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程咬金脫袍讓李密

字數:6428   加入書籤

A+A-


    第八五七回 程咬金脫袍讓李密
    正說到瓦崗軍石子河大捷。這一仗打得這個漂亮勁兒就甭提了!也該著隋軍倒黴呀,誰讓你劉長恭輕軍冒進呢?誰讓你們狂妄的要“滅此朝食”啊?連早飯都沒吃,隋軍饑腸轆轆,一路追趕程咬金,前腔貼後腔。突然間,李密率領精兵從一旁殺出,一下子就把這隋軍給衝散了。本來,他們就沒有陣勢啊,頓時是軍心大潰。
    這些紈絝子弟,如果說讓他們打了勝仗,有可能叫著、喊著、撂著高兒往前追。但是,一旦打了敗仗,一看前麵的人腦袋沒了,那血噴出來了,“噗嗵!噗嗵……”兩邊人全倒地上了,蹬蹬腿兒,一撇嘴兒,全都見了鬼兒了,脖子上都有大口子,那血咕嘟咕嘟往外冒。“我的媽呀!”這才知道鍋是鐵打的,戰爭是會死人的,不是說出來郊遊那麽好玩啊。哎呦!哪還有鬥誌了?扔下刀槍是抹頭就跑啊,
    那能跑得了嗎?瓦崗軍如同下山的小老虎似的,高喊著,掄起刀槍在後麵就追呀,一邊追一邊喊“放下武器,投降者不殺!”
    隋軍士卒一看,“我的媽呀!”跑也跑不過了。“當啷啷啷……當啷啷……”刀槍一扔,“噗嗵!噗嗵……”跪倒在地。有的舉起雙手,有的雙手抱頭“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這一仗,把劉長恭所帶的兩萬五千多隋軍連殺的帶俘虜的將近兩萬餘人呐。
    劉長恭呢?劉長恭現在學聰明了,一看自己軍心大潰,兵敗如山倒,知道大勢已去啊“我可不能學習那張虛陀呀。張虛陀本來已然脫圍了。但,又為了救自己手下將士重新殺回陣中啊。結果,落了一個萬刃分屍的下場。我呢?姥姥的,我管誰呀?先顧我的命再說吧!”他是將軍啊,穿的盔甲跟別人不一樣啊。想到這裏,趕緊地把自己頭盔摘下來了,“當啷!”往旁邊一扔,趕緊命令自己的親信“快!快給我褪甲!”把甲卸下來了,往旁邊這麽一扔。“大纛旗別打了,把我的旗降下來!快跑!”
    就這位穿著件水衣兒(就是內衣啊),磨頭就跑。他的馬也快,也有自己親兵衛隊偏副牙將保著。就這麽,殺出一條血路,便宜呀,逃離石子河。手下的軍隊呢?顧不了了!自己好歹逃出鬼門關。一口氣兒,屁滾尿流,是敗歸洛陽啊。
    說“虎牢關的四寶大將尚師徒怎麽不派兵來救呢?”尚師徒遇到了五虎上將的四位,人家各率一千精兵給尚師徒堵住了,尚師徒怎麽打也打不過來。
    雙方正在膠著呢,探馬來報“啟稟尚將軍,大事不好!劉長恭將軍已然兵敗石子河,兩萬五千軍隊全軍覆沒,劉將軍現在下落不明!”
    那他們不知道,劉長恭已然褪去盔甲,扮成普通士兵,敗歸洛陽呢,他們還以為這劉長恭跟人家張虛陀一樣,可能身陷亂軍之中,弄不巧被人家也亂刃分屍了。
    "哎呀,”尚師徒想到這裏,激靈靈打個冷戰,本來說好的,雙方合力去攻打興洛倉。現在實力最強的一支,被人家整個的全軍打潰了,我還去幹嘛呀?就我這五六千人,能夠打過李密的七千精銳嗎?再說了,人家剛打了勝仗,這士氣正盛呢;我們打了敗仗了,當兵的知道了,士氣必跌。按人數,沒人家多;按士氣,沒人家足這仗沒法打了。為了保存實力,更重要的是為了保存我的虎牢關呐。我再往前走,弄不巧,金堤關那邊就得發兵捅我的後背呀。但是,如果說現在把我的軍卒撤回虎牢關,又怕落人口實啊,別人再說我不敢與賊軍作戰,回頭再把這一次失利的責任扣在我的腦袋上,那我百口莫辯呐。怎麽辦呢?
