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奔喪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A+A-


    崇禎為什麽要給李定國造勢?
    李定國已經到了而立之年。
    正是建功立業的好年紀。
    要知道明初時期的大將李文忠,在三十歲時已經成為了一軍主帥。
    李定國與之相比,成長的還是慢了些。
    所以他要給李定國造勢,讓他快速成長,出名。
    隻要名聲足夠大,就能獲得百姓和朝臣的支持。
    不遠的將來,他也會成為大軍統帥!
    放下手中的邸報,崇禎又開始犯愁。
    愁什麽?
    缺錢!
    這裏的錢有兩層含義。
    一個是國庫虧空,另一個是貨幣短缺。
    是的,大明缺貨幣。
    在確定銀本位後,江南地主士紳們便開始囤積銀子。
    他們把攢的銀子放進地窖,打算留給後代子孫。
    明朝本來就缺銀子,擁有大量銀子的士紳地主不但不花錢,還藏錢。
    再加上各種天災帶來的糧食減產。
    導致大明既處於通貨膨脹,也處於通貨緊縮的狀態。
    這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
    大明隻缺銀子嗎?
    非也。
    崇禎讓人統計過民間百姓使用銅錢的情況。
    不但有明朝的,還有元朝甚至宋朝的銅錢。
    可見貨幣稀缺的程度!
    所以崇禎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搞錢的同時,讓民間的錢流通起來。
    具體怎麽做呢?
    崇禎並非經濟大師,腦子裏沒那麽多想法。
    他隻會用強硬的政治手段來完成這個任務。
    在國庫虧空的問題上,他還是沿用去年的辦法。
    貨幣改製能帶來一部分收入,巡鹽賣官的收入也不少,再加上贖罪銀。
    隻要平遼大軍傷亡不是很大,這些錢足以應對。
    至於如何讓民間的錢流通起來這個問題。
    崇禎心中已經有了雛形,但是現在還無法實施。
    因為這件事造成的影響非常大,要等遼東戰事結束才行。
    崇禎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正在遼南指揮水師作戰的多爾袞接到了福臨召他回京的聖旨。
    多爾袞接完旨意後,伸手從懷裏拿出一塊金子遞到傳旨的八旗兵手裏。
    “王爺,這”八旗兵有些不知所措。
    “這是本王的一點心意,收下就是。”多爾袞用和藹可親的語氣說道。
    “多謝王爺賞賜。”
    “皇上為何突然召我回京?是有什麽大事發生嗎?”多爾袞認真詢問。
    李定國奔襲沈陽不但打亂了建奴的部署,還截斷了遼南和沈陽之間的驛道。
    多爾袞在沈陽城的眼線雖然多如牛毛,但消息根本送不出來。
    他隻知道發生了戰鬥,並不清楚結果如何,更不知道李定國曾經兵臨沈陽城下。
    傳旨的八旗兵收了多爾袞的好處,況且這件事並不是機密。
    所以他把知道的一切都詳細說了出來。
    多爾袞聽完之後,眉毛頓時擰成了一個疙瘩。
    “區區一個流賊降將竟然還有這等本事屬實讓本王有些刮目相看啊!”
    “王爺,還有一件事。”八旗兵低著頭說道。
    “什麽事?”
    “豫親王病重”
    “什麽?”多爾袞渾身一震,“怎怎麽麽可能?他身子骨一直都很硬朗,怎麽會病重?”
    “確實如此,奴才不敢說謊。”八旗兵回答。
    “什麽病?”
    “聽聽說是天花。”
    多爾袞如遭重擊,整個人向後一仰,若不是後麵的親兵及時扶住,他已經跌倒在地。
    “這怎麽可能啊!”多爾袞還是不敢相信,他盯著那個八旗兵的眼睛問“什麽時候的事?”
    那個八旗兵被瞪得渾身冰涼,聲音顫抖地說道“就就是最近幾天的事。”
    “備馬,立刻回京!”多爾袞迅速說道。
    為了趕時間,多爾袞就連吃飯都不下馬。
    五月二十六的中午,多爾袞來到海州城外。
    遼南與海州相距五百多裏,平日裏需要五天的路程,多爾袞隻用了三天。
    “王爺,進城休息嗎?”旁邊的親兵問。
    “不進城。”多爾袞回答。
    “可是得換馬,這些馬已經快跑不動了。”
    “那就快換,換完了好趕路。”
    “王爺稍等,奴才這就去換。”親兵們騎著馬迅速衝向城中。
    他們前腳剛進城,遠處濃塵滾滾。
    緊接著一隊身穿素衣的騎兵衝了過來。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多爾袞隱約能聽到哭聲。
    等對方來到近前時,多爾袞才認出為首之人是正白旗的博爾輝。
    博爾輝看到多爾袞後立刻嚎啕大哭起來。
    嗚
    “怎麽了?哭什麽?”多爾袞急切地問。
    “豫豫親王重病不治,已於昨日薨。”博爾輝哭著說道。
    轟——
    多爾袞猶如中了一道晴天霹靂,差點從馬背上摔下去。
    他和多鐸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比那些同父異母的兄弟關係要好很多。
    最重要的一點!
    他本來指望著多鐸能幫他重新回歸朝堂,可是多鐸卻突然死了。
    這徹底打亂了他的所有計劃。
    多爾袞本想靜下心來思考對策。
    但他腦子一片空白,什麽也想不出來。
    就在他不知所措時,遠處又出現數人。
    這幾個人是多爾袞的包衣。
    為首之人來到多爾袞麵前翻身下馬跪地說道“王爺,奴才這裏有一封範先生的信。”
    “範先生的信?快拿過來。”
    包衣從懷裏拿出信,遞到多爾袞手中。
    拆開信封,多爾袞看清了上麵的字即刻換素服,號哭奔喪,進京時務必昏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