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朕要補一補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早,趙構背著手一步步回到勤政殿。

    跟在他身後的阿貴有些疑惑,以前陛下每日早上起來都是風風火火的,今兒個怎麽這般穩重了?

    “呼!”倚在軟塌上,趙構長處一口氣,“對了,上次你是不是對孤說還有幾支老參?”

    阿貴趕忙頷首,“正是,奴才已經讓太醫院的太醫令親自看過,都是極好的。”

    “去,讓禦膳房給孤燉一根兒,今兒個孤要補一補。”

    打發了阿貴,趙構躺在軟塌上假寐,好家夥,昨兒個晚上可算是遇到對手了。

    先是跟那兩個侍禦鬥了個地主,雖然倆農民有點兒虎勁兒,可終歸不是強敵,勉強堅持了一番便是戰敗了。

    待到其他妃嬪退去之後,打起精神要見識一下劉婉容那從天而降的掌法。

    我的天,那種滋味兒簡直讓人難以形容,饒趙構也是一等一的虎將,也是施展了渾身解數方才勉強降服了那妖精,要不然怕是要敗在她那小小的檀口之下了。

    “以後這等事情還是要隔三差五來上一回便是,這若是天天來,孤這虎軀也受不住啊。”

    腦海中胡亂想著,趙構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不知道多久,一股香味兒傳來,睜開眼睛便是見到一應禦膳已經擺了上來。

    揮揮手,阿貴趕忙帶人幫著趙構清洗一二,隨後趙構便是吃用起來。

    正吃著,有內侍來報,“陛下,秦相求見。”

    “嗯,宣他進來吧。”

    不多時,秦檜便是在內侍的引領下進入大殿之中。

    “秦相到了?要不要陪朕一塊兒用膳?裏邊兒可是加了幾百年的老參,難得的很,秦相吃兩碗,你得求著朕給你賜幾個小妾。”

    秦檜嘴角扯了扯,這皇帝是越來越沒個形象了……

    “臣多謝陛下,不過老臣已經用過了,便不叨擾陛下。陛下慢用,臣稍待片刻便是。”

    在秦檜的注視下,趙構足足吃了小半個時辰方才放下筷著漱了漱口。

    又讓人上了茶,舒舒服服的吃了一盞,趙構方才問道,“秦相此來,可有何事?孤不是說了,朝中的事兒盡請秦相做主便是。”

    “本不該來擾了陛下清淨,隻是有幾件事情臣不敢擅專,還是要陛下做主。”

    “這其一,便是禮部已經上報,省試已經完畢,請陛下下旨準備張榜,並確定殿試之日。”

    “朕已經讓欽天監看過,殿試就定在三月初六吧,左右還有七八天而已,也好讓朕的學子們看榜後好好歇息幾日。至於一應聖旨,你們按照慣例擬定即可。”

    秦檜一一應下,“陛下昨日言說要重新冊封衍聖公,並敕造祭祀之所、孔家家廟,此事可是真的?”

    “不錯,是真的,之前一直在用兵,現在又有南疆入侵,所以朕也知曉國庫不豐,故打算從封樁庫中調撥銀兩,因此此事就也並未提前與卿商議。怎麽?是卿覺得修繕孔府有所不妥嗎?”

    秦檜趕忙擺了擺手,他有多大的膽子,敢跟老孔家對著幹?

    “臣也是文人,聽聞此事歡欣鼓舞,所以有此一問。而且修繕孔廟、以封正朔,這對於我大宋所有讀書人而言都是一件盛事,因此,陛下此舉定可得天下萬千士子之心。”

    “嗯,隻要秦卿不反對便好,秦卿乃是朕之宰執,若是反駁朕也不好一意孤行啊。”

    秦檜幾乎想翻個白眼,好一個不一意孤行,最近這些時日,你一意孤行的時候少了?

    “陛下,臣還有一事。”

    “何事。”

    “武舉殿試,陛下令武學學子東華門唱名之事,在士人之中產生了極大的波瀾。”說罷,他趕忙補充說道,“當然,臣知曉陛下文武並舉之心,隻是此舉怕是要傷了士族之心啊。”

    “當年終歸有太祖之言,現如今陛下更改祖製,必定會引得人心不安、士族猜忌。”

    “臣以為,是不是先行將提舉武人之事放緩幾分,東華門唱名既然已經做了,自然也不必更改。隻是,陛下若提舉太過,終歸是不妥當。”

    “以武立國、以文治國。現今有陛下執掌國器、國泰民安,雖有宵小在外卻不過疥癬之疾。”

    “陛下也知曉當年太祖建國之間兵事紛亂,若是令的武將勢力太強,朝廷定然無法掣肘。一旦他們的力量達到一定程度,再想削減怕是要晚了。”

    “所以,臣以為,陛下當謹慎行事為宜。畢竟,誰也無法預料,是否再有陳橋驛之事。”

    秦檜很清楚,趙構既然這樣幹了,那想要強行讓他去更改,根本不現實。現在的皇帝,不是一個聽勸的。

    既然不能直著來,那就隻能繞個彎子緩緩圖之了。

    反正,他的話怎麽聽表麵上也沒有任何毛病,他一個忠君愛國之人能有什麽錯?

    趙構笑嗬嗬的聽著,對於秦檜的話不置可否,待到他說完,趙構拿起桌案上一封聖旨,“今日卿前來,正好朕也有件事兒。”

    “這是朕擬的一份旨意,秦卿看看,若是沒什麽問題就昭告天下吧。”

    秦檜皺著眉,這皇帝到底在想什麽呢?

    從阿貴手中接過聖旨打開觀瞧,下一刻他臉色就變了。他總算是明白,為何陛下敢在武舉之時,大張旗鼓更改祖宗之法、提舉武人。

    因為,陛下早就有了應對他們的辦法。

    有了重封衍聖公以及敕造孔家家廟、祭祀宗祠的事情,已經是讓不少士族、文官打了退堂鼓,沒辦法,孔家在讀書人之中的地位太高了。

    雖然現在的孔家不比之前,可是孔家的當家人站出來,這天下官吏怕是要有兩三成自認是孔家門生。

    而且,讀書人讀的聖賢書根子不就在孔老夫子身上嗎?說白了,人家孔家占了這個姓氏,就有最終解釋權,讀書人就要認這份香火情。

    現在朝廷對孔家施恩,使得孔家和朝廷進入蜜月期,如果朝廷用孔家壓製文臣一脈,不敢說這是對對胡的牌,可人家有大義,你不服氣就是不忠不孝、不尊師重道,對於讀書人來說,這罪名可太嚴重了。(www.101novel.com)