    尚師徒跟手下偏副將領開了個緊急碰頭會。最後決定暫時兵撤百花穀!百花穀就在河南鞏縣東南。“咱們先撤到百花穀,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咱們屯兵在此,固壘自守,看一看戰況的發展。如果說,戰況發展與咱們有利,咱們還可以兵出百花穀,再戰瓦崗賊。如果說,事態對咱們不利,咱們請示朝廷,請示洛陽越王楊侗。隻要他們同意了,咱們兵撤虎牢關,繼續去駐守虎牢去。不把虎牢關丟了,就算我沒有太大過錯呀。”
    製定好了這個戰略,尚師徒領著自己的軍隊是退兵百花穀,就在這個地方固壘自守起來。
    翻回頭再說李密,率領瓦崗軍奪得了石子河大捷,俘獲無數隋軍。那隋軍丟盔棄甲,那些東西全被瓦崗軍收斂過來了,戰利品堆積如山。這一下子,瓦崗軍軍威更加大振!李密在瓦崗軍中的威望迅速提升啊。本來李密那就是貴族,一些人對李密天生地就喜歡。現在,李密率領瓦崗軍連打四次大戰役,每戰必勝啊戰金堤、殺張虛佗、奪興洛倉、現在大戰石子河,打敗了劉長恭。您想想,打一仗,勝一仗。打一仗,勝一仗!那瓦崗軍現在又有衣服又有糧。對這位李密魏公,能不敬重嗎?所以,李密李玄邃的威望在瓦崗軍中“噌噌”往上漲啊,甚至,混世魔王程咬金混世魔王就被大家慢慢地邊緣化了。大家張口魏公,閉口魏公,儼然李密已然成瓦崗之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此時,李密的三個月試用期正好也已經到了。這三個月,李密為瓦崗奪下了金堤關,奪下了滎陽大部分地區,奪下了天下第一糧倉興洛倉,為瓦崗增加雄兵十數萬。那糧食就不用說了,解決了瓦崗軍日後幾年的糧食問題。那可以說,一下子打破了瓦崗的平靜。從此,這瓦崗開始由被動的防守變成了主動的出擊了。瓦崗上下心悅誠服。
    程咬金也說話了“得了,咱話複前言,李密做的怎麽樣?各位,魏公做的怎麽樣?大家有目共睹吧,啊?那比我強得多!那些不放心李玄遂才能的這下子放心了吧?那些說玄邃於瓦崗無功的,這下子閉嘴了吧,不說了吧?於瓦崗立下大功了!所以,李密成功度過了試用期呀,我也該脫袍讓位了,各位說對不對呀,啊?我呀,不幹了!挑良辰、擇吉日,我把這身龍袍就讓李密穿了,禪讓給李密了!”
