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製作藥物

字數:4781   加入書籤

A+A-


    自然界中青黴素菌的種類有很多,其中絕大多數都不適合提取青黴素,其產生的毒素弄不好反而會要人命。

    想要找到合適的菌種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

    青黴素是在1928年被發現的,但發現者研究了六年都沒能找到合適的提純方法。

    直到1941年,美軍飛行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順帶從世界各地帶回來泥土,用於配合青黴素的研究。

    最終才找出一種能提純出40萬單位青黴素的菌種。

    況且,天然提純的青黴素遇水後穩定性極低,極易被酸、堿、醇、金屬等分解。

    而且極不耐熱,常溫下24小時就會基本降解失效。

    因此,在古代條件下生產青黴素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能成功提純出來,但缺乏有效的保存和運輸條件,使用範圍也會非常窄。

    因為隻能注射,口服的話會被胃酸分解掉,所以根本不適合古代戰場使用。

    後世的那些高單位青黴素,都是後來通過化學改造後,培養出來的半人工合成青黴素,使用麵才得以被拓寬。

    既然青黴素不合適,劉策想要開發的自然是更適合戰場使用,且方便攜帶和服用的抗感染藥物,磺胺或者阿司匹林。

    磺胺是在抗生素被運用以前,最重要的抗菌消炎藥。

    直到現代都能在藥店中看到很多磺胺類藥物,比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等等。

    但是磺胺的合成,以目這個前朝代的化工基礎來說,非常困難。

    不過劉策通過手環查詢了大量資料和方法後,終於還是找出了一條目前可以實現的合成方式。

    於是直接來到冶煉坊:

    “趙弛!”

    看見劉策過來,趙弛放下手裏的活,快步迎上來見禮:

    “趙弛見過護國公!您找我有事?”

    劉策也不廢話,直接問道:

    “燒製焦煤產生的那些焦油,以前讓你收集起來的,放哪了?”

    趙弛如實道:

    “就在存放焦煤的那間倉庫裏,這幾個月下來,都已經收集出好多桶了。”

    劉策道:

    “那好,現在抬一桶去我實驗室,再搬一些煤礦過去。”

    說完,劉策就直接走去了他那巫師小屋般的實驗木屋裏。

    趙弛知道劉策又要搞新發明了,於是趕緊去搬材料。

    先是製備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又叫做乙酰水楊酸,是由乙酸酐和水楊酸反應製成。

    有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能退燒、止痛、消炎,至今都是一種常見且安全的藥物。

    也是二戰以來的戰場必備藥物之一。

    首先需要分餾煤焦油,提取出苯酚。

    苯酚和燒堿反應,生產苯酚鈉,再充入二氧化碳,就能得到水楊酸鈉鹽。

    水楊酸鈉鹽中加入硫酸進行酸化反應,過濾後就能得到水楊酸粗品。

    用冷水洗滌粗品,再融化到乙醚中過濾一遍,最後蒸餾出乙醚溶液,留下的就是水楊酸純品。

    乙醚是一種很好的吸入性麻醉劑,可以用於外科手術麻醉。

    獲取也很簡單,硫酸和酒精反應就能製得。

    有了水楊酸,接下來就是製取乙酸酐。

    食醋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又叫做醋酸,采用0至16.6度低溫分離的方式就能提取出來。

    (低溫是用硝石融水製冰原理產生,硝石融水會吸收熱量,讓周圍溫度降低甚至是結冰,燒水蒸發掉水分後又能重新獲取硝石,能重複使用。)

    乙酸和石灰水反應能生成乙酸鈣。

    幹餾乙酸鈣就能製取丙酮氣體。

    然後將丙酮氣體導入管道中加熱超過650度分解,就會生成乙烯酮。

    將乙烯酮導入到乙酸中就能獲得乙酸酐。

    最後將乙酸酐和水楊酸反應,阿司匹林就製成了。

    過程雖然有些繁瑣,但劉策的這個實驗室裏器具比較齊全。

    各種陶瓷、玻璃和金屬器具都有,所以製作並不困難。

    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嚐試,劉策成功製取出第一批阿司匹林。

    雖然隻有幾十克,但隻要成功,以後製作起來就簡單多了。

    因此信心大增,一鼓作氣,又開始嚐試製取磺胺。

    磺胺的製取過程也比較繁瑣。

    首先是苯、硝酸和硫酸反應得到硝基苯。

    苯和甲苯都是石油提煉後,催化分餾獲得的。

    其中甲苯用於和硝酸反應製作成了tNt炸藥,用於裝填手榴彈。

    苯一直留存著,現在製藥正好能用上一部分。

    硝基苯和鹽酸、鐵粉反應,能製得苯胺。

    苯胺和醋酸反應,獲得乙酰苯胺,乙酰苯胺是製備磺胺的主要原料。

    然後是製取另一項原料,氯磺酸。

    將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

    氯氣是電解食鹽水獲得,是一種強氧化氣體,能夠代替氧氣助燃。

    也就是說,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中,隻要有氯氣也一樣可以燃燒,隻是燃燒後的產物不是氧化物,而是氯化物。

    而氫氣是電解水獲得。

    將氯化氫導入到加熱到120度的三氧化硫容器中,就能生產氯磺酸。

    三氧化硫是煆燒硫鐵礦後催化產生,就是硫酸塔中的主要氣體,三氧化硫融入水中就是硫酸。

    得到氯磺酸後,與乙酰苯胺反應就能得到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最後,將之加入氨水中進行氨化,然後堿液水解、鹽酸中和,就能得到最終成品,磺胺。

    氨水是用幹餾煤礦時產生的粗氨水進行精餾提純獲得。

    這次製取磺胺又花了劉策整整五天。

    主要是之前沒有準備,所以在提取氨水上花了不少時間。

    好在結果是成功的,有了這次經驗,備齊原料後就會快很多。

    氨水也是化工領域中非常重要的原料。

    之前一直沒想到要製備,這次製藥後,劉策也打算要做好儲備了。

    於是出來對趙弛說道:

    “煉製焦煤的爐子需要改動一下。”

    趙弛問道:

    “要怎麽改?”

    劉策想了想,說道:

    “也簡單,就是排氣的位置加一根管道,旁邊再放一個裝水的容器,將爐子裏排出的煤氣導入水中。”

    “每收集一段日子後就將水存儲起來,然後換一罐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