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仙配(中)

字數:3934   加入書籤

A+A-


    《天仙配》的故事架構自然同樣是來自於張恪之手的。隻不過,當初為了讓故事更加有趣,結局更美好一點,他便將《牛郎織女》中的一些橋段,比如“鵲橋會”等也給揉了進去。如同之前的《竇娥冤》和《女駙馬》,張恪也隻是提供了故事的梗概及他所能記得的一些精彩段落。想要將其形成完整劇本並搬上舞台,還需要許鶴他們再進行二度的創作及加工打磨。
    這個劇本,許鶴和李嚴已經數易其稿了,卻始終覺得不太滿意。《天仙配》的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麽問題,但大家卻總是覺得似乎有什麽地方不夠圓滿,具體的說是覺得其中的某些人物形象不夠成熟和飽滿,顯得牽強了一些。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這部劇便被許鶴一直壓著,並沒有將其搬上舞台。因為許大師總覺得它還可以更好一點,他也實在無法容忍連自己都不滿意的戲劇倉促地就搬上舞台,這是對藝術的褻瀆,更是對觀眾的不負責任,絕不可取。
    直到看到了升平公主所修改的文稿後,許大師才恍然大悟,自己一直以來都感覺不太對的地方究竟在哪裏。那便是人物的身份上,具體的說就是在主角七仙女的人設上。要知道在人物設定上,她可是天帝的女兒,哪怕是下了凡間了,也不應該和普通女子一般的。所以,在其言談舉止上,即使不說仙氣飄飄吧,最起碼也要氣質脫俗才行吧!雖然七仙女有感於董永的孝心,下凡嫁給了他,但人家畢竟出身高貴,在人物塑造的時候,總不能隻將其當個普通的凡間女子來處理的。而且,既是仙女卻又想做凡人,這個矛盾本身就極具有戲劇性,若是處理的好的話,肯定會很出彩的。但若是處理不好,也有可能成為最大的破綻的。隻不過,許鶴和李嚴兩個大男人,實在是不懂“仙女”下凡後,究竟該怎麽樣說話做事才對味兒的,他們實在是沒有任何經驗啊。他們倒是憑著自己的想象做了些演繹,但終究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怎麽看怎麽不順眼。
    當然,這世上肯定是沒有仙女的,但卻有接近於天帝女兒的人物,沒有錯,正是公主殿下。當許鶴他們看到經過升平公主修改的版本後,便如獲至寶,深以為然:對嘛,這才是天帝之女該有的樣子嘛!要不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呢,終究還是要有生活啊!
    在升平公主的版本裏,她並沒有去動故事的結構或情節,隻是對有關於七仙女的部分進行了修改,使其言談舉止更加貼近其天帝之女的人設。升平公主當然是經過名家指導的,皇帝顯然是不可能隨便找個人給皇子皇女們當老師的。雖說有名家教導也並不意味著就能學業有成,但終究起點會比普通人高一點,但凡這些皇家子弟上點心的話,在學問上、見識上、言談舉止上總不會太差的。而單就升平公主而言,除了她不能說話外,在平常的相處中,總是會在不經意間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公主的儀範來的。而像高貴氣質這樣的東西,那也不可能僅僅隻是靠著學習或者模仿就能具備的,這是純靠時間去自然而然養成的。若真的去死學硬套的話,最後大抵也隻會是東施效顰,徒然惹人笑話而已。
    因為有著類似的身份背景,所以升平公主對於七仙女的那些改動,才顯得比較符合人設。在許鶴等人看過之後,自然也會覺得:嗯,這才像玉帝女兒的樣子嘛。適當的讓七仙女的言談舉止與普通女子區分開,才是更符合人物設定及邏輯性的,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嘛!之前無論是許鶴或者是李嚴,之所以會感覺不對味兒,那是理所當然的,倆大男人再怎麽努力的想像,也不可能準確地把握“天之驕女”這樣的人設的。
    另一方麵,七仙女對於天上的生活產生厭煩,反而向往人世間的生活,這種心態也跟升平公主有所契合的。皇宮裏的生活,太過單調、寂寞、缺少煙火氣。然而,一個公主向往民間生活這種事兒,對普通百姓而言,其實是沒有辦法理解的。在他們的認知裏,或許還會覺得:這人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純粹是在找罪受,沒苦卻偏偏要去硬吃。這種事兒,其實不太好解釋。每個人喜好不同,精神需求也不同,人生境遇更是千差萬別,別人眼中的你跟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也總是存在差距的。而從戲劇的角度上看,這種矛盾衝突是很有戲劇性的,但這裏麵還是需要對其進行更多的合理化的,否則太過於脫離生活的話,會讓故事本身喪失說服力的。藝術創作,還是應該紮根於生活的嘛!