    說“程咬金也懂禪讓啊?”這是別人告訴程咬金的詞兒,那“脫袍讓位”不能夠寫在這聖旨上,隻能寫“禪讓”這樣的書麵文言文。所以,程咬金也學會了這個詞兒,他要把自己王位禪讓給李密。
    這一下,瓦崗上上下下沒有怨言了,大家很服氣。就連反對聲最盛的翟讓現在也無話可說,隻得把頭一點,表示默許。
    但是,現在新的問題來了,是程咬金把這王位禪讓給李密呢?還是說讓李密直接地登基坐殿當皇帝呀?那這可有本質的區別呀。
    您看程咬金,雖然當了大德天子、混世魔王。但是,畢竟這些年沒敢稱帝,一直稱王。雖然叫什麽天子,那天子多了,誰知道老天爺有幾個兒子呀。但是,能夠稱帝者,隻有一位。程咬金沒敢貿然稱帝,這些年仍然一直稱王。那麽現在脫袍讓位給李密李玄邃。李密是繼王位呢,還是就此再往上,進一步登上九五之尊的皇帝寶座呢?對此,瓦崗山上有不同的意見。
    李密手下那些親信們跳著高極力地要求李密能夠稱帝建元,名正言順呐!“您隻有當了皇帝,才能夠跟那楊廣分庭抗禮呀。天下無二主,就得把楊廣滅了,您成為統一天下的大皇帝!”所以,這些人以李玄英為首屢屢向李密進諫,而且,給李密列出了應當稱帝的幾點理由
    “這第一點,隋朝皇帝楊廣現在望絕兩京,已經南下江都了。看那意思,北方他是不願回來了。楊廣現在一頭鑽進他的溫柔鄉裏頭,寵信奸佞啊。現在大隋朝是大廈將崩。隋軍將士離心離德,兵無鬥誌,將無勇氣,大隋朝的氣數盡了,那就該有個新主、一個新的朝代順天應民地取而代之。
    “這第二點,各地老百姓起義全麵爆發。整個大隋王朝,您看看,還有哪個地方沒有農民起義軍呢?還有哪個地方沒有造反的軍隊呀?農民起義如火如荼,隋朝已然沒有能力再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進行鎮壓了。這大隋朝廷被昏君楊廣已然掏空了,哪還有國力再去鎮壓這老百姓呢?沒辦法了。所以,您應該趁此機會稱帝,以號令天下。咱瓦崗有勢力呀,要兵有兵,要將有將,要糧有糧。您一稱皇帝,取而代之,就能夠號令天下這些農民起義軍一一把他們收攏了。
    “這第三點,天下百姓深受大隋其害,苦難久矣!老百姓陷在水深火熱之中,民已倒懸——就像老百姓頭衝下提溜著腳脖子那麽生活,多難受啊。現在百姓急切盼望有位明君能夠推倒昏君楊廣,改朝換代,才能夠帶領老百姓重新走出水深火熱之中,解黎民於倒懸之苦。所以,您現在稱帝,是順應民心呐。
    “第四,天下賢士眾望所歸。亂世出英雄!您看,有多少賢才能士都渴望在這亂世之中建功立業、光宗耀祖。都期盼著能夠輔保一明主,建立大業!那如果您還跟原來一樣,,稱王不稱帝,這不跟其他反王一樣了嗎?那作為賢才之士,人家投誰不是投啊,投哪個王爺不是投啊?你跟別的王子比,沒有什麽區別呀。所以,您還是稱帝。帝號一起,名正言順,四海鹹服,各路豪傑必然蜂擁而至,赤誠相輔呀!
    “第五點,您如果稱帝之後,對咱們瓦崗軍那是個極大的鼓舞啊!從上到下,將士們必定大受鼓勵,拚死效命啊,誰不想跟個皇帝幹呢?跟著皇帝幹,創立基業,未來那就是開國元勳呐。
    “所以,綜上所述,魏公,我等擁立魏公為帝!”
    李玄英等人哭諫。瓦崗原來的將領也有很多支持李密直接稱帝的,比如,拚命三郎王伯當、赤發靈官單雄信、神射手謝映登等,這些跟李密關係特別好的也支持李密一步到位能夠稱帝建元。
    那對於軍師徐懋功、丞相魏徵來說呢,他們倆是不置可否,覺得稱帝也好,稱王也好,各有各的好處,難以抉擇。“李玄英他們支持稱帝,給出的那幾條理由都十分正確,我們不反對;說不稱帝,繼續稱王,我們覺得也是識時務的,更加安全,更加內斂。所以呢,稱王稱帝我們倆沒什麽意見,一切全看魏公他的。他想稱王就稱王,他想稱帝就稱帝。”他們不置可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那程咬金等人呢?大老粗,對稱王稱帝判斷不了。
    程咬金也說了“你愛咋咋的!愛稱王,我支持;愛稱帝,也可以呀。”
    說有反對的嗎?也有,誰呀?翟讓就反對。翟讓認為現在不是稱帝的時候“你剛剛從程咬金手裏接過來接力棒,人家程咬金是混世魔王,你憑什麽稱皇帝呀?程咬金不是皇帝呀,他禪讓給你,隻能禪讓王位呀,他沒辦法禪讓帝位呀。你要想稱帝,那也好,把程咬金封成太上皇,他當太上皇,你就能夠當兒皇帝……”
    李密一聽,“這什麽話呀?!怎麽我還降了一輩呢?!”
