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二位槍手
字數:3811 加入書籤
這樣一位身份尊貴的官人,青雲閣怎麽會視而不見?
所以,隔三差五便會便會送各種物事到‘劉府上’。
那宅子自然是早修繕好了,而且王權和楊存中還專門遣了親信之人過去照料。
青雲閣也是有心,知曉這種貴人你送貴重的物事未必被看在眼中,而且,真想打動這種人,得多少銀子?幾萬怕是不夠,幾十萬?上百萬?青雲閣也不是冤大頭啊。
所以,每一次送的物事不貴重,可主打一個用心。
淑姬姑娘親手做的荷包、香囊,淑姬姑娘親手做的點心,淑姬姑娘給這位未曾謀麵的貴人寫的詩詞(情書?)
東西不多不貴,可每個月都要送上兩三次。
王權自然不敢怠慢,誰知道自家陛下會不會有什麽心思?家花不如野花香,那淑姬姑娘可也是一位姿色非凡的美人。
為此,他甚至還在趙構默許的情況下,讓王元再度給青雲閣傳了個話。
皇城司提舉都親自幫著下場泡妞了,你青雲閣敢讓淑姬姑娘去接客?唱曲兒無所謂,一切隨姑娘心意,可你青雲閣若是讓姑娘做不該做的,那便想想後果吧。
作為一個立誌拯救天下萬千女子的皇帝,人家姑娘寫了詩詞,他自然也要有所回饋。
一些珍玩兒自不必說,哪個泡妞還不花錢了?另外,人家想要交心,他自然也不能當暴發戶,你寫詩過來我寫詞應和。
咱趙構文武雙全,作詩作詞還不是手到擒來?不過,這種事兒也用不著自己動手。
滿朝文武,這麽多翰林、學士,拿著皇帝的俸祿,給皇帝寫幾首情詩之類的不過分吧?皇帝直接謄抄、署名足以!
二人你來我往,雖然不見麵,可卻也通信十幾次,頗有幾分知己的意思。
“還不給孤拿來。嗯……稍後讓汪應臣、陳俊卿過來。”
汪應臣字聖熙,紹興五年狀元。陳俊卿字應求,紹興八年榜眼!寫個情詩、手到擒來。有這等人物代筆,孤怎麽輸?
不多時,韓世忠前來。
“陛下,嶽飛奏報。”韓世忠咧著嘴笑道,這段時間大宋進兵順利,接連克數州之地,大宋可是許久未曾這般風光了。
“孤不看了,嶽飛都說了什麽?另外,孤降了他的爵位,鵬舉可有怨言?”
“嶽飛隻有感恩之言,並未有任何怨言,不過,他請奏陛下,若是之後北伐,定遣他為先鋒,他說要為陛下立大功,將爵位賺回來。”
“哈哈哈,好一個嶽鵬舉,告訴他,孤允了!”
“嶽飛奏報,已盡占陳州、許州、鄧州、唐州、蔡州、潁州諸地,主力兵馬已經分散駐守各地要道、關口,防止金兵反複。”
“好,告知鵬舉,他之功勞,孤心中給他記著,此次不便封賞,待到他再立大功,孤一並賞。”
“另外,讓張俊走一趟,代表朕犒軍!一應將士為孤征戰沙場,孤不能不表示。還有此次開戰,一應將校立功、封賞之事,樞密院、兵部盡快擬定章程,孤不能讓萬千將士寒心。”
說到這裏,趙構的神色鄭重了許多,“一應死傷將士撫恤,盡快分發!他們為孤戰死,孤不能讓他們的妻兒老小孤苦無依,孤會下旨讓各地州府給與照顧。”
“由樞密院督辦此事!”
“你給朕傳話出去,朕會讓皇城司暗查,但凡有敢貪墨撫恤者,不拘多少一律先斬後奏!”
“臣領旨!”
“你回去後去一趟鵬舉府上,嶽雲還在臨安吧,讓他明日入宮陛見。”
韓世忠心中感歎,陛下實乃賢明聖君,此次嶽飛的功勞不宜賞賜,雖說以後會恩賞,可陛下顯然不會虧待了嶽飛,這一次嶽雲定會得到陛下重用啊……
韓世忠離開後,王權取來信箋遞給趙構,而汪應臣、陳俊卿二人也到了。
二人恭敬的站著,趙構拿著一張信箋笑吟吟的觀瞧。
這等場景,並非第一次,他們二人也並不驚訝。
本來,以他們二人的性子,給皇帝代筆寫情書這種事兒,是定然不會去做的!文人風骨、儒生氣節,你皇帝也不行啊。
不過有一次,王權的感歎卻是讓二人改變了想法。
陛下整日操勞國事,為百姓憂心、為戰事憂心,幾乎沒有心思和時間到後宮與諸位娘娘敘話。
哪怕民間百姓也知曉,家和萬事興之理,宮中不也同樣如此嗎?陛下與諸位娘娘之事乃是國事而非一己之私。
他們幫助皇帝,並非讒上媚下,而是在為國出力啊。
陛下的精力都在國事上,你們作為臣子,不該幫著陛下維護家庭和諧嗎?
而後,王權泣聲拜求二人……
兩個剛剛入仕的大才子當即就上頭了,原來我們幹的事兒意義竟是如此重大!維護陛下家庭和諧、維護大宋安定!霎時間,整個江山都扛在了二人肩頭,責任重大!
當即他們就拍著胸脯熱血上湧連連應許,不就是幫著陛下寫情詩維護宮中安寧和團結嗎?
這種事兒,我們拿手啊!我們是萬千學子殺出來的一等甲,這事情我們不上誰上?現在位卑職小,國事他們還幫不上什麽忙,可這種事兒我們必須出力。
一句話,給陛下代筆寫情詩,我們是專業的,不讓寫都不行的那種。而且,我們絕對管好嘴,這詩詞就是陛下寫的,誰問都一樣!
從此以後,大宋朝唯二的兩名槍手踏上了代筆的不歸之路!
今天得知陛下相召,二人興衝衝就來了,距離上一次為國出力已經過去了十幾天,如果再不給大宋做點兒什麽,他們這俸祿都拿的不安穩。
看完信箋,趙構將裏邊兒的詩詞摘抄下來遞給二人,“今日又勞煩二位卿家了。”
“為陛下效力,乃是臣之幸事。”恭敬的接過來,而後用心觀瞧。
“此詩為田園詩詞,陛下的詩詞也當有田園野趣!”
“不錯,陛下整日操勞政務,心中向往田家之樂也是理所應當。”
二人低聲討論著,不愧是狀元、榜眼的大才,隻兩刻鍾時間,二人便是擬定了一首詩出來。(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