾公布出來,讓大家都能了解其中的事實真相。趙大哥、何大哥,你們來念一下,大聲一點。”
    趙常山和何剛領命而出,隨機從張恪的手中抽出幾張紙來。趙常山氣運丹田,首先大聲朗讀了出來。
    “大家都覺得搶上幾次,把那些商人嚇唬住了,他們以後就不敢再去互市做生意了。那個時候,我也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後來便跟著去了。”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沒想殺人的,隻想得了財物就走的。可是後來,有一個商人拚命的反抗,宋大哥他們便和他打了起來,也不知道怎麽,最後真的就砍了對方幾刀,然後那人就這麽倒在地上了。”
    “意識到那人死了後,大家其實也都慌了。有好幾個商人,已經害怕得直接跪在地上求饒了,可是宋三郎他們不知道為什麽,竟不管他們的苦苦哀求,反而還接連出手又殺了好幾個,把我們都嚇了一跳,我……,我覺得他們應該是想要殺人滅口吧。”
    “在他們又殺了幾個人後,我們才反應過來,製止了他們繼續殺戮,後來……,便趕緊離開了那個山穀。”
    ………………。
    聽著趙常山和何剛隨手抽出的供詞,一張一張的念下來,梅龍樹周遭的所有人全都沉默了,在那平鋪直敘的話語中,揭露的卻是一場泯滅人性的殺戮,而犯罪的一方卻是他們所熟悉的至親。沒有什麽比這更讓梅龍鎮的這些老老少少受到震動和感到難堪的了,那一字一句猶如實質般地在抽打著他們的靈魂,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喜歡小族長的奮鬥請大家收藏:()小族長的奮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