    翟讓說“就這話!我認為呀,您先當王吧。您先當了王,然後回頭再慢慢地稱帝。所以,我建議您,第一步,先當王吧。”
    你才當王八呢!李密一聽,這翟讓怎麽說話那麽難聽呢?
    大家夥全把眼光放到李密身上了,那全聽李密一句話呢。
    李密琢磨再三,猶豫再三,思度再三。最後,李密決定“我還是稱王,別稱帝!”為什麽呢?李密覺得”我現在貿然稱帝,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呀。大家別忘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雄霸一方,群雄逐鹿,都想稱王稱霸。但是,大家都沒敢稱帝。那曹操多厲害呀,最後不也稱魏王,他沒有稱帝嗎,對不對?唯有那不識時務的袁術袁公路,他奪得了傳國玉璽,覺得自己有當皇帝之份。於是,稱帝建元了。結果怎麽樣呢?沒有建元稱帝幾天,四麵來打,諸侯都不服他‘現在天子還在,你憑什麽當天子?你就是個反賊!’其實大家都想當天子。但是,借著你當天子,就把你給滅了!結果,這袁術怎麽樣?在曹操、劉備、呂布、孫策的合圍之下,最後兵敗而身死,落了一個悲慘下場!這叫什麽呢?這就叫做‘彈打出頭鳥’啊,又叫做‘先出頭的椽子先爛’!我現在可不挨這雷。先當王,當幾年王,看一看天下大勢。如果咱們發展好了,瞅時機,我再正式稱帝。”
    雖然副軍師李玄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勸諫。但是,李密咬定牙關“我就稱王,我不稱帝!就這麽著了,即日進行禪讓大典!”李密做了決定了。
    李玄英一看,搖頭歎息呀“行吧,既然魏公想先稱王,那我們也遵從魏公之意,先辦這個禪讓大典吧。”
    於是,就在隋大業十三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瓦崗軍就在鞏縣設壇——你可聽明白了,沒去瓦崗寨,在鞏縣設壇,興洛倉這個地方。程咬金作為瓦崗舊主、大德天子、混世魔王,先登上了寶座,然後宣布詔書。這詔書的文字就不跟大家說了,內容很簡單,就是說“寡人才疏學淺,德望不深,率領瓦崗這麽多年了,一直也沒有長足發展。那麽現在遇到了魏公李密。魏公李密德才兼備呀,這麽好、那麽好,率領瓦崗軍屢戰皆捷,天下歸附,百姓歸心。故此,寡人學上古時代的明君堯舜,於今日把王位正式禪讓給李密。李密於今日開始,就成為了瓦崗新主!”
    當眾宣讀之後,程咬金脫袍讓位,讓李密跪倒在程咬金近前。程咬金把通天冠就給摘下來戴到了李密頭上,把脫下的龍袍也披到李密身上。然後,攙扶李密登坐在寶座之上。程咬金往下退兩步,退到側麵。然後,撩袍跪倒,率領文武百官山呼萬歲,給李密行大禮。李密雙手往上這麽一抬,讓大家平身。這等於李密正式做了瓦崗之主。
    李密那就不能再叫大德天子、混世魔王了。他覺得“混世魔王”這玩意兒太草莽氣,一聽就是賊君。咱們現在開始就得正規了。我重新建元!你看,我雖然不稱帝。但是,我可以建元。先定國號為西魏,我稱西魏王。然後,建元永平,大赦天下!
    李密從此掌了瓦崗軍政大權!
    喜歡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隋唐群英傳最全隋唐演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