    因此種種,升平公主結合自己的生活,並代入自己的思想行為,所演繹出來的七仙女形象,比起之前其他人光憑想象所營造出來的,顯然要更生動、貼切、自然而又真實。而受此啟發,扮演七仙女的許合子也有意識地去觀察和模仿升平公主的一舉一動,在塑造這個角色的時候,更多的對其進行了借鑒,包括神態、姿勢、步伐等等。可惜升平公主不能說話,因此在念白的部分,許合子隻能在語速、語氣等上麵自己發揮想象,力求將一個“天庭小公主”的形象更真實可信的搬上戲劇舞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日,京城礬樓開演新的劇目《天仙配》。雖然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出戲,但隻光聽這個名字,就已經讓人心癢難耐,期待值滿滿了。對戲迷們來說,他們並不會懷疑新戲的質量,因為自從礬樓劇場開業以來,他們便一直是精品不斷,從未讓人失望過,這一次,想必也不會例外。這是這幾年下來,在許鶴等一眾創作人員的苦心經營下,創建的美譽度。這跟外麵的那些草台班子顯然是不一樣的。礬樓劇院從始至終,都一直站在這個圈子的頂端,甚至於隨著一出又一出優秀作品的麵世,他們和其他跟風者的水平差距,還一直在拉大著,短時間內,怕是不會有什麽人可以與其比肩的。
    礬樓並沒有在上戲前對這出新戲進行太多的宣傳,不是不想吸引眼球,而是沒有這個必要。他們隻是提前三天,在劇場外掛了個牌子,上麵也隻是簡單地寫著:三日後,戌時,開演新戲《天仙配》,明日開始預售。然後,就沒了。沒有錯,就是這麽簡單,就是這麽自信。別的劇場開演新戲,需要賣力宣傳,廣而告之,為的是能有一個開門紅。但礬樓劇場並不需要,一直以來他們便從來沒有過票房焦慮,這是他們如此自信滿滿,甚至是托大的由來。而事實證明,他們也的確是有這個資本的。那塊牌子掛出去後,很快的,礬樓開新戲的消息便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次日,天還未亮,售票處便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戲迷們都想要在第一時間,就先睹為快。為此,許多人早早的就過來排隊。
    《天仙配》開演當天,太陽才剛下山,搶到票的觀眾就已經聚集到了劇場外,等候進場了。大家興高采烈的各自圍在一起,對這部新戲,揣測議論著。不過,他們當然是不知道什麽具體內容的,在保密方麵,許鶴他們還是做了充分的工作的。畢竟雖然不需要做什麽宣傳,但吊吊觀眾的胃口還是有必要的,何樂而不為呢?
    普通觀眾還在場外等候著,但礬樓劇場內,各個樓層上的包廂裏麵,卻已經陸陸續續有人進來了。在頂層位置最好的一個包廂裏,皇帝、升平公主、汪直三人也已經到了。皇帝坐下來後,便笑著朝升平公主道:“說起來,許鶴他們倒是許久都不曾再開新戲了。嗯,《天仙配》這名兒取得倒是頗有意思,讓朕也很是期待呢!”
    楊靜姝聞言笑著點了點頭,她的外表看似平靜,其實內心卻是有些緊張的。畢竟這部戲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有她的一部分貢獻,因此不免就更多了幾分期待。
    幾名侍者將一些瓜果點心茶水送進來,汪直細細的檢查了一番後,便揮手讓她們退了出去。此時,樓下的觀眾也已經開始進場落座,場麵熱烈但又有序。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礬樓劇場的觀眾,素質上普遍還都是不錯的。這也從側麵說明了,優秀的文藝演出活動,在提升民眾的文明素質,增強人文修養方麵,是有著顯著作用的。
    從統治者的角度看,那些展現真善美,傳播正向價值的文藝活動,是應該予以重視、鼓勵和支持的。民眾無疑是有著對精神文化的強烈需求的,這從礬樓劇場演出時的火爆場麵,便不難看出。而優秀的文藝作品,在促進審美水平的提高、引導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界、歌頌真善美、批判虛惡醜、宣揚高尚情操、端正民眾的世界觀等方麵,更是具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坦率地講,人本質上是不太喜歡被說教的。而文藝演出,卻能夠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一些理念、意識性的東西傳播開去,並通過引發受眾的共情,讓他們不知不覺的去接受。尤其像戲劇這種藝術形式,它具有的生動、直觀、趣味性等特點,無疑會讓人們更加方便和容易地去接受創作者所要表達的信息。這也是它一直都受到皇帝的持續關注的原因。他經常性的來礬樓看戲,除了因個人喜好外,也不可否認其中包含的政治考量。任何一種對民眾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活動,都需要被慎重的審視,這是站在皇帝的角度所要考慮的。不過,不可否認,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同其他人一樣樂在其中的。
    喜歡小族長的奮鬥請大家收藏:()小族長的奮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